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解释划线词:环而攻之而不胜(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委而去之(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 翻译下面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
2、、回答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二: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故患有所不辟也( )( )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 乡为身死而不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1)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2)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三: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
4、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桓侯又不悦( ) 故使人问之( ) 居十日,扁鹊复见( ) 司命之所属( )2、翻译句子:医之好治不病以
5、为功!3、阅读训练(1) 桓公派人去问扁鹊转身就跑的原因,扁鹊说的一番话是:(2)体现桓公固执、自以为是形象的句子是:一1、解释加点词:(1)围攻 表转折(2)泛指武器装备(3)委:放弃(4)限制 凭借2、翻译下面句子:(1)能施行“仁政 ”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 “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兄弟骨肉)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 “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3、回答问题(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以国家外交部而言, “道” 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以国家内部而言, “道” 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6、;以个人而言, “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二1、祸患,灾难; “辟” 通“避”,躲避 益处、好处 通“向”2、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3、(1)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 )(2) “贫贱不能移”三1、高兴; 特意; 停留,经历; 管2、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 )作为(自己的)功劳!之,助词,没有实在意义。3、 (1)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2)寡人无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