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涉及食品药品9种罪名构成要件及证据规格.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8031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及食品药品9种罪名构成要件及证据规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涉及食品药品9种罪名构成要件及证据规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涉及食品药品9种罪名构成要件及证据规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涉及食品药品9种罪名构成要件及证据规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涉及食品药品9种罪名构成要件及证据规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涉及食品药品 9 种罪名构成要件及证据规格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中的下列案件: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第 140条) 2、生产、销售假药罪(第 141条) 3、生产、销售劣药罪(第 142条) 4、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第 143条) 5、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 144条) 6、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第 145条) 7、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第 146条) 8、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第 147条) 9、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第 148条)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2、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本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并且销售金额达到 5万元以上或者货值金额达到 15万元以上的行为。(一)追诉标准。-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 十 六 条 规 定 ,生 产 者 、销 售者 在 产 品 中 掺 杂 、掺 假 ,以 假 充 真 ,以 次 充 好 或 者 以 不 合格 产 品 冒 充 合 格 产 品 ,涉 嫌 下 列 情 形 之 一 的 ,应 予 立 案 追诉 :1、伪 劣 产 品 销 售 金 额 五 万 元 以 上 的 ;2、

3、伪 劣 产 品 尚 未销 售 ,货 值 金 额 十 五 万 元 以 上 的 ;3、伪 劣 产 品 销 售 金 额 不满 五 万 元 ,但 将 已 销 售 金 额 乘 以 三 倍 后 ,与 尚 未 销 售 的 伪劣 产 品 货 值 金 额 合 计 十 五 万 元 以 上 的 。 (二)犯罪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对生产、销售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而且还侵犯了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实施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一切从事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等单位以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

4、人,都能成为本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一般都具有牟取非法利润的目的,即行为人明知是伪劣产品而予以生产或者销售。过失行为,生产者不知原材料假或者不符合质量标准,而生产或销售的,不构成本罪。(三)证据参考标准。- 3 -1、犯罪主体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辩认能力与

5、控制能力。(3)证明单位的证据。证明是否属于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证明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等的身份证明。2、犯罪主观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明知的证据: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3)证明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4)目的:获取非法利润;牟利;营利。3、犯罪客观要件证据。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证据。(1)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的证据:假冒具有特种行业许可证: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压力容器工业、计量器具- 4 -工业、农业种子生

6、产、销售上述行为产品;伪造产品产地、冒用厂名、厂址以及注册商标;假冒产品质量认证书及其标志;以一种产品冒充多种产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冒充产品。(2)证明行为人以不合格的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行为的证据: 不符合国家标准:品种、合格、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其他;具有下列行为的产品:明令淘汰的产品、生产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以处理品冒充合格品出售、其他。(3)证明行为人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下列行为的证据: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足以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或已造成危害;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传染性疾病或已经造成传染性疾病;生产、销售不符合卫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造成对工作严重危害

7、和已经造成危害;生产、销售不符合安生标准的产品,足以造成严重后果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足以造成严重后果和已经造成后果的;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给生产造成损失的。(四)侦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罪是以销售金额为衡量犯罪情节的主要标准,构成犯罪的起点为销售金额在 5万元以上。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金额三倍以上的,- 5 -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9

8、7年 4月 22日联合发布的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补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指定的估价机构确定。多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未经处理的,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累计计算。二、生产、销售假药罪(第一百四十一条) 本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药品管理法规,故意生产和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一)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 十 七 条 规 定 ,生 产 (包 括 配制 )、销 售 假 药 ,涉 嫌 下 列 情 形 之 一 的 ,应 予 立 案 追 诉 : (1)含 有 超 标 准 的 有 毒 有 害 物 质 的 ;(2)不

9、含 所 标 明 的 有 效成 份 ,可 能 贻 误 诊 治 的 ;(3)所 标 明 的 适 应 症 或 者 功 能 主 治超 出 规 定 范 围 ,可 能 造 成 贻 误 诊 治 的 ;(4)缺 乏 所 标 明 的 急救 必 需 的 有 效 成 份 的 ;(5)其 他 足 以 严 重 危 害 人 体 健 康 或者 对 人 体 健 康 造 成 严 重 危 害 的 情 形 。- 6 -(二)犯罪构成要件。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药品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利,属于复杂客体。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至

10、于生产、销售者是否具有生产、销售药品的合法资格,不影响本罪的成立。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生产或销售的是假药,会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果,为牟取非法利益,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过失生产、销售假药者,不构成本罪。(三)证据参考标准。1、犯罪主体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

