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追求卓越绩效,成为一家基业常青的卓越组织,是多少有志者的梦想啊!早在十几二十年前,我们的许多企业就已经将“追求卓越”作为其经营理念或企业精神。但怎样才算是卓越?如何才能达到卓越?直到今天我们有了卓越绩效模式,“追求卓越”的理念才能落地,变成可测量和可操作的、应对动态竞争环境而获得长期成功的实用途径。通 往 卓 越 绩 效 之 路 谈 谈 如 何 成 功 地 导 入 卓 越 绩 效 模 式龚晓明随着国家标准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 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颁布和实施,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接触、理解和着手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当我们站在 2005 年春天这样一个历
2、史的坐标点上向前眺望,已经可以看见我国质量管理继 TQC、ISO9000 之后的第三次浪潮卓越绩效浪潮正在向我们滚滚而来。追求卓越绩效,成为一家基业常青的卓越组织,是多少有志者的梦想啊!早在十几二十年前,我们的许多企业就已经将“追求卓越”作为其经营理念或企业精神。但怎样才算是卓越?如何才能达到卓越?直到今天我们有了卓越绩效模式,“追求卓越”的理念才能落地,变成可测量和可操作的、应对动态竞争环境而获得长期成功的实用途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看,导入卓越绩效模式通常有以下路径:路径之一:稳步导入,水到渠成 此路径将提升竞争和持续成功能力作为主要目的,获得质量奖作为“水到渠成”的收获。正所谓“醉翁之意不
3、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酒”是追求过程的精神涵养和寄托,是“水到渠成”的收获,“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一步:领导决策卓越绩效模式是一个覆盖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的综合方法和管理框架,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是一个“一把手工程”。高层领导应当了解其意义,承诺导入、亲自参与和大力支持,协调各种资源的分配,起模范作用和激励其他人员。高层领导接触、了解卓越绩效模式的途径有二:一是通过政府机构、质量协会、杂志等自己了解,二是听取下属(如管理者代表、质量部门负责人等)的汇报。第二步:评价准则培训在作出导入决策后,应当为高、中层领导和推行卓越绩效模式骨干人员安排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 GB/
4、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导入培训(可邀请外部专家前往组织培训,也可由本组织内部专家培训),使领导层、基层骨干人员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意义、框架、标准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有一个基本、系统的认识,为随后的自我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的组织会派出若干或一批人员参加外部权威机构举办的卓越绩效模式培训,但对组织的全体中高层领导实施系统的导入培训仍是必不可少的。第三步:建立推进组织建立卓越绩效推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常设综合协调机构和强有力的跨职能项目组。综合协调机构常常是质量部门、企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跨职能项目组一般由 6-15人组成,特别注意应当包括战略、市场、财务及办公室等部门的领导或骨干
5、。第四步:撰写“组织概述”卓越绩效评价从组织概述开始。组织概述是组织的一幅快照,显示组织运作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所面临的挑战。撰写组织概述有助于组织关注其关键过程和结果,识别出关键的潜在差距。当从中识别出问题或不足时,就可以直接制订并实施改进计划。第五步:策划和制定自我评价计划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进行自我评价的合适区域。自我评价的开展范围既可以是整个组织和所有过程,也可以是组织的一个部分(如一个部门、一个分厂)或一些过程。可以先选择少数几个部门或者 12 个过程及其结果,做自评试点,然后逐步推广。2) 以卓越绩效模式推进项目组为主体,选择内部评审员,建立自我评价组。内部评
6、审员可来自质量、设计、生产、人力资源、企管、财务、市场及办公室等部门,可选送评审员参加外部机构举办的卓越绩效模式自评师或评审员培训,使评审员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评审技巧。必要时聘请外部顾问参与、指导,其好处是:便于与领导层访谈;以外来的眼光看问题,能增进思维的激发;顾问阅历较广、学识较深、经验丰富,能培养内部评审人员。3) 制定自我评价计划,包括评价时间、场所、评价内容和评审员分工安排。为提高评价效率,可考虑以访谈、查核对象为主线,兼顾评价内容的系统性,将同类别的“过程”和“结果”安排在一起,例如:将与总经理相关的评审内容集中安排在一个半天。第六步:实施自我评价依照自我评价计划,遵循卓越绩效
7、评价方法和评分指南,逐项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确定优势、改进机会以及分数,并提出综合性的自评报告,列出最重要的优势、最显著的改进机会,编写综合性的自我评价报告,附上详细的评分表。组织可以按上述要求进行全面的详细评价,也可以仅进行定性评价而不进行定量评分,仅输出综合报告而不编写逐项的评语。组织可以基于现状直接开展自我评价,也可以先组建材料编写组,收集材料、数据,提出初稿,作为正式评价的依据和参考,但应当注意的是,这样写出的材料往往不能完全反映组织的真实情况,所以当开展正式评价时,仍应着重考虑组织的实际状况。自我评价过程重在发现改进机会,应当避免过于乐观,或者由于过分重视分数而忽视了自我评价的实质
