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34849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正确填涂在机读卡相应题号选项上;其他主观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作答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和作文纸依次收回。作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2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谤讥(bng) 寥廓(lio) 胆怯(qu) 浪遏飞舟()B.忸怩(n) 丰腴(y) 戛然而止(ji) 有恃无恐(sh)C.青荇(xng) 谥号(y) 挟持(xi) 怒发冲冠(

2、gun)D.百舸(g) 漫溯(su) 慰藉(ji) 强人所难(qing)2. 下列划线字词类活用用法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A.且尝为晋君赐矣 常以身翼蔽沛公 若不阙秦B.沛公欲王关中 樊於期乃前曰 与郑人盟 C.进兵北略地 发尽上指冠 函封之D.太子迟之 烛之武退秦师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3. 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第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左传 ,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B.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描述,反映了先秦春秋时期的大量历史史实,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C.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是一部记事

3、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 国,约有 240 年历史的史学著作,刘向等人汇编。D.鸿门宴节选自史记 ,作者是西汉司马迁,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常以身翼蔽项王 群臣怪之 此其志不在小 越国以鄙远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素善留侯张良 吾得兄事之 - 2 -项伯杀人,臣活之 非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 B. / C/ D.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狗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即使是作为宠物的小巴儿狗,大的能耐没有,但它 们的乖巧和聪明,给人们增添生活的愉悦和乐趣,怕也是

4、罄竹难书。B朱光潜幼年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一次被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了父亲最年幼的学生。 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 “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D日本著名的作家川端康成有着浓厚的崇拜女性的审美情趣,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几乎个个给人以美的感受,但他笔下的男性形象就相形见绌了。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1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611 小题。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 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

5、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 ,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荆轲遂见太子,太子避席顿首曰:“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

6、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往使。”- 3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 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选自刺客列传,有删改)注:曩者:过去。这里指刚才。不称:不相宜,不合适。 博:古代一种博戏。太牢:牛、羊、猪三种牲畜各一头,是古代祭祀的重礼。借指贵重美食。6下面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A盖聂怒而目之 范增数目项王B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公曰:“吾其还也。”亦去之C使

7、使往之主人 君之所知也D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不如因善遇之7下面对加点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使使往之主人:前一“使”字为动词,意为“派遣”;后一“使”字为名词,意为“使者”。B使悉反诸侯侵地:“悉”,副词,意为“全部、全都”;“反”通“返”,意为“返还”。C“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于是”,表示事情紧接着前事发生,意同“就”;“舍上舍”,前一个“舍”为动词,后一个“舍”为名词。D供太牢具,异物间进:“异物”,意为“不一般的东西”,指特异珍奇之物,如珍珠宝玉等。8指出与例句“燕小弱,数困于兵”句式相同的一项(3 分)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

8、者 D夫晋,何厌之有9用“/”为下面文字断句(4 分)荆 轲 嗜 酒 日 与 狗 屠 及 高 渐 离 饮 于 燕 市 酒 酣 以 往 高 渐 离 击 筑 荆 轲 和 而 歌 于 市 中 相 乐 也 已 而 相 泣 旁 若 无 人 者。- 4 -10.关于荆轲的形象,有人拟了一副对联:“死生一度人皆有,意气相倾山可移”,高度赞扬了荆轲的伟大人格。请你根据文本第二段的内容再拟一副对联,要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4 分)上联: 下联: 11“论剑”“争道”“饮酒”“和歌”等情节刻画的荆轲形象与课文荆轲刺秦王中的一致吗?请结合细节,分析教材中荆轲形象与上述文本中荆轲形象。(4 分)三、本大题共 6 小题

9、,共 30 分。阅读毛主席的一首词作,回答 1214 小题。 (9 分)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2对这首词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用“幽燕”这个北戴河在古代所属的州郡名称来代指游览地,不仅扣住了题目,同时又传递出厚重的历史感,扩大了意境。B. “滔天”在这里形容水势之大,上达天际。同时该词还有比喻罪恶、灾祸很大之意,如“罪恶滔天” 。C.“挥鞭”与“跃马扬鞭” “快马加鞭”在古代都是常用于形容策马奔驰加速前行的,这里指武力征讨,整顿河山。D.往事:过去的事

