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学概论(教育学原理考试资料).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083353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PPT 页数:428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概论(教育学原理考试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8页
教育学概论(教育学原理考试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8页
教育学概论(教育学原理考试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8页
教育学概论(教育学原理考试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8页
教育学概论(教育学原理考试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 教育学概论,主编 彭绪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六章 课程 第七章 教学 第八章 德育 第九章 教育制度 第十章 教育法制 第十一章 教育评价 第十二章 教育科研,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任务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本章要点提示,了解教育的起源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 了解教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 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本章内容引言,教育,是人

2、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接受过这样或那样的教育,教育活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扩展。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同时亦成为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并越来越具有终身性的社会活动之一。然而,如何接受教育?如何从事教育?你对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现状了解吗?,第一节 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起源和历史变迁 (一)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论 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等。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是在人类诞生之前的动物界就广泛存在着。 教育的生物

3、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2.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意识”这一本质规律,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

4、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3.劳动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不是武断地判定上述两种观点的错误,而是在肯定他们这种有益的尝试和提出问题的贡献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人类祖先的产生及开始制造工具前后的历史,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而言即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二)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演进特质 1.原始教育 原始形态的教育主要指原始社会的教育, 它具有如下特点: (1)原始教育具有非独立性的特点。 (2)原始教育具有原始性的特点。 (3)原始教育具有平等性、普及性的特点。,2.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

5、教育。由于一定社会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类似的生产方式,因此虽然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生产方式注定它们的教育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和相似的地方。 古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古代教育形式简单。,3.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是与大生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求的现代人的活动。它是和现代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发展相伴而生的。随着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教育相应地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从世纪中后期到世纪

6、中期约100年的时间为现代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现代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与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在各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发展相适应的,时间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 现代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中期到现在这段时间。,从宏观上看,现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下述特点: (1)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2)现代教育具有普及性。 (3)教育形式多样化。 (4)现代教育具有商品性。 (5)现代教育具有科学性。 (6)现代教育具有发展性。 (7)现代教育具有阶级性。,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指从教育成为人类独立的社会活动之后。伴

7、随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经验的日益增多,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在他们的政治、哲学等思考中有了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和说明。 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在17世纪以前,还没有出现独立形态的教育学。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了出来,从此标志着教育学在科学体系中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 从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

8、的历史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出现了新教育思潮、实验教育学和进步教育运动。,(三)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教育学走向科学化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教育上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诸如教育的本质、作用,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环境与人的发展等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和论证,使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亲自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教育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综合技术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对资产阶级教育观念和理

9、论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为工人阶级子弟争取受教育权进行斗争,以及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设想和预见等,给无产阶级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保证了教育内容的高度科学性。,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将教育学理解为研究教育儿童的学问,在中国教育学被普遍理解为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人类的教育活动都是要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进行。 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如同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学校教育一样,是以普通中小学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它集中研究了中小学教育中的学

10、校制度、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 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中渐次形成的分支学科,它以教育中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它是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研究教育现象并不是教育学的根本目的,教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并

11、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在理论上,教育学要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调整教育方针政策;在方法论方面,教育学要给予实际教育工作者以指导,帮助学校和教师改进工作,提高教育科学质量。,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基本目标是塑造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的兴趣、才能、意志、性格是各不相同的,要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而又具有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12、。 我国的教育学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发展、变化、唯物、辩证、动态的观点为指导,去分析、认识与把握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属性。,(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有教的规律,“学”有学的规律,各门学科自身又有各自的特点与规律,要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双边活动”,需要对许多因素进行综合、协调,使其发挥整体效应。有人说:“不学教育学,照样能上课。”当然,现实中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否学习教育学,掌握教学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很大。,(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年青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决定着今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实

13、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矛盾和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不良影响的“抵御”与“免疫”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四)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既是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技能技巧、适应教师职业需要的必要条件,又是教师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焕发创造精神的根本保证。正如一个缺乏坚实古文基础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出

14、色的考古学家一样,一名没有深厚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只有三者兼备一身,合理优化,才能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教育学研究 没有广博深厚的哲学基础作支撑,许多教育理论问题研究就难以深入进行下去。如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规律、教育的目的等等都与哲学基本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巧妙结合起来,并且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完备、最科学、最

15、彻底的哲学思想体系,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克服了以往旧哲学的各种片面性,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实行古今中外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科学研究绝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闭门造车,要实行古今中外法,博采百家之长,为我所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教育遗产尤其丰富,在近现代的历史上还有革命教育的传统。在西方,在近代教育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教育家科学的贡献,也是应当重视和肯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或是民族独立国家,尽管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但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都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因而

