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 影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述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现象。诗的前两句写无数的花影交叉叠映在美玉砌成的台上,描述的是花影的形态;后两句则是用太阳光和月亮光着两种事物来说明花影形成的条件。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来与去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跌宕起伏的动态美。教学目标1、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2、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诗作中描述的美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教学难点:通过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感受诗作中描述的美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花吗?我给你们带来一些有关花的图片,咱们快去看看吧。
2、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教师简介诗人。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请同桌互读生字。3、检查学生读生字的情况。 4、认读词语:重重叠叠、瑶台、扫不开、收拾、几度、扫不开、将来。 5、再读古诗,把句子读通顺。 三、品读古诗,了解诗意 1、整体朗读古诗。 (1)师范读。(2)学生自由练读。(3)指名读。 2、逐句指导诵读,大致了解诗意。(1)出示“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 A、指几名学生读诗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B、同桌互相议议不懂之处。C、再指名读诗句,读出情感来。 D、男女赛读、分小组读。 师述:无数花影交叉
3、叠映在美玉砌成的楼台上,几次叫孩童去扫都扫不掉。是什么原因呢?请看后面两行。 (2)出示:“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A、指几名学生读诗句。 B、四人小组交流自己读古诗的想法。C、反馈。 师述:看,太阳一落山,花影就不见了。月亮出来了,影子又跑出来了。 D、多有趣的影子呀!谁能把白己的感受读出来呢?”(3)指名朗读全诗,点评。(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请小伙伴合作朗读。(5)师生合作读。(6)全班同学都有自己的感受,咱们一起美美地读吧。四、进入诗境,想象画面。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配乐诗朗诵,看看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指名说想象的画面。 3、配乐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1)这首诗写得多好呀! 有的同学已经能够背下来了。请同学们试着背一背。(2)用你喜欢的方式背给你的同桌听,可以边配上动作。(3)、齐背古诗。(4)、指名背诵古诗。五、小结拓展1、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 4 个生字,还了解了诗意,读背了古诗,真棒!为自己鼓掌。 ”2、欣赏歌曲花影 。3、欣赏花影图片。 4、课外收集苏轼的古诗背一背。【板书设计】花 影(宋)苏轼上 瑶 台扫 不 开收 拾 去送 将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