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静电场,2,基本概念,静电场,场强,电势,电场线,等势面,性质.关系,通量,环流,点电荷,试验电荷,电偶极子,3,基本规律,库仑定律:,高斯定律:,真空中、点电荷,表述、意义、应用,环路定理:,叠加原理:,力的叠加、场强叠加、电势叠加,表述、意义,4,电势分布函数 数已知 或易求,对称性分析;,选Gauss面;,列方程解方程 。,具有对称性,均匀带电球体,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求,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均匀带电细圆环轴线,基本方法,5,场强分布函数 数已知 或易求,均匀带电球面,均匀带电球体,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求,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均匀带电细圆环轴线,6,用场强叠加法计算场强的步骤:,
2、1、选微元,写出微元的带电量dq。,2、写出与微元形状相对应的dE,画出dE的方向。,3、根据带电体的形状,建立坐标系,写出dE的各分量式。,4、统一变量,积分,计算出E的各分量。,5、写出场强E的大小和方向。,7,典 型 场 举 例:,均匀带电球面,均匀带电球体,8,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均匀带电 细圆环轴线,9,1、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2、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3、导体存在时电场的分布问题。,孤立导体静电平衡时,其表面各处的面电荷密度与表面的曲率有关,曲率越大处,面电荷密度也越大。,静电平衡条件,,电荷守恒,,高斯定理。,一、电场中的导体:,10,二、电介质:
3、,电介质:,无极分子电介质,有极分子电介质,电极化:,转向极化,位移极化,介质中的高斯定理,D线与E线的区别,11,三、电容:,并联:,串联:,四、电场的能量:,电容器的能量:,电场的能量密度:,12,稳恒电场:,电流强度:,电流密度:,电动势:,13,1.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皆带等量的正电荷Q,现使两球互相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则_ (1)二球表面都将有正、负两种电荷分布; (2)二球中至少由一个表面上由正、负两种电荷分布; (3)无论接近到什么程度二球表面都不能有负电荷分布; (4)结果不能判断,要视电荷Q的大小而定。(一-二-3),14,解:用反证法。设此相互接近的两导体球为A和B,在达
4、到静电平衡时,都带有异号电荷,则A球上正电荷所发电力就有部分终止于B球的负电荷上,因而A球上电荷处的电势 就高于B球上负电荷处的电势 ,即 。可这样一来,作为等势体的B球上的正电荷所发电力线,不仅不可能终止于本身的负电荷上,也不可能终止于A球的负电荷上,而只能终止于无限远处。,15,因若有B上发的电力线终止于A上,则有 ,于是会导致 ,即出现了在静电平衡时导体球A不是等势体 荒谬结果。这就是说不可能有电力线终止于A球上,也即导体球A上只有正电荷不能有负电荷。又由于A、B两导体完全相同,且皆带等量正电荷,故同理也可用上述方法证明导体B上也只有正电荷而无负电荷。,16,2.有一半径为R的金属球,外
5、面包有一层相对介电常数 的均匀电介质壳,壳内、外半径分别为R和2R,介质内均匀分布着电量为 的自由电荷,金属球接地,求介质外表面的电势。 (一-六),解:设金属球上带电量为q,由高斯定理可求得介质壳内电场强度为,17,在介质外的电场强度,金属球接地,即表示金属球与无限远等电势,有,即:,由上式可求得,介质壳外表面电势为,18,3. 设在y-z平面内放置一个边长为a的正六角形线框,其中心位于坐标原点O。现有电量为q的电荷均匀分布在线框上,有人得出在x轴上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其中 代表x轴正向上的单位矢量。你能否举出理由说明此结果并不正确。 (二-三-2),问答题,3分,19,解:下面两条理由举出
