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绪 论概念:运用物理学、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病情、判断预后等有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临床血液学一般检验,骨髓细胞学检查,血栓与止血的检测,血型、血库、交叉配血,排泄物、分泌液及体液检验,临床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等运用:疾病诊断、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进行社会普查、开展健康咨询、科学研究提供数据 学习方法与要求:1、个体化、综合、动态分析的思维方法2、掌握各项检测项目的适应证、选用原则3、掌
2、握各项检测项目的参考值、临床意义4、熟悉标本采集、处理、实验方法等第 二 章 血 液 学 一 般 检 验血液的组成1、分类:全血、血浆、血清全血:用于细胞计数、分类、形态观察血浆:全血去除血细胞。用于血栓止血检测血清:全血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用于生物化学、免疫学检测等2、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采血法:微量检测静脉采血法:血沉、免疫、生化等检测项目。动脉采血法:血液气体分析注意:严禁在静脉输液管中采集血二、抗凝剂抗凝: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者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抗凝剂: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例如:草酸盐、枸橼酸钠、肝素、EDTA三、红细胞(red blood cell
3、,erythrocyte)的检验1、方法:显微镜计数法、血细胞分析仪法参考值:成年男性: ( 4.05.5)X1012/L 成年女性: ( 3.55.0)X1012/L(B )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 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某些肿瘤等原发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病理性增多 (A ) 相对性增多: 血浆水分丢失,有形成分相对增加, 绝对值没有发生变化新生儿:( 6.07.0)X10 12/L3、临床意义(1)增多:A、生理性增多: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运动、精神因素等(2)减少:生理性减少 :儿童、孕妇、老年人病理性减少:概念:贫血(anemia)A、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如再障 B、造血原料缺乏 如
4、缺铁贫、巨幼贫C、红细胞破坏增加 如溶贫 D、红细胞丢失过多 (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大小异常、染色异常、形态异常、结构异常大小异常大小异常 :染色异常:低色素:中央淡染区扩大,甚至中间不着色形态异常:水滴型红细胞、刺毛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口红型红细胞、球型红细胞、靶型红细胞结构异常: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四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 Hb)(一)、方法:1、手工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HiCN)2、血细胞分析仪法(二)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三)、临床意义与红细胞测定之间的关系
5、: 大多数情况下平行。在某些疾病时,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发生改变。(两个实验需同时测定)例: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五、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leucocyte)的检验(一)白细胞计数:参考值: 成人:(4-10 )10 9/L 新生儿:(15-20 )10 9/L 6 个月-2 岁:(11-12)10 9/L(二)白细胞分类计数1、方法:显微镜血涂片染色分类 血细胞分析仪 :三分群、五分群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胞的比值(百分率)参考值:百分比 绝对值(10 9/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0.01-0.05 0.04-0.5中性分
6、叶核粒细胞(Nsg) 0.50-0.70 2-7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02-0.5嗜碱性粒细胞(B) 0-0.01 0-0.1淋巴细胞(L) 0.20-0.40 0.8-4单核细胞(M) 0.03-0.08 0.12-0.83、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A、病理性增多:(A)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B)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的血细胞破坏(C)急性大出血(D)急性中毒(E)肿瘤性增多B、病理性减少:(A)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病毒(B)某些血液病(C)慢性理化损伤(D)自身免疫性疾病(E)脾功能亢进(2)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变化:劳动、饥饿、寒冷、精神刺激病理性增多:A、过敏性疾患
