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 目: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分析姓 名:翟靖单 位:中国光大银行厦门分行部 门:零售业务部编 号:150241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分析2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分析摘要 OECD 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认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制衡及激励机制,使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工作,同时防止管理层作为内部人,侵害股东利益情况的发生。但目前看来,除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制衡外,还有大股东与小股东利益冲突的问题,大股东可能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以及与管理层的密切关系,与管理层联合起来侵害小股东的权益。所以,公司治理机制也逐渐
2、从单独强调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关系,转到如何有效保护小股东利益方面。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进行分析,阐述了其代理成本存在的成因,并对如何解决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 控股股东 小股东 代理成本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分析3目录引 言-4一、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成本分析-4二、上市公司的上述代理成本存在的成因-5三、解决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的建议-6参考文献-7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分析4引言除美国和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股权不是分散而是相当集中。股权集中在少数大股东
3、手中,导致另一类代理问题,即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的产生。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发展时间短,保护投资者的相关法律和司法体系还不健全,股权高度集中,控制权市场基本不存在,人为的市场分割和政府作为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东使控股股东的利益几乎不会受到其他股东的监督和约束,控股股东肆无忌惮地掠夺小股东而很少受到法律的惩罚,导致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的事件频频发生。一、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成本分析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 41 条规定, “控股股东”是指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股东:此人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选出半数以上的董事;可以行使或控制 30%以上的表决权;持有 30%或以上的公
4、司股份;可以以其他方式在事实上控制公司。由此可见,判断控股股东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其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 30%。对于控股股东来说,单独或合并持有 30%以上的股份,使其有足够的投票权来左右上市公司的重要决策,进而达到转移上市公司资源,掠夺小股东的目的。所以目前来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主要的代理问题不是职业经理侵害外部股东,而是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掠夺小股东,如通过上市公司担保取得贷款、股权稀释、关联交易、窃取公司投资机会或者迫使公司投资于不盈利却有利于控股股东的投资项目等。假如控股股东持股 30%,那么每转移 100 元的上市公司资产控股股东可以获利 70 元。根
5、据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确实存在代理成本问题,有控股股东存在的企业的市场价值显著地小于无控股股东存在的企业,平均而言,前者的市场价值比后者低 13%-24%,这种价值折扣就定义为控股股东的代理成本。而且,政府作为上市公司的最终控股股东,这种代理成本更大。另外,控股股东担任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分析5董事长的企业的市场价值显著地小于控股股东不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企业的市场价值,这种价值差异在政府控股的企业中表现得尤其显著。这意味着在政府作为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更加突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大,企业价值越小,即代理成本越高,也表
6、明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越强,小股东越可能受到控股股东的侵害。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中基本上都存在控股股东,而且控股股东普遍通过高比例持股和占据董事长职位的方式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从而更容易掠夺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面临着严重的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二、上市公司的上述代理成本存在的成因从理论上来讲,公司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拥有企业。但是由于我国股权结构还不甚合理、市场完善程度还有待提高,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小股东所占上市公司股份的比例极小,缺乏足够的能力影响公司决策。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产生代理成本问题的根源是资本多数决原则。资本多数决原则是股份公司的一项基本原则,受到世界
7、上多数国家法律的认可。根据这一原则,股东所拥有的表决权与其所持股份成正比。法律将股东大会中多数股东的决定作为公司的意志,并且对小股东产生约束力。资本多数决原则对于保护大股东的投资热情、平衡股东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股东行使表决权是基于自身利益而非公司利益,所以,资本多数决原则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首先,资本多数决原则削弱了小股东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利,使小股东的意志难以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其次,资本多数决原则妨碍了股东平等原则的实现。所谓股东平等原则是指公司与股东间,在基于股东地位而发生法律关系之场合,应给予股东平等地位。资本多数决原则的采用,一方面使大
8、股东的意志上升为公司意志,使小股东依所持股份而享有的表决权落空;另一方面,由于小股东难以对大股东决策表示异议,导致小股东决策权与财产权分离的发生。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表现为前者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剥削后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分析6利益。当大股东控制了公司的决策权时,就面临着公司的长期利益和自身的短期利益的选择。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会给全体股东带来客观的稳定收益;就短期而言,大股东可以利用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资产来为自己牟取私利。因此,在约束机制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如果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大股东会以较隐蔽的手段来少量转移公司资产;在经营状况较差时,大股
9、东就会不顾一切的转移公司资产以降低自身的风险。对此,小股东则无计可施,因为大股东的这一权利正是股份制的基础资本多数决原则所赋予的。三、解决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的建议通过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实例可以看出,保护小股东利益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所以,从法律上保护小股东和债权人免受控股股东和管理者的掠夺,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强化公司治理,来解决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解决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的几点建议:1、股权制度创新全流通与
10、分散化控股股东掠夺中小股东利益,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决定性因素。而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又可以追溯到我国资本市场上“股权流通性割裂”和“国有股一股独大”这两个基本的制度性缺陷。因此,为了切实提高上市公司并购效率,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实行股权制度的创新,坚决贯彻和彻底推行“全流通”和“分散化” 。2、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加强关联交易监管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指当公司利益受到损害并进而损害到公司股东和其他参与者利益,而应该代表公司行使诉权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诉讼权利时,公司股东可以代表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为公
11、司股东尤其为中小股东主持正义。禁止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大股东及其关联人员滥用公司权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禁止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关联交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分析7易损害公司及非关联投资者的利益,也是监督上述人士履行诚信义务的一种有效手段。另外,提高证券监管的执法水平,加大对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处罚力度。严格新股发行、配售和增发条件,从严监督募集资金运用状况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3、建立和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切实保障广大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2004 年 12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 ,推行分类表决制度,社会公众股东在上市公司相关重大事
12、项上开始享有一定话语权,而网上投票制度的推出更为广大中小股东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表决方式。通过完善分类表决制度,包括创新股东投票制度,如代理投票、投票权征集、累计投票制等,尤其是引入累计投票权制度,赋予少数股东选择累计投票的权力和机会,来提高少数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影响力。同时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形成非流通股股东的合力,保护非流通股股东利益。参考文献:1 孙永祥,黄祖辉.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J. 经济研究,1999,(12).2 周业安. 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1999,(2).3 杨华. 上市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价值提升的良性互动理论诠释和路径安排J. 管理评论,2003,(15).4 张宪初. 公司治理全球化和经济转轨国家的教训兼论中国公司治理的一些问题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 滨田道代,吴志攀. 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上海证券交易研究中心. 中国公司治理报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 刘冰,高闯. 高技术企业的权变治理、管理者更替与企业永续发展J. 中国工业经济,2004,(12).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分析88 陈小悦,徐晓东. 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 经济研究,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