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次课笔记整理:1、新旧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比(共 7 号,3 号已被剔除)2010 年 10 月颁布第 8 号公告,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财务会计的目的(修正了 1 号)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修正了 2 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
2、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约束的作用,是提供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概述 1.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做的具体描述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它具体规定了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会计信息起约束的作用,并使会计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 1.2 可靠性的内涵 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
3、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应该是准确的、不偏不倚的。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可靠性是由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性、完整性五个方面的具体特性来支撑的。我国 2006 年发布的企业会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就提出“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一表述只将真实性和完整性包涵在可靠性之中,而对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则是以单独条款与可靠性并列表述,但没有条款对中立性进行表述。 1.3 相关性的内
4、涵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人们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有关的经济决策。一般认为,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要取决于其预测价值、反馈价值与及时性。(1)预测价值:如果一项信息能帮助使用者预测未来事项的结果,则此项信息具有预测价值。使用者可根据预测的可能结果,作出最佳选择。由于信息的预测价值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因而是相关性的重要组成因素;(2) 反馈价值:如果一项信息能使其使用者证实或更正过去的预测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通过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可以证实过去的预期是否有误。从而避免再作同样的决策时再犯错误。可见,信息的反馈价值有助于未来决策,因而也是相关性的重要组成因素;(3
5、) 及时性:任何信息要想影响决策,就必须在决策之前提供。虽然及时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具有相关性,但信息若不能及时提供必定会失去效用。(3)2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新要求:21 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第一条就对可靠性进行了诠释,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它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其中还明确规定了资产、负债、收人、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这些条件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2 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1)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确定为主要计量
6、属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过程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其本质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为此,新准则正式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确定为主要计量属性,主要表现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债务重组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等具体准则中。 (2)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充分,为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服务。 首先,利润的表述强调构成要素。旧准则将利润表述为“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明确利润分别来自企业的产品销售、对外投资所得和营业外收入三方面。而新准则将其表述为
7、。“利润包括收人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这样表述强调了收入、费用两项会计要素的作用,同时明确提出利得和损失,把企业提高利润的关键点定位于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降低费用这两点上。无论利润是增加还是减少,企业都必须从收入和费用这两大方面及利润的构成中寻找和披露原因,这对财务报表使用者而吉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其次,新准则扩大了信息披嚣的范围。这些新增的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列示,使信息使用者更易于理解和分析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有的放矢地进行投资。2、我国基本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比所谓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按照美国 FASB 的定义,是一套目
8、标与基本原理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也就是说,概念框架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目标与基本概念组成的协调一致的系统,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不是会计准则,但指导着会计准则的制定,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协调财务报表编制的准则、规定和程序等。同时也是对制定的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评估的标准。1、作用对比: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主要从以下三个个方面介绍作用:SFACS(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目标是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框架的目标是提供一系列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
