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土保持治理工理论试1.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6416851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治理工理论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水土保持治理工理论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水土保持治理工理论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水土保持治理工理论试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水土保持治理工理论试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水土保持治理工理论试题(基础知识)(技师、高级技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 A )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A)职业活动 (B)家庭生活 (C)社会活动 (D)人际交往2.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 D )中的具体体现。(A)人际交往 (B)家庭生活 (C)社会活动 (D)职业活动3.职业道德的( B )特点是指职业道德根据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对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用条例、章程、守则、制度、公约等形式做出规定。(A)行业性 (B)实用性及规范性 (C)连续性 (D)社会性和时代性4.随着时代的变化职业道德也在发展

2、,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当时社会道德的普遍要求,具有时代性。这是指职业道德的(D )特点。(A)行业性 (B)实用性及规范性 (C)连续性 (D)社会性和时代性5.职业道德的( C )特点是指职业道德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A)行业性 (B)实用性及规范性 (C)连续性 (D)社会性和时代性6.职业道德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体现了( A )特点。(A)行业性 (B)实用性及规范性 (C)连续性 (D)社会性和时代性7.所有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五个要求”是: ( B )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A)艰苦奋斗 (B)爱岗敬

3、业 (C)勤俭节约 (D)助人为乐8.所有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五个要求”:即爱岗敬业, ( D ) ,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A)艰苦奋斗 (B)助人为乐 (C)勤俭节约 (D)诚实守信二、多项选择题1.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 ABC)之间的关系。(A)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 (B)职业与职工 (C)职业与职业 (D)国家与企业 (E)政府与企业2.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 ABE)之间的关系。(A)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 (B)职业与职工 (C)部门与职业 (D)国家与企业 (E)职业与职业3.职业道德的特点表现在

4、( ABCE)等方面。(A)行业性 (B)连续性 (C)实用性及规范性 (D)周期性 (E)社会性和时代性4.职业道德具有( BCDE )的特点。(A)可靠性 (B)连续性 (C)实用性及规范性 (D)行业性 (E)社会性和时代性5.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BCDE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职业道德-职业守则2一、单项选择题1.( B ) ,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是水土保持治理工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之一。(A)艰苦奋斗 (B)爱岗敬业 (C)勤俭节约 (D)助人为乐2.严格执行各项( C ) ,保证工作质量,是水土保持治理工

5、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之一。(A)行政法规 (B)国家政策 (C)技术标准 (D)规章制度水土流失及背景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 B )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A)自然营力 (B)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 (C)外力 (D)人类活动2.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 C )和水的损失。(A)土壤侵蚀 (B)水力侵蚀 (C)土地表层侵蚀 (D)风力侵蚀3.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

6、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 A ) 。(A)水的损失 (B)水力侵蚀 (C)植被损失 (D)土壤损失4.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 ( B )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A)自然资源 (B)水土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5.土壤侵蚀主要类型有水力侵蚀、 ( C ) 、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混合侵蚀等。(A)面蚀 (B)沟蚀 (C)重力侵蚀 (D)洪水侵蚀6.土壤侵蚀主要类型有水力侵蚀、重力侵蚀、 ( B ) 、冻融侵蚀和混合侵蚀等。(A)面蚀 (B)风力侵蚀 (C)沟道侵蚀 (D)洪水侵蚀7.土壤侵蚀主要类型有(

7、D ) 、重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混合侵蚀等。(A)面蚀 (B)泥石流 (C)沟道侵蚀 (D)水力侵蚀8.土壤侵蚀主要类型有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 ( A )和混合侵蚀等。(A)冻融侵蚀 (B)泥石流 (C)沟道侵蚀 (D)坡面侵蚀9.水力侵蚀是土壤及其母质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降雨、径流等水体作用下,发生( B )的过程,包括面蚀、沟蚀等。(A)破坏 (B)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 (C)剥蚀 (D)搬运和沉积10.( C )是土壤及其母质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降雨、径流等水体作用下,发生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包括面蚀、沟蚀等。(A)重力侵蚀 (B)风力侵蚀 (C)水力侵蚀