7、B、寄生虫疾病 C、某些传染病D、某些血液病 E、某些恶性肿瘤 F、皮肤病病理性减少:A、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B、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嗜碱性粒细胞A 、增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减少:无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A、增多:生理性:病理性: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对性增多:再障B、减少: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三)形态学观察1、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原始粒细胞-早幼-中幼-晚幼-杆状-分叶核成熟幼稚(1)核象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超过5%和/或出现杆状核以前的细胞,为核左移 。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2)核象右移:一般
8、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为主,如果5叶以上超过3%,为核右移。大多数由于缺乏造血物质,如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2、异常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征、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时或过敏原的刺激下,可使得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形态学的变化。分为空泡型(浆细胞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和幼稚型六 血小板(platelet。PLT)检测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巨核细胞胞质分离来的,通过血小板所含的各种因子和它所具有的粘附、聚集、释放等多种功能,其在凝血、止血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范围:(100-300)10 9/L血小板低于30 10 9/L,提示可能有自发性的出血倾向。七
9、、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参考值】百分数 成人0.005-0.015(0.5%-1.5%,平均1%)绝对值 (24-84)10 9/L(2.4万-8.4万/mm 3)【临床意义】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八、红细胞比积测定(hematocrit,Hct)又叫红细胞体积分数,指在一定 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标 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参考值】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临床意义】红细胞比积增高:相对性增多(血液浓缩
10、)绝对性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比积减少:见于各种贫血九、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MCV=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积/ 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PCV (L/L )*1015/RBC (/L ) Fl参考值 8095fl(8095 m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MCH=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Hb(g/L )*1012/RBC(/L) pg参考值 2731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
11、tion,MCHC)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PCV(L/L) /Hb(g/L) g/L【参考值】:320360g/L (32%36%)【临床意义】:根据上述三项红细胞平均值可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定义:是反映周围血红细胞间体积差异的参数,通过变异系数定量的表示红细胞体积分布的离散程度。各 种 贫 血 时 三 项 指 数 的 变 化 MCV MCHMCH 大 细 胞 性 贫 血 正 常 正 常 正 常 正 常 细 胞 性 贫 血 正 常 正 常 正 常 单 纯 小 细 胞 贫 血 200、积液 LD/血清 LD 大于 0.6;漏出液
12、:少五、显微镜检查漏出液中的白细胞数不超过10010 6/L, 主要为间皮细胞及淋巴细胞。渗出液的白细胞数多超过50010 6/L,可因病因不同而出现多种不同种类种类的细胞,细胞分类检查可出现以下情况。中性粒细胞为主 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结核性感染早期淋巴细胞为主 见于各种慢性感染结核性、梅毒性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常见于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肿瘤细胞 检出肿瘤细胞是诊断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的重要依据八、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漏出液 渗出液病因 非炎症性 炎症、肿瘤等颜色 淡黄色 黄色、血性、乳白色透明度 清澈透明 浑浊比密 1.018尿 液 检 验Urine Examination尿液检验的临床
