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举制度的创立,第四课,zxxk,设身处地思考:如果我们同学是隋唐时期的读书人,有个梦想长大后当官或找到一份另人羡慕的工作,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参加考试,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已成为一种制度,即科举制。,科举制诞生以前我国采取什么方法 选拔官员?,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才为各国的国君服务。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
2、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
3、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科举制的诞生,一、 科举制度诞生两件大事: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在他统治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了,他是谁?,在他之前是谁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科举制,科举制是一种怎样的制度?,为什么要实行科举制?,“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科举制度”即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原因:改变不合理的
4、人才选拔制度,意义:打破门第限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3、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二、科举制的完善,1、科举制在哪个朝代得到完善?,2、唐时科举考的科目较多,以哪两科最重要?,朝代:唐朝,最重要的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他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唐太宗: (1)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2)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严格录取,“十三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进士科考试难:,“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范进中举,论一论:大诗人李昂、李白、杜甫等参加过科举考试吗? 中过
5、进士吗?,实行科举制初考取的名相,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孔颖达(574-648)唐朝经学家 ,隋大业(605-616)初,选为“明经”,唐代用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他们参加的武举、殿试考试最初出现在何时?,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他把什么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唐玄宗: (1)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2)曾8次面试科举应试者 。,(京师及州县学馆),(解试),(春闱),(选试),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童试(秀才),zxxk,科举看榜,四书五经,p18页“动脑筋”,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
6、你喜欢这种题型吗?,让你说说看:,看一看:p18页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及太宗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讨论: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雁塔题名,唐.孟郊登科后,三、科举制的影响(依材料分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他们可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改善了中国用人制度。,他们都是进士及第,科举制给这些读书人带来了什么?改善了中国的什么制度?,魏晋的九品中正制,zxxk,材料: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读书人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此材料反映了科举制促进了什么事业的发展?使社会
7、上什么风气盛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他们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其中 谁考中进士?,材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也促进唐朝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文化发展,尤其是唐诗发展,4、为日本.朝鲜等国所采用,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
8、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课堂小结:,一、科举制度诞生两件大事(诞生于隋朝)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完善科举制度的三个关键人物:(唐朝时逐渐完善) 1、唐太宗:(1)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2)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称为状元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1)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2)曾8次面试科举应试者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积极的:1、政治上:改善用人制度;2、教育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3、文化上: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的:1、考试内容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9、。2、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四、科举制于清朝末年被废除。,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1、科举制丝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3、作弊现象,2、明清时期,出于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统治者将科举制度僵化,规定为八股取士,严重地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即不利于中央选拔真才实学的人,也不利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造成我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课堂小结,例:隋唐以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根本原因是科举制 ( ) A、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 B、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人才 C、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D、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巩固,D,例:其作用不包括( ) A、强化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B、调整子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C、削弱了士族地主的势力 D、禁止了士族地主入朝作官,D,例:下列现象较能反映唐朝进士科难考的有 ( )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A、 B、 C、 D,C,例:中国古代社会中对血缘关系起到否定作用的进步制度是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科举制 D.士族制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