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网络的发展史.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844506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的发展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网络的发展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网络的发展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网络的发展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网络的发展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网络的发展史,神马队制作演讲:左庆,网络的定义,中文名称:网络 英文名称:network 网络原指用一个巨大的虚拟画面,把所有东西连接起来,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网络的诞生使命,网络的诞生使命:通过各种互联网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 网络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和丰富,从而促进全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丰富

2、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表,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 20世纪60年代早期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 只提供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 20世纪60年代中期 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包括:通信子网、用户资源子网。 终端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主机和通信子网上所有主机的软硬件资源。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广域网、Internet) 198

3、1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开放体系互联基本参考模型,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实现互连。 TCP/IP协议的诞生。 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业务,大数据量)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 ATM技术、ISDN、千兆以太网 交互性:网上电视点播、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络图书馆等高速、可视化。,中国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 从19

4、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 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

5、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 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 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 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 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中国网络的“第一“的年代,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 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 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

6、千多名科学家。 3、 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4、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我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 5、 1994年,由NCFC生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APNG,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6、 NCFC是我国最早的Internet网。,将上网争取到底,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的特点:平等、自由。但美国一直以来都反对中国加入互联网络。1991年10月经过沃尔特.托基的努力,双方达

7、成一项协议:美方资助中国联网所需的一半经费,另一半由高能所自选解决。然而,通往Internet荆棘之路并未因此而变得平坦。 当时经过重重波折,中国终于在1993年3月与互联网络连通。可是美国政府担心中国会从互联网络上攫取大量信息和技术成果,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阻挠中国与美国连通。为了长久的发展,中国接受了这些条件,美国才基本同意。 专线开通后,美国政府以Internet上有许多科技信息和其它各种的资源,不能让社会主义国家接入为由,只允许这条专线进入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到其它地方。尽管如此,这条专线仍是我国连入部分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几百名科学家得以在国内使用电子邮件。 与政治霸权的较量一

8、直持续到1993年6月,NCFC专家们在INET93会议上利用各种机会重申了中国连入Internet的要求,获得大部分到会人员的支持。1994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接受NCFC正式接入Internet的要求。1994年3月,我国开通并测试了64Kbps专线,中国获准加入Internet。4月初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院士在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提出要求连入Internet,并得到认可。至此,中国终于打通了最后的关节,中国与Internet全面接触。同年5月,中国联网工作全部完成。中国政府对Internet进入中国表示认可。,逐渐开通的电子邮件,1987年9月2

9、0日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这封电子邮件正式实现了电子邮件的存储转发功能。 各个小型网络与国际互联网之间的逐步开通,造就了后来全国与Internet的全面亲密接触:1988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采用胡道元教授从加拿大UBC大学引进的X400协议的电子邮件软件包,通过X.25网与加拿来大UBC大学相连,开通电子邮件应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Decent随后成为西欧中心Decen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联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第二年5月,中国研究网通过德国DFN的网关,开始与Internet沟通。1991年,中国科学

10、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连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实验室,并开通电子邮件应用。中国网络开始像蜘蛛结网一样慢慢延伸到世界各地,通往互联网的红地毯在我们的眼前展开了。 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通信服务。但是,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直到1994年5月21日才完全改变。,现在让我们来看这几大国内互联网络。 1、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目前,全国大多数用户者是通过该网进入因特网的。China Net的特点是入网方便。 2、 中科院科技网 中科院科技网也称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 3、 国家教育和科研网 目前它已经连接了全国1000多所院校,共3万多用户。该网络并非商业网,以公益性经营为主,所以采用免费服务或低收费方式经营。 4、 中国金桥网,8 8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科技 > 网络与通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