11、具有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3)证明单位的证据。证明是否属于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企- 7 -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证明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等的身份证明。2、犯罪主观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明知的证据: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3)目的:获取非法利润;牟利;营利。3、犯罪客观要件证据。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犯罪行为的证据。(1)生产、销售假药行为的证据:假冒药品生产许可证;假冒经营企业许可证;假冒制剂许可证;伪造药品产地、冒用厂名、厂址以及注册商标;假冒药品质量认证书及其标志。(2)证明以不

12、合格的药品冒充合格药品行为的证据:药品所含成份的名称与国家药品标准的规定不符;药品所含成份的名称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药品标准的规定不符;以非药品冒充药品;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未取得批准文号生产的药品;变质不能药用的药品;被污染不能药用的药品。(3)证明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行为的证据:生产、销售的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生产、销售的假药已经造成危害人体健康。(4)证明其他生产、销售假药行为的证据。- 8 -(四)侦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足以危害人体健康只是一种危险性。因此,本罪应以危险犯的定罪原则处理。但这种“

13、 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的危险应有科学的依据,并且应该是以不特定的多数人为对象的。2、本罪与按照民间土方、偏方生产或者销售药品的界限。有些民间土方、偏方对某些疾病确有一定疗效,或虽无明显疗效,但流传已久,在群众心目中威信很高,也没有什么毒副作用,按照这些土方、偏方生产、销售药品,虽然和国家药品管理制度不符,但其社会危害不大,不能按本罪论处。但以欺骗为目的,故意配制有毒有害药品,危害人体健康的,要以犯罪论处。三、生产、销售劣药罪(第一百四十二条) 本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一)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14、的规定(一)第 十 八 条 规 定 ,生 产 (包 括 配制 )、销 售 劣 药 ,涉 嫌 下 列 情 形 之 一 的 ,应 予 立 案 追 诉 :1、造 成 人 员 轻 伤 、重 伤 或 者 死 亡 的 ;2、其 他 对 人 体 健 康 造 成严 重 危 害 的 情 形 。 - 9 -(二)犯罪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药品管理制度和公民的健康权利。2、客观表现为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或单位均可构成本罪主体。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生产或销售的劣药会发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结果,为牟取非法利益,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过失不

15、构成本罪。(三)证据参考标准。1、犯罪主体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3)证明单位的证据。证明是否属于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证明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等的身份证明。2、犯罪主观要件证据。- 10 -具

16、体证据包括:(1)证明行为人明知的证据: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3)证明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4)目的:获取非法利润;牟利;营 利。3、犯罪客观要件证据。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劣药犯罪行为的证据。具体证据包括:(1)证明药品的含量“不符合国家 药品规定标准” 行为的证据;(2)证明药品的含量“不符合省(或自治区、直辖市)药品规定标准” 行为的 证据;(3)证明生产 超过有效期的药品行为的证据;(4)证明销售超过有效期的药品行为的证据;(5)证明其他生产、销售“ 不符合药品标准 规定” 行为的证据;(6)不

17、具有与所生产药品相适应的技术条件的证据;(7)不具有与所生产药品相适用的厂房、设施和卫生环境的证据;(8)不具有与所生产药品能进行质量检验的机构或者人员及必要的仪器设备的证据;(9)未经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药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批准的证据;(10)无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证据。(四)侦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1 -罪与非罪的界限,关键是看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果生产、销售劣药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或者危害较轻的,则不构成犯罪。四、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第一百四十三条)本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明知生产、销售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而进行生产、销售,足以造成严

18、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行为。(一)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 十 九 条 规 定 ,生 产 、销 售 不符 合 卫 生 标 准 的 食 品 ,涉 嫌 下 列 情 形 之 一 的 ,应 予 立 案 追诉 :1、含 有 可 能 导 致 严 重 食 物 中 毒 事 故 或 者 其 他 严 重 食 源性 疾 患 的 超 标 准 的 有 害 细 菌 的 ;2、含 有 可 能 导 致 严 重 食 物中 毒 事 故 或 者 其 他 严 重 食 源 性 疾 患 的 超 标 准 的 其 他 污 染物 的 。 (二)犯罪构成要件。1、侵犯的

19、客体是国家的食品卫生监督制度和消费者权利和生命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 12 -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主体。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本罪的故意是间接故意。(三)证据参考标准。1、犯罪主体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