10、,这里指公元二 0 七年(建安十二年)曹丕东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1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大雨” 、 “白浪” ,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雄浑壮阔。- 5 -B.“知向谁边”意为不知道往哪边走,突出了诗人在狂风暴雨中的茫然无措之感。C.上片实写眼前所见之景,视线从上而下、由近而远,极富层次感。D.“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14.“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运用对比手法抒发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3 分)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有缘千里来相会,无

11、缘对面不相逢。C.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阅读下面一首当代诗歌,回答 1516 小题。 (8 分)惠安女子舒 婷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以古老部落的银饰约束柔软的腰肢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啊,浪花无边无际天生不爱倾诉苦难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唤醒普遍的忧伤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6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注】福建惠安,历史上是一个“十年九旱,十雨九涝”的地方,闭塞、贫穷。男子长年漂泊在海上,早婚、长住娘家等封建陋

12、习,给惠安女子带来了许多苦难,历史留下过集体自杀这样触目惊心的记载。15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A.前两句将惠安女子望眼欲穿的双眼定格,那似火的目光传递的是惠安女子对丈夫或恋人刻骨的思念和无限的牵挂。B.第二节中“蒲公英” “海面” “浪花”这些意象的使用暗示了她们最终的失落。C.第三节“洞箫” “琵琶” “晚照”等意象为惠安女子的忧伤增添了古韵,使这份忧伤有了历史的纵深感。D.第三节中一个“咬”字细腻地写出了惠安女子的羞涩和矜持。16有人说,诗的最后一句“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表达了诗人对惠安女子命运改变的欣喜之情,你同意吗?联系全诗说说你的理

13、解。 (5 分)17.按原文填空。 (13 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沁园春长沙 ) _,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 ,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 )高渐离击筑, , ,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刺秦王 )吾入关, , ,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 , ,庄不得击。 (鸿门宴 )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 7 -。 (荆轲刺秦王 )四、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7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824 小题。秋风桐槐说项羽梁衡这里属于江苏省宿迁市。我原本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座古朴的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这项羽故里竟是一座新

14、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两棵树了,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斯人远去,旧物难寻,今天要想触摸一下他的“体温” ,体会一下他的情感,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 。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这棵树下,这桐树就特别的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项羽是公元前 232 年出生的,算到现在已有两千二百多年了。梧桐这个树种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寿命。但是,这棵“项里桐”却怪,每当将要老死之时,树根处就又生出一株小桐,这样接续不断,代代相传。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是第九代了。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

15、。桐树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它体型庞大,巍然如山,又寿命极长。由于此地是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几次决口,这故里曾被淹没、推平,唯有这棵槐树不死。其树身已被淤没六米多深,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它探出淤泥的树头,而这树头又已长出一房之高,翠枝披拂,二人才能合抱。岁月沧桑,英雄多难,这个从淤泥中挣扎而出的树头某年又遭雷电劈为两半,一枝向北,一枝向南,撕肝裂肺,狂呼疾喊,身上还有电火烧过的焦痕。向北的那枝,略挺起身子,斗大的树洞,怒目圆睁,青筋暴突,如霸王扛鼎;向南的一枝已朽掉了木质部分,只剩下半圆形的黑色树皮,活像霸王刚刚卸落的铠甲。但不管南枝、北枝都绿叶如云,浓荫泼地。两千年的

16、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又炼成了雷公槐。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不知几经战火,文物留存极少,而他的故里却一直没有被人忘记。清康熙四十年,时任县令在原地竖了一块碑,上书“项王故里”四个大字,从此这里就香火不绝,直到现在有了这个旅游城。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 8 -而生的成语。如:破斧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沐猴而冠、锦衣夜行。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来条,项羽一人就

17、占到百条。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呀,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这一份文化贡献。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他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则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活埋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个人英雄,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这些都是他失败的因素。但他却在最后失败的一刹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个自我。垓下受困,他毫无惧色,再发虎威,连斩数将。当他知道已不可能突围时,便对敌阵中的一个熟人喊道,你过来,拿我的头去领赏吧。说罢拔剑自刎。他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宁肯去见阎王,也羞于再见江东父老。他与刘邦长期

18、争斗,看到生灵涂碳,就说百姓何罪?请与刘邦单独决斗。狡猾的刘邦当然不干。这也看出他纯朴天真的一面。项羽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填了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好歌词,感天动地、流传千古。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他身上的这些矛盾、冲突、故事,有巨大的悲剧之美,因此他是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民间说唱的好话题。连国粹京剧都专为他设了一个脸谱。直到现在,他的故里又出现了这个旅游城,城门、大殿、雕像、车马、演出、射箭、投壶、立体电影、仿古一条街。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

