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1一、基础(25 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A烙印(lo) 澎湃( pi) 抽穗(su) 脑髓(su) B要塞(si) 脸颊( xi) 地窖(jio) 纤维(qin) C剔透(t) 灵柩(ji) 倔强(ju) 嫉妒(j) D胆怯(qi) 鲜为人知(xin) 发绺(li) 叱咤风云(ch)【答案】A【解析】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请找出句中错别字并改正。 (4 分)大厦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通过层顶玻璃天窗和一面垂直透明的幕墙与室外连系,加上两侧玻璃大门的称托,整个建筑显得晶莹剔
2、透。若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尤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希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答案】连- 联 称-衬 尤-犹 希- 稀 【解析】来源:学#科#网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语段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学科网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将 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我来到了海边,_,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感受到了,大海,这就是大海。 我倾听着耳边呼呼的海风声,海浪拍打岩石的敲击声 但我清楚地知道,这就是大海,一望无垠的大海 倚靠
3、着扶栏,向下眺望尽管是夜晚,一片漆黑A B 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2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段叙述的是海边的场景。承接,故排除AC为我在海边的状态,故选B。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 ) (2 分)A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B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使我市各中小型企
4、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C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D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A项否定不当,删去“免” 。B项缺少主语,删去“使” ;C项搭配不当,删去“墨似的乌云” 。D正确,固选D。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B一篇“ 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帖文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文中观点引发网民共鸣。C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D今天去社区福利院为老人们提供义工服务的是二、三两组的同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A 中“ 索”后面的逗号改成句号。B中双引号改成书名号。C中句号在括号后面。D正确
6、,故选D。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默写(6 分)(1)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2)三十年以来, 。(3)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 ,继续前进。(4)亲朋无一字, 。 ,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3【答案】 (1)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2)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3)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 (4)老病有孤舟。戎马 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
7、字 有:朽 、踏、印、孤、戎、轩、涕泗,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学科网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完成题目。 (5 分)(1)这幅漫画,讽刺的是一些家长节假日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请根据画面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给漫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 分)(2)如 果你的父母也像漫画里的人物,也想给你报某兴趣班,可你并无兴趣,你如何婉转拒绝父母的要求。 (3 分)【答案】 (1)示例:假期“进补” (2 分) (2) 示例:爸爸,您的良苦用心我能理解,可是我对这个兴趣班丝毫没有兴趣,也缺少这方面的天赋,勉强去学,事倍功半。如果您能让我利用假日的
8、闲暇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我想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您以为呢? (3 分,肯定父母用心 1 分,陈述理由 1 分,表达婉转 1 分。 ) 【解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8学校学生会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请你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含蓄深刻的名字,并说说理由。(3 分)示例:团队名:春风送暖理由:春风送暖,既指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成立在春天学雷锋活动期间;又指我们的志愿者将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4【答案】示
9、例:团队名:新芽 理由:“新芽”代表新生,指我们的团队刚刚成立:“新芽”还代表希望,又指我们对他人的帮助将会使他们看到希望。【解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阅读(45 分)(一)阅读下面诗歌(4 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9诗歌颔联表现破山寺后禅院环境 的特点,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表现了诗人 的心境。 (2 分)10诗歌尾
10、联中“万籁俱寂” 与“ 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2 分)来源:学科网 ZXXK【答案】9示例:清静(或幽静、清幽等) 欢快(或欢悦、愉快等) 空灵(或宁静、安逸等) 10示例:不矛盾;诗人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以悠长的钟声反衬寺院的安静,表达了诗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解析】9试题分析:阅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根据题目,结合相关的诗句进行分析作答。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0试题分析:这种题型一般不矛盾,一动一静,诗人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以悠长的钟声反衬寺院的安静,表达了诗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考点:鉴赏诗歌的形
11、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二)阅读下面文言文(12 分)于园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 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5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 园可无憾矣。11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非
