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财务会计 Intermediate Accounting,制 作: 贡 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2019/2/16,2,第七章 无形资产,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四、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 五、无形资产的披露,2019/2/16,3,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等问题。,2019/2/16,4,与本章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2019/2/16,5,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
2、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其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准则不予规范。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2019/2/16,6,土地使用权的处理,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用于出租或增值目的时,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在土地上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
3、屋建筑物成本。 (二)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的规定进行处理。,2019/2/16,7,“商誉”科目,“商誉”科目核算吸收合并中取得的商誉价值。 商誉发生减值的,应在“商誉”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商誉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应按企业合并准则确定的商誉价值,借:商誉贷:有关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商誉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减值准备)。 “商誉”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商誉的价值。,2019/
4、2/16,8,无形资产的特征,1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力、某项技术或某种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比如,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虽然固定资产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在某些高新科技领域,无形资产往往显得更为重要。它没有实物形态,却有价值,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或使企业获取超额收益。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特征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某些无形资产的存在有赖于实物载体。比如,计算机软件需要存储在磁盘中。但这并没有改变无形资产本身不具有实物形态的特性。,2019/2/16,9,无形资产的特征,2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且不是流动资产,是
5、无形资产的又一特征。无形资产区别于货币性资产的特征,就在于它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货币性资产也没有实物形态,比如应收款项、银行存款等也没有实物形态。因此,仅仅以无实物形态将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加以区分是不够的。无形资产属于长期资产,主要是因为其能在超过企业的一个经营周期内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那些虽然具有无形资产的其他特性却不能在超过一个经营周期内为企业服务的资产,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核算。,2019/2/16,10,无形资产的特征,3无形资产是为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 企业持有无形资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为了生产经营,即利用无形资产来提供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企业经
6、营管理服务。软件公司开发的、用于对外销售的计算机软件,对于购买方而言属于无形资产,而对于开发商而言却是存货。 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方式,具体表现为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让渡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给他人取得的租金收入,也可能表现为因为使用无形资产而改进了生产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等。,2019/2/16,11,无形资产的特征,4无形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无形资产必须与企业的其他资产结合,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所指“其他资产”包括足够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相关的硬件设备、相关的原材料等。 此外,无形资产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还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相关新技术更
7、新换代的速度、利用无形资产所生产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等。无形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要求在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时持更为谨慎的态度。,2019/2/16,12,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成为可辨认性标志: 第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第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如一方通过与另一方签订特许权合同而获得的特许使用权,通过法律程序申请获得的商标权、专利权等。,2019/2/16,13,一、无形资产的
8、概念与确认,无形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 第一,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2019/2/16,14,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实施职业判断。在实施这种判断时,需要考虑相关的因素。 比如,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相关的硬件设备、相关的原材料等来配合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应关注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是否存在相关的新技术、新产
9、品冲击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技术或据其生产的产品的市场等。总之,在实施判断时,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作出最稳健的估计。,2019/2/16,15,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第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比如,一些高新科技企业的科技人才,假定其与企业签订了服务合同,且合同规定其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这些科技人才的知识在规定的期限内预期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但由于这些技术人才的知识难以辨认,加之为形成这些知识所发生的支出难以计量,从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确认。,2019/2/16,16,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在理解无形
10、资产的成本时,要明确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并分别按准则规定处理。,2019/2/16,17,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意于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11、2019/2/16,18,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019/2/16,19,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已具备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含新技术的工具、夹具、模具和冲模的设计,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新的或经改造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所选定的替代品的设计、建造和测试等,均属于开发活动。,2019/2/16,20,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
12、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阶段的支出(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符合以下5个方面的判断标准时,应当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确认为无形资产。,2019/2/16,21,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
13、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2019/2/16,22,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企业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2019/2/16,23,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企业能够证明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比如,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
