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出版如何走向世界英美出版文化行记读书报告耿相新撰写的英美出版文化行记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英美出版业现状。在世界出版业,美国与英国无论是书籍出版的品种数量,还是行销全球的网络通道,无论是其创新性的商业运作模式,还是数字出版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都引领着全球的书籍的技术性的革命。就书籍而言,美国已完成了文字数字标准化的“信息高速公路”,而英国还在全球忙着为他们的传统书籍出版开疆拓土。中国出版若想走向世界,简而言之,必须学习英国的“出版全球化”与美国的“出版数字化”。当前,建立在出版主体公司化和市场化以及企业竞争领域全国化乃至全球化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出版业集团化发展,必须在发展的路
2、径上有更加准确的定位。现代经济史告诉我们,伴随着全球性市场的形成,大的市场呼唤着大的企业组织的出现,只有大的企业才能创造大的市场。当企业面对的是小市场、地区市场、本国市场时,企业扩张到一定阶段,只能是多元投资和经营,以获得范围经济的优势。而当企业面对的是大市场、全球市场时,就要求更加专业化地经营,由此大量的并购发生,大的跨国公司产生。现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出版企业正是沿着自我发展为主到收购兼并为主、跨行业发展为主到跨国发展为主的路径不断迈进。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和互联网的迅猛扩张,各种类型的数字化业务平台不断涌现,导致了“内容产业”这个新的产业概念的出现,国际出版产业经历
3、了一次席卷全球的收购兼并浪潮,出版全球化的进程迅猛加速。在这一轮购并浪潮中,一些大型出版集团为了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纷纷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卖出买进的方式将自己的业务领域集中在内容产业,其结果便是一批跨行业多元经营的大型集团转变为以内容提供为主的高度专业化的大型出版集团。例如,培生集团在 90年代中后期先后卖出了自己在蜡像馆、拉萨德银行、西班牙主题公园的股份和在英国第五频道及 B 卫视的部分股份,加之利用从其他渠道融来的资金,通过一连串漂亮的“组合拳”,从 1994 年到 1998 年先后收购了艾迪生维斯理出版公司、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教育出版部分)、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教育
4、出版部分)三大教育出版公司,与原旗下朗文出版公司进行合并和重组;2007 年培生再次用 9.5 亿美元从励德爱思维尔集团手中购并了哈考特教育公司英国中小学业务(哈考特评估测试公司和哈考特国际教育出版公司),从而使培生教育集团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其他如汤姆森公司出售汤姆森学习集团,并购路透集团,将业务集中于信息服务;约翰威利购并布莱克威尔,强化其在专业出版领域的地位等。他们的购并活动无一不是围绕着专业化的目标展开的。因此,中国的出版企业在全球化、数字化进程中,面对全球市场,其发展路径应该是走专而精的道路,以取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在出版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出版企业应准确把握国际出版业
5、购并的趋势,突出主业,重视专业化,以此形成并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出版作为内容产业,其业务经营的专业化程度较高,面对市场的扩张,应围绕内容的生产与提供,根据自身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特点,积极拓展业务,所强调的是各种内容资源的多次经营开发。在数字化时代,出版企业即便是在内容产业的范围内考虑业务结构的多元化,也还是要注意形成核心产业和主打产品。因为,业务融合的结构安排不是削弱专业化程度,而是要求更精细的专业化运作,以形成核心业务和拳头产品。过快地进行多元化经营,势必造成主业不强、多角经营,整体业务规模很大却又形成不了规模效益的局面。应该看到专业化经营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一个合理的多元业务结构的形成必须
6、从专业化做起。在全球化竞争的态势下,要与国际出版巨头同台竞技,中国出版企业还必须紧跟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倾力打造数字化时代的业务平台,积极建立基于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如今,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比如美国的主要传媒集团在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中均迈出了初步的步伐:汤姆森与路透合并后,在法律、金融和科技医疗信息服务方面形成了难以撼动的优势,并将在工程、石油化工、航空、汽车和保险等领域积极拓展业务;从汤姆森分离出来的圣智学习出版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数据和教育出版商,通过推进各种类型的大型数据库和在线平台的建设步伐,开发了各种类型的数字产品,其旗下的 Gale 创建并维护着 600
7、 多个数据库,服务于图书馆、学校和商业领域,提供精确、权威的参考文献、报刊、杂志内容。相比而言,中国出版企业在数字化方面的步伐还很缓慢和初步,很多企业的数字化内容资源十分稀缺,技术手段也较落后,资金投入不够;而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化最大的难点还不在于技术和资金,而在于能否把握数字出版的本质和特点,进而建立起相应的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为此,中国的出版企业必须紧紧追随数字技术的进展,大力开展内容创新,根据大众出版、专业出版、教育出版不同的出版类型和需求模型,探索建立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积极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步伐。中国出版企业在成长为全球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还应根据比较优势,从国际
8、出版产业分工中,寻找自身在出版产业链、价值链中的位置。传统出版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是从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到销售的垂直型产业链。而在多种媒体互动的信息平台上,传统上分为各个行业的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与新兴行业数字化产品连为一体,以至于传统外在产业链正在内在化而变成新型出版产业的各部分或环节,由此也造就了较传统出版产业更长更广的复合型的新出版产业链。在全球范围,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新型出版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也就是跨国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具体来说,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和数字化产品的整合是跨国的,同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联系是跨国的,内容产品和文化创新由取得原材料到制造产品到产品送达用户等一系列过程
9、同样是跨国的。在国际新型出版产业链中,中国在物流、印刷等领域具有跨国出版集团难以匹敌的成本优势,而在内容领域,中国出版企业虽不具备优势,但是借助中国巨大的市场,可以迅速地与跨国出版集团合作,打入西方俱乐部,利用、占有他们已经开发出的数字平台和数字内容资源,从而占领全球内容提供领域的一席之地。此外,在与跨国出版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中国出版企业还可以通过并购西方出版企业的方式,实现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书籍出版的数字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中国出版与中国书籍必须放眼世界, 再次”中体西用”,正如 19世纪末中国雕版碰撞到西方的铅活字机械印本书书籍一样,最明智的路径选择是在葆续自身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全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有不断地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只有不断地涌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者,只有不断地像我们祖先发明纸与刷术一样自主创新,我们才能在数字出版的书籍革命过程中进入世界出版的主流,才能在 21 世纪的世界出版论坛上真正听到中国出版人的声音。只有听到自己的回声,也许才是真正的书籍的出版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