6、一条即可 当a0,应得到点电荷场强结果 而此式在a0时给出E=0; 当x时应得到E按正比于1/x2的规律趋于零(点电荷情形), 而此式在x时却给出E按正比于1/x3的规律趋于零(电偶极子情形)。,20,4. 有一平行板电容器,其间充有两层均匀介质,厚度分别为l1和l2。设介质是漏电的,电阻率分别为1和2;介质的介电常数分别为1和2。今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接上电池,设电流达到稳定时极板间电势差 U1-U2=U,求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所带的自由电荷密度。(二-六),解:设介质1中的电场强度为E1,介质2中的电场强度为E2,介质分界面上自由电荷密度为。 由高斯定理或直接由电场边界条件可以得出,21,由场强和
7、电势的关系有:,由、 解得:,将E1、E2的结果代入得:,由电流的稳定恒条件和欧姆定理的微分形式得出:,22,5. 两个半径分别为R1和R2(R2R1)的同心金属球壳,如果外球壳带电量为Q,内球壳接地,则内球壳上带电量是_ (三-一-6),(A) 0,(B) -Q,解:(C) 内球壳接地,其电位应为零。,其中Q为内球壳上带电量。,23,6. 平板电容内充满各向异性的均匀介质,设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电位移矢量为D,介质的极化强度为P对E、D、P的方向可作判断是_ (A) D与极板垂直,E和P是否与极板垂直不能确定 (B) E与极板垂直,D和P是否与极板垂直不能确定 (C) P与极板垂直,E与D
8、是否与极板垂直不能确定 (D) D、E、P都与极板垂直 (E) D、E、P都与极板不垂直(三-一-10),24,6. 平板电容内充满各向异性的均匀介质,设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电位移矢量为D,介质的极化强度为P对E、D、P的方向可作判断是_ 解:(B) 由于介质均与且介质内无自由电荷,所以介质内也没有极化体电荷,极化电荷只存在于与极板接解的介质表面。极化面电荷与极板上的自由面电荷等效成平面面电荷分布。 如果电荷分布是均匀的,则介质内电场也是均匀的,并且垂直于极板,满足两个极板是等位面的条件,由于介质是各向异性的,所以P不一定与E同向,因而D也不一定与E同向,所以可以判断E与极板垂直,但不能判定
9、P、D方向。,25,7. 对于一个绝缘导体屏蔽空腔内部的电场和电势可作如下判断_ (A)场强不受腔外电荷的影响,但电势要受腔外电荷影响 (B)电势不受腔外电荷的影响,但场强要受腔外电荷影响 (C)场强和电势都不受腔外电荷的影响 (D)场强和电荷都受腔外电荷的影响 (三-一-11),解:(A) 导体外电荷在导体表面引起感应电荷,腔外电荷与表面感应电荷的总电场在导体壳及腔内为零,所以导体壳层使腔内电场不受腔外电荷影响,为方便选无穷远为电势零点,不难看出腔外电荷及其在导体表面感应的电荷在腔外的电场就改变了导体的电势,从而影响了腔内电势。,26,8. 已知两个同心金属球壳的内经分别为a、b, (ba)
10、,中间充满电导率为的材料, 是随外电场 变化的,且=KE,其中K为常数,现将两球壳维持恒 定电压,求两球壳间的电流。(四-三-3),解: 由 j= E, =KE 得 j=KE2 在两金属球壳间作半径为r球面S, 则穿过此面的电流,可知,而两金属球的电压,27,9. 一半径为R1的球体均匀带正电,体电荷密度为球内半径为R2的小球形空壳为,空腔中心O点与球心 O点相距为a。求空腔内P点处的电场强度E,画出空腔内电力线的分布,求空腔中心O处的电势。(四-三-4),解: 整个有空腔的带电体可以看成半径为R1的均匀带正电荷(体密度为)的无空腔球体及半径为R2的均匀带负电 荷(体密度为- )的球体叠加而成