13、意义Significance of urine analysis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2、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3、安全用药的监护 4、职业病的辅助诊断 5、对人体健康状态的评估尿液标本的收集及保存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urine specimen一、患者的准备1、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收集尿标本。2、清洁采集部位。3、标记,患者资料、容器、化验单标记要一致。4、避免污染。5、使用合格容器。二、收集尿液的容器1收集和运送尿液的容器应该是清洁、无渗漏、无颗粒、透明、易处理、与尿成分不起反应。容器和盖子应不含干扰物质,如清洁剂等。凝固性 不凝固 易凝
14、固pH 7.4 30 g/L葡萄糖 接近血糖 低于血糖LD (U/L)* 200细胞总数 500 106 / L有核细胞分类 淋巴为主,偶见间皮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期以淋巴细胞为主,恶性积液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菌 无 有常见疾病 充血性心衰、肝硬化 细菌感染、肿瘤等2容器只限一次性使用。如需细菌培养,应用无菌瓶。3容器容积最少应有50ml,圆形开口,至少直径为4cm,应有宽底,避免偶然倾出。小的特殊容器,用于年幼儿童收集标本。4容器应方便运输,便于保存。5送检标本容器上应有标签并注明病人的全名、特有的标识码(如科别、床号等)、标本收集日期及检测项目,如果含防腐剂的要注明其名称。 三、收集尿液
15、的方法1指导病人后让其自行留取,取清洁中段尿(Midstream species) 适用于尿常规检查、细菌检查和细胞学检查。要求病人清洗手及外生殖器,一般留取中段尿到适当的未受污染的容器中。女性要防止阴道分泌物污染,婴幼儿要避免粪便污染。 2导尿标本或穿刺标本 导尿是通过尿道将导管插入膀胱后收集标本,此法有可能把细菌带入膀胱而引起感染,故不宜经常使用。耻骨上标本是通过下腹壁从膨胀的膀胱穿刺尿液所收集的标本。四、尿液标本的种类1晨尿(morning specimen) 即清晨起床后的第1次尿液标本,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有形成分相对集中且保存得较好。适用于可疑或已知泌尿系统疾病的动态观察及早期妊
16、娠试验等。但由于晨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易发生变化,因此有人推荐用清晨第2次尿标本(second morning specimen)检查来取代晨尿。2随机尿(random specimen) 即留取任何一个时间的尿液标本,适用于门诊、急诊病人。此类标本容易获得,是尿常规检查最常用的方法,但易受饮食、运动、用药等影响,少量的病理成分易漏检,也可能出现饮食性糖尿,或药物如Vit C等的干扰。3餐后尿(postprandial ) 通常于午餐后2h收集病人尿液,此标本对病理性糖尿和蛋白尿的检出更为灵敏,因餐后增加了负载,使已降低阈值的肾不能承受。此外,由于餐后肝脏分泌旺盛,促进尿胆原的肠肝循环,而餐
17、后机体出现的“碱潮”状态也有利于尿胆原的排出。因此,餐后尿适用于检查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4空腹尿标本 即进餐前的尿液标本。此标本对于糖尿病病人尿糖测定更为准确。53h尿 收集上午3h(如69时)尿液,测定尿液有形成分,如白细胞排出率等。612h尿 晚上8时排空膀胱并弃去此次的尿液后,留取至次日晨8时夜尿,作为12h尿有形成分计数,如Addis计数。724h尿 尿液中的一些溶质在不同时间内排泄浓度不同,为了准确定量,必须收集24h尿液。于第1天晨8时排空膀胱,弃去此次尿液,再收集至次日晨8时的全部尿液,用于化学成分的定量。五、尿液标本的处理1、处理后排放 2、消毒后焚烧 3、由环卫部门处理尿
18、液理学检验Physical Examination一、气味正常尿液的气味来自尿中挥发性的酸或酯类。新鲜尿液具有微弱的特殊酯味。陈旧性尿液因尿素分解可有氨臭味。尿液气味也可受到食物和某些药物的影响,如过多饮酒、进食葱蒜、服用某些药物等,可使尿中出现相应的特殊气味。尿液出现异常气味见于:新鲜尿液有氨味,多为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所致。糖尿病人酮症酸中毒时,尿液可呈烂苹果样气味。苯丙酮尿症病人尿中可有特殊“老鼠屎”样臭味。泌尿系统肠道瘘时,尿中可有粪臭味。 二、尿量尿量(urine volume)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浓缩及稀释功能。一般情况下,尿量与饮水量正相关,此外尿量还受到体内
19、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食物、气候、年龄、精神因素、活动量等。一般健康成人尿量为12.0L/24h。昼夜尿量之比为(24)1。1多尿(polyuria) 24h尿量多于2.5L称为多尿。病理性多尿常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和浓缩功能减退所致,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糖尿病:因尿中葡萄糖含量增高所致,属于溶质性利尿。(2)肾脏疾病:多种肾脏疾病,因肾小管破坏致使尿浓缩功能减退,均可导致多尿,其特点为夜尿增多。(3)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该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或缺乏,或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灵敏度降低所致,此种尿液比密通常小于1.010,借此可与糖尿病鉴别。(4)其他因素:如高血压肾病、失钾性肾病、慢性肾衰竭等亦可出现多尿。另外,癔病性大量饮水亦可导致多尿。2少尿(oliguria) 24h尿量少于0.4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儿童100 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 110 50100 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 120 2050 正常骨髓象、某些贫血增生减低 150 510 造血功能低下增生极度减低 1200 30%。3、有白血病细胞,核分裂相增多。4、其它系细胞增生受抑。 脑脊液检查 一、概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