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安平中学 2019 届高三下学期 2 月份定时练文综地理试题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的是由冰岛驶向甲、乙港口的海上运输线,该航线是“二战”期间重要的军事物资补给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港口气温存在差异,甲地 1 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季风2由乙港口通往南部的 1 100 多千米的铁路,其沿线地区 ( )分布着波状起伏的沙漠冬季易受寒潮天气影响分布着较茂密的针叶林春秋季易受强沙尘暴影响A B C D永暑岛(937N,11258E),原名永暑礁,位于南
2、沙群岛中部,是一个环形珊瑚礁。2013 年 7 月以来,中国在永暑礁大规模“吹沙填海”造陆,目前,永暑岛已成为我国南沙群岛的第一大岛。珊瑚礁是由死去的珊瑚虫遗骸和在其上继续生长的珊瑚虫构成的。珊瑚虫的生长需要进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水中还需要有足够的溶解氧。浮游生物及营养物质需要借助海浪才能被带到水上。下图为永暑礁海域等深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推测永暑礁造陆部分位于该礁的 ( )A北部 B中部 C东北部 D西南部4永暑礁延伸方向与下列何种因素一致( )A太阳辐射 B降水 C风向 D板块边界走向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著名旅游景点“蓝窗”就分布在该国戈佐岛西北角,该景观已于
3、2017 年 3 月 8 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A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B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C海水侵蚀、沉积、地壳抬升 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6 “蓝窗”坍塌的首要原因是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人类活动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逆光是在被摄主体恰好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时,极易造成被摄主体曝光不充分的一种状况。但有时候逆光产生的特殊效果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摄影的技法。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 0-30),强度弱,对逆光拍摄最有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位于重
4、庆市(29N,106E) 的张先生约摄影师于 9 月 23 日上午拍摄逆光照片的最佳时间(北京时间)是A5:00-7:00 B6:00-8:00 C7:00-9:00 D9:00-11:008 2018 年 10 月 20-29 日北京国际摄影周上,某品牌手机拍摄的逆光照片获得了摄影爱好者们的一致好评。本次国际摄影周举办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的轮船一直顺风顺水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C巴西高原草木一片枯黄 D非洲草原的动物向南迁徙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为冲积性黄土母质在海浸母质上沉淀而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当地发展了“上农下渔”农业模式,即挖土成塘,注水养鱼,
5、堆土成台,在上耕作。下图示意该三角洲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和底层土壤盐碱状况和“上农下渔”的农业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关于该三角洲盐碱地的分布特征,正确的是( )A表层土壤含盐量低于底层含盐量 B灌木林含盐量高于乔木林含盐量C三角洲滩涂裸地底层含盐量最高 D一乔木林表层和底层含盐量差最大10台田的盐碱程度一般比普通农田低,其原因可能是( )A台田气温低,蒸发弱 B台田降水量大,利于排盐C台田地下水埋藏较深 D台田土壤板结,盐分不易上升11限制该三角洲“上农下渔”模式大面积推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2-13 题为必考题
6、,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4-15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阿拉瓜利河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北部,注入大西洋,全长只有 220 千米,但下游河道宽约 2 千米,且河床较浅。流域内人烟稀少,热带雨林茂密,沿河多沼泽。每年 4 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亚马孙河河口附近的众多支流都会出现涌潮,但最壮观、最野性的涌潮在阿拉瓜利河,其浩浩荡荡的潮水从河口沿河道逆流而上近 60 千米,时速 30 余千米,潮高可达 2-4 米。下图示意阿拉瓜利河的中下游位置。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阿拉瓜利河上游建设水电站有利的水文条件。(2)分析阿拉瓜利河下游河道宽阔但河
7、床较浅的原因。(3)分析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每年 4 月涌潮最壮观的原因。(4)为抵御涌潮,有人提出在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修建沿河堤坝的措施,请分析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13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东北三省,深入围绕东北振兴这一重大课题,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东北地区松嫩平原小麦收割景观图” 。材料二 2018 年 1-4 月,中国累计进口谷物(粉)达 856.3 万吨,同比增长 14.8%。国际粮食的大量进口对中国农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农业造成全面冲击。由此,专家提出了“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观。(1)读左图分析相对于 A
8、 地,B 地冬季降水量多于 A 地的原因。(2)说出下图中哈尔滨以下河段河流的大体流向,据图说出松花江流域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气候原因。(3)说出松嫩平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并根据图文资料,说出东北地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14 【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为了更多渔获,我国海洋渔业长期采用底拖网作业,毁坏海底自然礁石,破坏海底生态环境,随之渔业资源减少,进一步促使渔民过度捕捞,形成恶性循环。人工礁石指利用水泥、钢铁等为主要原料制作成类似海底自然礁石的人工物体。人工礁石投入海底后,很快在礁石上附着藻类、贝类等底栖生物,并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护的场所(如下图