20、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3)证明单位的证据。证明是否属于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证明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等的身份证明。2、犯罪主观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明知的证据:明知自己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3)证明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4)目的:获取非法利润;牟利;营利。- 13 -3、犯罪客观要件证据。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犯罪行为的证据。具体证据包括:(1)证明生

21、产、销售腐败变质食品行为的证据;(2)证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污染性食品行为的证据;(3)证明生产、销售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食品行为的证据;(4)证明生产、销售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制品行为的证据;(5)证明生产、销售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兽、畜、水产品行为的证据;(6)证明包装不洁造成污染行为的证据;(7)证明生产、销售影响营养、卫生食品行为的证据;(8)证明生产、销售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行为的证据;(9)证明“超过 保存期限” 行为的证 据;(10)证明生产、销售含未经批准使用的添加剂、残存农药的食品行为的证据;(11)证明生产、销售卫生部门禁止出售的食品行为的证据;(12

22、)证明其他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行为的证据。(四)侦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罪与一般违反食品卫生法规的行为有明显的区别。区分二者的关键就在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的行为是否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 14 -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果没有上述严重危害,行为人不构成犯罪,只是一般违法行为。五、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一百四十四条)本罪是指违反食品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故意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一)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

23、 二 十 条 规 定 ,在 生 产 、销 售的 食 品 中 掺 入 有 毒 、有 害 的 非 食 品 原 料 的 ,或 者 销 售 明 知掺 有 有 毒 、有 害 的 非 食 品 原 料 的 食 品 的 ,应 予 立 案 追 诉 。 使 用 盐 酸 克 仑 特 罗 (俗 称 “瘦 肉 精 ”)等 禁 止 在 饲 料 和 动物 饮 用 水 中 使 用 的 药 品 或 者 含 有 该 类 药 品 的 饲 料 养 殖 供人 食 用 的 动 物 ,或 者 销 售 明 知 是 使 用 该 类 药 品 或 者 含 有 该类 药 品 的 饲 料 养 殖 的 供 人 食 用 的 动 物 的 ,应 予 立 案

24、追 诉 。 明 知 是 使 用 盐 酸 克 仑 特 罗 等 禁 止 在 饲 料 和 动 物 饮 用水 中 使 用 的 药 品 或 者 含 有 该 类 药 品 的 饲 料 养 殖 的 供 人 食用 的 动 物 ,而 提 供 屠 宰 等 加 工 服 务 ,或 者 销 售 其 制 品 的 ,应 予 立 案 追 诉 。 - 15 -(二)犯罪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利。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和个人均能构成本主体。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25、过失不构成本罪。犯罪目的一般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但是否牟利不是构成本罪的必要要件。(三)证据参考标准。1、犯罪主体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3)证明单位的证据。证明是否属于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证明法定代表人、单

26、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等的身份证明。- 16 -2、犯罪主观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明知的证据: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3)证明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4)目的:获取非法利润;牟利;营利。3、犯罪客观要件证据。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证据。具体证据包括:(1)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有工业酒精食品行为的证据;(2)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有工业染料食品行为的证据;(3)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有色食品行为的证据;(4)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有化学合成剂食品行为的证据;(5)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有毒

27、品(包括精神药品)食品行为的证据;(6)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有受污染水源食品行为的证据;(7)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其他有毒、有害食品行为的证据。(四)侦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本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界限。两罪的区别在于:一是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生产、销售的是有毒、有害的食品,即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的犯罪对象只是未达到食- 17 -品卫生标准的食品,该食品中未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二是客观方面不同。本罪须具有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行为;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尽管也掺入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造成食品

28、不符合卫生标准,但加入的物质仍然是食品原料,只不过是变质、腐败或被污染了;三是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客观方面要求的行为即可构成既遂;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是危险犯,只有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才能构成既遂。2、本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与投放危险物质罪区别的关键是,犯罪的目的不同:本罪的目的是获取非法利润,虽然行为人对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是明知的,但并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目的是使不特定多数人死亡或伤害,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本罪与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关键在于对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过失

29、投放危险物质不是故意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造成的,而本罪则故意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六、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第一百四十五条)- 18 -本罪是指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一)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 二 十 一 条 规 定 ,生 产 不 符 合保 障 人 体 健 康 的 国 家 标 准 、行 业 标 准 的 医 疗 器