11、(带负电荷的球体球心在O )。,P为空腔内任一点,令OP=r,OP=r,OO=a, 则 r= r-a 对无空腔的均匀带正电球体, 由高斯定理可知,28,式中E1为此无空腔球体产生在P点的场强,S为过P点的 以O为球心,r为半径的假想球面,等式左边为E14r2, 这样就可以求得,写成矢量式,再考虑均匀带负电荷的球体(处于空腔位置)在P点产生 的场强E2,由高斯定理,同样可得,将两者叠加可得有空腔时P点的场强E,29,对于任一点电势,同样应为均匀带电体密度为的大球与均匀带电体密度为-的小球(小球处于空腔位置)分别在该点产生电势的叠加。 先求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在球内任一点的电势。已知在球内的场
12、强为,(r R1),由高斯定理、求得球体外的场强为,空腔内电力线为一组平行于OO的线,方向与a相同,如图所示。,30,同理,可求得均匀带电体密度-的小球在球内距球心为 r处的电势为,对O点,r = a, r= 0,可得,所以球内距球心为r处的电势为,31,10. 在两平行无限大平面内是电荷体密度0的均匀带电空间,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 0)的点电荷在带电板的边缘自由释放。在仅考虑电场力不考虑其它阻力的情况下,该点电荷运动到中心对称面oo的时间是_ (五-二-4),解:,电场为平面对称场,将高斯定理用于图示的柱面得,32,方向沿x轴,点电荷q(0)所受的电力为,此与弹簧振子的受力规律
13、相同,而 -q/0 与倔强系数k相当。 显然点电荷q要在两平行无限大平面内作简谐振动其圆频率为为 ,周期为 ,点电荷q从边缘自由释放运动到对称面OO的时间为,33,11. 一半径R,带电量Q的导体球在距球心O点d1处放置一已知点电荷q1,今在距球心d2处再放置一点电荷q2,当该点电荷电量为_时可使导体球电势为零(以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五-二-5),解:由于q1和q2的影响,导体球上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但总电量不变。导体球是等势体,球上各点的电势与球心O的电势U0相同。,当U0=0时,则,34,12. 半径分别为R1与R2的二同心均匀带电半球面现对放置(如图示),二半球面上的电荷密度1与2满足关
14、系1 R1= -2 R2,(1)试求证小球面对的圆截面S为一等势面,(2)求等势面S上的电势值。 (五-四),解: (1)过均匀带电球面的中心O作一截面,将球分成左右两部分,若左半球的电荷在截面上任一点激发的电场强度E左,,由对称性知,右半球的电荷在截面上同一点激发 的电场强度E右必如图示。因均匀带电球面内任一点的总电场强度为零。,35,在本题中,左右两个均匀带电的半球在圆截面S上激发 的电场强度都垂直于S,当然S上的总电场强度也必 垂直于S,故S为一等势面。,S面上的电势为零。,而图中的E左+E右0,显然矛盾,这个矛盾只有当E左和E右都垂直于截面时才能消除,这就断定了均匀带电半球在截面上激发
15、的电场强度必垂直于截面。,(2)既然S为等势面,那S上各点的电势必与O点的电势U0相等,而,36,13. 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金属球壳带有电量Q,则球心处的电势为_。若再在球壳腔内绝缘的放置一电量为q0的点电荷,点电荷离球心的距离为r0,则球心处的电势为_;若又在球外离球心的距离为R处,放置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球心处的电势为_(五-一- 9),解:金属球壳带有电量为Q时,其电量分布在外表面,且均匀分布如图(a)。,37,当球壳腔内绝缘放置q 0时,导体球壳电量分布如图(b) 利用电势叠加原理则O点电势为q 0,-q0,Q+q0产生电势的叠加。,球壳外再放置q,如图c,O点电势加上q作用
