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科药物及其合理应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孙兴怀,临床眼病药物治疗,临床上诊治的病例 有些单用一种药物就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有些则需要34种眼药才得到基本控制 而有些却是将所用药物停止后反而痊愈 如何给不同眼病患者处方合理的治疗药物?,合理用药的药理基础,深入理解各种眼科药物 药理作用机制 药物的特点 可能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市场)来源,合理用药的临床基础,血眼屏障(血房水屏障和血视网膜屏障)大多数眼病局部给药是最为有效治疗 眼局部用药的影响因素给药剂量,药物吸收率,组织中的结合、分布和转运,循环药量,生物转化,排泄等,眼局部药动学,药物由眼表进入眼内组织: 药物最好均具备脂溶性和水溶性
2、 眼表给药时,进入眼内的途径: 大部分通过泪膜、角膜转运 部分通过血管、淋巴管吸收再分布 小部分通过结膜、巩膜直接弥散,眼局部药动学,泪膜 角膜 眼内 存在两个屏障角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 通过细胞膜转运 (膜性屏障),眼表结构示意,常用局部眼药剂型,滴眼液 最常用的眼药剂型,方便、舒适 标准滴眼液 3050L/滴 结膜囊容量最多10L 泪液的更新 16%/min 如何科学地滴眼药?,滴眼药的方法学,通常滴入下方结膜囊内(但患者通常是滴在角膜上,患眼对着眼药滴) 再滴眼药的最短间隔为5分钟(促进药液的眼部吸收而又不被冲溢出眼外) 滴药后按压鼻泪道以及闭睑数分钟(可以减少泪道的唧筒排泄作
3、用,增加眼部吸收和减少全身吸收),常用局部眼药剂型,眼膏(油膏) 明显增加脂溶性药物在眼部的吸收(以凡士林、羊毛脂和矿物油作为基质;增加眼药与眼表结构的接触时间) 减缓眼刺激症状 (眼表病损时,可起润滑和衬垫作用) 缺点是视物模糊,影响药物透过角膜的因素,药物浓度、溶解度、脂溶性、粘滞性 表面活性与眼表屏障(防腐剂) 眼药的PH值、渗透压反射泪的负面作用滴眼的舒适性与患者的依从性,眼药新剂型,提高滴眼液的生物利用度,延长局部作用时间,减少全身吸收带来的不良反应 粘性赋形剂(如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聚乙烯乙醇、聚羧乙稀等,在位凝胶) 前体药(眼局部吸收过程中经代谢转化为具有生物药理效应的活性成
4、分),眼药新剂型,角膜接触镜、胶原膜可以不同比例整合入药物或复水时浸吸入,或配戴后表面滴入药物来载释眼药,达到缓释效果 缓释、控释装置(可眼内给药) 保持药物浓度长时间内在一较为稳定的治疗水平,大大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药物的副作用 脂质体(可眼内给药) 采用脂性微球,可根据需要将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溶入作为眼药的载体,眼科特殊给药方式,眼周注射(避开了角膜上皮对药物吸收的屏障作用,一次用药量较大,可在眼局部达到较高药物浓度)球结膜下注射、球旁注射和球后注射 眼内注射 (立即将有效浓度的药物释送到作用部位,所需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均很小且疗效较好 )前房注射、玻璃体注射,眼周注射,球结膜下注射药物吸
5、收主要是通过扩散到达角膜基质层和角巩膜缘组织入眼内,适用于眼前段病变; 球旁注射主要经巩膜渗入,适用于虹膜睫状体部位的病变; 球后注射在晶状体虹膜隔以后部位达到治疗浓度,适用于眼后段以及视神经疾病。,眼内注射,前房内注射眼内感染、渗出、凝血等 玻璃体腔内注射(经睫状体扁平部的,以及玻璃体手术的灌注液内给药)眼内感染、渗出、水肿、出血等,注意事项,眼周注射存在眶内球外组织结构、眼球可能损伤的危险性(结膜、球壁、血管、眶内神经、中枢) 眼内注射药物对眼内组织的毒性作用(剂量、浓度)眼内组织机械性损伤,眼部常用药物,常用的“三素”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维生素 眼科特有药物作用于瞳孔(缩瞳
6、、扩瞳)的药物,降眼压药,抗过敏药,麻醉剂,生物制剂和检查诊断用药等。,眼局部应用的抗生素,抗细菌药 抗病毒药 抗真菌药 抗衣原体药 抗原虫药,抗细菌药,氨基糖甙类:属于强大杀菌药,抗菌谱广,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和葡萄球菌,有肾毒性和耳毒性,眼局部过量应用可有结膜、视网膜毒性。眼部常用的有:滴眼液 3%庆大霉素,0.5%新霉素,0.3%妥布霉素等;结膜下注射 庆大霉素1020mg次,妥布霉素1020mg次;玻璃体腔内注射 庆大霉素100200ug次,妥布霉素100200ug/次,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400ug次。,抗细菌药,大环内酯类:属于快效抑菌剂,抗菌谱较窄,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与阴性球菌
