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二物理暑假计划.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203073 上传时间:2019-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暑假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暑假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暑假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暑假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暑假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二物理暑假学习计划一、复习范围: 八年级上册一至三章。二、复习计划:时 间 课 题第一次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3 节第二次 第一章 速度的计算第三次 第二章 声现象(第 1-4 节)第四次 第三章 光现象 1、2、3 节三、方法指导: 第一步:请先按照知识结构细读教材。第二步:完成预习检测。第三步:再完成巩固练习。第四步:上好视频课,师生交流,整理改错。四、开学考试:开学进行【检测】 。请同学们合理规划假期,正确处理好假期娱乐和预习间的关系。最后祝各位同学及家人暑期愉快!年级:2011 上课时间: 设计教师: 课 题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2 节学习目标1.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能结合实例简

2、要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认识匀速直线运动、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学习重点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学习难点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学习方法 阅读教材,独立思考,生生、师生交流预习过程学法指导:自己自主先学教材 52 页到 64 页,独立思考,明确下列问题。知识结构:预习检测:(一)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是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 的。2.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运动和静止是 的,这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二)速度和平均

3、速度3.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4.速度的公式是 ;主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 大。5. 不变,沿着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 ,用平均速度表示它的 。巩固练习:一.选择1. 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B,宇宙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疑问与收获C,我们日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D,我们把一切机械的各种运动总称为机械运动。2. 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4、B.宇宙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C.我们日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D.我们把一切机械的各种运动总称为机械运动 3.一个人骑自行车向东前进,这时有一辆汽车从他后面向东疾驶而过。若认为骑自行车的人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应该是 ( )A.汽车 B.公路 C.自行车 D.公路旁的电线杆 4.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度的物理量B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C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做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相等 。5.下列运动中最接近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奥运会上百米赛跑 B.自由下落的小球C.站在商场的自动扶梯上上

5、楼的顾客 D.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6.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7. 汽车速度是 36 千米小时,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 10 米秒,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每分钟通过 0.6 千米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较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 短跑运动员速度大; C. 汽车速度最大; D. 三者速度一样大。 8.有一小车在 2 秒内作匀速直线运动,走了 10 米。对此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小车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 2 秒内,速度是 5 米/秒; B. 这小车在 3 秒内经过的路程为 15 米; C. 这小车每秒的路程是 5 米;

6、 D. 这小车每经过 5 米的路程经历 1 秒的时间。 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一方向运动,如果通过相同的一段距离它们用了相同的时间,而且已知甲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乙物体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做变速直线运动 C.做变速运动 D.匀速与变速直线运动都有可能10. 用下列物理量描述火车上行人的运动情况时,与参照物选择无关的是( )A时间 B.速度 C. 位置 D. 路程1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12.今年“五一” ,学校组织同

7、学们乘车去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时,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由此可知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们乘坐的车 B房屋 C路面 D路旁的电线杆13.如图所示,在建国 60 周年阅兵式上,空军加油机与“歼 10”战斗机以空中受油的状态列队飞行。若把加油机看作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天空中浮动的云 B地面C阅兵式主席台上的人 D “歼 10”战斗机14.某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 10s 钟内加速到 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 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20 m/s B、10 m/s C、8 m/s 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1. 坐在直升机上的人看到

8、地面上的人向上运动,这是以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上的人为参照物,则直升机在_( 填“上升” “下降”). 2.浣溪沙中有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 为参照物, “是船行”是以 为参照物。3.速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客机的速度大约是 15 千米/分,短跑运动员的百米的平均速度可达 10.14 米/秒,燕子的速度可达 172 千米/ 时,则速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4.小明步行的速度为 4.5km/h,他家距离学校 1.5km,为了不迟到,小明每天至少应提前min 从家里出发。5.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

9、经过如图所示的 A 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 7 时整;当车经过 B 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 7 时 48分,则小汽车从 A 处到 B 处所用的时间是_min,在 A、B 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km/h 6.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 ,可知苹果做_直线运动 课后反思:年级:初二 上课时间: 设计教师: 课 题 第一章 速度的计算学习目标 1. 知道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2.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学习重点 1.速度的单位及换算 2.利用速度公式灵活的进行有关的计算学习难点 有关各种类型问题的分析和计算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10、精讲点拨预习过程任务一:知识的复习1、写出速度的单位及换算:2、时间的单位及换算:1h=_s 1min= _s3、速度的计算公式: 时间和路程的变形公式: 任务二:尝试解决一下典型题(类型一)1、 (平均速度问题)小明同学骑车上学,从家经过书店到学校共 5400m,家离书店 1800m。他从家出发骑到书店用了 5min,然后又经 10min 到达学校。求:(1)小明骑车到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类型二)2 (速度计问题)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图 11-16 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 3

11、0min 通过的距离是多少?(类型三)比值问题:3.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疑问与收获图 11-16他们的速度之比是( )A、32 B、11 C、94 D、49(类型四)4、 (过桥及其山洞问题)一列火车长 200m,以 10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1.6km 长的大桥,求:这列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类型五)5、 (列车时刻表问题)上海到南京的 T722 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右。根据表回答问题:列车由上海至南京的平均速度;预习检测:1、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他们的速度之比是( )A、32 B、11 C、94 D、49

