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 注课题:印度(一)第 1 课时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运用教材 P30 的图文资料,分析印度海陆位置特点,了解被称为南亚大国的原因。(2)在教材 P31 图 3.4 中圈划出主要的地理事物及首都的位置。 (3)根据文字、图片、数据能资料分析归纳印度人口增长特点。(4)通过活动题 ,分析人口众多所带来的利与弊(即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印度人口问题带来的利与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并进一步理解人类要控制人口生育的必要性。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印度首都、地形特点。(2)印度人口的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
2、影响。2.教学难点印度人口的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 经济发展的影响。三、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四、教学实施时间: 2014 年 2 月 日 星期 到星期 五、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导入】(复习导入)刚刚看到是有关那个国家的视频?上次是日本,想想看,在学习日本的时候都学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1.(过度)学习印度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我们需要了解印度的位置特点、首都、地形、河流、经济发展状况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印度最为突出的问题人口问题。大家觉得印度会有怎样得人口问题呢?2.领土组成:3.邻国:(1)两个三角形之间有一个国家孟加拉国,于此比邻的地方有世界第一大海湾孟加拉湾。(2)在印
3、度的南端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3)西北与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相邻,但是克什米尔似乎没有自己的独立主权,国家中间有一条 线印巴停火线。(4)北部有中国 、尼泊尔、不丹,最 东侧缅甸与这个小三角形地区相邻。4.自然地理事物:(1)最北端是位于“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 7000 米的山峰有 50 多座。(2)南面有一条河流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位于恒河平原上,恒河的上有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中下游由于气候(气温和降水)条件的影响主要种植的是水稻。(3)继续向南是一座高原地区德干高原,主要种植小麦。5.(过度)小麦和水稻是这里最为主要的农作物,养育者世世代
4、代的印度人民,但是,有一阶段印度粮食短缺,供不 应求, 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与印度的人口和气候特征有着极大的关系。 6.印度人口众多,在 2011 年人口数量达到 12.1 亿,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印度人口还在不断的快速增长着。上个学期我们学习过人口众多有利也有弊。很明显 印度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粮食资源)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人口众多的印度与日本不同,会有很多的劳动力,甚至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广大的消费群体,从这方面考虑众多的人口会对印度经济发展有一定 的推动作用。7.现在打开学案和教材,根据大家刚刚所听到的和你们在视频中所看到的,完成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的 题。8.(合作交流)现在请小组合作交流,统一你们的答案,3 分钟之后要小组合作展示讨论成果。审核盖章:年 月 日10.个别小组合作展示。【教学小结】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加分鼓励。现在,我们来回顾以下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六、课后分类作业 地理学科无课后作业,完成学案中习题即可。七、板书设计 1.主板书:2.副板书:八、安全提示 要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九、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