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贵州省从江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77051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从江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贵州省从江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贵州省从江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贵州省从江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贵州省从江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贵州省从江县民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 I一、单选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6 分) 1.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A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B 汽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速度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B 1 min 只能分成 60 个时刻C 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D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3.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v02

2、0 m/s 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汽车以大小为 a4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经 8 s 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A 50 mB 32 mC 288 mD 以上答案都不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B 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D 甲的加速度 a 甲 2 m/s 2,乙的加速度 a 乙 -3 m/s 2, a 甲 a 乙5.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10 m/s,加速度大小为 2 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 5.5 m/sB 5 m/sC 1 m/sD 0.5

3、 m/s6.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 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 RB 2 RC 2 RD R7.弹簧的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量 x 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0.4 N/mB 4 N/mC 40 N/mD 400 N/m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A 在斜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 A 可能只受到二个力的作用B 物体 A 一定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 物体 A 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D 物体 A 可能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9.如下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4、m 和 2m 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已知弹簧的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 k.现沿弹簧轴线方向在质量为 2m 的小球上有一水平力 F,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则此时两球间的距离为( )A B C L D L10.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 2 班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 100 m 冠军,下图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 Ff1、 Ff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 Ff1、 F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Ff1向后, Ff2向后 B Ff1向前, Ff2向前C Ff1向前, Ff2向后 D Ff1向后, Ff2向前11.如图

5、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下列关于小球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重力在乙种情况下不产生对斜面的作用效果B 小球均受重力、压紧斜面的力、压紧挡板的力和斜面弹力、挡板弹力C 小球受到挡板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D 撤去挡板,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将沿斜面向下12.如下图所示,物体 A 和 B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 A 受到的力是( )A 重力、 B 对 A 的支持力B 重力、 B 对 A 的支持力、下滑力C 重力、 B 对 A 的支持力、摩擦力D 重力、 B 对 A 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二、多选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 16 分

6、) 13.(多选)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改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若已知整个过程运动的总时间和总位移,则( )A 可以分别求出两段运动的时间 B 可以分别求出两段运动的加速度C 可以求出最大速度 D 两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14.(多选)图大致地表示了伽利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思维过程,对于此过程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的结论B 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的结论C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15.(多选)

7、如图所示,在长方体箱子内,用水平绳子 AO 和倾斜绳 BO 把质量为 m 的小球系于O 点,箱子处于静止状态( )A 当箱子突然向左加速时 AO 绳弹力变大B 当箱子突然向左加速时 BO 绳弹力变大C 当箱子突然向上加速时 BO 绳弹力变大D 当箱子突然向上加速时 AO 绳弹力变大16.(多选)如图所示,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随扶梯斜向上做加速运动,关于人受到的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为零 B 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 支持力等于重力 D 支持力大于重力分卷 II三、实验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 17.“验证力的平形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8、, 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力_(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中能减小误差的措施是( )A两个分力 F1、 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B两个分力 F1、 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18.如图所示是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的装置,实验中使用的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_(填“直流”或“交

9、流”)电源,电压为_V,频率是 50 Hz.放在水平桌面的小车(包括里面的钩码)的总质量为 M,悬挂的每个钩码的质量为 m.挂一个钩码时,水平木板上的小车恰好匀速运动,挂 5 个同样钩码时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所示,每相邻两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纸带上数字的单位是厘米,都是该点到点“0”的距离,该纸带_(填“是”或“不是”)从开始的“0”点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段的加速度 a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g9.8 m/s2, _(用分数表示)四、计算题 19.根据我国机动车运行安全的技术标准,一辆满载时总质量在 3.5 t12 t 之间的大型汽车,如行驶速度为 30 km/h,其制

10、动距离必须在 8.0 m 以内,则该车的制动系统产生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大?若该车制动加速度不变,当它以 60 km/h 的速度行驶时,它的制动距离为多少米?注:制动距离是指机动车在一定的初速度下紧急制动(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停止时止,机动车驶过的距离20.小球从空中 h20 m 处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以碰前速度的 60%竖直反弹到某一高度取 g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1)反弹的高度是多少?(2)从开始下落到第二次落地,经过多长时间?21.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37,并以 v10 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的 A 端轻轻地放一小物体若

11、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5,传送带A 端到 B 端的距离 L16 m,则小物体从 A 端运动到 B 端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g 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22.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 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 2.4 m 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 v0开始自由下滑,当 v02 m/s 时,经过 0.8 s 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 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 t,作出 t v0图象,如图乙所示,( g 取 10 m/s2)求:(1)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2)某同学认为,若小物块初速

12、度为 4 m/s,则根据图象中 t 与 v0成正比推导,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 1.6 s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理由并解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答案1. B2.D3.A4.C5.C6.D7.D8.C9.C10.C11.D12.A13.CD14.AC15.ACD16.BD17.(1)F (2)B (3)ACD18.交流 220 不是 2.90 29:24719.【解析】由 v2 v 2 ax 知 a m/s24.34 m/s2(“”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当以 60 km/h 速度行驶时,制动距离 x m32 m20.【解析】(1)小球第一次落地时有 v 2 gh,得 v1 m/s2

13、0 m/s,反弹的速度 v260% v112 m/s,则反弹的高度 h2 m7.2 m.(2)小球第一次落地的时间 t1 s2 s,反弹后做竖直上抛运动,运用整体法有h v2t2 gt落地时 h0,得 t2 s2.4 s,故从开始下落到第二次落地的时间t t1 t22 s2.4 s4.4 s.21.【解析】 设小物体的质量为 m,小物体被轻轻地放在传送带 A 端,小物体沿传送带方向速度为零,但传送带的运动速率为 v10 m/s,二者速率不相同,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相对运动传送带对小物体有沿传送带斜向下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小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设小物体的加速度为 a1,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14、Ff1 ma1FN mgcos Ff1 F N联立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a110 m/s 2小物体速度大小达到传送带速率 v10 m/s 时,所用的时间 t1 1 s在 1 s 内小物体沿传送带的位移 x1 a1t 5 m小物体的速度大小与传送带速率相同的时刻,若要跟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即相对传送带静止,它必须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 Ff mgsin 6 m 的作用,但是此时刻它受到的摩擦力是Ff2 mg cos 4 m,小于 Ff.因此,小物体与传送带仍有相对滑动,设小物体的加速度为a2,这时小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mg cos ma2,解得 a22 m/s 2.设小

15、物体速度大小达到 10 m/s 后又运动时间 t2才到达 B 端,则有 x2 L x1 vt2 a2t代入数据解得 t21 s, t211 s(舍去)小物体从 A 端运动到 B 端所需的时间 t t1 t22 s.22.【解析】(1) a 2.5 m/s 2ma mg cos mgsin得 故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不正确因为随着初速度增大,小物块会滑到水平面,规律将不再符合图象中的正比关系v04 m/s 时,若保持匀减速下滑,则经过 x 3.2 m2.4 m,已滑到水平面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设刚进入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 v1:v v 2 as, t1 ,得 v12 m/s, t10.8 s水平面上 t2 0.23 s总时间 t1 t21.03 s故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 t 为 1.03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