9、营业绩的信息以及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受托责任的信息。SP(英国财务报告原则公告) 提供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信息要有助于一系列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和进行经济决策;提供的信息符合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的需要;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需要了解报告主体有关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信息,并以此评估其财务适应能力。新基本准则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出现是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需要。为了制定高质量的前后一致一贯的会计准则,需要
10、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提供指导;为对现存的会计准则进行评估,同样需要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提供指导。(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实务发展的需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实务的理论依据。(3)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阅读和理解会计信息的需要。人们通过阅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理解和掌握会计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理解财务报表提供基础。(4)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产生与发展,还是会计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通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既可充分肯定传统会计理论中仍然使用的合理部分,又能及时展
11、示社会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不断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基本准则的作用:基本准则在整个会计系统中的地位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技术规范,是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对于准则制定机构来说,概念框架仅仅提供理论支持,不需严格遵守。而概念框架只是制定和理解会计准则的理论指南,主要用于指导准则制定机构的制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理念”的特点,是独立于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并不具有强制性。实际上,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也就是对有关的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并指明主流观点的过程。 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会计核算的一种通用形式。国家针对当时的现状,则偏好于准则的可操作性
12、和政策性。这种偏好实际上就决定了基本会计准则实质性的功能。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初步形成体系。此时,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有必要反思基本会计准则的二重性问题及和其他会计法规、制度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修订基本会计准则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会计准则的定位势必会向“概念构架”的方向倾斜。只有这样,基本会计准则才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基本准则”。2、内容对比: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解不同。SFACS 包含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关性与可靠性,可比性与中立性;IASC 框架包含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sP 包含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关性与可靠性( 如果彼此排斥,
13、则选择的方法应使信息的相关性最大)、可比性、可理解性与重要性。新基本准则包含的信息质量特征是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一贯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会计报告要素不同。SFACS 提出的会计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与损失;IASC 框架中的要素为:资产、负债、权益、收益(收入+利得)、费用(包括损失) ;sP 提出的会计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得、损失、所有者投资与派给业主款。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利润。FASB 现有的概念框架提出的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即财务报告的目
14、标是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包括三个方面:(1)提供现在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的有用信息;(2)提供有助于现在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估计一个企业预期现金净流量的金额、时间安排和不确定性并以此为基础估计他们自己现金流入;(3)提供一个企业有关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主权以及交易、事项和情况,对资源和资源的主权变动影响的信息。FASB 在草案中揭示的财务报告的目标仍然是决策有用性,受托责任观作为决策有用的一个部分。一般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现有和潜在的权益投资者、信贷方和其他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有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评价现金流量方面的有用性
15、;二是在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层受托责任的有用性。而经营状况和管理层受托责任的信息也有利于评价企业的现金流量。决策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资源的信息,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这些资源和要求权的变化。3、权责发生制概念对比:虽然新会计准则在基础性原则方面弱化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但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实务中一直是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对于权责发生制,国际会计准则解释为: “按照权责发生制,要在交易事项和其他事项发生时(而不是在收到和支付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时)确认其影响,而且要将它们记入与它们相联系的期间的会计记录并在该期间的财务报告中予以报告。 ”这一解释明确了要在“发生”时确认,而非在“收到或支付