8、(D)冻融侵蚀11.重力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或基岩主要在( C )作用下,发生位移和堆积的过程。主要包括崩塌、泻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A)自然力 (B)动力 (C)重力 (D)切应力12.重力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或基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 D )的过程。主要包括崩塌、泻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A)破坏和剥蚀 (B)位移 (C)堆积 (D)位移和堆积13. ( A )是指土壤及其母质或基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和堆积的过程。主要包括崩塌、泻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A)重力侵蚀 (B)风力侵蚀 (C)冻融侵蚀 (D)水力侵蚀14.重力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或基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

9、位移和堆积的过程。主3要包括( B )等形式。(A)面蚀和沟蚀 (B)崩塌、泻溜、滑坡和泥石流(C)沟底下切、沟头前进和沟岸扩张 (D)细沟侵蚀和浅沟侵蚀15.风力侵蚀指( B )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飞扬、跳跃、滚动和堆积,并导致土壤中细粒损失的过程。(A)流水 (B)风力 (C)降雨 (D)风速16. ( D )指风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飞扬、跳跃、滚动和堆积,并导致土壤中细粒损失的过程。(A)水力侵蚀 (B)重力侵蚀 (C)冻融侵蚀 (D)风力侵蚀17.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 D ) 。(A)生产因素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18.影

10、响土壤侵蚀的地形因素包括坡度、坡长、 (B )等。(A)坡宽、坡高 (B)坡形、坡向 (C)坡比 (D)坡形19.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有( A )和人类活动因素。(A)自然因素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生产因素20.自然因素是产生土壤侵蚀的基础和潜在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地质、 ( C )和植被等。(A)土地 (B)土质 (C)土壤 (D)土层21.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分为( A )三大类型区(一级区) 。(A)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 (B)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C)水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 (D)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22.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分为( C )

11、三大类型区(一级区) 。(A)降雨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坡面侵蚀、沟道侵蚀、重力侵蚀(C)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 (D)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23.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 ( D )三大类型区(一级区) 。(A)重力侵蚀 (B)混合侵蚀 (C)冻土侵蚀 (D)冻融侵蚀24.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分为水力侵蚀、 ( B ) 、冻融侵蚀三大类型区(一级区) 。(A)重力侵蚀 (B)风力侵蚀 (C)冻融侵蚀 (D)混合侵蚀25.根据土壤侵蚀的实际情况,国标规定,把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强度分为微度、轻度、( C ) 、强烈、极强烈和剧烈等六级。(A)较强烈 (B)强

12、度 (C)中度 (D)极强度26.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容许量为( B ) 。(A)500 t/(km 2a) (B)1 000 t/(km 2a) (C)1 500 t/(km 2a) (D)2 000 t/(km 2a)27.我国( D )的土壤侵蚀容许量为 1 000t/(km 2a) 。(A)东北黑土区 (B)南方红壤丘陵区 (C)西南土石山区 (D)西北黄土高原区28.极强烈级水力侵蚀平均侵蚀模数为( C ) 。(A)5 00010 000 t/(km 2a) (B)8 00010 000 t/(km 2a)(C)8 00015 000 t/(km 2a) (D)10 000

13、15 000 t/(km 2a)29.在测绘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 A )的总称。(A)地物 (B)地势 (C)地质 (D)地貌30.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 ( C ) ,呈阶梯状分布。(A)地势北高南低 (B)地势东高西低4(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势南高北低3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海拔( D )m 以上。(A)3 000 (B)5 000 (C)3 500 (D)4 00032.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形的( B )上。(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四级阶梯33.土壤由矿物质、 ( C )和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等组成。(A)有机质 (B)水分

