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不等式(第 4 课时)9.1.2 不等式的性质(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2、对比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感知不等式和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体会其中渗透的类比思想;3、让学生在分组活动和班级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并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熟练并准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难点:熟练并准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提出问题:某地庆典活动需燃放某种礼花弹为确保人身安全,要求燃放者在点燃导火索后于燃放前转移到 10 米以外的地方已知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
2、.02m/s,人离开的速度是 4m/s,导火索的长 x(m)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你会运用已学知识解这个不等式吗?请你说说解这个不等式的过程探究新知1、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这个不等式的解法教师规范地板书解的过程2、例题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1) x50 (2)-4x3 (3)73x10(4)2x-33x13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请 4 名学生上来板演,其余同学组内相互交流,作出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点评板演情况教师作总结讲评并示范解题格式3、教师提问:从以上的求解过程中,你比较出它与解方程有什么异同?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体会不等式和方程的内在联系与不同
3、之处。巩固新知 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1) (2)761x8x10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1)x 的 3 倍大于或等于 1;(2)y的 的差不大于2.4解决问题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它的树龄一般规定以树干离地面 1.5m 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 5cm,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 3cm.这棵树至少生一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 2.4m?总结归纳:围绕以下几个问题:1、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通过学习,我取得了哪些收获?3、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仅做必要的补充和点拨布置作业:教科书第 128129 页 习题 9.1 第 6 题(3) (4)第 10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