30、械 、医 用 卫生 材 料 ,或 者 销 售 明 知 是 不 符 合 保 障 人 体 健 康 的 国 家 标 准 、行 业 标 准 的 医 疗 器 械 、医 用 卫 生 材 料 ,涉 嫌 下 列 情 形 之 一的 ,应 予 立 案 追 诉 :1、进 入 人 体 的 医 疗 器 械 的 材 料 中 含 有超 过 标 准 的 有 毒 有 害 物 质 的 ;2、进 入 人 体 的 医 疗 器 械 的 有效 性 指 标 不 符 合 标 准 要 求 ,导 致 治 疗 、替 代 、调 节 、补 偿 功能 部 分 或 者 全 部 丧 失 ,可 能 造 成 贻 误 诊 治 或 者 人 体 严 重 损伤 的 ;

31、3、用 于 诊 断 、监 护 、治 疗 的 有 源 医 疗 器 械 的 安 全 指标 不 合 符 强 制 性 标 准 要 求 ,可 能 对 人 体 构 成 伤 害 或 者 潜 在危 害 的 ;4、用 于 诊 断 、监 护 、治 疗 的 有 源 医 疗 器 械 的 主 要性 能 指 标 不 合 格 ,可 能 造 成 贻 误 诊 治 或 者 人 体 严 重 损 伤 的 ;5、未 经 批 准 ,擅 自 增 加 功 能 或 者 适 用 范 围 ,可 能 造 成 贻 误- 19 -诊 治 或 者 人 体 严 重 损 伤 的 ;6、其 他 足 以 严 重 危 害 人 体 健 康或 者 对 人 体 健 康

32、造 成 严 重 危 害 的 情 形 。 医 疗 机 构 或 者 个 人 知 道 或 者 应 当 知 道 是 不 符 合 保 障 人体 健 康 的 国 家 标 准 、行 业 标 准 的 医 疗 器 械 、医 用 卫 生 材 料而 购 买 并 有 偿 使 用 的 ,视 为 本 条 规 定 的 “销 售 ”。 (二)犯罪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用卫生材料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利。2、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医用器材,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三)证据参考标准。1、犯罪主

33、体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3)证明单位的- 20 -证据。证明是否属于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证明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等的身份证明。2、犯罪主观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明知的证据:明知自己的行为

34、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3)证明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4)目的:获取非法利润;牟利;营利。3、犯罪客观要件证据。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健康标准医用器材犯罪行为的证据。具体证据包括:(1)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健康标准的诊断器械行为的证据;(2)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健康标准的治疗器械行为的证据;(3)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健康标准的预防疾病器械行为的证据;(4)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健康标准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仪器、设施、装置、器官、植入物、相关物品等医疗器械行为的证据;(5)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

35、不符合健康标准的替代人体器官的仪器、设备、装置、器官、植入物、相关物品等医疗器械行为的证据;(6)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健康标准的诊断医用材料行为的证据;(7)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 21 -合健康标准的治疗医用材料行为的证据;(8)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标准的预防疾病医用材料行为的证据;(9)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健康标准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医用材料行为的证据;(10)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健康标准的替代人体器官的仪器、设备、装置、器官、植入物、相关物品等医疗器械行为的证据;(11)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其他不符合健康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行为的证据。(四)侦查工作中应注

36、意的问题。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生产、销售医疗器械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没有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而生产、销售医疗器械的,根据有关规定,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医疗器械的,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医疗器械的,属于刑法第225条第(4)项规定的“ 其他严重扰乱市 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情 节严 重的,应 当依法以非法经营 罪定罪处罚。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7、,既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又可能构成生产、销售- 22 -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如果只构成一罪,则依构成之罪从重处罚;如果两罪都能构成,则属想象竞合,应择一重罪依法治罪科刑。七、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第一百四十六条)本罪是指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一)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 二 十 二 条 规 定 ,生 产 不 符 合保 障 人 身 、财 产 安 全 的 国 家 标 准 、行 业 标 准

38、 的 电 器 、压 力容 器 、易 燃 易 爆 或 者 其 他 不 符 合 保 障 人 身 、财 产 安 全 的 国家 标 准 、行 业 标 准 的 产 品 ,或 者 销 售 明 知 是 以 上 不 符 合 保障 人 身 、财 产 安 全 的 国 家 标 准 、行 业 标 准 的 产 品 ,涉 嫌 下列 情 形 之 一 的 ,应 予 立 案 追 诉 :1、造 成 人 员 重 伤 或 者 死 亡的 ;2、造 成 直 接 经 济 损 失 十 万 元 以 上 的 ;3、其 他 造 成 严 重后 果 的 情 形 。 (二)犯罪构成要件。- 23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和其