19、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百姓自觉地封他为神,这就像商人把关羽奉为财神,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后人纷纷从不同角度褒贬他,评点他,抒发自己的感慨。唐代诗人杜牧抱怨项羽脸皮太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宋代的李清照却推崇他的这种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毛泽东则借他来诠释政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而就在这个园子里,在秋风梧桐与黄河古槐的树荫下,我

20、看见几个姑娘对着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个小男孩已经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这个旅游城的设计是以游乐为主,所以强调互动,游人可以上去乘车骑马,可以与雕像拥抱照相,可以出入项羽的卧房、大帐。但是有两个地方不能去,那就是青桐树下和古槐- 9 -树旁。两棵树周都围了齐腰的栏杆,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再嬉闹的游人到了树下也立即肃穆而立,礼敬有加。他们轻手轻脚,给围栏系上一条条红色的绸带,表达对项王的敬仰并为自己祈福。于是这两个红色的围栏便成了园子里最显眼的、在绿地上与楼阁殿宇间飘动着的方舟。秋风乍起,红色的方舟上托着两棵苍翠的古树。站在项羽城里,我想,我们现在还能知道项羽,甚至还可以开发项羽,

21、第一要感谢司马迁,第二要感谢这两棵青桐和古槐。幸亏有这青桐、古槐为项羽故里存了一脉魂,为我们存了一条汉文化的根。我以为要记录历史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文字,如史记 ;一种是文物,如长城、金字塔;第三种就是古树。因为世间比人的寿命更长,又与人类长相厮守的活着的生命就只有树木了。它可以超出人十倍、二十倍地存活,它的年轮在默默地帮人类记录历史。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塑造了一个触手可摸的项羽。(有删改)18文中加点词语的读音与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扛(gng)鼎 岁月沧桑B栖(x)身 浅尝则止 C亵(xi)玩 破斧沉舟 D驰骋(chng) 生灵涂碳19下列词语中的“疾”与第段“狂呼疾喊”之“

22、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A疾驰 B.疾恶如仇 C.奋笔疾书 D.疾风暴雨2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项羽故里被设计成以游乐为主的旅游城,但作者并没有否定这种商业化的做法。B.第段末对姑娘和小男孩的描写,暗示项羽故里对他们仅具有游乐价值。C.第段“红色的方舟上托着两棵苍翠的古树” ,既是写景,也是抒情。D.作者认为司马迁和青桐古槐一样,都为我们存了一条汉文化的根。21、第段写出了手植槐的 、 、 的特点(3 分)- 10 -22、本文以“秋风桐槐说项羽”为题目,请结合第-段内容分条概括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5 分)23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3、(4 分)我看见几个姑娘对着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个小男孩已经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24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含义(2 分)及在文中的作用。 (4 分)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塑造了一个触手可摸的项羽。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25. 微写作(10 分)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 字左右。如果要给未来新高一的同学学习现当代诗歌提供一些建议,你会说些什么?要求具体,切实。俗语云:时势造英雄。请你以烛之武或刘邦为例,谈谈对这种说法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自圆其说。请以“秋 之遐思”为题,在 处补充一个字,使之组成完整的题目并填写在答题纸上,

24、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26.作文(5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不少于 700 字。将一张和食品保鲜膜一样薄的石墨烯薄片覆盖在一只杯子上,如想用一支铅笔戳穿它,需要一头大象站在铅笔上。这么薄而又坚硬的石墨烯被誉为 21 世纪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的用途非常广泛。用它制造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更快、能耗降低。它是一种“透明”的导体,可用于生产新一代电脑、电视、手机等可弯曲的显示屏。目前利用石墨烯制造的手机电池,充电 15 分钟可以实现约一周的续航能力,未来还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容量不足及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利用细菌的细胞在石墨烯上无法生长的特性,可以制作绷带、食品包装,也可生产抗菌服装、床上用品等。在塑料里加入极少的石墨烯,能- 11 -使塑料的抗热性能提高 30 摄氏度,在此基础上可以研制出薄、轻、拉伸性好和超强韧的新型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飞机和卫星,还可制造出超坚韧的防弹衣。石墨烯对我们的未来生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有一天石墨烯得到广泛应用,你将会有怎样的经历和体会?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想象不能脱离材料对石墨烯特性、功能的描述。写一篇记叙文,写在答题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