12、2、一辆货车第一小时行驶 20 千米、第二小时行驶 30 千米、第三小时行驶 40 千米的路程。求前两小时、后两小时、全程的平均速度。3、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 1600m,一列长 250m 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正桥的时间为3min5s,求该火车全部在正桥上行驶的时间。4、在工程建设中经常要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 96 厘米长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爆炸。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 0.8 厘米/秒,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以5 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 500 米远的安全地区?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到站时间 09:39 10:29 11:45发车时间 09:00 09:43

13、 10:33里程/km 0 84 165 303课后反思:年级: 上课时间: 设计教师: 课 题 第二章 声现象(第 1、2 节)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空气中的声速。2.了解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传声。3.知道声音的特性,知道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并能正确区分乐音三要素。4.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学习重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学习难点 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区分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精讲点拨预习过程 疑问与收 获一: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任务一:学习课本的 3033 页,完成下列内容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动手与观察:(1)人说话时,

14、用手摸自己的声带你感觉到:(2)敲鼓听到声音的同时,你观察到鼓面在:(3)风吹树叶哗哗响时你观察到树叶在:总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通过课本的探究实验你认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3、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 声音在月球上能传播吗?4、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分析课本 33 页的小资料,总结声速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5、知道了声速,你能计算出声音在一定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吗?写出计算公式任务二:(学习课本 35 页)总结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任务三:你总结声音的三个特性是:(学习课本 3740 页)(一) 音调:1、 音调指: ;2、 课本 37 页的实验你自己实验的结果是:钢尺振动越快,发出的

15、声音的音调越 ;3、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 ;频率单位 :简称 :,符号: 。4、 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由 决定。5、 超声波是指: ;次声波是指: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6、 说出人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超声波是指:次声波是指:(二) 响度:1、 响度是指: ;2、 课本 39 页的实验你的分析结果:音叉发出声音大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3、 振幅是指: 。4、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并举例说明。(三) 音色:不同发声体的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二预习检测:1.声音是由_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靠 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_形式向前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16、速度最 ,在液体中较 ,而在气体中较 ; 中不能传声。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 4声音在 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 5.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A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离得太远,只能用无线电话联系 C 在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B 宇航员们戴的头盔隔音,只能用无线电话联系 D 宇航员是在臭美6、用硬纸片刮木梳的梳齿,会有声音产生用纸片慢速刮过比快速刮过听到音调_(填:高、低),说明_ _ _7、用一个木头

17、锤子敲击鼓面,轻敲和重敲鼓面,音调、响度中发生变化的是_,8、蜜蜂载蜜飞行时,翅膀每秒平均振动 300 次,不载蜜时平均每秒振动 440 次,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9、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10、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

18、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 B C. D课后反思:年级: 上课时间: 设计教师:靳锎课 题 第三章 光现象 1、2、3 节复习目标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包括知道光的传播速度。2知道光的反射规律,包括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时可逆的。3知道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包括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法、成像原因。复习重点 光的反射规律复习难点 平面镜成像复习方法 阅读教材,独立思考,生生、师生交流预习过程疑问与收

19、获学法指导:复习教材 52 页到 64 页,独立思考,明确下列问题。知识结构:一、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光速:常见现象:同一种均匀介质真空中传播速度c=310 8m/s在其他介质中速度比真空中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条件:反射定律: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分类: 镜面反射漫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光的反射应用: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连线垂直、虚像成像作图:反射法、对称法应用:成像、改变光路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预习检测:1、 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 光源。2、光在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做 。3、常见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

20、是 。4、光在固体、液体、气体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依次 ,其中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5、从光的入射点所作的垂直于镜面(或界面)的线叫做 ;入射光线与 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 的夹角叫做反射角。6、光的反射定律总结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具体解释为: 与 、 在同一平面内; 和 分居与法线两侧; 等于 。 (要点精析:反射定律解决的是反射光线和反射角的问题,所以结论中把反射光线(或反射角)放在前面。 )7、光的反射包括: 和 。 (要点精析:漫反射仍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只不过反射面凹凸不平,反射光线也就向着各个方向。 )8、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 、 的 像,像点与物点的连线

21、被镜面 (或者说“像与物成轴对称” )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要点精析: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9、潜望镜就是由两个相互 且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平面镜。巩固练习:一光的直线传播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光同声音一样,都是在真空中比在其它介质中传播的快。B.光同声音不同,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而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速度依次减少 。C.光同声音不同,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而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速度依次增加。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在有雾的天气里,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笔直的光束 B.挖掘长的隧洞时,用激光准直C.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

22、时,我们就看见了它 D.最早记载于我国墨经中的小孔成像现象 3、发生月食的时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C、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正好对着地球; D、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正好背着地球。4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二光的反射5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垂直,入射角是_度,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反射面时,反射角为_ 度。6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00,则反射角为_。若

23、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2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 。7暗室里,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 镜和白纸照射,从侧面看去( )A 镜子比较亮,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亮,因为发生了漫反射C 白纸比较亮,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亮,因为发生了漫反射8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 S1移向 S2,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_,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 S2移到 S3

24、,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_ (选填“上升”或“下降”)。9.在右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或者是镜面。三平面镜成像10.某人由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悬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像的大小将: ( )A.大小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无法确定 11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 5m,由于屋小,使用平面镜可以达到要求。已知视力表到镜面的距离为 3m,人到镜面的距离应为_m。12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挂在对面墙上的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时钟的实际读数( )A、7 点 20 分 B、4 点 40 分 C、3 点 40 分 D、10 点 10 分13如图ABC, 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BC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14如图所示,A /O/是 AO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画 出平面镜的位置来。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