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docx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087956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什么是语言概括能力语言概括能力是文本阅读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那么,何为语言概括能力呢?辞海对“概括”的解释是:“概括是在思想中把从某些具有若干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对“概括”这样解释:“抽象,就是舍弃对象丰富生动的感性的东西,抽取出关于对象的属性、本质等规定性的东西;概括,就是在抽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概括出同类事物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和共同性质” 。 “概括是人们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最重要的终极阶段” 。1什么是能力?心理学家认为“能力是一种本领,是指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

2、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 。2 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概括能力进行了阐述:“从心理角度看,概括是人们在思想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从思维的特点看,概括能力是思维的基础,概括是在思想上将许多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归纳为一类,从而形成概念,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从而得到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结论的过程;从教学实践角度看,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概括过程,没有概括,学生就难以形成概念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自然对知识的运用就不能开合自如” 。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和手段,概括就是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手段把事物的共同属性或本质特征归结出来,

3、作为一种能力,概括是运用有效手段发现关系的能力,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发现事物间、属性间关系的能力。而文本阅读中的概括能力主要是指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梳理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所读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二、 语言概括能力的重要性代心理学家林崇德说:“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 ”4阅读活动是人类社会一项独特而重要的活动,本文所论述的阅读是指文本阅读。语言概括能力对于文本阅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关系到阅读的质量。甚至有人认为,一个人的阅

4、读能力主要体现在他的语言概括能力上。朱自清先生在总结自己的阅读经验时曾说:“读过的文章,只有用自己的语言将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的时候,才觉得读懂了。 ”语言概括能力之于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很多人对文本的阅读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他们或以偏概全,或主次不分,甚而囫囵吞枣。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和有效的概括策略,就能对文本进行科学的解读,也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文本解读中的诸多问题,使得阅读活动变得有效、高效。概括能力实际上是理解能力的基础,语言概括能力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是从阅读中获取人文素养的基本的思维途径之一。 “读一篇文章,对文字的阅看、品析、欣赏是一种理解,通过理解,明了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要点,梳

5、理文章每部分的主要意思,梳理文章全文的意思。进而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这一意思表达出来,这就是对这篇文章文意的组织概括。如果只有理解而不能概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能够概括,善于概括,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培养语言的组织概括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高级目标,甚至终级目标。 ”3三、 现状当前许多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强,在阅读文本时一筹莫展,不知道该读什么、怎么读,基本上处于一种盲目无序的状态;许多教师在教学时要么有意无意地回避了概括教学,要么照本宣科只传授一些传统的套路。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语言概括能力差,对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没有成功的理论支持和有效地方法指导。然而,目前大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却不尽如人

6、意,阅读的关键能力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更是被忽视。可以说,目前对概括能力的培育是粗放的,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得不到训练和强化,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思维的质量和阅读的质量。四、 培养对策在文本阅读中,如何培养语言概括能力呢?1、 从概括的文本范围看,要在整体观照下进行段落、章节的局部概括,在完成所有局部概括的条件下进行文篇、书本的整体概括。“概括 ”的本意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因此,阅读时对课文内容和形式的概括必须摆正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严格遵循 整体部分整体的互照原则 由单篇短章组成的语文课本,从阅读概括的对象着眼,有语段

7、 段落章节文篇书本五级言语结构,语段是最小的单位,段落是基层的,章节是中层的,文篇是高层的,书本是最大的单位我们要从微型的语段概括起步,进而扩展到段落的概括章节(习称 部分)的概括 文篇的概括单篇课文的概括是常规的概括能力训练,但不能到此为止,还要扩展到教学单元的概括单册课本的概括,乃至学段整套语文课本的总概括就一册语文课本的概括能力训练而言,要逐级掌握语段抽义法段落取精法章节理意法文篇归旨法书本摄魂法,具体熟悉如何抽义 取精 理意归旨摄魂的概括技巧语段抽义段落取精章节理意,属于由小到大的三种局部概括;文篇归旨 书本摄魂,属于由低到高的两类整体概括局部概括不要孤立进行,而要在通读全文的前提下统

8、摄如概括段意,用摘句法 组合法连串法,只是着眼该段;若着眼其他段其他章和全篇来思考,全局在胸,那么对该段的概括可能与其他段章的概括保持视角文体思路的一致,便于局部概括后的彼此联络,有利于向整体概括顺利前进另一方面,文篇 书本的整体概括不宜在段章的局部概括没有全部完成的情况下匆忙进行 叶圣陶在揣摩中早就指出:理解一篇作品,当然着重在它的主要意思但是主要意思是靠全篇的各个部分烘托出来的,所以各个部分都不能轻易放过 阅读中以偏概全的毛病就出在拘泥一隅的局部概括和不完全的整体概括上。2、二 从概括的策略方法看,要由易到难,先学会依据文本的择要概括,后锻炼超越文本的取精概括借用文本中现成的核心词句来概括

9、文意,既省力,又准确概括单句,从句子结构入手;概括复句,从句间关系入手;概括段落,从找中心句入手 文段内的中心句,或为首括句,或为尾括句,或为过渡句,分清层次,连贯上下,就可提取概括全篇,要学会抓标题,点文眼,把文脉,选秀句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选准居要的片言来归纳文篇主旨,特见功效 如岳阳楼记作者假托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特异之处,正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这是节引关键词句组成复句用以概括篇旨的实例概括不能单靠摘要当段章篇里的首尾中找不到现成的核心词句来总括的时候,面对 潜在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显幽超越文本的独立综合,

