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诗二首练习班级: 姓名: 练习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2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3.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4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答案:1、不矛盾。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加入周围一片喧器,人们也就不会在意钟磬的袅袅余音。只剩下钟磬的声音,其他尘世的声音都没有了
2、,这里抒发的是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2、 “诗眼”是“空” 。 “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 “空”字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3、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4、 “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练习二: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 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主要运用
3、了以动写静的手法。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2个词的理解。4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从表现的内容上或表达的情感上做点赏析。5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 “曲” “幽” “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 ,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 ”,可见“破山寺”是全
4、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6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可知 “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C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 “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 “曲” 、 “幽” 、 “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D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
5、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14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妙在何处?1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句子是: , ;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 。【参考答案】1、幽静、寂静或深幽寂静 欢悦和宁静、空灵2、答: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3、答: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4、答:这里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潭水,不仅让鸟儿欢悦,而且让杂念顿消。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对人的熏陶作用,表达了
6、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5、D 6、 7、这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3练习三:登岳阳楼【唐】杜 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答: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7、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3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5赏析颔联。答: 6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答: 7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答: 9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答: 4【参考答案】1、答: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 一“浮” ,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2、C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 “吴楚东
8、南坼,乾坤日夜浮” ,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6、一“坼”一“浮” ,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7、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亲朋无一字” ,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 ,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 ,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9、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