16、的结果,,根据均匀带电球面场分布,球体为等势体,故球心O处电势与球面等势,38,14. 某质子加速器使每个质子获得动能 ,很细的质子束射向一个远离加速器、半径为r的金属球,从球心到质子束延长线的垂直距离为 .假定质子与金属球相碰后将其电荷全部交给金属球,经足够长时间后,金属球的最高电势(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为 (七-一-4) (A)2000V. (B)1500V. (C)1000V. (D)3000V.,39,质子是在带电金属球的保守场中运动,它的能量守恒,即,解:金属球达到最高电势时,质子轨迹刚好与金属球相切,质子所受力为有心力,它对球心O的角动量守恒,即,由(1)、(2)、(3)式联立解得,
17、40,解:接过第k个抽头时,电容器上电压为 ,电量为 .现接第(k+1)个抽头再充电,电量变为 ,新增电量 .,最后电容器上电压为 ,故总能量为,这次充电电压是 ,充电过程中这第(k+1)个电池作功 ,将各次充电作的功相加,得电流所作的总功为,41,16. 一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两层具有一定导电性的电介质A和B,它们的相对介电常数、电导率和厚度分别为 、 、 、 、 、 ;且 ,d为平板电容器的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现将此电容器接至电压为V的电源上(与介质A结束的极板接电源正极),设极板面积为S,忽略边缘效应,试求稳定时,(1)电容器所损耗的功率P;(2)电介质A和B中的电场能量 和 ;(3)电介质
18、A和B交界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 和束缚电荷密度 . (八-四),解: (1)极间电阻 ,损耗功率,42,(2)由电介质A、B中电流密度相等,有,解得电场强度,电场能量,(3)由D的高斯定理,,由E的高斯定理,有,43,17.在半径为R的金属球内偏心地挖出一个半径为r的球形空腔。在距空腔中心O点d处放一点电荷q,金属球带电为-q,则O点的电势为 (九-一-3) (A) (B) (C) 0. (D) 因q偏离球心而难以求解,解:据静电平衡条件,金属球内表面带电量为-q,(金属球内表面电荷并不均匀分布),设dS面积上电荷面密度为 .,据电势叠加原理:,44,18 .静电天平装置如图.一空气平行板电容
19、器两极板面积都是S,相距为d,(d极板线度)下极板固定,上极板接天平一头.当电容器不带电时,天平正好平衡,若电容器两极板加有电压U,则天平另一头需加上质量为m的砝码,天平才能达到平衡,求所加电压U= (九-二-3),(E为两板电荷在两板间产生的合场强),解:两极板相互作用力,E为一个板在另一板处所产生的场强.,45,20 .无限大带电导体板两侧面上的电荷面密度为 ,现在导体板两侧分别充以介电常数 与 ( )的均匀电介质,则导体两侧电场强度的大小 , 。 (九-二-4),解:充入电介质后,导体板两侧自由电荷分布改变,设自由电荷面密度分别为与 ,,对板外电场,将自由电荷、束缚电荷一并考虑,它犹如一
20、块均匀带电的大平板,板两侧的电场强弱相同,即,电荷守恒定律:,46,21. 三等长绝缘棒连成正三角形,每根棒上均匀分布等量同号电荷,测得图中P、Q两点(均为相应正三角形的重心)的电势分别为 和 .若撤去BC棒,则P、Q两点的电势为 ; . (十-一-3),解:设AB、BC、CA三棒对P点的电势贡献及AC对Q点的电势贡献皆为U1 ,AB、BC棒对Q点的电势贡献皆为U2.由电势叠加原理,有,撤去BC棒后应有,47,22. 真空中,在半径为R的接地金属球外,与球心O相距为a(aR)处,置一点电荷q,不计接地导线上电荷的影响,则金属球表面上的电荷总量为 =_. (十一-一-11),解:因为金属球处于静