16、”时确认。财务会计认为,权责发生制原则亦称应计基础、应计制原则,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即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的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3、对部分会计名词的理解1、交易“交易”与“事项 ”是我国习惯上统称为“经济业务”的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具体称谓,即我国过去习惯将“ 交易” 与“ 事项 ”统称为“经济业务”,而国际上通常将会计需要确认的各类“经济业务”具体分为“ 会计交易 ”与“会计事项”两类。其中,会计交易是指发生在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之间
17、的价值转移,比如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产品;会计交易是指发生在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如,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产品,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作奖品奖励给职工等交易是经济主体之间让与和取得物品、劳务、技术、信息和权利等价值物的行为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理解交易:(1)交易是经济主体的一种行为过程。交易是一种行为。它不是经济主体的需求、规划,而是为实现这些需求和规划的现实行动。交易具有过程性。交易既然是一种行为,它就不可能是瞬时的,它在时间向度上必然有一定的持续性。交易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推进行动。在会计中,这类行动我们常常称为事件。比如,一项货物的购销交易,就包括谈判、签约、付
18、款、交货等具体行动或事件。这些事件又是由人物、资财、地点、时间之间的经济关系等具体要素构成。(2)交易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活动。交易具有社会性。一方面,交易总是个人或者个人结成的组织推动的,人在交易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交易”的英文表达是Transaction,其本意即“交互影响的行动”。交易总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单个经济主体的自给自足行为,不与其他经济主体发生关联,不能构成交易。交易总是内含了特定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3)交易是围绕一定客体而发生的。交易客体具体表现为有形和无形的价值物。交易全过程都是围绕价值物的让与和取得而展开。交易的本质即是
19、这些价值物的价值实现问题,即经济主体通过其交互行为实现其所拥有价值物的价值。经济主体在持续的交易活动中获得价值增值。经济主体因这些价值物及其价值实现而发生关联。他们在交易中的经济关系也就是这些价值物上的经济利益关系。交易是经济主体之间让与和取得物品、劳务、技术、信息和权利等价值物的行为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理解交易:(1)交易是经济主体的一种行为过程。交易是一种行为。它不是经济主体的需求、规划,而是为实现这些需求和规划的现实行动。交易具有过程性。交易既然是一种行为,它就不可能是瞬时的,它在时间向度上必然有一定的持续性。交易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推进行动。在会计中,这类行动我们常常称为
20、事件。比如,一项货物的购销交易,就包括谈判、签约、付款、交货等具体行动或事件。这些事件又是由人物、资财、地点、时间之间的经济关系等具体要素构成。 (2)交易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活动。交易具有社会性。一方面,交易总是个人或者个人结成的组织推动的,人在交易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 “交易”的英文表达是Transaction,其本意即“交互影响的行动”。交易总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单个经济主体的自给自足行为,不与其他经济主体发生关联,不能构成交易。交易总是内含了特定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3)交易是围绕一定客体而发生的。交易客体具体表现为有形和无形的价值物。
21、交易全过程都是围绕价值物的让与和取得而展开。交易的本质即是这些价值物的价值实现问题,即经济主体通过其交互行为实现其所拥有价值物的价值。经济主体在持续的交易活动中获得价值增值。经济主体因这些价值物及其价值实现而发生关联。他们在交易中的经济关系也就是这些价值物上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交易主要是指企业自身与外部之间的经济往来。企业的流转形式包括实物流转、资金流转和权力流转。3、 交 易 (Transactions)是 指 双 方 以 货 币 为 媒 介 的 价 值 交 换 , 是经济主体之间让与和取得物品、劳务、技术、信息和权利等价值物的行为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理解交易:(1)交易是经济主
22、体的一种行为过程。交易是一种行为。它不是经济主体的需求、规划,而是为实现这些需求和规划的现实行动。交易具有过程性。交易既然是一种行为,它就不可能是瞬时的,它在时间向度上必然有一定的持续性。交易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推进行动。在会计中,这类行动我们常常称为事件。比如,一项货物的购销交易,就包括谈判、签约、付款、交货等具体行动或事件。这些事件又是由人物、资财、地点、时间之间的经济关系等具体要素构成。 (2)交易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活动。交易具有社会性。一方面,交易总是个人或者个人结成的组织推动的,人在交易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 “交易”的英文表达是 Transaction,
23、其本意即“交互影响的行动”。交易总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单个经济主体的自给自足行为,不与其他经济主体发生关联,不能构成交易。交易总是内含了特定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3)交易是围绕一定客体而发生的。交易客体具体表现为有形和无形的价值物。交易全过程都是围绕价值物的让与和取得而展开。交易的本质即是这些价值物的价值实现问题,即经济主体通过其交互行为实现其所拥有价值物的价值。经济主体在持续的交易活动中获得价值增值。经济主体因这些价值物及其价值实现而发生关联。他们在交易中的经济关系也就是这些价值物上的经济利益关系。2、事项事项会计中的“事项” 指的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会计主体
24、的各种经济活动。事项会计理论就是构筑于“事项”基础之上的会计理论,它以“事项”为起点并贯穿始终。会计事项主要指发生在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的转移,比如生产车间到仓库领用原材料、自然灾害导致财产受损等。可见,交易与事项虽均属于需要会计确认的经济业务,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交易是发生在两个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作为转移价值货币化表现的价格通常是公允的,一般需以实际交易价格或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标准;而事项则是发生在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内部转移的价格通常不是公允的。一般需以账面价值作为计量标准。会计事项主要指发生在一个会计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的转移,如企业的生产车间到仓库领用原材料,
