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也谈“溺爱出逆子”赵 伟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很多教师都会越来越明显的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甚至是越来越叛逆了?”我们时不时的会听到一些家长诉苦:孩子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好,可就是不听话、不懂事。我班上就有一个学生,在开学后不久,因为他和几个同学用菜饭票“打三匹” ,我批评了他几句,结果第二星期他就没来上课。我到他家的时候,他的父母正在对他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则爱理不理的摆弄着手中的玩具。后来,我与他的父母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谈话,谈话的过程几乎都是他父母向我哭诉的过程,他们说道:“这孩子脾气特犟,他要什么,你就非给不可,小时候有一次他要一个玩具没给买,
2、他就不去上课,我们骂了他几句,他就跑到同学家住了几天,后来才把他找回来,所以平时从来不敢打骂他”到最后,这个学生还是与我一起回到了学校,但是,对于他的家庭教育,我真的不敢抱以太大希望。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在这里,我想引用这样一个故事,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有一天,一个农夫找到上帝,对他说:“我的主啊,也许你创造了这个世界,但你毕竟不是农夫,我得教你点东西。 ”“那你就告诉我吧。 ”上帝说。“给我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按照我说的去做,我会让你看见,世界上不会有贫穷和饥饿。 ”于是在这一年里,上帝满足了农夫所有的要求,没有狂风暴雨,没有电闪雷鸣,没有任何对庄稼有危险的自然灾害发生。环境太好了,
3、麦子的长势特别喜人。一年的时间到了,农夫看到麦子长得那么好,满心欢喜。然而,等他收割的时候,却发现麦穗里什么也没有。农夫非常惊讶,他又到上帝哪儿去:“上帝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是因为小麦过得太舒服了,这一年里,它们没有经过风吹雨打,也没有受过烈日煎熬。你帮它们避免了一切可能伤害它们的东西。没错,它们长得又高又好,但是你也看见了,麦穗里什么都结不出来。我的孩子,就象白昼之间总有黑夜,风雨雷电都是必要的,正是这些挫折锻炼了小麦。 ” 在九义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叫桃花心木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种树的人为了培养桃花心木苗能自己在土中汲取水分的能力,以便让其以后能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从而长成大树、成为栋
4、梁。他在给桃花心木浇水时,并不是定时定量的浇,而是模仿老天“不确定”的给树苗浇水。在这种“不确定”中,树苗如他所愿,长成了大树、成为了栋梁。其实,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许多家长都在积极的扮演着“农夫”的角色,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同农夫对小麦一样竭尽所能的帮孩子避免一切可能遇到的挫折,这些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中,变得自私自利、不求上进、不诚实、面对困难和挫折显得手足无措,与家长的期望背道而驰。那么,我们的家长何不做个“种树人”呢,对孩子不要一味的只是娇惯,而是适当的给予孩子们一些挫折、一些磨难,让他们学会“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 ,让他们经得起困难和挫折,让他们经得起生活的考验。2008 年 1 月 12 日也谈“溺爱出逆子”白岩完小赵伟2008 年 1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