7、、某些厌氧菌,以及支原体和衣原体、弓形体等。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局部使用毒性最低,过敏反应最少。眼部常用的是 0.5红霉素眼膏,抗细菌药,四环素类:属于快效抑菌剂,高浓度时也具有杀菌作用。抗菌谱极广,除常见的革兰阳性、阴性菌外,一些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分支杆菌和阿米巴、螺旋体等对其敏感。不良反应较多,有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抑制骨骼发育和牙齿变色,过敏反应等。眼部常用的有0.5%金霉素眼膏,0.5%四环素眼膏,抗细菌药,氯霉素类:属于广谱抑菌剂,不仅对大多数革兰阴性和阳性需氧菌与厌氧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对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也有作用。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与剂量有关)和再生障碍
8、性贫血(与剂量无关),还可见灰婴综合征。眼部常用 0.250.5%氯霉素滴眼液,抗细菌药,林可霉素类:属于快效抑菌剂,抗菌谱窄,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各种厌氧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不宜与红霉素合用。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是胃肠道反应。眼部常用 3林可霉素滴眼液,抗细菌药,多肽类抗生素:属于杀菌剂,抗菌谱不广,毒性较明显,肾损害尤为突出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活性稍强):快效,主要作用于各种革兰阳性菌,包括耐药金葡菌、肠球菌属等。具有明显的耳毒性和一定的肾毒性。眼部常用:结膜下注射万古霉素1525mg/次,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1mg次。多粘菌素类:慢效,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肾毒性较
9、明显。 眼部常用:0.1%0.5%多粘菌素B滴眼液,结膜下注射多粘菌素B为10mg次。,抗细菌药,利福平:属于全效杀菌剂,抗菌谱广,对繁殖期和静止期敏感菌均有抗菌活性,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内,有利于治疗细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布氏杆菌、伤寒杆菌等所致的感染。此外,对链球菌、肺炎球菌、耐药金葡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均有抗菌活性。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损害。眼部常用 0.1利福平滴眼液,抗细菌药,喹诺酮类:属快效杀菌剂,不仅对各种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而且对革兰阳性菌也有良好抗菌活性,对结核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也有一定作用。不良反
10、应轻微,主要是消化道反应。眼部常用的有:0.3%环丙沙星滴眼液,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眼膏 (加替沙星、莫西沙星滴眼液),抗真菌药,多烯类抗生素:低浓度时抑制真菌,高浓度时杀灭真菌。对大多数真菌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新隐球菌、念珠菌、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等敏感。不良反应较多,包括肝肾毒性、骨髓抑制、低血钾等,静脉给药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眼局部给予刺激症状明显。眼部常用的有:滴眼液0.1%0.25%两性霉素B,结膜下注射两性霉素B为100300ug次,前房内注射为2.55ug次,玻璃体腔内注射为510ug次。,抗真菌药,吡咯(咪唑)类化合物:低浓度时抑制真菌,高
11、浓度时杀灭真菌。抗菌谱广,对新隐球菌、念珠菌、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等具有较好抗菌作用。该类抗真菌药对细菌和棘阿米巴也有效。不良反应多见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严重的致肝损害。眼部常用的有:滴眼液为12咪康唑,15酮康唑,0.22氟康唑;眼膏为2咪康唑;结膜下注射为咪康唑10mg次;玻璃体腔内注射为咪康唑2050ug次,氟康唑100ug次,伊曲康唑10ug次。,抗病毒药,非选择性抗病毒药:同时作用于病毒和宿主细胞,竞争性地抑制DNA和DNA合成酶,抑制病毒的复制,毒性大,仅供局部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病毒眼表感染,亦可用于治疗眼的水痘病毒感染。其毒性反应主要是浅表点状角膜炎、滤泡性结膜炎、结膜瘢
12、痕、泪小点闭塞等。眼部常用的有:碘苷(疱疹净)0.1滴眼液,0.5眼膏。,抗病毒药,选择性抗病毒药:(只作用于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病毒特异性胸腺苷激酶,毒性低,可全身应用)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更昔洛韦(丙氧鸟苷):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对带状疱疹病毒的作用较差,对巨细胞病毒仅高浓度能抑制,对EB病毒亦有抑制作用。不良反应较少,偶有浅表点状角膜炎和结膜炎。眼部常用0.1滴眼液,3眼膏。利巴韦林(三氮核苷、病毒唑):抗病毒谱广,对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不良反应较少,全身应用有骨髓抑制和胎儿毒性。眼部常用0.10.5滴眼液。,抗炎药物,主要用于眼科的