14、(C)有机质、水分、空气 (D)空气34.土壤由矿物质、 ( B )和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等组成。(A)有机质、水分 (B)有机质、水分、空气 (C)有机质、空气 (D)水分、空气35.按土壤质地分类,土壤通常可以分为沙质土、 ( A ) 、壤土三类。(A)黏质土 (B)黄土 (C)红土 (D)黑土36.按土壤质地分类,土壤通常可以分为( B ) 、黏质土、壤土三类。D(A)黑土 (B)黄土 (C)红土 (D)沙质土37.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 C ) 。(A)降雨 (B)降雨量 (C)降水 (D)降水量38.降水量指一定时段内降落在某一点或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用( A )表

15、示。(A)深度 (B)高度 (C)重量 (D)容积39.降水量的单位是( B ) 。(A)m (B)mm (C)cm (D)cm 340.一般把 24 h降水总量达到( D )的降雨称为暴雨。(A)30 mm (B)45 mm (C)25 mm (D)50 mm41.植被是指某一地区内由许多( A )组成的各种植物群落的总称。(A)植物 (B)生物 (C)林草 (D)树木42.植被是指某一地区内由许多植物组成的各种( D )群落的总称。(A)树木 (B)生物 (C)林草 (D)植物43.按植物群落类型划分,植被的类型可分为森林植被、 ( C ) 、草甸植被、荒漠植被等。(A)林草植被 (B)草

16、地植被 (C)草原植被 (D)高原植被44.按形成成因,植被可分为( B )和人工植被。(A)森林植被 (B)自然植被 (C)草原植被 (D)草甸植被45.径流是由于( B )而从流域内地面与地下汇集到河沟,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的统称。(A)降雨 (B)降水 (C)降雪 (D)暴雨46.径流是由于降水而从流域内( A )汇集到河沟,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的统称。(A)地面与地下 (B)坡面与沟道 (C)山坡与沟道 (D)高处与低处47.径流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 D )的累积水量,以 m3、万 m3或亿 m3计。(A)支流 (B)地点 (C)河段 (D)断面48.年径流量是在( C )

17、里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A)数年 (B)一季 (C)一年 (D)多年49.单位时间内流过河流某( D )的水体积称为流量,以 m3/s计。(A)支流 (B)地点 (C)河段 (D)断面550.单位时间内流过河流某断面的( A )称为流量,以 m3/s计。(A)水体积 (B)水流 (C)水重量 (D)水质量51.单位时间内流过河流某断面的水体积称为流量,以( C )计。(A)m 3 (B)kg/s (C)m 3/s (D)t/s52.流量的单位是( B ) 。(A)m 3 (B)m 3/s (C)kg/s (D)t/s53.输沙量指时段内通过河流某( A )的总沙量。(A)断面 (B)地点

18、(C)河段 (D)支流54.输沙量指时段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 C ) 。(A)含沙量 (B)总水量 (C)总沙量 (D)输沙率55.输沙量指( D )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总沙量。(A)某一时刻 (B)单位时间 (C)瞬时 (D)时段内56.( B )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总沙量,称为年输沙量。(A)多年内 (B)一年内 (C)单位时间 (D)较长时间内57.人为水土流失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中破坏( C )后不及时恢复,或随意倾倒废土弃石,以及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造成的水土流失。(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地表植被 (D)地貌58.人为水土流失指由于人类不合理

19、的经济活动如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中破坏( B )后不及时恢复,或随意倾倒废土弃石,以及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造成的水土流失。(A)土地 (B)地表植被 (C)生物 (D)地貌59.人为水土流失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下属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的是( D ) 。(A)修建梯田 (B)兴修水利 (C)修建淤地坝 (D)陡坡开荒60.人为水土流失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下不属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的是( A ) 。(A)修建梯田 (B)毁林毁草 (C)过度放牧 (D)陡坡开荒61.( B )是描述区域(流域)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之一。(A)输沙量 (B)

