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废机油,一是指机油在使用中混入了水分、灰尘、其他杂油和机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等杂质;二是指机油逐渐变质,生成了有机酸、胶质和 沥青状物质。废机油的再生,就是用沉降、 蒸馏、酸洗、碱洗、过滤等方法除去机油里的杂质机油 机油主要可分为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 基础油: (1)矿物油-Mineral 从原油中提炼而成的,此种基础油因受限于原油先天性质,原油的来源,炼制技术,成本等等,在黏度指数,流动点和氧化稳定度方面便有一定的限制要靠添加剂来改善。 (2)合成油-Synthetic 就是把矿物基础油用酯类(Easter)或聚烯类(PAO : Poly-Alfa-Olefine)来取代,再和添加剂参配
2、,就是合成机油,而若是基础油全用酯类或聚烯类取代,便称为全合成机油(Fully-Synthetic Oil)若只有用部分则称为半合成机油(Partial-Synthetic Oil)。 (3)植物油-Vegetable 顾名思义就是从植物所提炼而成的,如黄豆油(Soybeam Oil)篦麻油(Castor Oil),而 castor oil 使用较广泛,因为它能够在铁或钢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现在有些试验性的赛车用油即采用植物油 (4)动物油-Animal 通常用在齿轮的润滑上,如抹香鲸油(Sperm Oil)有非常良好的抗磨和抗压的特性,它用于多数的有限度滑动的差速器。 至于真正发挥机油功能的
3、添加剂,则为了配合不同的基础油的化学特性而稍作调整外,其功效是完全相同的。 乳化液 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水、基础油(矿物油、植物油、合成酯或它们的混合物) 、表面活性剂、防锈添加剂(环烷酸锌、石油磺酸钠(亦是乳化剂) 、石油磺酸钡、苯并三唑,山梨糖醇单油酸酯、硬脂酸铝) 、极压添加剂(含硫、磷、氯等元素的极性化合物) 、摩擦改进剂(减摩剂或油性添加剂) 、抗氧化剂。机油主要可分为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基础油:(1)矿物油-Mineral从原油中提炼而成的,此种基础油因受限于原油先天性质,原油的来源,炼制技术,成本等等,在黏度指数,流动点和氧化稳定度方面便有一定的限制要靠添加剂来改善。(2)合成油
4、-Synthetic就是把矿物基础油用酯类(Easter)或聚烯类(PAO:Poly-Alfa-Olefine)来取代,再和添加剂参配,就是合成机油,而若是基础油全用酯类或聚烯类取代,便称为全合成机油(Fully-Synthetic Oil)若只有用部分则 称为半合成机油(Partial-Synthetic Oil)。(3)植物油-Vegetable顾名思义就是从植物所提炼而成的,如黄豆油(Soybeam Oil)篦麻油(Castor Oil),而 castor oil 使用较广泛,因为它能够在铁或钢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现在有些试验性的赛车用油即采用植物油(4)动物油-Animal通常用在齿轮
5、的润滑上,如 抹香鲸油(Sperm Oil)有非常良好的抗磨和抗压的特性,它用于多数的有限度滑动的差速器。至于真正发挥机油功能的添加剂,则为了配合不同的基础油的化学特性而稍作调整外,其功效是完全相同的。添加剂:(1)清净剂-Detergent引擎在高温操作时会产生结胶(Vanish)和积碳(Carbon)的现象,这些必须靠机油中的清净剂来清除,其成分为金属盐类。(2)驱散剂-Dispersant-或称分散剂引擎在低温操作时,如非高速长时间行驶,会产生所谓的油泥(Sludge)为 防止其产 生,机油中必须添加驱散剂,将油泥均匀的分散在机油中避免油泥沉积在 机油滤清器,汽门推杆及活塞环上,造成润滑
6、油路不顺而致使未被润滑的部分凿成磨损。(3)抗氧化 剂-Anti-Oxidant机油在引擎的高温下,特别容易与空气造成 氧化反应,机油氧化之后颜色会加深,黏度会提高,因而增加机油帮浦及引擎的负荷,同时氧化之后产生的有机酸也会腐蚀引擎的零件,因此保持机油的氧化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极高温的涡轮引擎。(4)防锈添加剂-Anti-Rust Additive为防止引擎的金属零件生锈,理所当然必须添加 防锈剂,此种添加剂的成份均含有一极性基(Polar Radical),利用分子间的极性吸附于金属表面,保护金属免受空气,水分及盐分侵蚀而生锈。(5)抗腐蚀添加剂-Anti-Corrosion Addi
