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比和按比例分配第 1 课时 认识比教学内容:第 68 页例 1。教学重点:比的认识,求比值。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分数、除法的联系。三维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会求比值。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初步理解比与分数,比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程序:一、小组合作交流(8 分钟)二、师生探索(15 分钟)学案内容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1、观察 P68 例 1 中的表格,你从表格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每两个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都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可能找到每两个数量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针对学生所答,及时作
2、出引导评价。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你都知道了关于比的哪些知识?5 比 4 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那 4 比 5 呢? 学生自学后根据问题谈自己的收获。3、比的后项可以是 0 吗?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原因。4、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汇报,根据汇报情况师生共同完成表格。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四、练习设计:(15 分钟)(一)基础练习P69 课堂活动 1、2。(二)检测练习1、水果 数量(千克) 总价(元)苹果 5 25梨 10 36(1)苹果和梨的重量比是( ) 。(2)梨和苹果的总价比是( ) 。(3)苹果的总价与数量的
3、比是( ) ,比值是( ) 。2、34=( ):4=( ):40= = =( )(填小数)49(三)拓展练习“甲队在一场球赛中以 120 的比分大胜乙队”请问“120”是比吗?第二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667 页例 2、例 3 及相关练习。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三 1通过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记忆和沟通分数与比、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2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教学程序:一、小组合作交流(8 分钟)二、师生探索(15
4、 分钟)学案内容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1、看一看“教科书第 69-70页例 2、3。想一想:明确什么是最简整数比。 例 2:观察下面的比是怎样变化的。(三个数的连比)又如何化简呢?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什么问题?2、.出示例 2:观察下面的比是怎样变化的。200:240=20:24=10:12=5:6独立观察,思考:比的前项、后项发生了什么变化? 3、(1)明确什么是最简整数比。(2)出示例 3:化简下面各比。1512 1/45/6 3060120 第题: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如何化简?第题: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把它们转化成整数比? 第题:这个比有什么特点?(三个数的连比)
5、又如何化简呢?化简两个整数比的方法对于化简三个整数连比是否适用呢?4、第 70 页“试一试”中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独立完成并汇报方法。三、深化应用,拓展延伸1. 出示练习题: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9:543/46/75.82.920015026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 3 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五、作业:练习十五第 1、4、5 题。第 四 单 元 按 比 例 分 配 应 用 题 第 1课 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4 页例 1 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应用题。2.通过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6、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从而掌握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 程 序 :一 、 小 组 合 作 交 流 ( 8分 钟 )二 、 师 生 探 索 ( 15分 钟 )学 案 内 容 解 决 策 略 修 改 意 见1、看一看“教科书第 74 页例1。1.李芸和张倩各拿出 8 元钱,一共买了 10 支水彩笔。教师:他俩该怎么分这些笔?(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平均分)2.陈红拿出 6 元,赵青拿出 4 元,一共买了 15 本同样的笔记本。这两个同学买的笔记本也是平均分吗?如果不平均分,那该如何
7、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为什么?2、比较两种分法的区别与联系。教师:把 10 支水彩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实际就根据出钱多少把笔记本按32 分,这是什么分法?(按比例分配)教师指出: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是按几比几的比率来分的? 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3、 同学们理解了什么是按比例分配,那按照一定的比例,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分配呢?大家开动脑筋,帮助陈红和赵青分一下笔记本,看看谁分配得最合理,分配的方法最容易操作!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反馈学生做法,集体分析解法。方法 1:化简比:64=32 根据已有知识,用算术解
8、。先求出每份是多少本,再分别求出两人应分的本数。方法 2:总份数:3+2=5 陈红应分的本数:153/5 = 9(本)赵青应分的本数:152/5 = 6(本)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独 立 完 成 并 汇 报 方 法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小组合作,解决第 74 页课堂活动第 1 题。2.做练习十六第 1、2 题。四、总结质疑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 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5 页例 2 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2.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
9、结构特征,并在自己的内省过程中感悟到按比例分配这种方法的优势。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一、小组合作交流(8 分钟)二、师生探索(15 分钟)学案内容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看一看“教科书第 75 页例2,想一想。(1)例 2 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2)找到三种材料的连比后,为了方便计算,你应该先做什么?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问题中你看出要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明确为了方便计算,你应该先把比化简。(3)怎样计算沙子、石子、水泥各占混凝土的几分之几? 2: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4)尝试解决例 2 3:全班练习,请个别同学上台展
10、示例题 2 的方法,并说说思路。三 、 通 过 这 节 课 的 学 习 , 你 还 有 什 么 不 懂 的 地 方 或 要 提 醒 大 家 注 意 的 ?四 、 练 习 设 计 : ( 15分 钟 )( 一 ) 基 础 练 习1. 课 本 P77页 课 堂 活 动 第 3题 。2、 课 本 P78第 4题 。( 二 ) 检 测 练 习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 321。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度?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解决问题 第 3 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6 页例 3 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
11、用,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3.情感目标:在自己的内省过程中感悟到按比例分配这种方法的优势。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一、小组合作交流(8 分钟)二、师生探索(15 分钟)学案内容 解决策略 修改意见看一看“教科书第 76 页例3,想一想:(1)根据图中的信息,求甲乙丙的路程比,应怎样列式计算: (2) 如何按路程比分摊路费?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问题中你看出要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较合理?明确为了方便计算,你应该先把比化简。
12、(3)如果把总路程分为 3段,求每段的运费,就是求 的 是多少?列式为: 那么甲的运费: 乙的运费: 丙的运费: 2: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4)尝试解决例 3 3:全班练习,请个别同学上台展示例题 3 的方法,并说说思路。三 、 通 过 这 节 课 的 学 习 , 你 还 有 什 么 不 懂 的 地 方 或 要 提 醒 大 家 注 意 的 ?四 、 练 习 设 计 : ( 15分 钟 )1、课本上的对应练习题。2、甲、乙两人合租一辆车把各自的货物从 A 地运往 B 地,共付运费 1200 元,已知甲乙的货物重量为 3:5,他们该如何分摊运费?3、有三户人家共用一个水表,张家有 3 人,李家有 4 人,王家有 5 人,上月共付水费14.4 元。他们各应付水费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