21、电平衡,所以是等势体,即U球心=U球=0,48,23. 两个固定的均匀带电球面A、B的球心距离d远大于A、B的半径,A的带电量为4Q(Q0),B的带电量为Q.由两球心确定的直线记为MN,在MN与球面相交处均开出一个足够小的孔,随小孔挖区的电荷量可不计. 将一带负电的质点P静止地放在A球面的左侧某处,假设P被释放后恰能穿经三个小孔越过B球面的球心,试确定开始时P与A球面球心的距离x。 (十一-三-15),49,解:P能达到B球心的必要条件是能到达A、B之间的库仑力平衡点S,对力平衡点S有:,如果质点P从静止开始,达到S时,也刚好静止,则P在出发点和S点,应有相同的静电势能,即:,由三式解得:,5
22、0,如果P点在B球心处的电势能WB小于在S处的电势能WS,则P点到达B球心时将具有一定的动能,可以越过B球球心。,因RB d,故有 即 WBWS,故质点P必能越过B球心。,51,24. 真空中边长为2a的立方体形导体带有电量Q,静电平衡时全空间的电场总能量记为W1;真空中半径为a的球形导体带有电量Q,静电平衡时全空间的电场总能量记为W2,则W1、W2间的大小关系为W1_W2 ( 填 、=、 )。 (十二-一-4 ),解:带电导体的静电场能量:,对边长为2a的立方体,处处有ra,而总量等于Q的电荷不可能只分布在立方体与球相切的四个切点上,故必有U10U20,即W1W2。,Q相同时,只需比较U的高
23、低。,导体为等势体,选择其几何对称中心O计算电势。由点电荷电势叠加,有,因导体电荷分布在表面,对导体球,r=a,52,25. 球形电容器的两个极为两个同心金属球壳,极间充满均为各向同性的线性介质,其相对介电常量为r,当电极带电后,其极上电荷量将因介质漏电而逐渐减少。设介质的电阻率为,t = 0时,内、外电极上电量分别为Q0,求电极上电量随时间减少的规律Q(t)以及两极间与球心相距为r的任一点处的传导电流密度j(r,t).(十二-一-4 ),解:方法一:取包围内电极,位于内外电极之间的任一闭合面,由电流连续性方程,有,介质均匀,、r处处相同,,53,由高斯定理,,将式代入方程,分离变量后得微分方
24、程,代入初始条件,求出方程的解为,因j、 E呈球对称,沿径向,有 ,,极间任一处传导电流密度为:,54,方法二:设两电极间电阻为R,电容量为C,由欧姆定律I=U/R,又U=Q/C及I=-dQ/dt,可得微分方程,球形电容器电容为,电流沿径向呈球对称,总电阻可看作半径为rr+dr 的无限多个薄球壳电阻串联,故总电阻,将R、C值代入方程并分离变量,,55,26. 在xoy面上倒扣着半径为R的半球面上电荷均匀分布,面电荷密度为 ,A点的坐标为(0,R/2),B点的坐标为(3R/2,0)电势差UAB为_. (十三-一-4 ),解: 由于电荷分布关于Z轴旋转对称,所以场关于Z轴旋转对称。B、C两点电势相
25、同,其中C在y轴上,坐标(0,3/2R)。,补上下半球面成为完整球面,对原来场E上,补充的下半球面场为E下,整个球面场为E总。由对称性y轴上的E总沿y方向,E上、E下关于xy平面对称。, y轴上,场在y轴上分量E上y、E下y相等,且等于E总/2,即 E上y =E下y =E总/2,56,UA、UC为整球面场中A、C的电势。 由均匀球面电势关系,,57,27. 厚度为b的无限大的平板内分布有均匀电荷密度(0)的自由电荷,在板外两侧分别充有电常数为1与2的电介质, 1)求板内外的电场分布;2)板外的A点与B点分别距左右两板壁为l , 求电势差UAB . (十三-二-11),以MM作底面作垂直板面的高
26、斯面,求得电位移矢量与电场度:,解:假设板内存在一E=D=0的平面MM距左侧面为d1距右侧面为d2,根据对称性,E,D的方向垂直板面,,58,因板左侧至A点的电势差与板右侧至B点的电势差相等,所以 A点与B点的电势差仅需计算板左侧至板右侧的电势差UAB,即,( 方向由左指向右),E1=-E2, 得 d1/1=d2/2, 与d1+d2=b联立得:,59,28. 有两个半径分别为5cm和8cm的薄铜球壳同心放置,已知内球壳的电势为2700V,外球壳带电量为8.010-9C,现用导线把两球壳联接在一起,则内球壳电势为 V. (真空介电常量 0=8.8510-12C2/Nm2) (十四-一-7),解:
27、令内球壳带电量Q, 外球壳的电势为u,,用导线把两球壳联接后,电荷全部都跑到外球壳上去了, 内外球壳的电势u相等。,60,29. 板间距为2d 的大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器的右半部分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的固态电介质,左半部分空间的正中位置有一带电小球P,电容器充电后P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拆去充电电源,将固态电介质快速抽出,略去静电平衡经历的时间,不计带电小球P对电容器极板电荷分布的影响,则P将经t=_ 时间与电容器的一个极板相碰. (十四-一-8),解:令小球的质量为m,电量为Q.电容器极板的面积为S,电量为Q.初电场强度为E0,末电场强度为E,初电容为C0,末电容为C。欲求t,需求E.,6
28、1,抽出电介质后,小球P受的合力为,小球的加速度为:,62,30. 一直流电源与一大平行板电容器相连,其中相对介电常数为 的固态介质的厚度恰为两极板间距的二分之一,两极板都处于水平位置,假设此时图中带电小球P恰好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电容器中的固态介质块抽去,稳定后试求带电小球P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加速度a的方向和大小. (十六-13),解:P必为负电荷,其电量记为-q,质量记为m, 将两极板间距记为2d.,开始时,介质外的场强记为 E1 ,有,抽去介质后,场强记为E2,有,63,开始时P受力平衡,有,P的加速度向下,有,抽掉介质后,P受的合力向下,有,64,解: P1、P2、P3、P4各点的电势
29、分别为,65,电场对P1P2轴呈旋转对称性,故将圆上各点的电场绕P1P2轴旋转便是球面上的电场,因圆上各点的场强皆不为零,故球面上各点的场强也必皆不为零,显然,第三空的答案为“否”,第四空的答案为“是”。,66,32. 半径为r的金属球远离其他物体,通过理想细导线和电阻为R的电阻器与大地连接。电子束从远处以速度v射向金属球面,稳定后每秒钟落到球上的电子数为n,不计电子的重力势能,试求金属球每秒钟自身释放的热量Q和金属球上的电量q.(电子质量记为m,电子电荷量绝对值记为e) (十五-16),解:稳定后流经电阻R的电流为 I=ne R上的损耗功率为 P=I2R=n2e2R 单位时间n个电子带给金属
30、球的动能为Ek=nmv2/2 金属球自身释放的热量便为 Q=Ek-P=n(mv2/2-ne2R) 金属球的电势为 U= -IR= -neR U与球面电荷q的关系为 U=q/40r 即得 q = - 40rneR,67,讨论:仅当电子的动能能够克服球的斥力所作的功,电子才会落到球上,这要求mv2/2-eU 即有 nmv2/2e2R 事实上从热量的表达式也可得到Q0的条件为上述不等式,如果nmv2/2e2R,球电势U的绝对值将增大,球上电荷对外部电子的排斥将增大,落到球上的电子数将会减少,直到n=mv2/2e2R为止。,68,解:,69,34. 半径为R的半球面A的球心 O位于O-z轴上距O点R处
31、,半球面横截面与O-xy面平行,坐标原点O处有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半球面A的电通量 . (十七-7),解: 以 为半径作一球面,它被半径为R的半球面截下一球帽,球帽的高度为 ,球帽的面积为:,球帽对点电荷q张的立体角为:,已知点电荷q在 立体角内的电通量为 ,故在球帽上的电通量为:,70,35. 近代量子量子理论认为,电子在核外的位置虽然是不确定的,但在给定的量子态下,位置的概率分布是确定的,据此,可以将氢原子基态的电子模型化为电荷连续分布的球对称电子云,电荷密度为,总电量为_,氢原子在距中心r=a0处的电场强度方向 _,其绝对值为_. 参考公式:,qe为电子电量绝对值,按照这一模型,在半径
32、r=a0的球体内电子云,(十八-5),71,解:在半径r = a0的球内,电子云的总电量为,72,将高斯定理应用于r=a0的球面上得,氢原子核的电量为qe,半径为a0的球面包围的电量与球面内的电子云的电量之和为正值,因此该球面上的电场强度E的方向沿径向朝外。,73,36. 在每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各顶点处有固定的点电荷,它们的电量相间为Q或-Q。(1)试求因点电荷间静电作用而使系统具有的电势能W, (2)若用外力将其中相邻的两个点电荷一起(即始终保持它们的间距不变)缓慢的移动到无穷远处,其余固定的点电荷位置不变,试求外力做功量A。(十八-12),解: 其他点电荷在Q处的电势为,74,同理,其它点