8、。第七步:制定并实施改进和创新计划在完成自我评价后,召开自我评价汇报会,向高层领导报告自我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讨论: 组织的最重要优势及其巩固措施,以及进一步发扬光大、分享、推广和创新、变革的可能性; 组织的最显著改进机会以及优先次序,以及如何配置人力物力资源,采取改进和创新措施。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自我评价本身只是一项分析、诊断和评价的活动,不会导致组织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发现的待改进领域,如果不采取任何改进措施,则自我评价是无效的。因此,组织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改进和创新计划,才能真正体现自我评价促进组织持续改进和创新,向着“卓越”目标迈进的特点。组织应当跟踪改进和创新计划的实施进展,验证
9、改进和创新计划的效果,并将行之有效的改进和创新成果在相关部门、过程进行分享和推广。第八步:“学习循环”与质量奖申报上述第四至第七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即“评价、改进和创新、分享循环”),每经过一个循环,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就会得到一次提升。每年可进行一次循环。500 分是一个经营管理基本成熟并达到国际平均先进水平的等级。如果自评分数达到500 分以上,则表明组织具备了获得质量奖的基本要求,可以着手围绕自评中识别的优势撰写申请报告,申报质量奖了。申报后如果不能入围现场评审或者入围后未能获奖,则需要继续“学习循环”。一般而言,如果一个组织通过了 ISO9001 认证,其经营管理成熟度大约为
10、300 分。那么,由 300 分到 500 分,则需要 3-5 年的学习循环。当然,如果组织自身的管理基础较好,在第一次自评时达到 450500 分,经过 1-2 年的努力就可以申报质量奖;如果管理基础相当好,则可能在第一次自评时就达到了 500 分以上,那就可以直接申请质量奖,同时就改进机会开展改进。即便经过多年努力仍然难以达到 500 分的水准,组织的竞争和持续成功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这种情况下也可尝试申报质量奖以获得反馈报告。追求卓越是永无止境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您的组织是否获奖,都会收到一份反馈报告,组织都应当充分应用它来驱动改进和创新:如果没有获奖,保
11、持追求卓越的恒心,继续“学习循环”。即便组织获得了质量奖,也必须保持清醒,投入到新的“学习循环”,以继续走在前列。有的企业获奖后,还将追求卓越绩效的经验与客户、供应商和关联企业分享,以推动价值链的整体增值,如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获得 2003 年全国质量管理奖后,在全集团内分享经验,设立了济南钢铁集团质量管理奖,全面推广卓越绩效模式。此外,卓越绩效模式为组织管理体系的整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框架。组织可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框架进行管理体系整合:将 IS014001 和 GB/T28001 等合格评定体系要求融入其中,综合六西格玛、QCC 和合理化建议等持续改进和创新方法,建立高度整合的卓越绩效
12、管理体系或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路径之二:先行申报,坚持不懈此路径将获得质量奖作为直接目的,提升竞争和持续成功能力作为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收获。可谓“醉翁之意就在酒,也在于山水之间也”。第一步:领导决策(同上)第二步:评价准则培训(同上)第三步:建立推进组织(同上)第四步:编写申报材料,先行申报建立跨职能的申报材料编写小组,进行质量奖申报材料的编写,直接申报。第五步:依据反馈报告,进行整改依据质量奖评审机构的反馈报告,就其中的改进机会组织制定改进和创新计划,配置资源实施之。第六步:再次申报,直至获奖到了第二年,再修改原有的申报材料,再次申报。经过几次的申报改进申报循环,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得到不断的
13、提升,当达到 500 分以上的水平时,就可能入围现场评审乃至获得质量奖。虽然在编写申报材料时也需对照评价准则,编写申报材料本身也存在一些自我评价的行为,但这一路径仍然缺少系统的自我评价。如果申报材料本身不能反映组织真实的管理状况,则所获得的反馈报告的价值也会打折扣。缺少系统的自我评价还意味着不能在组织内部培养一批自我诊断评审人员,不能形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自我评价机制。路径之三:“包装上市”,一举成功此路径将获得质量奖作为最大目的,可谓“醉翁之意就是酒”,“山水之间”或许只是意外之收获。第一步:领导决策(同上)第二步:评价准则培训(同上)第三步:建立推进组织(同上)第四步:编写申报材料并申报建立跨
14、职能的申报材料编写小组,进行质量奖申报材料的编写,直接申报。如果组织具有相当成熟的管理水平,则可能就直接入围现场评审乃至获得质量奖,一举成功。虽然获奖对外能提升组织形象,对内能激励员工并强化员工的全面质量意识,但通过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而建立自我评价机制、提升组织管理成熟度的潜在价值难以发挥。当然,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评审机构的反馈报告,驱动改进和创新,就会有更大的增值。如果组织的成熟度不够,则相当于进入了路径二,然而,当组织不能坚持不懈时,可能就会中断卓越绩效准则的应用。转向路径一是这种情况下的最佳选择。在上述三条路径中,笔者倾向并推荐路径一,但也不反对路径二和路径三。笔者相信:卓越绩效准则开卷有益,正如美国国家质量奖计划主任哈里S赫兹先生所言:“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体现了制胜之道!它是组织以卓越绩效和崇德守信赢得经营成功之道。每一个波多里奇准则的使用者都是胜者。本准则有助于各类组织应对当前挑战及其复杂性 这份准则正在你的手中 它也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好机会。为何不抓住这一机会?一旦你翻开了它,你就开启了通往卓越绩效的门扉。”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