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儿科重点问答.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085356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重点问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科重点问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儿科重点问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儿科重点问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儿科重点问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答:(1)生长发育是连续、有阶段的。 (2)各气管系统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最快,生殖系统最慢。 (3)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4)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受遗传环境的影响。2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答:(1)胎儿期:个体特点:胚胎组织器官分化很快,细胞增长,组织器官和躯体迅速长大,营养物质需要很大。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易发生先天畸形。保健内容:预防遗传病(婚前咨询和产前检查) 。预防畸形。检测宫内发育。预防早产和出生低体重。预防产伤和产时感染。(2)新生儿期:个体特点:体温调节不成熟,体温不稳定。呼吸表浅

2、频率快,易出现呼吸暂停。呼吸吞咽功能完善,胃水平,易溢乳。肾浓缩和泌氢功能差,易发生代酸。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不完善,易发生感染。保健内容:母婴同室制度;保暖;合理喂养;护理;预防感染,每天洗澡;新生儿筛查及访归。3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病因: 围生期维生素 D 不足,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维生素 D 营养不足; 日光照射不足,使内源性维生素 D 生成不足; 维生素 D 摄入不足; 生长速度快,维生素 D 和钙的需要量增加;疾病或及药物的影响,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 D 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肝、肾严重损害

3、可致维生素D 羟化障碍,1,25-(OH) 2D 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偻病;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 D 不足, 糖皮质激素有对抗维生素 D 对钙的转运作用。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初期(早期): 多见 6 个月以内,特别是 3 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但这些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仅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活动期:主要为骨骼改变。其它如肌肉松驰,大脑皮层功能异常,反应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等,骨骼改变有: 头部: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延迟,出牙延迟,顺序颠倒,牙质差; 胸廓:肋骨串珠、肋缘外翻、漏斗胸或鸡胸; 四肢:腕踝畸形

4、,出现佝搂病手镯或脚镯;下肢畸形,形成“O”型或“X”型腿; 其他:脊柱弯曲变形,骨盆变形。恢复期:以上任何期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后遗症期:多见于 2 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主要的治疗措施:维生素 D 制剂治疗:口服法 2l)活动早期:VitD20005000IU/日,口服,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2)活动期:VitD500010000 万 IU/日,口服,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3)恢复期:一般采用预防量(400 IU/日)维持。如需大量长期服用维生素 D 制剂时,不宜用鱼肝油,以防维生素 A 中毒。大剂量突击疗法:适于重度佝偻病,

5、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者。VitD2030 万,肌注一次三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尽可能避免重复注射以免中毒。钙剂:应用 VitD 期间,同时口服元素钙 200400mg/日。矫形疗法:轻度畸形多可自行恢复。重度畸形应手术矫治。4 先天性佝偻病的诊断和预防:答: 诊断:在我国极北地区发病率较高,母孕期少见阳光,膳食维生素 D 明显缺乏,母亲妊娠期多有手脚发麻,腰酸,腿肌痉挛等低钙表现。病儿可于生后 12 月出现低钙抽搐。骨骼改变特征:囟门特大,前后囟通连,颅骨软化,胸部左右两面失去正常的外形而呈平坦面。X 线检查: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絮状改变,可出现骨膜增厚。血生化改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

6、升高,以血清 25-OHD 水平测定为最可靠的断标准,血清 25-OHD 在早期明显降低。 预防:围生期 孕妇应多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 D 以及其它营养素的食物。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 D(800IU/日) ;妊娠后期出现低钙症状者应是预防本病的重点对象。5 新生儿分类:答: 根据胎龄分类:胎龄:是从最后一次正常月经第一天起至分娩时为止,通常以周表示。足月儿:胎龄满 37 周至不满 42 周(260293 天)的新生儿。早产儿:胎龄满 28周至不满 37 周的新生儿(196259 天) ,其中第 37 周(253260 天之间的早产儿成熟度已接近足月儿故又称过渡足月儿) 。过期产儿

