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智能优化演练(打包5套)苏教版必修1.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智能优化演练打包5套苏教版必修1.zip2018-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智能优化演练打包5套苏教版必修1.zip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性质智能优化演练苏教版必修120190110423.doc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溴碘的提取智能优化演练苏教版必修120190110425.doc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智能优化演练苏教版必修120190110417.doc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离子反应智能优化演练苏教版必修120190110419.doc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镁的提取及应用智能优化演练苏教版必修120190110421.doc
  • 全部
    •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性质智能优化演练苏教版必修120190110423.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溴碘的提取智能优化演练苏教版必修120190110425.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智能优化演练苏教版必修120190110417.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离子反应智能优化演练苏教版必修120190110419.doc--点击预览
    • 2018_2019年高中化学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镁的提取及应用智能优化演练苏教版必修12019011042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 1 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性质用氯气跟单质化合不能制取的物质是( )1.A.KCl B.FeCl 2 C.FeCl 3 D.CuCl 2解析:选 B。氯气是活泼非金属,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一般生成高价态的氯化物,如 FeCl3 、CuCl 2。将 Cl2通入自来水中杀菌消毒,主要是利用了 Cl2与 H2O 生成的 HClO 的( )2.A.氧化性 B.酸性 C.还原性 D.稳定性解析:选 A。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主要是利用氯气与水生成的次氯酸的氧化性。下列关于电解饱和食盐水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3.A.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工厂可以生产盐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区有 NaOH 生成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有氯气生成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 Na+ 浓度减小解析:选 A。根据电解原理: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通电后,阳离子(H + 、Na + )移向阴极,且 H+ 在阴极得电子生成 H2,同时有 NaOH 生成。阴离子(OH - 、Cl - )移向阳极,且 Cl- 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 Cl2。H 2、Cl 2两种产品可用于制取盐酸。Na + 没有参与电极反应,其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体积减小,所以 Na+ 浓度增大。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4.A.Ca(ClO) 2不稳定,易分解成 CaO B.Ca(ClO) 2易吸收水分而潮解C.Ca(ClO) 2跟空气中的水和 CO2反应 D.Ca(ClO) 2只跟空气中的 CO2反应解析:选 C。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Ca(ClO)2+CO 2+H 2O===CaCO3 +2HClO,生成的次氯酸分解。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 a 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5.水蒸气。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着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图中 D 框中以图的形式表示出排除事故隐患的措施。解析:本题实验目的是探究氯气还是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的 HClO 具有漂白作用,依据此目的本题设计了氯气分别与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作用。事故隐患是 Cl2有毒,污染环境。答案:(1)证明 Cl2和 HClO 谁有漂白性 (2)吸收气体 a 中的水蒸气 B 中布条不褪色,C 中的布条褪色 (3)多余的 Cl2污染空气 如下图:1第 2 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溴、碘的提取下列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1.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解析:选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无元素价态变化。在 2FeBr2+3Cl 2===2FeCl3+2Br 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2.A.Fe B.Br C.Fe 和 Br D.Cl解析:选 C。反应中 Fe 由+2 价升到+3 价,Br 由-1 价升到 0 价,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是 Fe 和 Br。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3.A.2Na+2H 2O===2NaOH+H 2↑B.Cl 2+H 2O HCl+HClOC.2F 2+2H 2O===4HF+O 2 D.SO 2+H 2O H2SO3解析:选 C。A 中 H2O 作氧化剂;B 中 H2O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 中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 2KMnO4+16HCl= ==2KCl+2MnCl 2+5Cl 2↑+8H 2O 中,氧化产物是( )4.A.KCl B.MnCl 2 C.H 2O D.Cl 2解析:选 D。还原剂被氧化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5.反应,也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有下列一组反应:①CO 2+C 2CO ②Cu 2(OH)2CO3 2CuO+H 2O+CO 2↑ = = = = =高 温 = = = = =△ ③2NaOH+Cl 2===NaCl+NaClO +H 2O ④2CO+O 2 2CO2 ⑤3Fe+4H 2O= = = = =点 燃 Fe3O4+4H 2 ⑥CO+CuO Cu+CO 2 ⑦4NH 3+3O 2= = = = =高 温 = = = = =△ 2N2+6H 2O ⑧2H 2O 2H2↑+O 2↑ = = = = =点 燃 = = = = =通 电 ⑨2Al+2NaOH+2H 2O===2NaAlO2+3H 2↑ ⑩CO 2+H 2O===H2CO3 (1)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3)上述反应中,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4)根据你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 2B.