20、土地利用率 (C)土壤含水量 (D)降水量62.( D )是描述区域(流域)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之一。(A)年均径流量 (B)含沙量 (C)植被覆盖率 (D)人均收入63.以下属于社会经济指标的一组是( C ) 。(A)年均径流量、含沙量、降水量、流量(B)坡长、坡度、坡形、坡向(C)人口、劳力、人均耕地、土地利用结构(D)沟壑密度、植被覆盖率、沟道比降、海拔64.( A )不属于社会经济指标。(A)蒸发量 (B)人均粮食 (C)劳力 (D)农村各业产值比65.我国的七大江河水系指的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 ( A ) 。(A)松花江、辽河 (B)黑龙江、辽河 (C)嫩江、辽河 (D)乌

21、苏里江、辽河66.我国的七大江河水系指的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 ( C ) 。(A)嫩江 (B)黑龙江 (C)辽河 (D)乌苏里江67.我国的七大江河水系指的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 B ) 、松花江、辽河。6(A)湘江 (B)珠江 (C)怒江 (D)澜沧江68.海河是中国( D )最大水系。(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北地区69.内陆河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冰峰雪岭的山区的( B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暴雨洪水 (D)地下水补给70.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 A ) 。(A)西北内陆地区 (B)西南内陆地区 (C)东北内陆地

22、区 (D)华南内陆地区71.( C )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A)伊犁河 (B)黑河 (C)塔里木河 (D)格尔木河72.下列河流不是内陆河的是( D ) 。(A)伊犁河 (B)黑河 (C)塔里木河 (D)雅鲁藏布江73.流域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 C )所包围的集水区域或汇水区。(A)流线 (B)水流 (C)分水线 (D)水面线74.如果流域地表水分水线与地下水的分水线重合称为( A ) 。(A)闭合流域 (B)流域面积 (C)不闭合流域 (D)中尺度流域75.如果流域地表水分水线与地下水的分水线不重合称为(D ) 。(A)闭合流域 (B)流域面积 (C)中尺度流域(D)不闭合流域76.流域面积

23、指流域分水线与( B )之间所包围的平面面积。(A)河流的左右岸 (B)河口断面 (C)河段 (D)河道77.通常把面积不超过( C )的集水单元,称为小流域。(A)200 km 2 (B)100 km 2 (C)50 km 2 (D)30 km 278.小流域基本地貌单元分为( D )和沟谷地。(A)分水岭 (B)梁 (C)峁 (D)沟间地79.沟间地指从分水岭至( B )之间的区域。(A)沟谷 (B)沟缘线 (C)峁 (D)梁二、多项选择题1.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 ( BD )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A)自然资源 (B)水土资

24、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生产能力 (E)生物资源2.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 AC ) 。(A)水的损失 (B)水力侵蚀 (C)土地表层侵蚀 (D)植被损失 (E)泥沙损失3.土壤侵蚀主要类型有水力侵蚀、 (ACD )和混合侵蚀等。(A)冻融侵蚀 (B)坡面侵蚀 (C)重力侵蚀 (D)风力侵蚀 (E)沟道侵蚀4.土壤侵蚀主要类型有(ABCDE )等。(A)水力侵蚀 (B)风力侵蚀 (C)冻融侵蚀 (D)混合侵蚀 (E)重力侵蚀5.水力侵蚀是土壤及其母质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降雨、径流等水体作用下,发生( BC

25、DE )的过程,包括面蚀、沟蚀等。(A)泻溜、崩塌和滑塌 (B)破坏 (C)剥蚀 (D)搬运 (E) 沉积6.水力侵蚀是土壤及其母质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降雨、径流等水体作用下,发生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包括( BD)等。(A)自然侵蚀 (B)面蚀 (C)水土流失 (D)沟蚀 (E) 滑坡7.重力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或基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和堆积的过程。主要7包括(ABCE)等形式。(A)崩塌 (B)泻溜 (C)滑坡 (D)面蚀和沟蚀 (E)泥石流8.重力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或基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BC )的过程。主要包括崩塌、泻溜、滑坡和泥石流等形式。(A)破坏 (B)位