9、) ,在海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中意义非凡。说明人造礁石在保护和修复海底生态环境中的意义。15 【 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2017 年 12 月 3 日5 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我国乌镇召开, “互联网”被广泛点赞。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与周庄、同里、甪直、西塘、南浔并称为江南六大古镇,素有“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的美称。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的乌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合水阁、桥梁、石板巷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下图为乌镇所在区域交通示意图。简述乌镇旅游景区江南水乡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发展旅游业
10、的有利条件。参考答案1 C 2B 【解析】1甲、乙港口气温存在差异,甲地 1 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洋流,甲是摩尔曼斯克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C 对。甲地纬度较高,气温应较低,A 错。位于沿海港口,地形差异小,B 错。该地不受季风影响,D 错。2由乙港口通往南部的 1 100 多千米的铁路,其沿线地区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着较茂密的针叶林,对,错。北面距北冰洋近,没有地形阻挡,冬季易受寒潮天气影响,对。植被覆盖率较高,地表有积雪覆盖,春秋季无沙尘暴影响,错。B 对,A、C、D 错。3 D 4C 【解析】3根据等深线的分布可知,该岛西南部海域等深线数值较小,说明岛礁西南部水深
11、较浅,在此造陆施工难度较小,工程造价低,容易“吹沙填海造陆” ,D 正确,东北部、北部、中部等深线数值较大,水深导致难以“吹沙填海造陆” ,ABC 错误;故选 D。4南海海域冬半年主要盛行东北季风,风吹动着海洋表层的海水,自东北往西南流动;夏半年主要风向变为夏季风,即西南风,表层的海水便往相反方向流动,珊瑚虫迎着风浪生长,所以珊瑚礁长成了东北一西南走向的椭圆形。综上所述,永暑礁延伸方向受风向影响,C 正确;太阳辐射、降水、板块边界走向与珊瑚礁延伸方向无关,ABD 错误。故选 C。5 A 6C 【解析】5由材料分析可知,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岩,故景点“蓝窗
12、”基岩石灰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沉积, “低丘”说明地壳抬升,石灰岩出露。 “蓝窗”位于岛屿的东北角,海水作用比较广泛,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因此形成“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依次为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据此分析选 A。6 “蓝窗”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浪较大,海水侵蚀作用较强,破坏最强,据此“蓝窗”坍塌的首要原因最可能是海浪侵蚀,选 C。7 C 8D 【解析】9 月 23 日是秋分,地方时 6 点日出,太阳高度角 0-30,对应地方时约 6-8 点。重庆市位于 106E,对应的北京时间 7:00-9:00。北半球是冬半年,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的轮船先顺风
13、顺水,后逆风逆水。7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 0-30) ,强度弱,对逆光拍摄最有利。9 月 23 日是秋分,地方时 6 点日出,太阳高度角 0-30,对应地方时约 6-8 点。重庆市位于 106E,上午拍摄逆光照片的最佳时间对应的北京时间 7:00-9:00,C 对。A、B、D 错。故选 C。8本次国际摄影周举办期间,日期是 10 月 20-29 日,北半球是冬半年,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的轮船先顺风顺水,后逆风逆水,A 错。地球的公转轨道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变快,B 错。巴西高原正值雨季,草木茂盛,C 错。气压带、风带南移,非洲草原的动物向南迁徙,D 对。故选 D。9
14、B 10C 11C 【解析】9据图得知,三角洲滩涂裸地表层土壤含盐量大于底层土壤含盐量,C 错误;其他植被覆盖下的底层土壤含盐量比表层土壤含盐量高,A 错误。灌木林和乔木林的含盐量对比得知,灌木林含盐量高于乔木林,B 正确。不同地区含盐量差异看两曲线之间差距,其中草地的表层和底层含盐量差距最大,D 错误。故选 B。10与普通农田相比,台田气温和降水差异不大,A 错误。相比普通农田,台田建设过程中人为加高台地的海拔,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加,蒸发减弱,缓解土地盐碱化,C 正确。土壤板结不是影响土地含盐量的主要因素,D 错误。故选 C。11限制性因素是该地区发展农业最紧缺的因素,一旦给区域补足便能大面积
15、推广该模式。该区域的土壤为冲积黄土,土层深厚,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该模式农业的发展,AB不符。该模式中鱼塘耗水量较大,而当地淡水资源短缺,所以水源限制了该模式大面积推广,C 正确。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较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所以热量也不是制约区域农业模式推广的主因,D 不符。故选 C。12 ( 1)阿拉瓜利河流域全年多雨,河流径流量大且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汛期长;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热带雨林茂密,含沙量小。(2)河道宽阔:下游流量大,流水以向两侧河岸侵蚀为主;每年涌潮流速快,潮水高,对两侧河岸侵蚀力强。河床较浅:下游流速缓慢,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涌潮逆流而上,带来的泥沙淤积,河床较