7、:胎龄满 42 周(294 天)以上的新生儿。其中有的是由于宫内发育迟缓引起,羊水被胎粪污染者,新生儿瘦小,又称过熟儿。 根据出生体重分:出生体重:指出生 1 小时内的体重。 正常出生体重儿:指体重在 25003999g 之间的新生儿; 低出生体重儿:指体重在 2500g 以下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 1500g 者; 超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在 1000g 以下者; 超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指体重在 4000g 以上者。 按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小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 10 个百分位数以下的婴儿,胎龄足月但体重小于 2500g 者称“足月小样儿” ; 等

8、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 1090 个百分位之间的婴儿; 大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 90 个百分位以上的婴儿。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早期新生儿:生后 1 周以内新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晚期新生儿:出生后第 2 周至第 4 周末的新生儿。 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常见以下情况:3母亲疾病史: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患、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 Rh 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病史等;母孕史:年龄40 岁或16 岁,孕期有阴道流血、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分娩史:难产、手术史

9、、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新生儿:窒息、多胎、早产、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6 先天性甲低临床表现:答:(1)特殊面容和体态:黄色苍黄,颈短,皮肤粗糙,毛发稀疏。面部粘液性水肿,眼距宽,眼裂小,眼睑肿,鼻梁低,舌大宽并露出口外。手宽而指短。(2)生长发育延迟:常为过期产,前后卤大,身材矮小,躯干长,四肢短。坐站走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学话困难,性发育落后。(3)生理功能低下:一般情况:少哭、体温低、四肢冷、生理性黄疸延迟。安静少动,怕冷。消化道功能:腹胀,难治性便秘。心血管:脉搏呼吸缓慢,心音低钝。心包积液。神经功能:表情淡漠、呆板,常有听力减退,感觉迟钝。

10、(4)智能低下。7 HIE 的治疗原则:答:生后3天内的治疗:此阶段治疗主要针对窒息缺氧所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保证机体内环境稳定,积极控制各种神经症状,治疗重点是三项支持疗法和三项对症处理。三项支持疗法为: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使血气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维持周身和各脏器足够的血液灌流,使心率和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5.0mmol/L),以保证神经细胞代谢所需。三项对症处理:控制惊厥(苯巴比妥);降低颅内压(速尿或20%甘露醇);消除脑干症状(纳洛酮)。8 典型麻疹的临床特征:答:未接种麻疹疫苗(麻苗)或麻苗接种失败者得病后则表现为典型麻疹。 潜伏期:从麻疹病毒进入体内到

11、出现症状为止,一般为 1014 d。 前驱期 从出现症状至出疹前,一般 34 d,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体温逐渐升高,全身不适,嗜睡或烦躁不安等全身中毒症状。于起病后 23d,可见麻疹粘膜斑,为早期诊断依据。 出疹期:发热 35 d 后,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更高,此时开始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逐渐波及头面部、颈部,后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心、脚底。出疹期 35 d。 恢复期 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消退,由红色转为棕褐色,患儿全身症状随着体温下降而逐渐减轻,精神与食欲开始好转,皮疹消退后留下特征性的棕褐色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经 23 周后完全消失

12、。整个病程 1014 d。9 PPD 实验阴性的意义:答:(1)未感染过结核。(2)结核迟发型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 48 周内)4(3)假阴性反应: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危重结核病、麻疹水痘风疹等。体质极度衰弱:癌症、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等。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HIV 等。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非皮内注射、判断时间过早/过晚。试剂质量不好或剂量不足,储备不当。10 几种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答: 轮状病毒肠炎: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而致病。多发生于秋冬季,6 个月2 岁小儿多见;潜伏期 13 天;起病急,常伴发

13、热和上呼吸道炎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多数病儿先呕吐后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本病自限性,病程约 38 天。 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多发生于夏季;潜伏期 12 天,起病急。轻症仅大便次数稍增,性状轻微变;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粘液,镜检无白细胞。伴呕吐,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自限性疾病,病程 37 天。 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包括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杆菌等,多见于夏季,潜伏期长短不等,常引起志贺菌性痢疾样病变。起病急,高热甚至发生热性惊厥。腹泻频繁,大便呈粘液状,带脓血,有腥臭味。常