14、提供支持的,是否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的声明等。,2019/2/16,24,一、无形资产的概念与确认,(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能够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能够对象化;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能够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研发支出无法明确分配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开发活动的成本。,2019/2/16,25,“无形资产”科目,“无形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
15、土地使用权等。 企业应当按照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2019/2/16,26,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准则分别按无形资产取得方式的不同,对无形资产成本的初始计量做出了明确规定。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为其等值现金价格。实际支付的价款与确认的成本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2019/2/16,27,外购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外购的无形资产,
16、按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金额,借:无形资产贷:银行存款 购入无形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借: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未确认融资费用 差额贷:长期应付款 应支付的金额,2019/2/16,28,例题,甲公司2007年3月10日从某研究所购买一专利权,双方协商确定的价款200万元,在办理财产转移过程中,支付律师费用0.8万元。其会计分录为: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2 008 000贷:银行存款 2 008 000,2019/2/16,29,例题,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项无形资产,价款200万元,一年后付清款项,当时的市场利率为10。 借:无形资产 1 818 182
17、未确认融资费用 181 818贷: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2019/2/16,30,例:(企业会计准则讲解),A公司2006年1月8日从B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A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B公司协商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600万元,每年末付款200万元,三年付清。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10%,其年金现值系数为2.4869。为简化核算,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其会计处理如下: 无形资产现值=2 000 0002.4869=4 973 800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6 000 000-4 973 800=1 026 200元 第一年应确认融资费用=4 973 8001
18、0%=497 380元 第二年应确认融资费用=(4 973 800-2 000 000+497 380)10%=347 118元,2019/2/16,31,例:(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三年应确认融资费用=1 026 200-497 380-347 118=181 702元取得时: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4 973 800未确认融资费用 1 026 200贷:长期应付款 6 000 000 第一年年末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2019/2/16,32,例:(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同时: 借:财务费用 497 380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97 380
19、 第二年年末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同时: 借:财务费用 347 118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47 118,2019/2/16,33,例:(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三年年末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同时: 借:财务费用 181 702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81 702,2019/2/16,34,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5个方面的判断标准时。应当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确认为无
20、形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准则规定,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追溯调整。 借:无形资产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2019/2/16,35,“研发支出”科目,“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研发支出”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研发支出”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019/2/16,36,“研发支出”科目,(一)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不满足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资本化支出 满足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
21、的支出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2019/2/16,37,“研发支出”科目,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研究开发项目,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银行存款 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无形资产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期末,企业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019/2/16,38,例题,京东方集团公司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一项专利无形资产。该专利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100万元、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费用200万元,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22、费用1 000万元;依法取得专利权时发生了注册费200万元、律师费10万元。该企业应编制的相应会计分录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 000 000贷:原材料 1 000 000应付职工薪酬 2 000 000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0 000 000贷:银行存款 10 000 000,2019/2/16,39,例题,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 100 000贷:银行存款 2 100 000 借:无形资产 12 100 00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2 100 000 借:管理费用 3 000 00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 000 000,2019/2/16,40,例题,威胜电子有
23、限责任公司是专门研制生产和销售MP3的一家电子公司,根据公司“研究一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的战略方针,公司现已拥有开发MP4的技术,决定对MP4进行开发后申请专利,进入对MP5的研究。假定,企业自5月份投资于研究MP5的材料及相关人工费用达到2 000万元;而通过艰苦的技术攻关终于开发MP4成功,并申请了专利,其中开发、试制费用为4000万元,而申请专利费为10万元;根据专利法的要求该技术专利拥有5年年限;假定所有的支出企业均以银行存款支出。,2019/2/16,41,例题,分析:威胜公司对MP4和MP5项目的开发属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其中,MP4属于开发阶段的支出,所以应确认为企业的无
24、形资产。 MP5属于研究阶段的支出,应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根据专利法年限的规定,MP4专利年限只有5年,因此,可以对无形资产摊销在5年内进行摊销。相关的账务处理如下:,2019/2/16,42,例题,(1)MP4的开发完成,专利申请成功后,将其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 0 100 000贷:银行存款 4 0 100 000借:无形资产 40 100 00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 0 100 000(2)MP5的研究项目所发生的费用直接进入当期损益。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 000 000贷:银行存款 20 000 000 (3)MP4确认的无