16、也就非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设立教育科研机构,增加教育经费,组织、培养教育科研队伍,学习外国的教育科研成果和经验等等。总之,都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提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举行教育问题讨论会,地区性的教育会议也多次举行,对当前的教育设施和未来的教育预测进行过广泛的讨论。,(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加强基础教育研究 教育理论的真正源泉在教育实践,教育理论的生命力也在教育实践。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理论和经验,目的还在于建立和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为指导现实和未来的教育实践服务。对教育学研究来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我们的研究面向中国教育实

17、际、面向基础教育实际,把理论研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与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现实需要联系起来,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除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者加强与中国及基础教育实际的紧密联系外,也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者要善于发挥理论成果的魅力,使实践工作者与理论学习相联系,主动寻求理论的指导和武装。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与教育学有关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应共同遵守的原则,而不应是某个方面的任务。实践证明,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富于生命力的教育学。,(四)多方面吸收相关科学知识,广泛打下科学基础 教育是复杂的社会现象,研究教育需要有多种多样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要正确观察教育,

18、必须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系统科学理论作指导。要了解教育的社会作用,必须了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科学知识。要掌握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首先又需要有关人的本质、人的身心发展知识。要了解教育过程规律,又需要了解人的认识和思维规律,以及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要掌握德育理论,还需要具有伦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由上可知,教育学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的成就是同其他相关学科发展密不可分的。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要靠其他相关科学成果来说明的。恐怕这也正是教育科学落后于其他科学发展的原因之一。,本章小结,教育学作为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要科学、透彻地阐明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就

19、必须对教育产生的源流脉络有个清晰的了解和把握。本章主要分为三节,分别探讨了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演进过程,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教育学最基本的内容,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这是教育学这门课程入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探讨教育学研究的具体问题,包括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学、课程等知识,另外对教育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返回目录书页,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二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本章要点提示,掌握教育与政治、

20、经济制度的关系 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重点掌握教育的科学技术功能 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本章内容引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究竟是什么关系,是社会决定教育,还是教育决定社会?长期以来,对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因种种原因被扭曲,教育的独立性更是无从说起,严重影响了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它在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建设中功能的发挥。在新时期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请大家在阅读本章的时候试着回答。,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它和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常常被人们称为教育

21、的两大关系。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发展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或重要标志,同时又促进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社会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对社会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教育的作用随着历史的推进而愈益突出地显现。下面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教育与政治、经济,(一)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中,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则被视为上层建筑中决定统治权的主要成分,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总是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着密切的

22、联系,表现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社会不断发展运动的动力之一。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经济的促进功能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要求教育为它服务。但教育并不是消极地适应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反,教育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使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得以维持、巩固和加强。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能培养一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23、3.教育能形成积极的舆论,有利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二、教育与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大的概念。文化与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所具有的社会背景、社会传统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文化的生存、发展和创新的每一个阶段之中。 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文化特性或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进行的重要教育改革也证实,任何教育改革的背后,都隐含着社会文化的制约机制。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取得成功的教育改革,一般都十分注意与社会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一项在一个国家中取得显赫成绩的教育改革措施,在另一个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或区域中,却并不一

24、定会取得成功。因此,研究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及变化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 2.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先进程度和性质 3.社会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观念,(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改造功能 3.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4.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第二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有鉴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必要辟专节讨论教育与科技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推动。教育的科学技术功能是巨大的,其核心在于教育最有利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科学

25、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和生产发展的产物,对历史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不仅直接指导和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的增长,而且对社会革命、社会历史发展也具有先导作用。因此,科学技术对教育也具有重要作用。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变革都造就了教育的革命性变化。,(一)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结构 科学技术能够通过与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物化为生产技术,转化为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生产力、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物化,既可以表现在劳动力上,也可以表现在劳动对象上,还可以表现在劳动资料

26、上,都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在技术结构方面,科学技术的水平及其物化水平,决定了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和落后技术在技术结构中占有的比例及相互间关系。而技术结构直接反映了社会对人们的智力结构的需求。在产业结构方面,科学技术的水平及其物化水平决定了社会生产以手工业还是机器工业为主、以重工业还是农业或服务业为主,也决定了社会的就业结构。这就对社会发展所需人员的结构提出了客观需求,也就改变着社会的人力资源结构。人员的智力结构、人力资源结构直接影响着教育培养人才的级别和类别及其结构,也要求教育结构与社会所需要的人员结构相适应。,(二)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