14、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可找到相应的病原菌。11 婴幼儿腹泻治疗原则:答: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不同时期的腹泻病治疗的重点各有侧重,急性腹泻多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迁延性及慢性腹泻则应注意肠道菌群失调及饮食疗法。急性腹泻的治疗 饮食疗法:强调继续饮食,补充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应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口服补液可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静

15、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药物治疗: 侵袭性细菌所致肠炎一般均需用抗生素;非侵袭性细菌所致者无需使用,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尤其是对重症患儿、新生儿、小婴儿和衰竭患儿应选用抗菌素治疗; 微生态疗法; 肠黏膜保护剂; 避免用止泻剂; 补锌治疗; 中医中药。迁延性慢性腹泻的治疗 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菌素,避免顽固的肠道菌群失调。 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5 营养治疗: 调整饮食; 双糖不耐受患儿采用去双糖饮食; 过敏性腹泻患儿应改用其它饮食; 要素饮食; 静脉营养。 药物治疗:仅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患儿,

16、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微生态疗法;肠黏膜保护剂;避免用止泻剂;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医中药。11 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答:急性肾炎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全无临床症状而检查时发现无症状镜下血尿,重者可呈急进性过程,短期内出现肾功能不全。 前期感染:90%病例有链还需菌的前期感染,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为主。在前期感染后经过 13 无症状的间歇期而急性起病;咽炎起病者多表现现有发热、颈淋巴结大及咽部渗出。 典型表现:起病前 l4 周常有扁桃体炎、脓疱疮等链球菌前驱感染,后主要症状有:少尿、水肿;血尿:几乎都有血尿,往往伴有蛋白尿;高血压:约 70在一周内有高血压表现。 严重病例:严重循环充血

17、,多发生于起病第一周内;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 非典型病例:无症状性急性肾炎:仅有血尿与蛋白尿,血 C3降低,而无水肿与高血压。尿轻微改变或尿无改变性急性肾炎;具有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炎。急性肾炎的治疗: 休息:起病后卧床休息 23 周。 饮食;应控制钠盐的摄入,并适当限制水量,明显少尿或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 抗生素:为彻底清除病灶内残存感染,应用青霉素 1014 天。 对症治疗:利尿:常用的有双氢克尿塞或速尿。降压:高血压者,可用利血平、口服或肌注,首剂 007mgkg次,或心痛定、开搏通等降压药。高血压脑病:首选硝普钠,也可用二氮嗪。循环充血和心力衰竭:限制水钠摄入。利尿

18、剂使用,西地兰等强心剂之应用。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处理原则:利尿;严格控制液体入量,治疗高血钾,低血钠;控制氮质血症;透析疗法。13急性肾炎诊断标准:答:(1)有链球菌感染病史;(2)在 1-3 周后发生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等肾炎症状、(3)C3 规律性变化:起病后浓度下降,肾炎症状出现后 8 周内恢复、(4)血清 ASO 抗体效价增高、6(5)必要时可做肾活检。14哪些情况应考虑肾炎性肾病?答: 尿检红细胞超过 10 个/高倍视野(指分散在 2 周内进行的 3 次以上离心尿检查) ,为肾小球源性血尿。 反复出现高血压。学龄儿童超过 17.33/12.00kPa(130/90mmHg) ,学龄

19、前儿童超过16.00/10.67kPa (120/80mmHg) ,并排除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 持续性氮质血症。尿素氮超过 10.7mmol/L(30mg/dl) ,并排除由于血容量不足所致者。 血清总补体量(CH 50)或血 C3反复降低。凡具以上四项中之一项或多项者属肾炎性肾病。15小儿贫血临床表现:答: 一般表现:突出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重度贫血时皮肤呈蜡黄色,病程较长,贫血较重时常有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和体格发育迟缓等。 造血器官反应:婴幼儿肝脾淋巴结肿大,末梢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各系统症状:循环和呼吸系统:心率加快,呼吸加速,严重时出现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20、或休克。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及消化酶分泌功能受影响,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神经系统: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年长儿可诉头痛、昏眩、耳鸣等。16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答: 体内贮铁不足:胎儿从母体得铁剂可供生后四个月之需。早产儿、多胎或胎内失血,可使体内贮铁不足而易发生铁缺乏而致贫血。 铁摄入不足:从食物中摄入铁不足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体重增加快,需铁量较大,不及时补充,可致缺铁。铁的丢失和消耗过多,多是因疾病因素所导致。 铁吸收障碍:食物不合理,长期消化功能紊乱。 铁的丢失过多:肠息肉、肠道憩室等致肠出血。17化脓性脑