25、形资产进行摊销,月摊销费用为:4 010万(512)68万元。借:管理费用 680 000贷:累计摊销 680 000,2019/2/16,43,例题(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某企业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4000万元、人工工资100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3000万元,总计8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5000万元,期末,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 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0 000 000资本化支出 50 000 000贷:原材料 40 000 000应付职工薪酬 10 000 000银行存款等 30 000 000,2019/2
26、/16,44,例题(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期末: 借:管理费用 30 000 000无形资产 50 000 00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0 000 000资本化支出 50 000 000,2019/2/16,45,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贴和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2019/2/16,46,例题,比如,A公司为甲
27、、乙两个股东共同投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一年后,甲、乙股东之外的另一个投资者丙要求加入A公司。经协商,甲、乙同意丙以一项非专利技术投入,三方确认该非专利技术的价值是100万元。在这个例子中,A公司在接受丙投入的非专利技术时,应按100万元入账。 又如,B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今年拟增发新股。甲企业为其老股东,经与B公司协商,拟以一项专利权抵缴新购股款。双方确认,甲企业用于抵缴股款的专利权价值为200万元,等于所购股款。在这个例子中,B公司在接受甲公司投入的专利权时,应按200万元入账。,2019/2/16,47,三、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28、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 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2019/2/16,48,三、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
29、资产不应摊销。,2019/2/16,49,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的相关因素,准则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一)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通常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是其他法定权利,且合同规定或法律规定有明确的使用年限。 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如果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能够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情况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比如,与同行业的情况进
30、行比较、参考历史经验,或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等。 按照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该项无形资产应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2019/2/16,50,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的相关因素,(二)企业确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通常应当考虑的因素。 1该资产通常的产品寿命周期、可获得的类似资产使用寿命的信息; 2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现阶段情况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估计; 3以该资产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 4现在或潜在的竞争者预期采取的行动; 5为维持该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能力的预期维护支出,以及企业预计支付有关支出的能力; 6对该资产的控制期限,使用的法律或类
31、似限制,如特许使用期间、租赁期间等; 7与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使用寿命的关联性等。,2019/2/16,51,残值的确定,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零,除非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愿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该项无形资产,或者存在活跃的市场,通过市场可以得到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的残值信息,并且从目前情况看,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该市场还可能存在的情况下,可以预计无形资产的残值。 估计无形资产的残值应以资产处置时的可收回金额为基础,此时的可收回金额是指在预计出售日,出售一项使用寿命已满且处于类似使用状况下,同类无形资产预计的处置价格(扣除相关税费)。,2019/2/16,52,残值的确定,残值
32、确定以后,在持有无形资产的期间,至少应于每年年末进行复核,预计其残值与原估计金额不同的,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处理。如果无形资产的残值重新估计以后高于其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不再摊销,直至残值降至低于账面价值再恢复摊销。,2019/2/16,53,“累计摊销”科目,“累计摊销”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借: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贷: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2019/2/16,54,无形资产的摊销,根据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确认为当期损
33、益,计入管理费用。 但如果某项无形资产是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其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转入到所生产的产品中体现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应构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2019/2/16,55,例题,甲企业支付1 000万元有偿取得某公路10年期的经营权,则该企业应在10年内将10年期的经营权成本(假定经营权入账时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1 000万元平均摊销。 借:管理费用 1 000 000贷:累计摊销 1000 000,2019/2/16,56,例题,某企业从外单位购入一项商标权,支付价款3000万元,款项已支付,该商标权的使用寿命为10年,其残值为零,以直线法摊销预期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 借:无形资
34、产商标权 30 000 000贷:银行存款 30 000 000 借:管理费用 3 000 000贷:累计摊销 3 000 000,2019/2/16,57,无形资产减值,无形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处理。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消耗方式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准则规定处理。,2019/2/16,58
35、,无形资产减值,如果无形资产将来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还不足以补偿无形资产成本(摊余成本),则说明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具体表现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其可收回金额。 1检查账面价值 准则规定,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其中,“定期”通常指每隔一年、半年或三个月。对于不同的企业,所适用的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披露的时间间隔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准则没有确切地规定企业应何时检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但是,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都至少应于每年年末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2019/2/16,59,无形资产减值,在检查时,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则应对无形
36、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并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 (1)该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该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并在剩余摊销年限内可能不会回升; (3)其他足以表明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已超过可收回金额的情形。,2019/2/16,60,无形资产减值,2确定可收回金额 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指以下两项金额中的较大者: (1)无形资产的销售净价,即该无形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因出售该无形资产所发生的律师费和其他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2)预期从无形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年限结束时的处置中产生的预计