10、要求 一看文篇内容,二想写作目的,三靠自铸新句,这是最要紧的功夫 如窦爱君导读曲志红的通讯永远执著的美丽,让学生抓住题目的 双眼作多角审视 用美丽这只眼看,可以这样概括:童年的梦想是美丽的;青年时在农村把 所有人不再挨饿 奉为终身追求是美丽的;科研中遇到困难或人为的干扰破坏,百折不挠 坚韧不拔是美丽的;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贡献是美丽的;功成名就之后,古稀之年淡泊名利继续超级稻研究也是美丽的用执著另一只眼看,又可以这样概括:童年梦想成了一生的事业和追求;面对落后 贫瘠和疮痍的农村,将 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在杂交水稻研究遭遇挫折干扰时百折不挠,从未放弃;功成名就之后依然执著研究超级稻如此点双

11、睛,画真龙 ,使 择要概括升华为取精概括,用个字便提炼出袁隆平的精神品质 执著追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这就从灵魂深处高度抽象出主人公的崇高人格3、三 从概括的思维过程看,要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4、四 从概括的文体规范看,应区分文章作品的科学概括和文学作品的艺术概括语文教材编选从 文体组元向主题组元的偏转,为泛人文的过度概括提供了温床,给语文本色的适度概括制造了雾幛矫枉不宜过正,主题组元的无限性和文体组元的有限性应该兼用互补 适体阅读落实到概括能力训练上,必须坚持 依体裁特征去进行文质概括的原则,懂得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阅读概括规范:文章是反映科学认识世界的文字成果,思想一元

12、化突出,解读时应该主要用科学的抽象概括;文学是反映艺术认识社会生活的文字成果,主题多元化突出,解读时应该主要用艺术的形象概括文章的本质在于给出思想,实用性阅读无不以把握作品意旨领会作者意图为基本目标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科学概括,讲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要求学会 求同析异 抽筋拔骨 称斤量重删繁就简的概括技能。文学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人生百相,往往寓普遍性必然性于个别性偶然性之中 对文学内容和形式的艺术概括,要求在典型意境意象上作分析,在叙事抒情风格上作探求,通过对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描述,了解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过程,感悟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把握艺术概括的具体方

13、法有两种:或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或以一个生活原型为主,再注入其他生活素材 当读者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进行艺术概括时,往往着重考察形象描写的表现功能,更多享受艺术形式的审美愉悦如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可以作不拘一格的多元阐释余映潮深味鲁迅塑造典型的奥妙,对孔乙己的描写作了多线条(偷 手 脸 酒 笑)多层次( 外貌 习性 命运)多对比 (环境 人物 出场)的形象概括,揭示了这个悲剧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及其成因(详见 阅读教学艺术 讲小说的教学) ,充满审美情味,可谓别出心裁!5、从概括的表达成果看,要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完成思想提炼和语言提炼,切实做到思想概括和语言概括的有机结合概括是理解思维语言三

14、合一的阅读训练概括的表达成果形式多样,有口头概括 书面概括,书面概括中又有文字概括 图表概括,文字概括中还有故事梗概人物形象结构提纲内容提纲写作特点语言风格等不同档次的概括形式 不管写在黑板上或作业本上,都要求同时完成思想提炼和语言提炼两种提炼的妙方是叶圣陶的名句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所昭示的遵路识真法我们据此提出 析结构 理思路 归主旨的九字诀,沿着作者思路去追寻文篇主旨,迅捷 准确,最易奏效 湖南长沙铁路一中覃永恒老师在概括的力量 一书中精辟地指出:概括的最终目的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概括出来的思想要求准确全面深入;概括所用的语言要求是综合的抽象的直白的正面的她关于思想概括和语言概括相统一

15、的标准值得参照要防止偏于一隅的 片面概括,必须坚持多方位的 全面概括;要避免大而无当的 过度概括,必须实行 抽象概括与形象概括的结合 如韩非的扁鹊见蔡桓公,两人相距约二百年 ,怎能见面对话?显然是作者虚构的寓言故事 对该篇的思想概括通常单讲讽喻蔡桓公讳疾忌医,其实陷于片面概括;更换视角,该篇还有讥刺扁鹊医语生硬的意蕴只有兼顾蔡桓公与扁鹊两方,作双线的综合提炼,才可能有 全面概括还有必要补充的是,具体的 形象的语言可以而且应该充当艺术概括的语言如窦爱君老师引导六年级(初中预备班)学习记叙文四大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时,要求学生给微型剧本生命攸关的烛光 写故事梗概,不超过 个字,结果作了如下概

16、括:二战中的一个晚上,法国伯诺德夫人家,母子三人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保住了烛台中的秘密情报 可见,艺术概括不同于科学概括的特异之处是得意不能忘言,得意不能忘象 小说散文诗歌中的典型意境和意象的概括都难以脱离具体形象的语言 如托物言志的散文清塘荷韵,其主题概括所用的荷经过漫长的水下沉潜到绿叶覆盖池塘 荷花热烈开放,依然是托物的具体形象的语言;所用的讴歌了生命的沉潜坚忍顽强以及对生命的坚定信念,分明是言志的抽象理性的语言 荷为形象,韵为抽象,恰恰是实行了形象概括与抽象概括的有机结合,才出色地完成了对 清塘荷韵的思想全面语言简练的概括 它还启示我们,艺术概括 感性具体 典型形象所用的语言,与科学概括知性抽象 理性具体所用的语言,同样有巨大的概括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