21、膜炎的临床特点:答: 前驱症状:多数患儿起病较急,发病前数日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全身感染或菌血症可使患儿出现高热、头痛、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关节酸痛、皮肤出血点、瘀斑或充血性皮疹等。小婴儿常表现为拒食、嗜睡、易激惹、烦躁哭闹、目光呆滞等。 神经系统表现: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神经系统表现有: 脑膜刺激征:颈抵抗,巴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 颅内压力增高:头痛,呕吐,婴儿有前囟饱满、颅缝增宽;重者呼吸、循环功能受累,甚至昏迷,出现脑疝; 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实质病变均可引起嗜睡、意识模糊、昏迷等意识改变,并可出现烦躁不安、激惹、迟纯等精神症状。 部分或全身性惊厥发作; 限局

22、性神经系统体征;无并发症的患儿多无视神经乳头水肿,若有则提示可能已7有颅内脓肿,硬膜下积脓或静脉窦栓塞等发生。新生儿及 3 个月以下婴儿:临床表现极不典型;3 月2 岁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2 岁以上小儿症状和体征渐趋典型。新生儿及 3 岁以下婴儿化脑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体温可高可低或正常;常有拒食,吐奶;尖叫,惊厥;前囟紧张或隆起;感染中毒症状很明显。 硬膜下积液或积脓、脑室管膜炎、脑性低钠血症、脑积水等为常见并发症状。18鉴别: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缓慢,但婴儿起病可急骤,常有结核病接触史,OT 试验阳性,可伴随其他部位结核病灶及相应症状。脑脊液外

23、观毛玻璃样混浊,细胞数多在 500 个/mm 3以内,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定量增高,糖和氯化物定量降低。静置 24 小时后脑脊液薄膜形成,可作涂片找抗酸杆菌。 化脓性脑膜炎:急性起病,感染中毒症状重,脑脊液外观呈混浊、米汤样或脓样,细胞数在 1000 个/mm3以上,分类中性为主,蛋白增加,氯化物减少,糖减少或消失,涂片或培养可找到化脓性致病菌。 病毒性脑炎:一般中毒症状较轻,部分患儿可有明显感染性精神症状,严重时可有肢体瘫痪。脑脊液外观清或微浊,细胞数可正常或略增高,分类:头 12 天中性粒细胞稍增高,以后淋巴细胞增高,蛋白质正常或稍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涂片查细菌及培养阴性。19先心病

24、的鉴别:分类 左向右分流型 无分流型 右向左分流型疾病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瓣狭窄 法洛四联症症状一般发育落后,乏力,活动后心悸,咳嗽,气短,晚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时出现青紫同左轻者可无症状,重者活动后心悸,气短,青紫同左发育落后,乏力,青紫(吃奶、哭叫时加重)蹲距,可有阵发性昏厥杂音部位 第 2、3 肋间 第 3、4 肋间 第 2 肋间 第 2 肋间 第 2、3 肋间杂音性质和响度IIIII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传导范围较小IIIV 级粗糙全收缩期怵音,传导范围广IIVI 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IIIV 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IIIV 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传导范围较广震颤 无 有 有 有 可有心脏体征P2 亢进,分裂固定 亢进 亢进 减低,分裂 减低房室增大 右房、右室大左、右室大,左房可大左室大,左房可大右室大,右室可大右室大,心尖翘呈靴形肺动脉段 凸出 凸出 凸出 明显凸出 凹陷X线检查 肺野 充血 充血 充血 清晰 清晰8肺门“舞蹈” 有 有 有 无 无心电图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右室肥大正常,左室或左、右室肥大左室肥大,左房可肥大右室、右房肥大 右室肥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儿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