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 积极的 生活态度,1992年8月,中日两国儿童在内蒙古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年龄11岁至16岁之间,但中日两国的孩子,在夏令营中表现截然不同:日本的孩子黑木雄介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直流,但是仍坚持前行;一位中国的女孩子刚走几步,就走不动了,见到了医生眼泪汪汪,她被送回大本营。途中,日本的孩子行囊满满的,中国的孩子的行囊,只是装样子,都是空空的。到了宿营地,日本的孩子将香肠、黄瓜、柿子椒等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什么也不干的,全是中国的孩子。老师批评他们不劳而获,他们木然无语。日本的孩子将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起来,而中国的孩子,却一边走一边丢。日本的孩子见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木
2、棍围起来,而中国的孩子却不能这样做.,我们需要反省!,在日本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陪护老人等,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时,父母们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总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是日本父母的根本出发点。,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在这一观念指导下,许多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3、,到外面打工挣钱。,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事自己干,第一节 自已的事自已干,独立性,依赖性,矛盾,一、为什么要学会自理?,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去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 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自理?,一、为什么要学会自理?,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
4、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自理?,一、为什么要学会自理,学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正面)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 。 如果不学会自理呢?(反面)难有什么大的作为懒惰与无能的表现,二、学会自理的内容,今天爸妈有事外出一周,就我一个人在家,怎么办呢?我要做哪些事情?做饭菜? 洗衣服?如何安排我的学习时间、生活作息时间?,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学会自理,三、如何培养自理的能力,自理能力是天生就有的吗?,自理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有一天,他把孩子抱上一张桌子,鼓励他跳下来,孩子以为有爸
5、爸的保护,就放心地往下跳。谁知往下跳的时候,爸爸却走开了,小洛克菲勒摔得很重,在地上哭起来。这时,老洛克菲勒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就开始学会自立吧!”,说明什么道理?,克服依赖心理,你会做哪些事?,1、自己洗衣服。 2、自己做作业,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3、自己骑自行车上学。 4、自己去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学习用品。 5、在家打扫卫生、饭后洗碗。 6、父母生病,能照顾他们(买菜做饭)。 7、父母工作忙或外出,能照顾好自己。 8、在班内,能做好自己负责的事情。,其次,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小组
6、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最棒),整理书包 洗衣服 做一道菜 接待客人,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小辩论:,正方: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反方: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培养自理能力,作为未成年人还缺乏完全独立生活的能力,在法律上还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因此我们还离不开父母的帮助与监护。 一方面要增强自立意识,提高自立能力; 一方面也要善于听取父母、老师及他人的意见。,三、如何培养自理的能力,克服依赖心理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父母的监督与帮助,自立歌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陶行知,刘威说:“我现在年龄还小,只能靠爸爸妈妈照顾,等我长大了才能自立自强。” 冯立说:“我特别想自立自强,凡是我自己的事,我都要自己做主,不要大人管。” 赵青说:“我在学习中遇事都拒绝别人的帮助,这也是自立的表现。“ 陈晨说:”自立就要克服依赖心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