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武平县实验小学 潘娟梅【设计说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这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异域风情”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异国风情、揣摩积累语言”。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语言延续了季羡林先生作品的一贯风格朴实而凝练。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但要从如此朴素而洗练的语言文字中感受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美,体会那其中蕴含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仍有一定的难度。据于此,结合学段目标、单元训练目标和学生学习的起
2、点,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本课的教学以体会德国奇丽的景色、感受季羡林散文的语言特色为线索,将着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从文字本身去想象、去猜测、去体会、去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颇耐人寻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推敲重点词句,在读中感受德国奇丽的景色,体会季羡林散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受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季羡林散文的语言特色。【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备
3、好书写纸。【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2玩“我说你猜”的小游戏,请学生猜猜老师所描述的是哪个国家的人。3准备上课。【设计意图:课前,在“我说你猜”的互动游戏中拉开教学的序幕,可以活跃气氛,也可以激发学生想去了解各国人民,了解异国风情的好奇心。 】一、揭题,简介作者1复习旧知:同学们,上个学期,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访谈录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平易近人、学识渊博的长者。他就是(季羡林) 。2课件出示季羡林的简介,指生读,明确其散文的最大特点: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季羡林爷爷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朴实、凝练) 。3揭题读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重返哥廷根这篇文章的节选内容。2(指生读
4、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复习和简介,让学生对季羡林的语言特色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了解大意 1过渡,提出初读要求: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季羡林爷爷,一起走进德国,去领略那独有的风景。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50 页,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生字词读音,教师相机正音。3直奔重点,教学难写、易错的生字。(1)教写“脊”字。(2)教写“暇”字。(3)生在书写纸上练写这两个字。(4)同桌互相检查,重点检查“暇”字的偏旁有没有写对。【设计意图:教学生字时,直奔重点,抓住难写、易错的生字,多下功夫,可以把有限的时间、力量用到实处,提
5、高教学效率。 】4从词语入手,整体把握:(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待会儿老师要请同学们从大屏幕上选择两三个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在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既让学生在巩固生字词的过程中再次整体感知了课文,又可自然地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品读,感悟语言(一)过渡,提出自读要求: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在季羡林爷爷朴实、凝练的文字中去感受那奇丽的景色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画出能体现景色奇丽的语句,并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自己的体会。(二)读后交流:1刚才同学们读得很投入,现在让我们
6、一起分享你的收获。为了尊重作者的写作顺序,咱们先来交流第二自然段中能让你感受到景色奇丽的句子。(1)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顺学而导,品味“家家户户”的意蕴:引导学生想象家家户户都在养花的情景,感受那奇丽的景色以及季羡林散文的语言特色。(2)品味“脊梁”:先理解“脊梁”的意思(花的脊梁就是花的背面。 ) ,再引导学生感悟“脊梁”的妙处:在花的背面,我们只能看到什么?养花的德国人,看不见那争奇斗艳的花朵,只能看见,他们看不见那娇嫩可爱的花朵,只能看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领会季羡林散文的语言特色。(3)下面,就让我们在读中去感受这种文字的魅力吧。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的重点句,指生读。 )2继续交流第三
7、自然段中能体现景色奇丽的句子: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紧扣重点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那奇丽的景色以及季羡林散文的语言特色。(1)品读“花团锦簇” 。紧扣“锦”和“簇”这两个字的意思,初步了解词义。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加深理解:读着“花团锦簇”这个词,我的眼前仿3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金灿灿的迎春花开了,一串连着一串。你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说一说。学生交流,小结板书词语:像这样,一团团,一簇簇,色彩艳丽的花聚集在一起,就叫(花团锦簇) 。(2)品读“姹紫嫣红” 。根据部首,猜测“姹”和“嫣”的意思。小结,板书词语:是啊,五颜六色的花像女子一样非常娇艳美丽,就叫(姹紫嫣红)
8、 。词语积累:在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形容花很多,很美的四字词语呢?(3)课件播放视频,欣赏德国街道上奇丽的景色。(4)创设情境引读重点句:“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5)了解出处,图文结合,体会“山阴道上”的妙处:作者为什么要把德国的大街比作山阴道?(6)回归整体,读出感受。(7)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体会“应接不暇”的意思:当我们走在德国的街道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我们看了左边,还想看(右边) ,看了前面还想看(后面) ,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应接不暇) 。3小练笔:当我们来到德国,走在德国的街道上,你会
9、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呢?请你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写下来。(1)学生练写。(2)汇报交流。4小结:这样奇丽的景色,在其他国家都看不到。这就是德国独有的风景。【设计意图:在整个品读环节中,以体会德国奇丽的景色、感受季羡林散文的语言特色为线索,充分尊重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引导学生用心读书、用心感悟,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从文字本身去想象、去猜测、去体会、去感悟,理解“家家户户” “脊梁” “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等重点词语的意味,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四、结课,设置悬念今天,我们随着季羡林爷爷一起来到了德国,在他朴实、凝练的文字中,感受到了那奇丽的景色。那么,创造这奇丽景色的民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它又会引发作者怎样的思考呢?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究。下课!【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是对本节课学习的总结,又创设了悬念,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有待探索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附:板书设计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朴实、凝练)家家户户4奇丽的景色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