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经典课堂教学模式微探国学经典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积累,是人类所能选择的最丰富的精神宝藏,课外阅读教学不仅能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精神空间,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和思考,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素养,培养审美观念,提高精神素养和认识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9 年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 900 万字,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小抓起,增加学生的课外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名著选文更是一个“引子” 。只有借助选文将名著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才是对名著选文的高质量教学。师生共读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本校的读书交流,真正实现课
2、内与课外相结合。我校的师生共读教学模式如下图:“三步阅读法”教学模式课前预读 激活知识储备,引领学生入门 借助教师的提示,学生自由阅读。课上点拨 语言激励表扬,引导学生坚持 (一)独立学习,初感人物形象(二)合作学习,清晰人物形象(三)集体学习,品析人物形象课后升华延续学生激情,养成阅读习惯深情朗读激趣法。精彩语段激趣法。影视媒体激趣法。设计问题激趣法。教学模式解读:一、课前预读“为学之道在厚积薄发” ,在学习古典名著选文的时候就要注重学生的这种已有经验,在学习时要适时挖掘,使头脑中储存的已有知识被激活,处于备用状态:一是在学期初的时候,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本学期课文里所涉及到的文学原著;例如我先
3、现在教的是九年级,在暑假开学初我就布置学生购买了水浒传 、 格列佛游记 、 简爱 ,布置学生每天阅读 15 页,这样学生在课前有了阅读,课上学习交流时就有话可说。二是可以在学课文前几周布置学生找到选文所在的章节,把相关的章节读一读,或是查看相关的影视资料,从而对选文的故事情节有个了解;三是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名著相关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写作意图等)让学生宏观把握课文,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有效途径收集资料,并形成一种共享知识的习惯。通过课前的预读原著,不仅让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解读,最主要的是点燃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也会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期待,跃跃欲
4、试。二、课上点拨通过课前的预读全书,在课上学习相关课文就容易很多,这是就要教师及时的鼓励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品析人物形象,在学习名著选文时,我通常采用下面的方法:(一)独立学习,初感人物形象学生自读课文,指导学生结合书下的注释、手中的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来理解重点词句,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在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采用默读、自由读、听读等方式来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二)合作学习,清晰人物形象学生对课文有了感知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活动中,教师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比如对人物形象作调查、人物自述、记者采访等等,让不同的学生有机
5、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人物形象在小组成员的述说中、补充中、争议中逐渐清晰起来,让学生在合作中互补共进。(三)集体学习,品析人物形象“好书不厌百回读” ,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就在于它绝不同于“快餐式”流行阅读的经典价值;经典阅读无止境,只有反复品尝、咀嚼、玩味,才能汲取其更多的精神营养。首先,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写批注:可以批人物,体验作品的情境和形象;可以批语言,品味作品的精妙语言;可以批情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可以批写法,揣摩作品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深入思考、突显个性。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以批注的方式与书籍对话,是一种最积极有效的阅读方式和思考方式。
6、批注是帮助自己梳理思想的最好的办法之一。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问题带给我们的触动、想法、收获。在交流中题解文本,在交流中品析人物形象。最后,用不同形式的美读,感受作品的魅力。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如,可以通过配乐朗诵,可以通过故事表演等激发阅读兴趣,促使孩子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三、课后升华延伸课外阅读选文同课前预习一样,要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当学生学习了课文后就会对原著有了一份阅读的期盼、有了一份阅读的激情,那么如何让学生的这种激情化作长久的动力,以一篇课文带动其他名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文学名著中久久驻足呢?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策略,激发学生阅读更多名著
7、的兴趣,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深情朗读激趣法。通过教师深情地、如痴如醉地片段朗读,将阅读名著的热情传染给学生,使他们也爱上阅读。精彩语段激趣法。讲名著的精彩之处,学生急切地想弄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那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读原著了。教师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影视媒体激趣法。用多媒体播放名著的片段或全片,也能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原著兴趣的作用。设计问题激趣法。针对名著的故事情节,设计一些问题,学生在寻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读了一遍。总之,对于课外阅读选文,以选文教学为阅读契机,构建了“课前预读课上点拨课后升华”的基本模式:“课前邂逅名著,一见倾心;课上相约名著,刻骨铭心;课后热恋名著,一往情深” 。这样,为学生课外阅读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学生铺设一条高起点的阅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