27、发展、历史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对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总规格进行了规定。比如说,当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内容是文化的一部分,受文化的影响。,(三)科学技术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指集体教学、个别教学等进行教学的外部组织方式,是关系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效率的高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关系紧密。比如,在古代印刷术发明之前的教育阶段,教学主要采取个别教授一种低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直到机器工业时代和信息工业时代,教学的效率才有了可靠的多

28、元教学信息传播途径的保证进而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并且,在质量上,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对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影响。在历史上,机器工业的来临,对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工人的需求,造就了班级授课制;因特网的发展,人类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造就了网络教育。科学技术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也基于科学技术自身所具有的灵活性、变革性等特征对与之相关联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所发生的作用。,二、教育的科学技术功能,教育发挥着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也对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教育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专门劳动力的培养、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推广和传播,对经济的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9、。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指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有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倡导者舒尔茨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现代生产的发展也已证明,知识、人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教育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责任。,(一)教育培养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 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力量,人才队伍及其力量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作用。因为,在生产力的三种要素中,劳动力是最关键的要素。毕竟,即使有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劳动资料,在缺乏具有相应水平的劳动者的情况下,先进的设备和劳动资料也难以得

30、到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也不能够形成强大的生产力。要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则需要先进设备的使用者具有相应的文化水平,也就需要教育发挥培养人的功能,以形成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二)教育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体制化进程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个体的业余活动到社会的职业活动的发展过程。早期的科学技术活动只是少数有闲阶层人士的业余爱好,不是谋生的手段。但是,从十七八世纪开始,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批职业科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科学机构出现了。科学史上将这一变化称为“科学的体制化”。在这个社会化的进程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进程与学校为其进行的变革有

31、着密切的联系。,(三)教育实现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 1.教育具有对科学技术再生产的功能 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主要是指将科学技术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 2.教育具有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教育在再生产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创造、开拓新的科学技术领域。,(四)教育有利于科学与技术相互转化 教育在这个方面的功能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得以实现。首先,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人的培养过程中,教育进行科学技术的传承,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也将科学、技术进行推广、普及,从而使得科学在技术运用过程中的价值得以体现,也就有益于科学与技术的相互转化。其次,教育通过对文化的选择、整理、创新

32、实现学生对文化的习得。而科学技术又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教育也在对科学技术进行不断的选择、整理和创新。,(五)教育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科学技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通过再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教育与生产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它能生产科学,还能把科学技术这种一般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是使科学变为技术,转变为直接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工艺学,可以使劳动者掌握基本

33、的科学和技术,并发展、完善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教育发展亦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社会文化等社会因素制约的同时,教育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表现出相对独立性。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就是指教育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对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等其他社会现象来说,是独立存在的,具有自身的特点、独特的运动发展规律和能动性。,(一)教育的历史继承性 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都不可能脱离原有的教育而另起炉灶。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是在继承了历史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教育

34、不仅要继承自身的成果,还要吸收其他人类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后来的教育总要在以前的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教育思想、制度、内容、方法等都存在这种继承性,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经验逐步丰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也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教育不断向前运动。一些教学内容、形式、手段都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丰富起来的,它们是历代各阶级社会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服务,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都与以前社会的文化教育有着一定的渊源。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却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

35、,不同民族的教育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其他文化的发展的共性去考察和评价特有形态的教育及其发展状况。,(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一,当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相当发展,而这一时期的教育却并没有随之相应地得到发展,甚至大大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第二,当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为落后和低下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却呈现出相当进步的趋势。,(三)教育活动的过程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要完成传递知识、培养思想品德、促进身体发展等任务。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

36、一个过程,即教育过程。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步骤、内容都是根据教育自身的特点所确定的。例如教育过程要使学生经过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等几个阶段,这些规律是不同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的。,二、认识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要求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单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来考察,还应注意到教育的自身规律,而不能仅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规律去指导教育工作,或以政治经济中的工作法替代教育工作的方法。这就忽视了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把教育与社会其他领域同一化、等同化,这就否定了教育的独立性、特殊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曾以政治工

37、作的方法和思想指导学校教育。,本章小结,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本章对社会系统中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社会文化因素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分别作了论述: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制约着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与内容等诸多方面,教育对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任何文化特性或形态,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等,都提出一定的要求,当代科学技术正使教育领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教育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教育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38、,返回目录书页,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地位,本章要点提示,了解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理解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观点和主要影响因素 理解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作用发挥的条件,本章内容引言,从本质上说,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因而,也有人说,教育学是研究如何培养人的学问。教育学要真正搞清如何培养人的技术和艺术,一个首要的前提是对人的全面的了解。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的那样:“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

39、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人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律和特征?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上有什么独特的作用?教育是万能的吗?,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这个变化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飞跃;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的量变,而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新的质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身体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制约着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同样身体的发展也应受到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影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不断引导并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

