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北方的龙王庙谈起,追问:民俗事象的本质和产生的根源 每逢天旱如三日不雨时,乡人民众奔走相告,齐集龙王庙前,均以柳条编圈为帽,面朝庙殿行“跪香”之礼,祈求龙王降雨;或抬龙王塑像、神牌出行,乡人赤足执旗,鸣鼓随行。每当经过庙宇或井泉时,焚香跪拜。有的人家门前以桶盛水,泼洒人群。求雨当日禁宰杀、禁烟酒、禁撑伞。,一、自然周期与民俗压力,风不调、雨不顺的现象给人们增加了循环不已的民俗压力,使“靠天吃饭”、“听天由命”的小农观念难以转变,致使民间信仰习俗根深蒂固。 农民遵循阴历周期、二十四节气的周期,农事节会和宗教节会的定期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个期盼丰收的主题,也是农业习俗的终极追求。,二、生态民俗
2、的视野,1生态学的启示 人类作为高级杂食动物,在食物链当中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人类为了使自身的消费能力和相关的食物链之间的比例相适应,于是便不停顿地调整自身和食物链之间的关系。 人类创造了十分丰富多彩的联系食物链的种种独特方法,在利用食物链的许多环节上还千方百计地努力使食物链不致中断,从而使人类可以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源。,二、生态民俗的视野,2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 人类创造一系列物质的和精神的民俗文化,适应并利用生态环境,创造了较高的产食文明。 人类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使食物链中可食可用的植物和动物尽可能不致中断的办法。因此,一部鲜活生动的产食文明史,正是一部完美的生态民俗文化史。,三、生态民俗链
3、:有关动植物生态的民俗,1植物生态民俗 人的杂食和畜禽的草食、料食构成了十分复杂的共享和互克的食物链民俗关系。众多的人口需要大量粮食,家畜和家禽也需要大量粮食做饲料。尤其是在歉收之年,人争畜料和畜夺人粮的矛盾十分尖锐。又因为畜禽中的大部分是人们的肉食、奶食、蛋食的供给者,所以处在食物链中的人们不得不扩大与畜禽在粮食需求上的共享。,三、生态民俗链:有关动植物生态的民俗,2动物生态民俗 有关动物生态民俗的传承,在食物链中的相克关系成为尖锐对立的关系时,便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形成了民俗。换言之,正是食物链的自然传承关系形成了物质生活的民俗链的关系;同时也形成了非物质的精神上的、特别是信仰观
4、念上的民俗链。 在动物生态民俗链上,与动物崇拜相应的还有对动物保护神的崇拜。像山区的山神,林区的森林神,都被认为具有保护动物的职司。,四、生态民俗链中人类种群的自我调整,人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身在食物链中的统治地位,使食物链之间的比例越来越失去均衡。人类正在与自然生态成为极端对立的关系,原有的生态民俗链在人类统治生态环境的现状下已经变得支离破碎。 人类已经并正在超大规模地消耗生态资源,对于动物和植物已经不再如原生态民俗链那样虔敬崇拜了。,五、围绕生态民俗链的习俗惯制,1民间历法处人看脾气,种地看节气。 2农事信仰农神、土地神、虫神;生产禁忌;农事与人事视为一体,传统农业社会生活的显著特色 3农
5、耕仪式春耕仪式;灌溉仪式;收获仪式;禳灾仪式(求雨、驱虫) 4农业娱乐农谚“受了一年,就盼过年。”,六、村落经济的民俗形态,1考察视角和方法:记录生产习俗日历 经线春夏秋冬四季,农历十二月顺序,二十四节气及一年365日; 纬线农、牧、渔、猎等不同生产类型的细目。,六、村落经济的民俗形态,2村落经济的民俗类型 山村经济狩猎、采集、林木、矿业; 渔村经济捕捞、养殖; 牧村经济畜牧、皮毛、乳肉食品; 农村经济粮油、棉麻、蔬菜瓜果、蛋禽、肉食。,六、村落经济的民俗形态,3民间游动工匠的民俗传承 民间游动工匠是民间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生产队伍。农村经济中各种大小农具、运输工具、储存工具;牧村经济中马具、皮革
6、、车辆的制作;山村经济中狩猎、伐木、采矿工具的制作;渔村经济中船、网的制造,以及人们生活必备条件的创造,都依赖这些工匠职业者。,六、村落经济的民俗形态,3民间游动工匠的民俗传承 1民间工匠的技艺传承“百工五法”附:有关工匠高超精湛技艺的传说鲁班一夜修三桥; 2工匠的行业习俗祖师崇拜;行业组织;行规行话;行业禁忌,有的民间传说赵州桥、卢沟桥也是鲁班建造的。传说鲁班与妹妹比赛,在一夜之内(以鸡鸣为限)要修三座桥。他修好了赵州桥、卢沟桥以后,正在修第三座桥,妹妹怕他过于劳累,便自己学着鸡叫了。鲁班以为真的鸡叫,就停了工。这座未完工的桥,就是鸡鸣驿的石桥。 全国各地的著名建筑,都传说是鲁班修的或鲁班指