13、有三类: 皮质类固醇 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组胺药 肥大细胞稳定剂,皮质类固醇,具有抗炎症、抗过敏、抑制免疫反应、抗毒、抗渗出、抗血管增生及抗增殖作用 应用不当可导致全身不良反应 柯兴综合征、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免疫抑制等眼局部不良反应 角膜伤口愈合延迟、增加病毒真菌感染的危险、发生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等。 眼部常用的皮质类固醇可为:滴眼液(水液、混悬液),眼膏,结膜下注射,球旁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非甾体抗炎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环氧酶抑制剂,COX)该类化合物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炎、止痛和退热作用 没有皮质类固醇的不良反应全身应用时的不良反应主
14、要是消化道反应,能够眼部应用的这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局部烧灼或刺痛,结膜充血,眼睑水肿,角膜上皮损伤。 眼部常用的有:0.1%双氯酚酸滴眼液, 0.1%萘普洛芬滴眼液(普南朴灵), 0.5酮咯酸氨丁三醇滴眼液(安贺拉),0.03氟比洛芬滴眼液(欧可芬),抗组胺药和肥大细胞稳定剂,通过阻断过敏介质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起抗炎作用 眼部常用抗组胺滴眼液有色甘酸钠,0.05%左卡巴斯汀(立复汀),0.3%非尼拉敏(那素达),0.05%依美斯汀(依米汀)等。局部不良反应甚少,后者通常与血管收缩剂联合应用,注意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及反应性充血。 眼部常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滴眼液有24色甘酸钠,0.1%吡嘧司特苯洛草
15、氨酸(研立爽),0.001氨丁醇洛度沙胺(阿乐迈)等。局部不良反应有烧灼感,眼睑水肿,痒等。 肥大细胞稳定及抗组胺(H1) 0.1%奥洛他定滴眼液(帕坦洛),青光眼降眼压药物,有效治疗是降眼压,重建房水循环平衡 减少房水生成作用位点:睫状突的非色素上皮细胞 促进房水引流作用位点: 小梁网途径 葡萄膜巩膜途径,促进小梁网途径房水引流 (压力依赖性外流途径),拟胆碱作用药物通过毒蕈碱受体(M受体)介导作用毛果芸香碱 (pilocarpine,0.5%2%) 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及预防(瞳孔括约肌收缩,放房角) 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治疗(睫状肌收缩促进小梁网房水外流),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眼局部不良作用
16、近视(增加调节)痉挛痛(睫状肌痉挛) 频繁、高浓度滴眼 视物发暗和视力影响(尤其核性白内障)缩小瞳孔 瞳孔后粘连长期应用血房水屏障影响(亚临床虹膜炎) 改良剂型Ocusert(控释膜),Pilogel(凝胶)真瑞等(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小梁网途径房水引流 (压力依赖性外流途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主要通过2受体兴奋作用影响小梁细胞,重组细胞外间质,增加小梁网途径房水外流地匹福林(dipivifrin),0.1%(前体药,肾上腺素异戊酯 )肾上腺素(epinephrine),1%不良作用:结膜反应性苍白、药效过后充血,头痛,心悸等,瞳孔扩大(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减少睫状突房水生成药物,肾上
17、腺素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睫状突非色素上皮2受体作用 噻吗洛尔( timolol,噻吗心安,1978) 倍他洛尔( betaxolol,贝特舒,1985) 左布诺洛尔( levobunolol,贝他根,1986) 美替洛尔(metipranolol,倍他舒,1990) 卡替洛尔( cartelolol,美开朗,1992),受体阻滞剂特点,倍他洛尔 Betoptic S, 0.25% 1受体相对选择性,降眼压作用略逊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改善视网膜血供, 神经节细胞保护 左布诺洛尔 Betagan, 0.5% 阻滞作用最强,降眼压作用同0.5%噻
