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几何最值问题(讲义) 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通常思路_,_,_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理论依据,_ 是解决最值问题的关键通过转化减少变量,向三个定理靠拢进而解决问题;直接调用基本模型也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高效手段 几何最值问题中的基本模型举例图形lPBA NMlBA APBl原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角形三边关系特征A,B 为定点,l 为定直线,P 为直线 l 上的一个动点,求 AP+BP 的最小值A,B 为定点,l 为定直线,MN 为直线 l 上的一条动线段,求 AM+BN 的最小值A,B 为定点,l 为定直线,P 为直线 l 上的一个动点,求|AP -BP|的最大值轴对称最值
2、转化 作其中一个定点关于定直线 l 的对称点先平移 AM 或 BN 使M,N 重合,然后作其中一个定点关于定直线 l 的对称点作其中一个定点关于定直线 l 的对称点图形BNM CAB原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特征 在ABC 中, M,N 两点分别是边 AB,BC 上的动点,将BMN 沿 MN 翻折,B 点的对应点为 B,连接 AB,求 AB的最小值折叠最值转化 转化成求 AB+BN+NC 的最小值2二、精讲精练1. 如图,点 P 是AOB 内一定点,点 M,N 分别在边 OA,OB 上运动,若AOB=45,OP= ,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 32 ABPOMN2. 如图,当四边形 PABN 的周长
3、最小时,a= A(1, -3)B(4, -1)N(a+2,0)P(a, 0)xyO3. 如 图 , 已 知 两 点 A, B 在 直 线 l 的 异 侧 , A 到 直 线 l 的 距 离 AM=4, B 到 直 线 l 的距 离 BN=1, MN=4, 点 P 在 直 线 l 上 运 动 , 则 的 最 大 值 是 _P-l NMP BA4. 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 ABCD 中,AB=3,AD =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 A 落在 BC 边上的 A处,折痕为 PQ,当点 A在 BC 边上移动时,折痕的3端点 P,Q 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 P,Q 分别在 AB,AD 边上移动,则点 A在 BC
4、 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A DCBPQAA DCB5. 如图,直角梯形纸片 ABCD 中,AD AB,AB=8,AD= CD=4,点 E,F 分别在线段 AB,AD 上,将 AEF 沿 EF 翻折,点 A 的落点记为 P(1)当点 P 落在线段 CD 上时,PD 的取值范围为 ;(2)当点 P 落在直角梯形 ABCD 内部时,PD 的最小值为_ A BCDEFPA BCD EFP A BCDEFPA BCD EFP DCBA6. 如图,MON=90 ,矩形 ABCD 的顶点 A,B 分别在 OM,ON 上,当点 B在 ON 上运动时,点 A 随之在 OM 上运动,且矩形 ABCD 的形状和大
5、小保持不变若 AB=2,BC =1,则运动过程中点 D 到点 O 的最大距离为( )A B C D2+15145524NMDCBAO7. 如图,线段 AB 的长为 2,C 为 AB 上一个动点,分别以 AC,BC 为斜边在AB 的同侧作等腰 RtACD 和等腰 RtBCE,那么 DE 长的最小值是 A BCD E8. 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B=2,A=120,点 P,Q,K 分别为线段BC,CD,BD 上的任意一点,则 PK+QK 的最小值为 AB CDKPQ9. 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 6,l 为过 A 点的一条直线, B,C 两点到 l 的距离分别为 d1,d 2,当 l 绕点 A 任意旋转时,d 1+d2 的最大值为( )A B12 C 33D其最大值与 l 旋转的角度有关,故不能确定5B CAB CA10. 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点 P 为边 BC 上任意一点(可与点 B 或点C 重合),分别过点 B,C,D 作射线 AP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 B,C,D,则 BB+CC+DD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B CD CD BA P【参考答案】一、 知识点睛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根据不变特征进行转化二、 精讲精练162 7435425(1) 834PD (2)66A718 39C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