26、移 (C)堆积 (D)剥蚀 (E)飞扬9.风力侵蚀指风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 ABDE) ,并导致土壤中细粒损失的过程。(A)飞扬 (B)跳跃 (C)破裂 (D)堆积 (E)滚动10.风力侵蚀指风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AD)飞扬、跳跃、滚动和堆积,并导致土壤中细粒损失的过程。(A)土粒 (B)矿物质 (C)有机物 (D)沙粒 (E) 生物11.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分为(BCD )等一级类型区。(A)重力侵蚀 (B)风力侵蚀 (C)冻融侵蚀 (D)水力侵蚀 (E)混合侵蚀12.我国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分为( BCDE )等五个二级类型区。(A)西北土石山区 (B)西北黄土高原区(C

27、)东北黑土区 (D)北方土石山区(E)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南土石山区13.根据土壤侵蚀的实际情况,国标规定,把土壤侵蚀强度分为(ABCD)等。(A)微度、轻度 (B)中度 (C)强烈 (D)极强烈和剧烈 (E)强度14.我国(BC)的土壤侵蚀容许量为 500t/(km 2a) 。(A)东北黑土区 (B)南方红壤丘陵区(C)西南土石山区 (D)西北黄土高原区(E)西北土石山区15.自然因素是产生土壤侵蚀的基础和潜在因素,主要有(ABCD)等。(A)气候 (B)地形 (C)地质 (D)土壤和植被 (E)矿产开发16.影响土壤侵蚀的地形因素包括(ABDE)等。(A)坡长 (B)坡形 (C)坡比 (D)

28、坡向 (E)坡度17.( ABCD )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A)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E)青藏高原18.(BCE)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三级阶梯上。(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E)长江中下游平原19.土壤由(ABCD)和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等组成。(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空气 (E)地面组成物质20.按土壤质地分类,土壤通常可以分为( BCE )等。(A)黄土 (B)沙质土 (C)黏质土 (D)栗钙土 (E)壤土21.按植物群落类型划分,植被的类型可分为(ABCD)等。(A)森林植被 (B

29、)草原植被 (C)草甸植被 (D)荒漠植被 (E)热带植被22.按形成成因,植被可分为(CE) 。(A)荒漠植被 (B)草原植被 (C)自然植被 (D)草甸植被 (E)人工植被23.从大气中降落的(ACD)等,统称为降水。(A)雨 (B)浮尘 (C)雪 (D)冰雹 (E)干冰24.降水的特征除用降水量来表示外,通常还可用(ABCD )等来表示。(A)降水历时 (B)降水强度 (C)降水面积 (D)暴雨中心 (E)径流量825.径流是由于降水而从流域内(AB)汇集到河沟,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的统称。(A)地面 (B)地下 (C)山坡 (D)沟道 (E)道路26.表示径流大小的方式有( ABE )等

30、。(A)流量 (B)径流总量 (C)流速 (D)降水量 (E)径流深27.时段流量特征通常用(ABCD)等来表示。(A)日平均流量 (B)月平均流量 (C)年平均流量 (D)多年平均流量 (E)瞬时流量28.下列表示流量的数值是( BD ) 。(A)450 m 3 (B)75 m 3/s (C)580 亿 m3 (D)1 000 立方米每秒 (E)100 kg/m 329.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通常有( ABCD )等。(A)含沙量 (B)输沙率 (C)输沙量 (D)输沙模数 (E)输移比30.下列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值是(ABE) 。(A)880 万 t (B)260 kg/s (C)24 h (