18、吗洛尔 美替洛尔 OptiPranolol, 0.3% 降眼压作用同0.5%噻吗洛尔 (可能有促进房水外流作用) 卡替洛尔 Mikelan, 1%, 2% 内在拟交感神经兴奋作用(ISA),适用于基础心率70次/分 没有角膜损害作用,受体阻滞剂全身不良作用,循环系统( 1受体)心率减缓和血压降低,心力衰竭 呼吸系统( 2受体)支气管痉挛、诱发或加重哮喘 中枢神经系统情绪抑制为主(包括性功能),抑郁症 眼表不良反应:烧灼感,眼干,过敏反应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通过眼部2受体兴奋起作用 氨基可乐定(apracloridine) 1% 短期应用于激光治疗青光眼、膜性障前后 血压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影
19、响 溴莫尼定(brimonidine, 阿法根) 0.2% 诱导产生bFGF,神经保护作用 眼局部过敏、口干、倦乏、瞌睡、中枢抑制,碳酸酐酶抑制剂,抑制睫状突非色素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型同功酶(细胞浆内,主要房水生成的碳酸酐酶) 杜噻酰胺 (Dorzolamide 2%,Trusopt 添素得) 降压作用同0.5%噻吗洛尔 不良反应:结膜刺激,磺胺类过敏,口苦味,异味 布林佐胺(Brinzolamide 1%,Azopt 派立明) 降压作用同0.5%噻吗洛尔,更舒适(PH=7.6) 可能改善视网膜血供( 碳酸酐酶活性 组织内CO2 血供) 不良反应:结膜刺激,磺胺类过敏,口苦味,异味,增加葡萄膜
20、巩膜途径房水引流 (非压力依赖性房水外流途径),前列腺素衍生物PGF2(FP受体)睫状肌金属蛋白酶(MPP) 降解肌束间结缔组织(胶原) 肌束间隙变宽,阻力减少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 强有力和持续的降眼压作用 不受眼压昼夜变化影响 未发现全身不良反应,前列腺素衍生物滴眼液,0.005%拉坦前列素 ( Latanoprost, Xalatan,适利达) 0.004%曲伏前列素(室温保存)( Travoprost, Travatan,苏为坦) 0.03%贝美前列素 (室温保存)( Bimatoprost, Lumigan,卢美根) 0.15%优诺前列素 ( Unoprostone, Rescula,瑞
21、灵),多中心比较研究 (盲评 45个中心 ),随机 OAG和OH患者拉坦前列素 136例 贝美前列素 136例曲伏前列素 138例 12周治疗 三组降眼压效果类似 不良反应:结膜刺激,虹膜色素加深 睫毛粗长多,睑皮肤色素加深,优诺前列素 Unoprostone 0.15%,Docosanoid衍生物 PG代谢产物, 每天二次 增加小梁途径和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外流 不激活前列腺素FP和EP受体 无PG的不良反应,如色素增加 拮抗内皮素,改善血流 视网膜神经保护(类似神经组织成分),降眼压药物的联合使用,联合用药目的是增强降眼压效果 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最好是促进房水引流+减少房水生成的药物 合
22、理增加次数即在该药允许的用药次数前提下适当增加给药次数 同一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不增强疗效,反而更多的不良反应,散瞳剂和睫状肌麻痹剂,作用于交感神经药:通过兴奋1肾上腺素受体起瞳孔开大肌收缩而散大瞳孔,主要用于眼后节的检查,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23小时。不良反应主要是暂时性视糊、畏光、结膜苍白,对有心血管疾病者慎用,未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 眼部常用的有:2.55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滴眼液,1肾上腺素滴眼液,散瞳剂和睫状肌麻痹剂,作用于副交感神经药:通过阻断M胆碱能受体拮抗乙酰胆碱起睫状肌麻痹和散大瞳孔作用。用于葡萄膜炎、眼内手术后和恶性青光眼的治疗,以及儿童屈光检查,协同散瞳剂的眼
23、后节检查。不良反应阿托品较多,托吡卡胺很少,主要是皮肤粘膜干燥、发热、脸部潮红、心动过速,以及过敏反应。眼部常用的有:滴眼液为0.52阿托品,2后马托品,0.250.5托吡卡胺;眼膏为0.5%1阿托品,人工泪液,眼部润滑剂:起润滑保湿作用,减缓干眼症状 主要滴眼剂有:纤维素类(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潇莱威) 聚乙烯醇类(利奎芬) 玻璃酸钠类(爱丽) 右旋糖酐类(泪然-0.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右旋糖酐-70)卡波姆(维地息山梨糖等) 聚丙烯酸(优乐沛维生素A棕榈酸酯) 不良反应:使用后可有短暂视力模糊,眼部表面麻醉剂,常用的眼表面麻醉剂有:丁卡因(地卡因)0.51滴眼液,13分钟起效,维持约30分钟;利多卡因24滴眼液,13分钟起效,维持1520分钟;盐酸奥布卡因(倍诺喜)0.4%,24秒起效,可维持913分钟;丙氧苯卡因(爱尔卡因)0.5%,滴后20秒内起效,作用持续15分钟。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过多使用可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合理用药的临床实践,综合考虑以下各个因素 眼病的类型(感染、免疫、变性) 眼病的严重程度 患者整体状况(年龄 伴随疾病 其他用药 随访条件等) 患者的经济条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