25、自然灾害导致财产受损等。会计反映的对象除了交易,还有事项。FASB 在其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事项界定为“某一个体遭遇的结果”。其“可以是发生在某一个内部的内部事项,诸如生产中原材料或设备的耗用;也可以是涉及某一个体及其周围事物交互作用的外部事项,诸如与另一个体的交易,为某一个体所购、销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一次洪水或地震,以及竞争对手的一项改进技术等。” 按 FASB 的定义,事项包括交易,交易只是一种外部事项。笔者认为,事项是一个体不可控却又受其影响的那些情况。事项不包括交易,也不同于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的契约化行为,由经济主体主动发起并操控。事项对于特定经济主体是非契约化的,主要系由
26、外在因素引致,而经济主体往往被动承受。事项可以分为人为事项和非人为事项。人为事项是特定个人或群体对特定主体有影响的那些行为,如人为破坏或盗窃行为等。人为事项往往内含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比如,盗窃可能因为赔偿在盗者与被盗主体之间引起财产关系。非人为事项是对特定主体有影响的自然事件,或者非特定个人或群体对特定主体有影响的那些行为;前者如天灾、流行疾病等,后者如市场价格变动、宏观政策变动等。非人为事项通常并不内含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但会对特定经济主体的财物造成影响,从而会对经济主体之间的其他经济关系造成影响。一个事项通常包括主体、财物、时间、地点、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等构成要素。通常,事项都具有以
27、下一般特点:(1)不可控性。特定经济主体往往并不能控制事项的发生。对于偶发性或者突发性事项,这一特点则更加突出。(2)动态性。事项的进展有一定过程,其是动态变化的。(3)不确定性。由于事项的过程性,其结果在现在往往很难预知,很不确定。比如,诉讼事项在最终裁决之前,其结果就很不确定,其间胜诉和败诉可能几经转换。会计反映的对象除了交易,还有事项。FASB 在其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事项界定为“某一个体遭遇的结果” 。其“ 可以是发生在某一个内部的内部事项,诸如生产中原材料或设备的耗用;也可以是涉及某一个体及其周围事物交互作用的外部事项,诸如与另一个体的交易,为某一个体所购、销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变
28、动,一次洪水或地震,以及竞争对手的一项改进技术等。 ” 按 FASB 的定义,事项包括交易,交易只是一种外部事项。笔者认为,事项是一个体不可控却又受其影响的那些情况。事项不包括交易,也不同于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的契约化行为,由经济主体主动发起并操控。事项对于特定经济主体是非契约化的,主要系由外在因素引致,而经济主体往往被动承受。事项可以分为人为事项和非人为事项。人为事项是特定个人或群体对特定主体有影响的那些行为,如人为破坏或盗窃行为等。人为事项往往内含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比如,盗窃可能因为赔偿在盗者与被盗主体之间引起财产关系。非人为事项是对特定主体有影响的自然事件,或者非特定个人或群体对特定主
29、体有影响的那些行为;前者如天灾、流行疾病等,后者如市场价格变动、宏观政策变动等。非人为事项通常并不内含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但会对特定经济主体的财物造成影响,从而会对经济主体之间的其他经济关系造成影响。一个事项通常包括主体、财物、时间、地点、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等构成要素。通常,事项都具有以下一般特点:(1)不可控性。特定经济主体往往并不能控制事项的发生。对于偶发性或者突发性事项,这一特点则更加突出。 (2)动态性。事项的进展有一定过程,其是动态变化的。 (3)不确定性。由于事项的过程性,其结果在现在往往很难预知,很不确定。比如,诉讼事项在最终裁决之前,其结果就很不确定,其间胜诉和败诉可能几经
30、转换。因此,事项就是指企业内部之间的相互活动。由此,在企业中的折旧与摊销,并未涉及企业外部、内部之间的经济活动,但是毫无疑问,它们也应该纳入会计核算。所以,从会计核算的对象看,会计核算不仅仅包括上述定义的会计交易和事项。张老师认为,交易应该是指外部交易和内部交易,也就是交易应该包括之前定义的交易和事项;而这里事项应该是指影响纳入核算的价值量的因素。如公允价值会计核算。(10)3、环境环境会计是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
31、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影响会计系统的外部因素。它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会计环境会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影响会计程序与方法,乃至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等。权责发生制也称为权利义务对等制,用来确认收入、期间费用。严格意义上的权责发生制是既履行了义务,又享受了权利。在实际操作中的权责发生制是,履行义务,不管是否享受了权利,即确认为当期收入的前提条件是履行了义务。康德在权利、义务、责任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上,提出如下的理路
32、:权利(人性自由)责任义务。康德说:义务是一切责任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说,义务与责任几乎是同义的。在康德看来,义务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一种担当,具有内在的必要性。因为“责任是自由行为的必要性” 。而自由, “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的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原生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在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履行一定的义务,但这种义务的履行并不都是出于人的自觉,出于人的自由意志的理性选择和对绝对命令的服从,而仅仅是作为一种由社会压力所形成的习惯而已,这种由社会压力形成的带有强制性的习惯就是所谓的义
33、务或责任。它不是出自人的理性自觉,而是出自人的社会本能。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必须依赖一定的群体或团体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人除了生物本能以外实际上还存在社会性的本能,即会本能地服从群体的利益规范,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会计环境就是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程序与方法,乃至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等的集合。具体归纳起来,影响会计发展的环境因素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环境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因素、文化教育环境因素,科技管理环境因素。(1)外部环境经济环境是指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水平、金融、证券市场发育及完善程度等具体因素的总和。它是影响会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34、。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主要由所有制、宏观调控程度,经济类型,企业组织形式等基本要素组成。一个国家处于何种经济体制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会计模式。故而,经济体制的变革势必导致会计的变革。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经济业务和会计实务就越简单,会计理论所要解释的问题就少;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业务和会计实务就越复杂,会计理论所要解释的问题就多。一般地讲,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的认识就越科学,会计各方面的工作就越完善。 物价变动也会对会计发展产生影响。在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历史成本计量的局限性表现在: 财务报表信息可靠性降低;高估企业收益;折旧不能