31、D)150 m/s (E)15 000t/(km 2a)31.以下可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 BCDE )(A)修建梯田 (B)毁林毁草 (C)过度放牧 (D)陡坡开荒 (E)随意倾倒废土弃石32.以下可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成因是(ABD)(A)随意倾倒废土弃石 (B)毁林毁草 (C)蝗灾 (D)过度放牧 (E)地震33. 描述区域(流域)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的是( BCDE ) 。(A)植被覆盖度 (B)人均粮食 (C)劳力 (D)农村各业产值比 (E)人均收入34.以下不属于社会经济指标的是( ABC ) 。(A)年均径流量 (B)含沙量 (C)植被覆盖率 (D)人口 (E)

32、人均收入35.我国的七大江河水系指的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 ABC) 。(A)松花江 (B)珠江 (C)辽河 (D)澜沧江 (E)雅鲁藏布江36.我国的七大江河水系指的是长江、黄河、 ( BE) 、珠江、松花江、辽河。(A)湘江 (B)淮河 (C)澜沧江 (D)怒江 (E)海河37.属于我国内陆河的是(ACDE ) 。(A)伊犁河 (B)雅鲁藏布江 (C)塔里木河 (D)黑河 (E)格尔木河38.属于我国外流河的是(ABDE ) 。(A)澜沧江 (B)雅鲁藏布江 (C)塔里木河 (D)黑龙江 (E)黄河39.根据其地表水分水线与地下水分水线是否重合,通常把流域分为( AD ) 。(A)

33、闭合流域 (B)小流域 (C)中尺度流域 (D)不闭合流域 (E)大尺度流域40.流域指(CD)的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域或汇水区。(A)坡面流 (B)沟道水流 (C)地表水 (D)地下水 (E)河岸41.下列属于小流域的是(ACE) 。(A)流域面积 46.8 km2 (B)流域面积 350 km2(C)流域面积 12.6 km2 (D)流域面积 160 km2(E)流域面积 5.5 km242.小流域基本地貌单元包括( BD ) 。(A)分水岭 (B)沟谷地 (C)峁 (D)沟间地 (E)梁43.风力侵蚀中泥沙颗粒的运动方式表现为(ABD)(A)悬移 (B) 跃移 (C) 微移 (D)蠕移。

34、44. 沟谷流水的侵蚀的作用,按其侵蚀方向,可分为(ABC)(A)深向侵蚀(B)侧向侵蚀(C)向源侵蚀。9水土流失治理及水土保持措施一、单项选择题1.水土保持的对象除土地资源外,还包括( D ) 。(A)植物资源 (B)自然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2. 水土保持的对象除( A )外,还包括水资源。(A)土地资源 (B)自然资源 (C)矿产资源 (D)植物资源3. 水土保持是( C ) ,保护、改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等,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A)土壤保持 (B)农田保护 (C)防治水土流失 (D)土壤侵蚀控制4. 自然资源保育的主体是( B ) 。(A)水土保持 (

35、B)土壤保持 (C)灌溉利用 (D)农业措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国家对水土保持实行( A ) 、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A ) 预防为主 (B)标本兼治 (C)防治结合 (D)合理利用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国家对水土保持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 ( C ) ”的方针。(A)注重成效 (B)综合防治 (C)注重效益 (D)标本兼治7. 通过水土保持可以( B ) ,提高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A)改善大气环境 (B)增加蓄水能力 (C)控制土壤侵蚀 (D)削洪增枯8. 通

36、过水土保持可以( D ) ,提高河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A)改善大气环境 (B)增加蓄水能力 (C)控制土壤侵蚀 (D)削洪增枯9.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可以( C ) ,显著地减少进入河川的泥沙量。(A)改善水文环境 (B)增加蓄水能力 (C)控制土壤侵蚀 (D)削洪增枯10. 水土保持对于湿润地区的河川年径流量影响( A ) 。(A)不大 (B)显著 (C)没有影响 (D)不能确定11.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水土等自然资源的( C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工程效益 (B)资源效益 (C)生态效益 (D)利用效益12. 小流域综合治理以( D )为单元,在全面规划