40、发展。,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一)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具有一定顺序性。如身体发展是从头部向四肢、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向进行的;躯体的发展是自上而下,即头部颈部躯干下肢;大脑皮层的发展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肌肉的发展是先大肌肉群,后小肌肉群。动作是躺、坐、爬、站、走的发展顺序。心理方面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先有喜怒的一般情感,然后才有理智感、道德等高级情感。,(二)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人的身心发展又是有阶段性的。从出生到成熟,要经过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发展阶段。在每个

41、发展阶段,都具有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就是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关于如何划分年龄阶段,目前尚无定论。一般都是根据生理年龄,结合心理发展特点来划分的。通常划分为乳儿期(零岁至一岁)、婴儿期(一岁至三岁)、幼儿期(三岁至六岁)、儿童期(六岁至十一二岁)、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青年初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三)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个体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具体表现在:在生理发展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出现在青春发育期。在高峰期,身高、体重的发展较其他年龄阶段更为迅速。,(四)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

42、别差异性 人的身心发展须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因而人的身心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优势领域千差万别,彼此间表现出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性有多种层次。 首先,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这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区别,这些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发展的方面与水平上的差别。 其次,从个体的角度看,表现在: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如两个同龄儿童,有的某一方面才能表现得较早,有的则表现得很晚;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存在差异,如有的人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占优势,数学能力强,但绘

43、画能力差,另一些人则相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如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五)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 一般来说,在基本相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正常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年龄特征、发展顺序、速度和水平等大体相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和教育条件的改变,同一年龄阶段的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差异的,其发展速度和水平又是可变的。身心发展的可变性对青春期学生来讲即是可塑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生活环境的改善,教育的深入普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我国青少年无论在发展速度上还是在发展的水平上,都大大超过了改革开

44、放30年前的同龄人。 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随着各种条件的改变,身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某些变化是有一定限度的,绝不会因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打破原有的身心发展顺序,也不会跳过某个发展阶段。,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一)人的需要是人发展的动力 人的生命存在是一个恒定的事实,人的生命存在决定了人具有维持其生命存在的客观需要。人必须首先吃喝住行等等,然后才能从事哲学、宗教、艺术等活动,正是人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客观需要促使人们去进行生产,因为大自然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产生和不断被满足的过程,形成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愈

45、来愈丰富多彩。人的需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但归根结底是物质需要,人的需要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但归根结底是个人需要。物质需要只有体现出某种精神时才能反映人的需要性质,才能使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区别开来。人的个体性的需要只有通过社会的途径才能具有精神的性质,才能具有人的物质需要的性质。,(二)人的意识能力是人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并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就是因为人有意识。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活动的特点。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这是人的生命活动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特殊性质。人的特性在于人类生命活动所

46、具有的精神性,即改造客观物质条件以满足自身需要所形成的精神性成果,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所谓自由是人类自觉主动地改造客观事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发展。,(三)人的社会关系是人发展的条件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个体必须不断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才能通过社会的途径实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能够通过社会联系这一中介进行文化的交流传播并把人类探索自然的认识成果不断累积使其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使个人不断拥有愈来愈丰富的知识成果并成为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使个体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得以实现。个体的发展是在社会中实现的。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精

47、神性生产成果总是通过社会的途径而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离开了社会,只靠人类个体是无法实现的。,(四)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文化性发展 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文化性,人是自然性和文化性的统一。所谓自然性是指人的生物属性,所谓文化性是指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人的文化性体现着人的发展。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的自然性保持相对稳定,而人的文化性则呈现出明显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的文化性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系统的文化教育使人不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而社会实践活动使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巩固并不断推动人们继续认识未知的世界。正是在系统教育和

48、社会实践活动中,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对自然的改造不断增强,人的文化不断丰富,人自身才不断得以发展。,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一、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遗传素质、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但是,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观点。,(一)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 1.单因素论 单因素论,也称单一因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是某一种因素决定的。常见的有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生物预定论、预成论)、外铄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 2.多因素论 多因素

49、论是与单因素论相对的一种学说,主张人的发展受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以及在此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个人的已有发展水平和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二)内发论与外铄论 1.内发论 此观点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内发论观点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遗传决定论等。 2.外铄论 该观点与内发论相反,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这种观点又称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等。外,(三)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由于内发论和外铄论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于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内发论和外铄论的混合体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也称二因素辐合决定论、双因素论、遗传环境决定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既不单由遗传决定,也不单由环境决定,而是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人的发展不是遗传和环境之和,而是二者的乘积。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另一种观点认为遗传从怀孕起就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生后环境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明确区分。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