33、电荷在-Q处的电势为,系统的电势能为:,(2)用功能原理知,外力做的功应等于系统电势能的增量,系统的初态如图1所示;把图1中相邻的两个点电荷移动到无穷远处,便是末态,系统的初电势能便是上面的W,下面分析系统的末电势能。图2中2、3、4号点电荷处的电势为,75,1、4、3号点电荷在2号点电荷处的电势为,2、1、4号点电荷在3号点电荷处的电势为,1、2、3号点电荷在4号点电荷处的电势为,76,图3中两个点电荷的电势能为,外力所做的功为,图2中这四个点电荷的电势能为,77,在q从B点再移动到无穷远处的全过程中, q受的电力qE始终与位移dr同向,故电力做功为:,37. 电量为q的实验电荷在电量为Q的
34、静止点电荷周围电场中,沿半径R的四分之三圆轨道由A点移动到B点的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_,从B再移动到无穷远处的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_. (十九-7 ),解:在q沿圆形轨道从A点移动到B点的全过程中,,q受的电力qE,始终与路径垂直,故电力做功为零。,78,38. 电荷Q 均匀地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面上,与球心O相距R/2处有一静止的点电荷q,球心O处电势为_,过O点的等势面面积为_.,解:球心O处的电势为,Q在球面内不激发电场,故单对Q而言,球面内为等势区,因此,球面内的等势面仅由q决定;而q的等势面为以q为中心的球面族,故过O点的等势面面积为,79,41. 各支路电流方向已在图中设定,据此
35、,节点电流方程为_。左侧小回路电压方程为_。 (十九-9 ),将基尔霍夫第二公式用于左侧小回路得,将基尔霍夫第一公式用于节点得,解:,80,A、B两端点之间的总电阻为:,36. 每两点间实线所示短导线的电阻为1,则A、B两端点间的电阻为 (十七-7),解:可将电路等效为图示的实线和虚线电路的并联,二支路各自的电阻相同,为,81,38. 直流电路如图,,各支路电流方向方向限定按图示方向选取,先建立可求解支路电流的字符方程,再带入数据计算出3个支路电流I1、I2、I3。 (十八-11),基尔霍夫第一方程用于节点,基尔霍夫第二方程用于左侧回路,基尔霍夫第二方程用于右侧回路,82,43. 图示的电路中
36、,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器的R 值,能将图中5电阻的消耗功率降到的最低值为Pmin= _,此时R=_. (二十-7 ),解:题示电路中的电阻10与可调电阻R为并联,其并联电阻为 ,故题示电路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的电路。,83,由 得 R=90() (第二空),显然,合理. 既然5电阻中得电流可以为零,当然其消耗功率的最低值为: Pmin=0 (第一空),为求解,先假设5电阻中无电流,再求R,从而求出R,若R的值合理,则表明假设正确。 因5电阻中无电流,故A、B两点的电势差为零,即C、A间的电势差等于C、B间的电势差;,84,解:在A、B之间加电压时,由电路的对称性可知图中的CFDEC环中应没有电流流过,因此该环可以取消,这样A、B之间的电阻就时4个电阻皆为R/2的半圆环相并联的结果,故:,85,如果在A、C之间加电压,则从电流分布看,上、下两半是对称的,因此可作如图所示的叠合. 图中虚线两侧电流对称,因此对应的各段电流亦应对称.所以图中应有,这样就可以认为 、 电流和 、 电流各自独立而不在E、F点相交接,,于是该电路可以等效为如图所的一些电阻的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