7、tive与防锈添加剂一样,但前者用于保护铁族金属(Ferrous Metal)之零件而后者则用于保护 非铁金属(Non-Ferrous Metal)和合金(Alloy)零件免于硫份和有机酸之腐蚀 。(6)黏度指数改善剂-Viscosity Index Improver基础油受限于原油之本质,其黏度指数只能藉提炼制程改善至一定程度之后便须靠黏度指数改善剂了,也因为黏度指数改善剂的发明才有复级黏度的机油产生。(7)流动点抑制剂-Pour Point Depressnat-又称流动点下降剂所谓流动点就是测定某一特定油料,当其开始不能流动的那一点温度,便是流动点,机油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蜡的成份(蜡虽
8、然在基础油炼制时已经用溶剂消除,但仍然不能达 100%),而这些蜡在低温一旦成为晶体固结时,会阻止机油的流动,为了使引擎在冬天能够顺利启动,必须在机油中添加抑制剂使流动点降低,阻止蜡份结晶,而适应寒冷的气候。(8)抗磨损添加剂-Anti-War Additive引擎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会出现所谓的接口润滑(Boundary Lubrication)的情况,也就是金属活动面在高热膨胀的情况下,将油膜挤开,而形成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直接摩擦,为防止这种情况产生,必须添加抗磨损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在接触金属时,便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一层保护膜来保护金属使之在彼此接触时免于磨损。(9)消泡 剂-Anti-Foa
9、ming Agent机油在引擎内被反复的搅动,自然会产生泡沫,而有泡沫的地方就是没有油膜的地方,引擎便失去保护,而另一方面,有泡沫的地方,同时也代表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大了,也加速其氧化,因此需添加消泡剂以避免泡沫之产生。(10)染色剂-Dye其功能有二:1.识别用,如汽车之 自动变速箱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Fluid)均染成 红色,以便漏油时有利辨识维修; 2.行销广告用,例如日本的二行程机油大部分都染成淡蓝色或红色除了美观外,并可用以广告其润滑油中之基础油精练程度高,颜色淡,才有可能染色。(11)碱性添加剂-Alkaline Additive又称总碱价提升剂(
10、Total Base Number Booster)其作用在于提高润滑油中 碱性物质的剂量其功效即是中和燃料(汽,柴油)中所含之硫份因燃烧后产生的酸性硫化物免的汽缸内壁(Cylinder Wall)及活塞环(Piston Ring)等被这些酸性物质所腐蚀。(12)极压添加剂-Extreme Pressure Additive多为硫化物,氯或磷之添加剂,在发生接口润滑时,能给予金属良好的保护其能防止金属面发生镕接(Welding),崩蚀(Spalling),及咬痕(Galling)等等,如市面上常有些润滑油或油精的广告宣称在转动的金属上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此类便多半是靠极压添加剂的功用。(13)
11、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乳化剂的目的在使润滑油中的水分产生 乳化现象,防止水分和金属表面接触而产生腐蚀作用,常用的乳化剂有菜仔油,牛油,金属皂盐等等。(14)中度极压添加剂-Mid Extreme Pressure Improver一般为极性化合物,对金属表面不起化学作用,但分子的一端附着于金属表面极难分辨,所以能承受的负荷比纯矿物油来的高,也可以称为 油性剂(Oiliness Agent)。(15)完全极压添加剂-Full Extreme Pressure Improver大多数完全极压添加剂多含有硫磺,氯化磷的化合物适合添加在负荷高而且摩擦速度快的润滑油上,但是只有在遇到重负荷的时候极性油膜被破坏产生高温,而此高温时完全极压添加剂才会发生作用而形成化合物,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固体润滑剂,代替已经破坏的液体油膜,一般极压添加剂都有缓和液体油膜被破坏的效果,故亦称为油膜增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