39、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为标准的产品的监督管理制度,也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产品质量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其中既包括合法的生产者、销售者,也包括非法的生产者销售者。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犯罪目的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但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不影响本罪的构成。(三)证据参考标准。1、犯罪主体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对于户籍、出生证

40、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3)证明单位的证据。证明是否属于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企- 24 -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证明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等的身份证明。2、犯罪主观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明知的证据: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3)证明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4)目的:获

41、取非法利润;牟利;营利。3、犯罪客观要件证据。 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犯罪行为的证据。具体证据包括:(1)证明行为人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电气产品行为的证据;(2)证明行为人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压力容器产品行为的证据;(3)证明行为人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易燃、易爆产品行为的证据;(4)证明行为人生产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产品行为的证据;(5)证明行为人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电器产品行为的证据;(6)证明行为人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压力容器产品行为的证据;(7)证明行为人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

42、易燃、易爆产品行为的证据;(8)证明行为人销售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标准的产品行为的证据。- 25 -(四)侦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罪与非罪的标准主要是看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产品的行为,是否造成致人死亡、财产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有严重后果,构成本罪;没有严重后果,销售金额又不到 5万元的可视为一般违法行为。八、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一百四十七条)本罪是指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

43、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一)追诉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 二 十 三 条 规 定 ,生 产 假 农 药 、假 兽 药 、假 化 肥 ,销 售 明 知 是 假 的 或 者 失 去 使 用 效 能 的 农药 、兽 药 、化 肥 、种 子 ,或 者 生 产 者 、销 售 者 以 不 合 格 的 农药 、兽 药 、化 肥 、种 子 冒 充 合 格 的 农 药 、兽 药 、化 肥 、种 子 ,涉 嫌 下 列 情 形 之 一 的 ,应 予 立 案 追 诉 :1、使 生 产 遭 受 损 失二 万 元 以 上 的 ;2、其 他 使 生

44、 产 遭 受 较 大 损 失 的 情 形 。 - 26 -(二)犯罪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生产、销售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管理制度,也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农业生产。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生产、销售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假种子,或者以不合格的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三)证据参考标准。1、犯罪主体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

45、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3)证明单位的证据。证明是否属于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证明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等的身份证明。- 27 -2、犯罪主观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明知的证据: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3)证明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4)目的:获取非

46、法利润;牟利;营利。3、犯罪客观要件证据。证明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犯罪行为的证据。具体证据包括:(1)证明行为人生产伪劣、失效农药行为的证据;(2)证明行为人生产伪劣、失效兽药行为的证据;(3)证明行为人生产伪劣、失效化肥行为的证据;(4)证明行为人生产伪劣、失效种子行为的证据;(5)证明行为人销售伪劣农药行为的证据;(6)证明行为人销售伪劣兽药行为的证据;(7)证明行为人销售伪劣化肥行为的证据;(8)证明行为人销售伪劣种子行为的证据。(四)侦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罪与非罪的界限,关键是看行为人有无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的故意和是否使生产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如

47、果行为人不知道是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而予以销售的,或者行为人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没有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不构成本罪。但根据刑法第- 28 -一百四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销售金额在 5万元上的,可以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当前在司法实践中要特别注意防止“以罚代刑 ”,对那些生产、 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人,不仅要依法判处其赔偿经济损失,而且要坚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九、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第一百四十八条)本罪是指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一)追诉标准。最高

48、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 二 十 四 条 规 定 ,生 产 不 符 合卫 生 标 准 的 化 妆 品 ,或 者 销 售 明 知 是 不 符 合 卫 生 标 准 的 化妆 品 ,涉 嫌 下 列 情 形 之 一 的 ,应 予 立 案 追 诉 :1、造 成 他 人容 貌 毁 损 或 者 皮 肤 严 重 损 伤 的 ;2、造 成 他 人 器 官 组 织 损 伤导 致 严 重 功 能 障 碍 的 ;3、致 使 他 人 精 神 失 常 或 者 自 杀 、自残 造 成 重 伤 、死 亡 的 ;4、其 他 造 成 严 重 后 果 的 情 形 。 (二)犯罪构成要件

49、。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化妆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制度以及消费者的人身健康权利。2、客观方面表现- 29 -为行为人违反国家对化妆品的管理法规、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三)证据参考标准。1、犯罪主体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2)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3)证明单位的证据。证明是否属于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4)证明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等的身份证明。2、犯罪主观要件证据。(1)证明行为人明知的证据: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直接故意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希望危- 30 -害结果发生;(3)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食品饮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