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2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539767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1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2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2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2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2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件(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1、测量的必要性,一、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2、从木工尺到米原器1888年科学家制造了一个国际通用的长度基准-米原器,作为各国测量1米的基准,3、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4、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m=103 m 1dm=10-1 m 1 cm =10-2 m 1mm 10-3 m 1m 10-6 m 1nm=10-9 m 练习: (1)2.5 m= cm = m (2)15nm= mm= km,250,2.5106,1.

2、510-5,1.510-11,5、感受长度单位(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刻度尺上1dm、1 cm、1mm的长度。(2)请一个同学用手比划一下1m的长度。 练习: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的高度大约是4 ,(2)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 ,(3)一个中学生的高大约是15.5 ,(4)一个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 。,m,cm,dm,mm,观看正确使用刻度尺,二、长度的测量,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三看”、“三放”、“读”、“记”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使用其他测量工具测量之前也要注意观察。 2、科学测量的要点:合理选择测量仪器、正确操作和读数、科学处理数据。,三、几种特殊的测量方

3、法,(1)累积法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辅助工具法) 如:测量硬币的直径 (3)替代法 如:测量一条曲线的长度 (4)滚轮法 如:测量操场的长度观看长度的测量,四、误差,1、实验探究:同桌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各自记录测量结果。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析比较几组同学的测量结果如:18.43 cm其中18.4 cm是准确值,0.03 cm是估计值。不同的同学估计值可能不同。,四、误差,2、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 误差。 4、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小结,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米 符号为m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看”、“放”、“读”、“记” 3、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1)累积法 (2)平移法(辅助工具法) (3)替代法 (4)滚轮法 4、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 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作业,1下图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cm。,作业,2某同学进行测量记录时因粗心漏掉了单位,请你补上: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为8.2 ,课桌的宽度为0.65 。 3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1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 )A2 m B2 cm C2 mm D2dm,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