1、中彩那天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词语。2. 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通过揣摩人物内心活动理解父亲的做法,理解父亲崇高的精神世界。 3联系上下文体会“我”在思想感情上的变化,理解“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和“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两个句子,懂得诚实与守信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导学思考1、“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题?2、你认为父亲可以留下汽车的理由是什么?不可以留下汽车的理由又是什么?重点导学一、复习导入1、我们一起学习了父亲中彩后, “我”的心情有哪些
2、变化?哪位同学愿意来给我们说一说?2、那父亲中彩后,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神情严肃)3、为什么“父亲 ”中了彩却不高兴呢?(是的,父亲正面临一个道德难题。)二、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1出示问题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题?2自读自悟,圈画有关词句。3交流汇报。4、抓相关词句,探寻“难”的原因A、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白:父亲不知道是留下车,还是将车还给库伯。 )导:是的,面对这笔财富,到底是还还是留,父亲就如你们所想的那样犹豫不决,难怪母亲会说(回到中心句: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5、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题?
3、生说说看法句子: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 K 字。可以看出,那 K 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家庭生活拮据、梦寐以求想要汽车、库伯已经忘记捎带彩票这件事)(重点扣住“擦”字,进一步体会父亲的抉择之难。 )二、抉择“道德难题”,引发矛盾冲突1、同学们,此刻是你,面对这样的道德难题,你认为父亲可以留下汽车的理由是什么?不可以留下汽车的理由又是什么?请大家再一次默读课文,找到依据,摆出自己的观点,和伙伴交流一下。(1)正方:把汽车还给库伯,因为诚实和信用比金钱更可贵。(2)反方:把汽车留下来。因为,库伯是有钱人,不缺一辆汽车。而我
4、们家穷,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养活,我们很需要这辆车。再说,这辆车子又是父亲梦寐以求想得到的。(导:出示三个句子)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重点品读“拮据” )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重点品读“梦寐以求” )句子三:库伯已经忘记这件事情了,除了父亲没人知道。 指导朗读。2、教师引导:此时文中的我和你们想的一样,我们家穷留下车子为什么不可以呢?当母亲告诉我事实真相时,我激动地说出示句子:“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我激动地说。三、处理“道德难题”,感受人格魅力1、文中的父亲最终是怎么处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哪位
5、同学来说一说?引: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2、最后车子还给了库伯,父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特别高兴)四、研读开头、结尾。 1.虽然文中的“我”当时不理解父母的所为,但成年以后看法变了,请齐读最后一段。2.体会开头和结尾的联系。出示“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3.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理解“富有”的特殊意义) 小结:是的,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待人处事,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父亲没有留下车,却得到了精神的升华和道德的洗礼,他为家人做出了榜样,使子
6、女从中受益。这个经济拮据的家庭得到的大笔财富就是心灵的坦荡和诚信的满足。而这种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珍贵。正如母亲说的回中心句,升华主题引出句子: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指导朗读。 (谁愿意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这句话)五、总结课文,课外延伸:1.同学们,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诚信”在人们的商业交往及生活交往中尤为重要。让我们记住父亲的言传身教吧!请大家再读这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六、布置作业。1、 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遇到过道德难题呢?是如何解决的?2、丛书3、写一则有关诚实、讲信用的日记(选作)4、预习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还 ?-道德难题 名车留 ?诚实,守信用 = 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