37、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2019/2/16,61,例题,2007年末甲企业在对外购专利权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时,发现市场上已存在类似专利技术所生产的产品,从而对甲企业产品的销售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当时,该专利权的摊余价值为6 000万元,剩余摊销年限为5年。按2007年末的技术市场的行情,如果甲企业将该专利权予以出售,则在扣除发生的律师费和其他相关税费后,可以获得5 000万元。但是,如果甲企业打算持续利用该专利权进行产品生产,则在未来5年内预计可以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4 500万元(假定使用年限结束时处置收益为零)。在这个例子中,该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应是5 000万元。,2019/2/16,
38、62,无形资产减值,3计提减值准备 如果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则应按超过部分确认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沿用以上资料。假定甲企业所拥有专利权在2007年的减值准备期初余额为零,那么在2007年末甲企业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1 000万元(账面价值6 000万元超过可收回金额5 000万元的部分) 4.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2019/2/16,6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资产减值损
39、失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处置无形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19/2/16,64,四、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2019/2/16,65,处置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处置无形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金额累计摊销 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已计提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差额贷:无形资产 账面余额应交税费 应支付的相
40、关税费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差额,2019/2/16,66,例题,某企业出售其拥有的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账面原价70万元,已计提摊销20万元,相关减值准备5万元,出售所得价款40万元,应交营业税2万元,不考虑其他税费。 借:银行存款 400 000累计摊销 200 00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 000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70 000贷:无形资产 700 000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0 000,2019/2/16,67,例题,如该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得价款为100万元,应交营业税5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则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累计摊销 200 00
41、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 000贷:无形资产 700 000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 000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500 000,2019/2/16,68,无形资产的报废,如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将其转销。如该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再如无形资产不再受到法律保护,且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等。 例如A企业的某项无形资产法律保护期限已过,用其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则说明该无形资产无法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应予转销。,2019/2/16,69,无形资产的报废,某企业的某项专利权,其账面余额为600万元,摊销期限为10
42、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已摊销5年,假定该项专利权的残值为0,计提的减值准备为160万元,今年用其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应予转销。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借:累计摊销 3 000 00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 600 000营业外支出 1 400 000贷:无形资产专利权 6 000 000,2019/2/16,70,五、无形资产的出租,企业将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并收取租金,在满足收入准则规定的确认标准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关的收入及成本。 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贷:其他业务收入等 摊销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摊销 应交的相关税费时: 借:
43、营业税金及附加贷: 应交税费,2019/2/16,71,某企业将一项专利技术出租给另外一个企业使用,该专利技术账面余额为50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出租合同规定,承租方每销售一件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必须付给出租方10元专利技术使用费,假定承租方当年销售该产品10万件。假定营业税税率为5%,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出租方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贷:其他业务收入 1 000 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500 000贷:累计摊销 500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5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 000应交城建税 3 500应交教育费附加 1 50
44、0,2019/2/16,72,五、无形资产的披露,企业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附注中披露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 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累计减值损失金额。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 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总额。,2019/2/16,73,练习题,1.A公司2007年1月开始自行研发一项专有技术,至2007年5月31日实际发生各种试验费用、材料费用等120万元,A公司确定该项技术已经具有可行性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经
45、济利益,2007年6月1日至10月31日A公司又为开发该技术购买材料支付款项234万元,其中包括34万元增值税,支付参与开发人员的薪酬100万元,折旧费用10万元,2007年11月1日该项无形资产开发全部完成达到预定用途,预计有效使用5年时间,采用直线法摊销,A公司该项无形资产在2007年对管理费用的影响金额是(D)万元。 A.120 B.130.33 C.188.80 D.131.47 131.47=120+(234+100+10)/52/12,2019/2/16,74,2.A公司于2007年7月1日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2007年和2008年末,A公司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
46、收回金额分别为1800万元和1600万元。该项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A公司年末对该项无形资产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该项无形资产于2009年12月31日的摊余价值为(B)万元。 A.1421.06 B.1522.29 C.1610.53 D.1415 2007年12月31日摊余价值=20002000/106/12=1900万元 需要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 2008年账面价值=18001800/9.5=1800189.47=1610.53万元 需要计提减值准备10.53万元 2009年摊
47、余价值=1900-189.47-1600/8.5=1522.29万元,2019/2/16,75,3.A公司于2008年3月1日以800万元购入一项商标权,合同规定使用年限为8年,期满后可续约1年且不需要支付大额成本,法律规定该商标权有效使用年限为10年。A企业另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在2008年7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初始计价560万元,该项非专利技术无法预计使用寿命,则A企业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项目应列示的金额是(C)万元。 A.716.67 B.1276.67 C1285.93 D.725.93 1285.93=800-800/910/12560 商标权按9年摊销,非专利技术不摊销。,2019/2/16,76,4.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对外出租一项商标权的使用权每年租金200万元,该商标权系A企业2004年1月1日以1800万元的价格购入,购入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2005年12月31日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4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A公司2007年度出租该商标权所产生的其他业务利润为(D)万元。 A.35 B. 40 C. 30 D.25 2005年摊余价值=18001800/102=1440万元 需要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 2007年摊销额=1400/8=175万元 25万元=20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