7、点修的,如五台山的悬空寺、绍兴的北海桥、桂林的花桥、北京天坛祈年殿等。有些地方的自然山水奇胜,也说是鲁班的遗迹,如长江上的瞿塘峡岩穴间露出一块匣子样了石头,传说是鲁班的风箱。四川广元县的鲁班峡,传说是鲁班开凿的。,六、村落经济的民俗形态,3工匠习俗的基本特点师承关系的系谱性技艺传承的封闭性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附:工巧神化与古代巫蛊手段结合的个案 西墅杂记关于工匠“魇镇”传说莫姓;韩姓辽南岫岩的“鬼屋”;辽北农村的“鬼屋”,据传说:有一家莫姓大户人家,每到了深更半夜,房子里便有角力摔跤的声音不停传出。家里人经过多次驱邪禳灾,都不生效。后来,把房宅转卖他人,拆了以后才发现,梁间有木刻的两个小人,裸体
8、披发正在摔跤。这里的灵验当是无稽之谈,但私下镇物倒是完全有可能的。木工安放木雕镇物的例子古今并不少。从西墅杂记记录传说,可以看出工匠常利用这种巫、蛊、咒的手段,来惩治或报复富户雇东。,西墅杂记又记载说:韩氏营造房宅后,死丧不绝;四十多年后,风雨毁坏了院墙,在墙里发现藏有一块孝巾,以砖弁之。这显然是瓦工咒韩宅主人死丧的做法。,从前一家财主大兴土木盖宅院。因为他太刻毒了,木工、瓦工都纷纷偷下镇物,诅咒他快点家败人亡。可是过了好多年,这家不仅没有败落,而且传了好几代,还靠剥削发了大财。工匠们的后代都暗自纳闷,埋怨祖上的镇物不灵。据说,土改时这家地主逃亡到黑龙江一带。农会翻修他家房宅时发现,正房梁间秘
9、密安放着一个小木人赶着一辆小马车向大门外走的样子;大门楼墙里还发现,砖刻上有一个小人手拿弓箭向房中做射箭的姿势。木、瓦工说:赶车的木人是咒财主把家财都拉出去、取耗尽家资的意思;射箭砖人是咒财主家人口丧亡。那么又为什么不灵验呢?木、瓦工说:这两种镇物相克了。赶车人想让财主家破,但是车出不了大门,射箭人把箭头指向木人,所以财主家得以保全。这个故事十分生动地表述了工匠习俗的某些方面。,百工五法,我国工匠生产的民俗传承中,最宝贵的智慧创造就是“百工五法”,这五法便是:矩、规、绳、水、垂。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古人也说“欲知平直,则以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这“五法”早在墨子中就有了简要
10、介绍,他说:“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垂。”,矩:是工匠用以取直角正方的工具,现代工匠用的直角曲尺就是这种工具。古代俗称“鲁班尺”。在历代工匠的使用过程中,又称“车工尺”、“商尺”、“大尺”、“今尺”、“营造尺”。这种尺在我国工匠手里至少传用了三千年了,至今还在使用。这种工具是适应工匠制造器物时取角、正方的技法而产生的。,规:取正圆的工具。我国古代取圆的规是一根平木,一端固定一个圆心轴,另一端凿若干孔,按取圆的大小,在孔中临时插放画线的笔或棍,以手推移。以后才发展成以绳做半径两手操作旋转成圆的技法。据口头传说:这后一种技法是人们发现长草叶尖被风力旋转后在土上留下的圆痕而得到启发
11、的。这种技法远远超过了原始时代磨圆的方法,它对车轮的创造有重大科学价值 。,绳:古代又称“绳墨”,是取平面直线的划线工具,俗称“墨斗”。这是一种简易而精巧的划线工具,在小滑轮轴上缠绳线,让线通过墨槽,然后在材料上任意打印直线。这种技法多用于木工,传用至今。,水:取平的技法自古用水。尚书载:“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正是这种工匠技法的概括。水平法一直流传至今,农村土法建房打地基时,往往还沿用此古法,用大铁锅盛水,然后用绳测地面与水平的差度。后来,由水平又发展成“准尺”是一种丁字形木尺,横向下,测直木是否垂直,找出地面水平。直到使用现代化测具的今天,水平仍旧是仪器的准尺标志。,垂:取直立的垂绳。木匠
12、吊线正是这种技法的工具。自古就有单目测垂直的方法,正是垂法。 以上五法在石匠、木匠、泥瓦匠、皮匠、旋匠、陶工以及各种金属工当中都有广泛的使用价值。百工五法和各种工匠行业的工具使用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各种工匠生产技术最基本的民俗形态,代代师承,发展着各种工匠行业独特的生产职能。,祖师崇拜,各行各业都要推选出某一个或几个有影响的人或神作为本行业的“祖师爷”,比较常见的工匠祖师爷有:木匠、石匠的鲁班,画匠的昊道子,陶匠的范蠡,铁匠的李老君,席篾匠的张班,玉器匠的邱长春,锔缸、补锅匠的女娲,鞋匠的孙膑,剃头匠的罗祖,笔匠的蒙恬,染匠的梅、葛二仙,等等。对“祖师爷”,各行业工匠都顶礼膜拜,定期祭祀,工艺制作时如碰到难题,向“祖师爷”乞求便可解决。,行业组织,旧时工匠们为了维持和发展自己的行业,成立各种行业公会,制定各项行规俗约,如“不得跨行”、“不得跳业”等等,在客观上起到了“固行”、“护业”的作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习俗。比如面塑,它属于雕刻这一造型艺术中,有面花、花馍、花食、花馒头、面羊、面果等种类,用小麦面粉辅以食油、豆、枣捏成各种花样而制成。象陕西的老虎礼馍,高约五尺,长约二尺,重约十五二十市斤,遍身都是各种面花:虎眉是两条鱼,虎眼是两朵花,虎鼻是一只公鸡,虎耳是两只鸟,虎尾是一条大鱼,虎身则由嵌有红枣的云纹卷组成,且插满十二生肖塑像。,民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