35、为重置资产提供足够资金。 金融、证券市场处于初期阶段,发育不充分,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较弱,会计目标主要是政府及其有关服务部门。金融、证券市场发育完善后,则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较高,会计目标是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政治法律环境: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约束着会计组织制度建设、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任何有损于政治制度、国家利益、社会安定的会计组织制度建设、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等都必然会招致政府行政、法律等的强制干预和严厉惩处。一国的政策措施也对会计产生一定的影响。政治环境因素不一样,各国的会计研究指导思想就不一样,对会计认识也大相径庭。会计的发展也要受国家所采用的法律模式的影响。在大陆法系国家通常以法律
36、形式对其会计准则、会计工作程序、会计核算方法等进行规范会计实务受公司法、税法、会计法、商法等法律的约束,政府在会计立法上作用明显。海洋法系国家,会计规范由民间职业团体制定,政府很少干预。会计实务受民间职业团体制定的会计准则的约束,会计规范较为灵活。另外,一个国定法律制度是否完善、法律体系是否健全、执法力度的轻重、国民法律意识的强弱等法律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会计方法,手段革新,拓宽、深化会计工作领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也为会计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计算机在会计上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而互联网技术在会计上的应用更是给会计带来了一场技术上的革命,对
37、会计理论和实务操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教育环境因素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影响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会计的社会地位; 决定会计工作者的素质,影响会计社会作用的发挥; 影响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及会计的基本思想; 影响会计工作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决定高新技术及先进设备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及运用效果(10)(2)内部环境经济主体领导对会计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会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下等内部环境因素对规范会计管理,完善会计组织,提高会计管理水平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10)4、权责发生制,包括对权利、责任、义务的理解(不同学者的不同认识)权责发生制原则亦称应计基础、应计制
38、原则,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即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的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权责发生制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
39、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企业经营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损益的记录又要分期进行,每期的损益计算理应反映所有属于本期的真实经营业绩,收付实现制显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因此,权责发生制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10)(1)权利“权利”一词在古代汉语里很早就有了,但大体上是消极的或贬义的
40、,如,所谓“接之于声色、权利、忿怒、患险而观其能无离守也”; 19 世纪中期,当美国学者丁韪良先生(W.A.P.Martin )和他的中国助手们把维顿(Wheaton)的 万国律例(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翻译成中文时,他们选择了“ 权利”这个古词来对译英文“rights” ,并说服朝廷接受它。从此以后, “权利”在中国逐渐成了一个褒义的、至少是中性的词,并且被广泛使用。 在思想史上,对于究竟什么是权利,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大致说来,对权利的界定有伦理的和实证的分别。一般说来,格劳秀斯和 19 世纪的形而上学法学家们强调的是伦理因素。实证主义把权利置于现实的
41、利益关系来理解,并侧重于从实在法的角度来解释权利。关于权利的实质,历史上学者曾有过很多不同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影响最大的权利学说是 1718 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思想家 I.康德等人所主张的“天赋人权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归根结柢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即权利只不过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法律形式。统治阶级利用法律确认人们的某种权利,并赋予它以法律上的保护,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有利于本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剥削阶级的法往往公开剥夺被剥削者的权利,或者使法律上确认的权利对劳动者徒具形式。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在法律上确认公民具有广泛的权利,而且为公民行使权利提供政治上和
42、物质上的保障,体现了权利的真实性。权利有 5 个要素:利益(interest)、主张(claim) 、资格(entitlement) 、力量【它包括权威(power)和能力(capacity)】 、自由(free ) 。因此,权利可以讲是人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应该得到的价值回报。(10)(2)责任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法律责任是指源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间的契约而产生的法律效果。在大多数情况是在违反法律或契约之后,责任的内容才会具体显现。对于责任,有 2 个基本要求:价值观要求和最大价
43、值率要求。(10)(3)义务一般说来,法学上的义务是一个与权利相对应的概念。说某人享有或拥有某种利益、主张、资格、权力或自由,是说别人对其享有或拥有之物负有不得侵夺、不得妨碍的义务。若无人承担和履行相应的义务,权利便没有意义。故一项权利的存在,意味着一种让别人承担和履行相应义务的观念和制度的存在。如果说权利表示的是以“要求”、 “获取”或“ 做”为表现形式的“得 ”,那么,义务所表示的就是相应的以“ 提供 ”、 “让与”或“不做”为表现形式的“予”。 从权利前设推导相应的义务,是现代权利话语的一般逻辑,但是,从根上讲,权利乃是从道德义务里推导出来的。人权就是从每个人对同类所必须承担的相互尊敬、