12、显者刺(名帖) B奇在磊石(堆砌)C缘坡植牡丹(沿着) D主人处处款之(勤招待)1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 字的意思和“ 俱以假山显”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以幽阴深邃奇 B遂以名楼C可以为师矣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1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于园的修建耗资巨大,这座园子不同寻常,但是主人于五非常好客,只要游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就可以进去参观。B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都跟于园一样,是因为建筑的幽远意境而闻名的,而于园便是诸园中的佼佼者。C本文按逻辑顺序很有层次地来写于园。先写前堂的石坡,接着写后厅的池塘,再写卧房槛外的沟壑,最后写园后,一步步写来,层次井然。D本文的
13、语言特色是雅俗兼用,极有表现力。如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 ”这一通俗的比喻,很形象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1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3 分)(2)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3 分)【答案】11A 12C13D14 (1)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荷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2)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解析】11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
14、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较判断各项字词释义。刺:名帖。这里做动词用,投下名帖。故选 A。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12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6试题分析:先要根据本文内容了解例句中“以”的含义,再根据所学所记明确选项各句的出处,读懂句子内容,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句中“以”的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C 和例句是“凭借”的意思, A 是因为,B 是用来, D 是认为。故选 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13试题分析:疏通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题目,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句子
15、分析作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4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反”“奇”“颓然”,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翻译】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叫做五里铺,它是富人于五所建筑的园子。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那么就不会用钥匙打开门来迎接客人。葆生叔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的主人处处殷勤招待我们。于园中没有其他的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堂屋前有两丈高的石头假山,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
16、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到上面去,因为这里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后厅临近池塘,池塘里有奇异的山峰和陡峭的山沟,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起头来看莲花,反而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沟壑盘旋而下,好像螺蛳盘旋形的外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再往后还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横跨在小河上。水阁的四周,矮小的灌木生长茂盛,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人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坐在阁子中,这里的境界使人感到舒坦、碧绿、幽深。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细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
17、满意了。学科网(三)阅读下面现代文(13 分)美妙的羚羊峡谷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 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上峡谷只有 180 米长,谷
18、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 5 米。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胧,时而红光沐浴。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7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下峡谷是一条长 800 米,深约 10 米到 20 米的“地缝峡谷” 。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谷底很平坦。两侧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
19、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阳光从头顶上的天缝里倾泻下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束,缓缓地扫过地缝。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从橙黄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丝绸在飘动,也像涟漪在变幻。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羚羊峡谷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地表的低洼缝隙急速流下。流水与其中裹挟的沙石块和树木一路撞击侵蚀河床,让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逐渐变成了宽大的峡谷。科罗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继续 塑造着大峡谷。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也无定时地冲过羚羊峡谷之
20、类的狭缝谷,把它们不断地加深加宽。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那么到那时,如今的缝隙般的羚羊峡谷会不会被溪水开凿成新的大峡谷呢?来源:学*科*网 Z*X*X*K15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的?(4 分)16选文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7阅读选文第段,请简要写出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 (2 分)18请具体分析选文第 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 (4 分)【答案】15位置、特点、构成、成因和发展(答出 4 点即可)16摹状貌、打比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羚羊峡谷谷壁美妙的形态特点(“描绘峡谷的美妙”
21、也可) 。17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18第段整体说明羚羊峡谷的特点,第段说明上峡谷的特点,第段说明下峡谷的特点,第段与第段一一对应。 (第段总写羚羊峡谷的特点,第段分写上、下峡谷的特点,第段与第段是由总写到分写的逻辑顺序,第段与第段一一对应。 )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解析】15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本文从位置、特点、构成、成因和发展介绍羚羊峡谷的。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6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本题摹状貌、打比方,生动
