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港口物流论文.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322957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物流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港口物流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港口物流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港口物流论文一、我国港口发展现状我国拥有 1.8 万千米的海岸线,11 万千米的内河航道,承担着 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 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有 1460 多个商港,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八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已占世界亿吨大港的半壁江山,其中上海港超过 3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港。与此同时,集装箱吞吐量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目前,港口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我国对外开放的港口已有 140 多个,已与 50 多个国家签订了海运协定,已有 30 多个国家近百家境外航运公司获准在中国港口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 随

2、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与美国、欧洲、亚洲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流量。目前,在世界港口集装箱运量排名榜中,香港、上海、深圳三地稳居二至四位。中国已占到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近 1/4。 2006 年,中国沿海港口吞吐量超过 1 亿吨的港口达到 12 个,其中上海超过 5 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且随着中国进入重工化阶段后对大宗货物的需求飙升,中国内地港口运输量急剧增长。我国已形成环渤海经济带、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及西南沿海等地区的五大港口群;亿吨级大港均在积极筹划其跳跃式发展的蓝图,中小港口也望在中国港口发展的大潮中

3、把握机遇。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与合作局面,各港口群间相互争夺货源,竞争异常激烈。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将进一步加剧港口间的恶性竞争,甚至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区域范围内缺乏合理分工,重复建设严重,远未形成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相互协调发展的局面。二、我国五大区域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主要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中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其中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

4、照港为主。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以厦门、福州港为主,服务于福建省和江西等内陆省份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的需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依托香港经济、贸易、金融、信息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在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服务于西部地区开发,为海南省扩大与岛外的物资交流

5、提供运输保障。三、五大港口群特点1.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其腹地煤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东北、华北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 虽说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由于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冶金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对港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潜力。 统计显示,环渤海港口群腹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从 2004年开始超越珠三角和长三角,而且该趋势仍在继续中。同时,2001-2005 年期间,环渤海投资增速也连续五年超过 25。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为环渤海区域未来经济长期增长打下基础。 2.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发展

6、速度快。不仅原中央所属的港口规划起点高,基建力度大,设施上马快,投产运营好,不少地方港口的建设速度和规模也异乎寻常。以深圳的蛇口、赤湾、妈湾等港区为例,都是 10年之间拔地而起的;其他如珠海、惠州、中山、茂名、南海等港口同样成长迅速,这些地方港口的功能、规模和效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成为港口群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大小港口各显其能。虽然珠三角具有良好的建港资源,但各地在建设和发展港口的进程中,不是盲目拔高自己,求大求全,而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港口所处的位置、进出货物的数量和流向,因地制宜地建设相应等级的码头(泊位) 。除广州、深圳等港口大进、大出、大手笔外,其他像中山、太平、南

7、海的集装箱码头,茂名的原油码头,都是小中见大的典范。 多力并举。港口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报低,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除保证重点外,难以满足众多港口的建设需要。珠三角港口的建设则依靠社会力量,倡导多元投资,鼓励货主自建,改变了计划经济的单一建港模式,如深圳港的蛇口、赤湾、盐田港区集装箱码头,广州港的电厂码头,珠海高揽港区的油品码头等,都是多渠道建设港口的丰硕成果。 功能配套。广东省港口体系已基本形成,在能源、建材、粮食、化肥、滚装、集装箱运输等接卸、转运方面,做到了大中小结合,普通与专业结合,海港与河港结合。 一类、二类开放口岸并重。珠三角港口群中的一类口岸,担当了外贸货物进出口的主角。二类

8、口岸则凭借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众多小船来往其间航程短、时间少、成本低、效率高、机动灵活的优势,一类、二类口岸既各显“神通” ,又相互支持、互补。3.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全部集中于港口岸线资源丰富、优良深水港湾众多的福建省,由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莆田港、漳州港等港组成。4. 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珠江三角洲为我国最早成功推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 20年来,珠江三角洲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经济体系。珠江三角洲人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最早形成了思想意识和经济体制的优势。西南沿海地

9、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服务于西部地区开发,为海南省扩大与岛外的物资交流提供运输保障。四、五大港口群之间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五大港口群及内河港口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将成为现代化港口管理的主要手段,世界各地港口物流的竞争与合作模式将呈现出多元化。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10、,着眼于核心港口朝集装箱枢纽港和中转港的方向发展,其他港口围绕核心港口发展自身特长与优势,扮演好辅助港口的角色。 中国沿海所规划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布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港口群战略部署,显然各港口群之间首先是分工与协作,其次强调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建设重点为上海、宁波、舟山等港;珠江三角港口群的建设,在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粤港两地港口资源优势,重点是以深圳和广州港为主;渤海湾港口群建设的重点是以大连、天津和青岛港为主,以及辅助港的集疏运系统;东南沿海港口主要是以厦门港为干线港,相应发展福州、泉州等支线港的集疏运系统;西南沿海港口主要是以湛江、防城、海口等支线港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五大港口群需在各自的功能、区位条件、发展潜力、腹地资源、产业分布及集群特色等方面入手,明确各港口群的整体定位,以国际、国内航运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最终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备,信息畅通、优质安全、便捷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港口群,以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港口群的客观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