37、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A) 种植区 (B)行政管辖区 (C)江河流域 (D)小流域13.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B ) ,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A)地力保护 (B)保持水土 (C)农田保护 (D)植被保护14. 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指( B ) 。(A)生态控制 (B)生态修复 (C)生态改良 (D)生态保护15. 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 C ) ,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A)科学手段 (B)科技信息 (C)人工措施 (D)人工扰动16

38、.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小流域治理与水资源保护、 ( D )结合的一种创新模式。(A)土壤保持 (B)水土保持 (C)土壤侵蚀控制 (D)水污染治理17.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防治对象上将村庄的治理美化和( A )也作为主要治理内容,即水土保持工作下山进村。10(A)环境改善 (B)植被改善 (C)居民生活改善 (D)景观建设18.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防治目标上,提出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将( C )也作为主要的防治目标。(A)各项措施与当地景观相协调 (B)村庄治理美化和环境改善(C)水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 (D)污水和垃圾的处置19.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的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

39、和( D ) 。(A)水体污染物 (B)农用薄膜 (C)野生动物粪便 (D)农村居民生活垃圾20. 根据面源污染发生区域和过程的特点,一般将其分为城市和( A )面源污染两大类。(A)农业 (B)水体 (C)土壤 (D)工业21.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面积不小于( A ) hm 2。(A)50 (B)100 (C)150 (D)8022.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具有水土保持的社会宣传、示范推广作用和( D )功能。(A) 效益典型 (B)信息传递 (C)技术应用 (D)科普示范23. 水土保持大示范区是( A )和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区。(A)能够集中体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特点(

40、B)能够集中体现水土流失特定防治特点(C)针对某一特定防治措施试验研究(D)针对某一特定地区水土保持试验研究24. 建设规模大、建设内容特色突出、示范作用强是流域综合治理( D )的特点。(A)生态清洁小流域 (B)面源污染防治(C)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D)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25. 水土保持措施根据治理措施本身的特性主要分为( A ) 、林草措施、工程措施三大类。(A)耕作措施 (B)封山育林 (C)山坡水土保持措施 (D)沟道治理措施26. 水土保持措施根据治理对象分为坡耕地治理措施、荒地治理措施、 ( C ) 、风沙治理措施、崩岗治理措施和小型水利工程等六大类。(A)封山育林、育

41、草措施 (B)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C)沟壑治理措施 (D)等高耕作措施27. 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采用的农业技术措施、林草措施、工程措施总称为( D ) 。 (A) 水资源保护措施 (B)水污染防治措施 (C)土壤保护措施 (D)水土保持措施28. 应用工程原理,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设施称为( D ) 。(A)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B)土壤保护工程措施 (C)水资源保护工程措施 (D)水土保持工程措施29.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应用( B ) ,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而修筑的

42、各项设施。(A)科学原理 (B)工程原理 (C)封山育林技术 (D)耕作技术30.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按修建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分为( D ) 、沟道治理工程和护岸工程3大类。(A)导流堤 (B)淤地坝 (C)沟头防护工程 (D)坡面治理工程31. 用于集蓄雨水,减少地面径流冲刷,解决农村人畜饮水、田间补灌的坡面治理工程是(A) 。B11(A)坡面截洪分水工程 (B)坡面蓄水工程 (C)梯田工程 (D)拦沙坝32. 下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不属于坡面蓄水工程的是( A ) 。(A)拦沙坝 (B)蓄水池 (C)蓄水堰 (D)涝 池33. 下列关于坡面蓄水工程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减少地面

43、径流冲刷 (B)提供人畜饮水 (C)改变小地形 (D)集蓄雨水34. 山区、丘陵区常见的基本农田形式是( C ) 。(A)水平阶 (B)鱼鳞坑 (C)梯田 (D)田坎35. 梯田是由于地块顺坡按( D )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 (A)山脊线 (B)山谷线 (C)等势线 (D)等高线36. 梯田是由于地块( B )按等高线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A)平坡 (B)顺坡 (C)逆坡 (D)倒坡37. 梯田按其断面形式可分为水平梯田、 ( A ) 、隔坡梯田。(A)坡式梯田 (B)人工梯田 (C)石坎梯田 (D)旱作梯田38. 梯田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人工梯田、 ( C ) 。(A)反坡梯田 (B)坡式梯田