22、形象地描绘了羚羊峡谷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8谷壁美妙的形态特点(“描绘峡谷的美妙”也可)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7试题分析:阅读文章第自然段,把握文段内容,根据题目从段落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作答,即“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8试题分析:此种题型一般回答不能调换。第段整体说明羚羊峡谷的特点,第段说明上峡谷的特点,第段说明下峡谷的特点,第段与第段一一对应。 (第段总写羚羊峡谷的特点,第段分写上、下峡谷的特点,第段与第段是由总写到分写的逻辑顺序,第段与第段一一对应。
23、 )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学科网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四)阅读下面现代文(16 分)家园如梦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满头白发。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
24、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母亲还会为我采摘那些新鲜的三月莓。母亲的身影呈现在眼前,逐渐缩短母子间的距离。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闪耀一串串累累的爱。屋右的古风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一回地爬上树为我取鸟,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杈间,可
25、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地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屋左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 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出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9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头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轻松靠自己给
26、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那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远隔一方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快乐;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有您自己的寄托!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的家门,11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12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19第 段中的 “挤”“梳理”用得精妙、很有意味,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4
27、分)20文章用了质朴而动情的语言,重点写了三件触动乡愁的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它们。 (3 分)21面对如梦的家园,作者为什么愿将自己攀援成一株“牵牛”?(2 分)22 “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4 分)23联系全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家园如梦”的题目含义的。 (3 分) 【答案】19 “挤”写出了月光轻柔而洒满庭院的动态、柔美的感觉,同时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对月色的喜爱之情。 “梳理”写出风轻轻的吹动树枝的情景,也用拟人化的手法,使风儿的这种吹动有了感情。 20母亲教我学童谣、母亲为我摘三月莓、父亲为我掏小鸟。21作者将自己比喻成牵
28、牛花不顾身份的卑微、地位的低下是表达自己要永远怀念、惦记着自己的家园 ,并且要用用朴实无华的芬芳浸润着自己贫瘠的家园,用汗滴和热血,肥沃回报那片土地。22诱惑:指丰富多彩、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对山里人是一种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诱惑。折磨:无论走到哪里,最难忘的总是家园,离开家园,离开父母,远离亲情又是乡愁的折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家园无限依恋。23 “家园”不仅仅指作者生活过的山村及茅屋、庭院;更是指自己成长岁月中至真至纯的亲情,是温暖、慰藉作者人生中疲惫心灵的父爱、母爱。 “家园如梦”即家园像梦一样温馨美好。全文的选材组材都是围绕家园“温馨美好”来写的。【解析】19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
29、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 、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 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 “突出”等。 “挤”写出了月光轻柔而洒满庭院的动态、柔美的感觉,同时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对月色的喜爱之情。 “梳理”写出风轻轻的吹动树枝的情景,也用拟人化的手法,使风儿的这种吹动有了感情。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10考点:体会重要 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0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
30、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本文叙述了母亲教我学童谣、母 亲为我摘三月莓、父亲为我掏小鸟。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1试题分析: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从文中的“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可分析作答。作者将自己比喻成牵牛花不顾身份的卑微、地位的低下是表达自己要永远怀念、惦记着自己的家园 ,并且要用用朴实无华的芬芳浸润着自己贫瘠的家园,用汗滴和热血,肥沃回报那片土地。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2试题分析:此题
31、考查的是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境,抓住重要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诱惑:指丰富多彩、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对山里人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诱惑。折磨:无论走到哪里,最难忘的总是家园,离开家园,离开父母,远离亲情又是乡愁的折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家园无限依恋。学科网考点:理解文中 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2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标题的含义。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结合相关的语境,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其深层含义。 “家园”不仅仅指作者生活过的山村及茅屋、庭院;更是指自己成长岁月中至真至纯的亲情,是温暖、慰藉作者人生中疲惫心灵的父爱、母爱。“家园如梦”即家园像梦一样温馨美好。全文的选材组材都是围绕家园“温馨美好”来写的。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三、作文(50 分)24小作文:(10 分)用生动的笔触叙写你和小伙伴的一段美好的经历。不少于 100 字。【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片段描写,根据题目要求,人物为“我”和小伙伴,通过具体的事件的描写,表现一段美好的经历,字数不少于 100 字。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25大作文:(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