44、平等相待的道德义务里推导出来的一种制度理性。 同时,权利与义务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有些义务缺乏相应的权利,例如,原始群体里的相互义务,基于德性的神圣义务;有些权利则缺乏相应的义务承担者,尤其是诸多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缺乏实在法意义上的义务承担任者,并因此缺乏可诉性或司法上的可主张性。指法律规定的对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与权利相对应。法律义务同基于道德、宗教教义或其他社会规范产生的义务不同,它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法律规范产生,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的。违反法律义务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见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 法律上的义务与权利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权利
45、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在某些法律关系中 ,每一个法律关系的参加者都可能同时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例如在买卖合同中,买受人有取得一定物品为自己所有的权利,同时有付给货款的义务;出卖人则有把一定物品转移给买受人的义务,同时享有取得货款的权利。也有一些法律关系,一定的主体享受权利,而由一切人承担义务。例如在所有权关系中,一切人都承担不妨碍某一权利主体占有、使用或支配归他所有的财产的义务。在特定的场合,一种行为可以同时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例如法律授予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职权。就其与公民的关系来说,是行使权利;就其与国家的关系来说,又是履行义务。因此,可以说义务就是人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应该
46、进行的价值付出。 (10)4、交易会计与事项会计的异同事项会计中的“事项” 指的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会计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事项会计理论就是构筑于“事项”基础之上的会计理论,它以“事项”为起点并贯穿始终。事项会计理论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用于信息使用者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的相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特征,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函数、个人的偏好函数、个人的决策模型以及决策者的心理类型等,并且同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信息要求。事项会计的会计要素就是事项本身。在日常核算中,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由于交易、事项两类不同业务
47、区别明显,其会计处理思路也显著不同。1,事项会计信息收集的范围要远远超过传统财务会计的范围,它涉及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会计主体的所有经济活动,包括那些难以计量的、不影响现时资产和权益构成的事项,如生产力、质量、担保、合同执行情况和租赁等。事项会计的信息列示方式与传统财务会计不同,它要求较少的汇总,尽量提供与经济活动相一致的原始信息。至于如何将经济活动的原始信息运用于决策之中,则依靠会计信息用户自身的选择,按照各自的需求将企业提供的原始会计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价,将原始的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于决策模型的会计信息。2,传统财务会计的报表数据中融入过多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因而会计信息难以满足所有报
48、表使用者的需求。而在事项会计下财务报告中列示的信息中,原始数据较多而汇总数据较少,便于信息用户从充分的原始数据中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因此,事项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将成为已发生的各种事项的综合,是企业自创建以来的所有事项的汇总反映。3,事项会计的应用必须建立在网络广泛普及和财务软件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以及会计人员和信息使用者的素质较高的智力基础之上。4,事项会计克服了传统财务会计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属性的缺陷,将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分为不同类型的事项,如交易活动信息与环境变动信息等。不同类型的事项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不同信息用户的意义也不相同,这就需要扩大会计计量属性的范围,对不同的事项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
49、例如,存货以历史成本计量,反映的是存货的取得和使用;以重置成本计量,则反映了环境事项的变化。5,事项会计允许采用多种计量方法来描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如以劳动、时间计量。因此,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如人力资源、团队精神、社会责任等,在事项会计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真实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新会计准则将原来的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修改为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修改前的会计核算原则为 12 条,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要遵循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历史成本计价、权责发生制、谨慎、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重要性原则。新会计准则将原来的会计核算原则 12 条原则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改为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真实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一贯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及时性等。而将原来的历史成本计价、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作为对会计要素计量提出的要求处理。具体为一、可靠性。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它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二、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其对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