44、 (C)机修梯田 (D)水平梯田39. 梯田根据田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和( B ) 。(A)反坡梯田 (B)石坎梯田 (C)机修梯田 (D)水平梯田40. 分段拦截坡面径流,就地入渗或分散径流,疏导排水,防止径流集中下泄而冲刷坡面上的农地、林地和草地等的工程称为( A ) 。(A)坡面截洪分水工程 (B)坡面蓄水工程 (C)梯田工程 (D)拦沙坝41. 下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不属于坡面截洪分水工程的是( D ) 。(A)鱼鳞坑 (B)截水沟 (C)排水沟 (D)蓄水池42. 下列关于坡面截洪分水工程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分段拦截坡面径流 (B)疏导排水(C)提供人畜饮水 (

45、D)防止径流集中下泄43. 下列关于水土保持沟道工程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固定沟床 (B)防止坡地水土流失,改变小地形 (C)防止或减轻山洪危害 (D)防止或减轻泥石流危害44. 下列关于水土保持沟道工程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D ) 。(A)防止崩塌及小规模滑坡 (B)改变小地形 (C)增加土壤入渗水量 (D)固定沟床45. 下列不属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沟道工程的是( C ) 。(A)沟头防护工程 (B)谷坊 (C)涝池 (D)淤地坝46. 在侵蚀沟道源头修建的防止沟道塑源侵蚀的工程设施是( B ) 。(A)挡土墙 (B)沟头防护工程 (C)梯田 (D)水平沟和水平阶47. 沟

46、头防护工程分为蓄水式和( A )两类。(A)泄水(排水)式 (B)台阶式 (C)陡坡式 (D)沟埂式48. ( C )主要作用是防止坡面径流由沟头进入沟道或使之有控制地进入沟道,从而制止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并拦蓄坡面径流泥沙,提供生产和人畜用水。(A)小型淤地坝 (B)梯田 (C)沟头防护工程 (D)谷坊49. ( D )是指横筑于易受侵蚀的小沟道或小溪中的小型固沟、拦泥、滞洪建筑物,高度在 5 m 以下。 (A)反坡梯田 (B)淤地坝 (C)沟头防护工程 (D)谷坊50. 谷坊一般布置在( B ) ,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12(A)沟底比降较小 (B)沟底比降较大 (C)河流岸坡

47、 (D)较大沟道51. 谷坊根据( C ) ,可分为土谷坊、干砌石谷坊、插柳谷坊、浆砌石谷坊等。(A)透水性质 (B)使用年限 (C)建筑材料 (D)沟道形状52. ( B )是在沟道修建的以拦蓄山洪、泥石流、沟道中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的挡拦建筑物。(A)淤地坝 (B)拦沙坝 (C)谷坊 (D)沟头防护53. 拦沙坝的坝型主要根据山洪或泥石流的规模及当地的材料来决定。下列按结构分类不正确的是( D )(A)重力坝 (B)切口坝 (C)错体坝 (D)柔性坝54. ( A )指在多泥沙沟道修建的以控制沟道侵蚀、拦泥淤地、减少洪水和泥沙灾害为主要目的的沟道治理工程设施。 。(A)淤地坝 (B)谷坊 (C)拦沙坝 (D)格栅坝55. 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各级沟道中的淤地坝,基本上都是采用碾压或水坠施工的( D ) 。(A)堆石坝 (B)斜墙坝 (C)心墙坝 (D)均质土坝56. 淤地坝指在沟道里为了拦泥淤地所建的治沟工程,下列对淤地坝的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B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