16、浅。(3)每年 4 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引力叠加,形成天文大潮;河口为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 ;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4)破坏河流沿岸沼泽和热带雨林自然环境;修建沿河堤坝使得河流空间固定,导致涌潮浪高更高,破坏力更强。【解析】 (1)阿拉瓜利河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阿拉瓜利河流域全年多雨,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径流稳定,汛期长。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便于施工。热带雨林茂密,含沙量小,库区泥沙沉积少。(2)阿拉瓜利河下游流量大,流水以
17、侧蚀为主。最野性的涌潮在阿拉瓜利河,其浩浩荡荡的潮水从河口沿河道逆流而上近 60 千米,时速 30 余千米,潮高可达 2-4 米。每年涌潮流速快,潮水高,对两侧河岸侵蚀力强。所以下游河道宽阔,河道宽约 2 千米。下游地势平坦,流速缓慢,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涌潮逆流而上,带来的泥沙淤积,所以河床较浅。(3)每年 4 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天体引力叠加,亚马孙河河口附近的众多支流都会形成天文大潮。河口为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信风影响,主要是东北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所以 4 月涌潮最壮观,潮高可达 2-4 米。
18、(4)在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修建沿河堤坝,可能影响区域的水循环,破坏河流沿岸沼泽和热带雨林自然环境。修建沿河堤坝使得河流空间固定,涌潮影响宽度减小,导致涌潮浪高更高,破坏力更强。13 ( 1)原因:西北(冬)季风经过日本海,增加湿度;且位于冬季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显著) ,冬季降水量多。(2)流向:自西南流向东北;季节:春季和夏季;气候原因:春季气温升高,冬季积雪大量融化,汇入河流后形成春汛;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增多,形成夏汛。(3)自然条件:河流众多,水源充足;黑土肥沃;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答案须有对应的因果关系)有效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
19、,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应用喷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保护生态环境等。【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B 地位于日本的西海岸,东部是陆地,A 地位于朝鲜的东海岸,西部是陆地。B 地降水多于地的原因:西北(冬)季风经过日本海,增加湿度;且位于冬季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显著) ,冬季降水量多。而 A 地西部是陆地,西北风来自陆地水汽较少 ,降水较少。(2)从图中可以看出哈尔滨以下河段河流流向:自西南流向东北;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出
20、现汛期的季节:春季和夏季,即形成了春汛和夏汛;其原因主要是气候原因:春季气温升高,冬季积雪大量融化,汇入河流后形成春汛;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增多,形成夏汛。(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河流众多,水源充足;黑土肥沃;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效措施要落实到“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以分析。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应用喷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
21、发展多种经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保护生态环境等。14海藻等底栖植物的生长能消耗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围绕礁石生长的生物种类增加,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鱼类的栖息地和索饵场,增加渔业资源;水泥、钢铁等制作的物体坚固笨重,可阻止底拖网作业,减少过度捕捞现象,减少海底破坏;利用人造礁石独特的景观发展旅游,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减轻渔业资源的压力。【解析】根据材料,人造礁石在保护和修复海底生态环境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人工礁石投入海底后,能在礁石上附着藻类、贝类等底栖生物,并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护的场所,在海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中意义
22、非凡。具体而言,海藻等底栖植物的生长能消耗营养盐,净化水体,改善水质;围绕礁石生长的生物种类增加,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渔业资源;可阻止底拖网作业,减少过度捕捞现象,减少海底破坏;利用人造礁石独特的景观发展旅游,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减轻渔业资源的压力。15原因:处于长江三角洲南侧,地势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河网密度大,自古以来水运发达,建筑多沿河而建;为了方便河流两岸的往来,人们修建了众多的桥梁;农业生产中水稻、蚕茧和水产养殖业发达。(两点即可)有利条件:乌镇旅游景区位于浙江省北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侧,邻近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和嘉兴等发达城市,客源广、游客多,消费能力强;景区内外宾馆、停车场等服务设施齐全;公路、铁路和水运发达;有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支持。【解析】旅游景观的形成主要从当地的自然、人文两个角度分析成因。乌镇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降水较多河网稠密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方式,为了便于运输人们大多沿水而居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景观。旅游业发展条件主要从基础设施、与客源地的距离、交通条件、政策条件等角度分析。该地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距离主要客源地较近,国家也对当地有较好的政策支持,这才使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