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宿迁市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复习提纲初 三 政 治(第一单元)第一课 成长在社会1生活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分别列举几个事例。答:物质生活变化:比如,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吃的更加营养健康等;文化生活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如上网浏览、学业进修、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政治生活变化:民主政治生活更加丰富,如,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2文明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3人类社会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4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答 : ( 1)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正 确 领 导 ; ( 2) 人 民 群 众 艰 苦 奋 斗 、 开 拓 创 新 ; ( 3)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具 有 无 比 优 越 性 。6 21 世 纪 我 国 总 的 奋 斗 目 标 是 : 努 力 把 我 国 建 设 成 为 富 强 、 民 主 、 文 明 、 和 谐 的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国 家 。7不和谐现象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分别是什么?原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等;影响: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
3、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8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1)个人离不开社会(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9作为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10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和意义分别是什么?答: 途径: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意义:(1)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 2) 有 助 于 我 们 增 强 关 心 社 会 、 热 爱 祖 国 的 情 感 ; ( 3) 有 助 于 我 们 提 高 观 察 问 题 、 分 析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11.有人说:“关心社会发展是成年人的事,和青少年无关” ;有人认为:青少年应该关
4、心社会,但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请你试加评析。 (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要关心社会?) 答:观点是错误的;我们青少年既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虽然年龄还小,但同样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12.我们青少年学生如何关心社会?(基本要求和做法)答:(1)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2)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3)以健康的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13.如何亲近社会?(亲近社会的技能和途径主要有哪些?)答:(1)不做“看客” ;(2)遵守社会
5、公德;(3)善于明辨是非14.如何不做“看客”?答:(1)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2)以天下兴亡为己任15.亲近社会的意义有哪些?(为什么要亲近社会?) 答:(1)只有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2)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6. “看客”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答 : 对 他 人 缺 乏 同 情 、 关 心 和 帮 助 ; 见 义 不 为 , 见 死 不 救 ; 发 现 小 偷 不 报 警 ; 遇事 绕 着 走 ; 不 愿 承 担 义 务 等 。17.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6、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18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哪些? 答:(1)这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2)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3)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我对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提几点建议:答:(1)开主题班会(2)开展讲座(3)开展评选道德标兵、文明班级等活动(4)制定“班级文明公约” 、 “个人文明宣言” 。 20.我们可以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公益活动方式) (服务和奉献社会的途径)有哪些?答 : 捐 款 捐 物 、 义 务 植 树 、
7、去 敬 老 院 帮 助 孤 寡 老 人 、 去 街 道 擦 护 栏 、 自 愿 清 理 社 区 卫 生 死 角 、宣 传 环 境 保 护 知 识 等21.我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何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自觉服务社会?)答:(1)既帮助了他人,也让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2)可以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22.如何自觉服务社会?答:(1)忠于职守,承担责任;(2)乐于奉献23.承 担 的 责 任 ,有 主 有 次 ,有 轻 有 重 。 对 个 人 来 说 ,最 重 要 的 是 国 家 责 任 和 社 会 责 任 , 不 能 将 个 人 、 家 庭 责任 置
8、于 国 家 、 社 会 之 上 。 对 国 家 来 说 , 应 以 人 为 本 , 关 心 人 民 群 众 生 活 , 一 切 从 维 护 人 民 利 益 出 发 。第二课 融入民族文化1文化有什么重要性?(作用?)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2.汉字的地位: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汉字的特点:它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汉字的作用:(1)它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2)与汉字相联的中华文化,成
9、为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3.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中华文化的来源、作用分别是什么?来源: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作用: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列举一些本地区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项王故里、洪泽湖湿地、乾隆行宫、挂剑台等。6.就如何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提出自己的建议。(1)国家加强立法,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修补;(2)社会加强宣传保护;(3)当地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4)公民个人增强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意识,与破坏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7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方面,我们青少年
10、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1)自觉宣传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从自身做起,自觉保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游览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时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不乱刻乱画,自觉保护环境。 (3)就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4)要敢于同破坏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8. 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意义)?(1)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2)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3)各族人民对文化的认同,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11、(4) 中 华 文 化 是 中 华 民 族 生 生 不 息 、 团 结 奋 进 的 不 竭 动 力 , 和 谐 文 化 是 全 体 人 民 团 结 进 步 的 重 要 精 神 支 撑 。9. 怎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具体要求)?(五点)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 要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10.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
12、去其糟粕!11. 怎样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应注意什么?)(1)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2)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3)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2.列举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美德。如: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自强不息。1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4.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1)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13、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2)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世博精神等。15.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16.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弘扬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17.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4、的影响。18.为班级弘扬民族精神提出合理化建议。(1)出黑板报(2)开主题班会(3)演讲比赛(4)作文竞赛、征联比赛等。第三课 笑对生活1. 导致挫折的因素有哪些?包括客观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和主观因素(个人生理和心理因素)两方面。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但主观因素则多数可以控制。2.挫折对人的双重影响有哪些?(1)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2)给人以一种教育和磨练,使人奋起和成熟。3.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在挫折中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与良策。4.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良好的学习动机,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获得理想的
15、学习效果。5.我们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学习观念?(1)读书学习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2)要树立自信心。(3)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4)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6.学习压力的双重影响是什么?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7考试焦虑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1)与能力水平有关;(2)与抱负有关;(3)与竞争水平有关;(4)与考试失败经历有关;(5)与生理、心理状态有关。8.如何应对过度的考试焦虑?(1)要有充分的复习准备,拟定具体的复习计划;(2)期望适中;(3
16、)不轻言放弃任何一科,也不只专攻某一科;(4)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5)掌握一些放松情绪的方法;(6)以平常心对待;9.如何战胜挫折?(应对挫折的方法主要有哪些?)(1)树立崇高的目标; (2)树立自信心; (3)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4)持之以恒; (5)找准基点,分析原因,脚踏实地,寻求对策;(6)换个角度思考; (7)请求帮助; (8)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10.创新有什么重要性?(作用)对个人而言: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对国家、社会而言: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11.中学生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4)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