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3青岛)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编成铁网 B冰块制成冰雕 C石油制成布料 D木板制成桌椅学科网,C,2.(2013日照)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常温下就能被缓慢氧化。下列有关镁条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至表面出现银白色 B实验时,应使用石棉网 C实验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 D镁条在空气中缓慢燃烧,发出耀眼的黄光,有大量蓝紫烟生成,D,3.(2013威海)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D,4.(2013威海)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
2、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C,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1.(2012聊城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自制酸碱指示剂后,将其分别滴入酸、碱性溶液中试效果。这一做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猜想 B.查阅资料 C.实验 D.交流,C,2.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反思 D.实验结论,A,3.(2011芜湖中考)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
3、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 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C,4.如图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倒置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提出的下列问题不合理的是( ) A.烧杯内壁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B.石灰水为什么变浑浊了 C.现象的产生是否与蜡烛的成分有关 D.现象的产生是否与点燃蜡烛的火柴有关,D,5.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茗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
4、次实验无关,只是偶然现象 C.查找有关镁条成分资料 D.与同学交流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B,6.将“跳跳糖”放入水中,会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收集气体并观察 B.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C.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D.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A,7.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中的一种白色固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方案是( ) 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于水 C.看着像蔗糖,直接与蔗糖放在一起 D.加热固体观察是否有变化,C,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一),看课本P142144认识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准备一:认识下列化学仪器的特点和用途,直接加热的仪器:,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准备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阅读课本P15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切记实验室规则,准备三、发生意外怎么办?,(1)烫伤: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烧伤膏。 (2)酸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灼伤处。若试剂溅入眼睛内,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提倡使用防护眼镜。 (3)实验台上起了火:移开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子覆盖,或使用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