氧元素的得失C.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D.化合价的改变解析:在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中,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若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则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无变化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1)①④⑩ ⑤⑦ (2)②⑩ (3)⑧ (4)C1第 1课时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将金属钠放在坩埚里用酒精灯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氧化钠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解析:选 C。钠质地较软、熔点低,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 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 )2.A.最后溶液变蓝色B.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C.溶液仍为紫色D.因为 Na2O2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解析:选 B。氧化还原反应较慢,而酸碱中和反应较快,Na 2O2加入后首先与 H2O作用产生 NaOH和 O2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随后过量的 Na2O2将有机色质慢慢氧化为无色物质,最终溶液褪色。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3.A.NaOH B.Na 2O2 C.无水 CaCl2 D.Na 2CO3 ·10H2O解析:选 D。NaOH 易吸水潮解,且 NaOH能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而变质,质量增加;Na2O2在空气中与 H2O、CO 2反应,质量增加;无水 CaCl2 能吸水潮解,质量增加;Na2CO3·10H2O久置后风化,质量减轻。不能用来鉴别 Na2CO3和 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4.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 CaCl2溶液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几滴稀盐酸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选 D。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NaHCO 3 有 CO2气体生成,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浑浊,而 Na2CO3没有这种现象;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 CaCl2 溶液,Na 2CO3出现沉淀,而 NaHCO3没有;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若只加几滴,Na2CO3固体中看不到气泡,而 NaHCO3溶液中可看到有气泡生成;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同时出现白色浑浊。右图表示 A~E 五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 A为淡黄色固体,B 为单质。试回5.答下列问题:2(1)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反应 A→D 中,还原剂是________。解析:根据 A为淡黄色固体确定 A为 Na2O2、B 为 Na;根据 A+CO 2→D,B+Cl 2→E,判断 D为 Na2CO3,E 为 NaCl;最终判断 C为 NaOH。答案:(1)Na 2O2 NaOH NaCl (2)2Na+2H 2O===2NaOH+H 2↑ Na2CO3+2HCl= ==2NaCl+H 2O+ CO2↑(3)Na2O21第 2课时 离子反应下列有关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1.A.NaCl 是非电解质B.NaCl 溶液是电解质C.NaCl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 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解析:选 C。氯化钠是电解质,氯化钠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均符合反应事实)(双选)( )2.A.用浓盐酸与 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 + +2Cl - Mn2+ +Cl 2↑+2H 2O= = = = =△ B.将过量 CO2通入 Ca(ClO)2溶液中:ClO - +CO 2+H 2O===HCO +HClO-3C.用食醋除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为 CaCO3):CaCO3+2CH 3COOH===H2O+CO 2↑ +Ca 2+ +2CH 3COO-D.金属铝溶于稀硫酸中:Al+2H + ===Al3+ +H 2↑解析:选 BC。A 项中原子不守恒,D 项中反应电荷不守恒。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3.A.K + 、Cl - 、SO B.Cl - 、Ca 2+ 、CO2-4 2-3C.H + 、CO 、Cl - D.Fe 3+ 、OH - 、NO2-3 -3解析:选 A。B 中 Ca2+ 和 CO 生成碳酸钙沉淀,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 中 H+ 和 CO2-3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不能大量共存;D 中 Fe3+ 和 OH- 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离子不能2-3大量共存。4.下列九种离子:Mg 2+ 、H + 、Na + 、Cl - 、OH - 、Cu 2+ 、SO 、NO 、CO 。2-4 -3 2-3(1)与 H+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________。(2)与 OH-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________。(3)与 Ba2+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________。(4)无色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解析:不能共存即是能发生反应,能与 H+ 反应的有 OH- 和 CO ;与 OH- 反应的有2-3H+ 、Mg 2+ 、Cu 2+ ;与 Ba2+ 反应的有 CO 、SO 。2-3 2-4答案:(1)OH - 、CO (2)H + 、Mg 2+ 、Cu 2+2-3(3)CO 、SO (4)Cu 2+2-3 2-4今有 11种物质:①铝线;②石墨;③氯气;④BaSO 4晶体;⑤纯硫酸;⑥金刚石;5.⑦石灰水;⑧乙醇;⑨熔融的 KNO3;⑩NH 3;⑪盐酸。其中:(1)能导电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铝、石墨、氯气、金刚石都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铝和石墨能导电,氯气和金刚石不导电;石灰水和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它们都能导电;硫酸钡在水中溶解度小,水溶液导电性不强,但溶于水的硫酸钡完全电离,硫酸钡是强电解质(硫酸钡熔化状态能导电,完全电离);纯硫酸水溶液能导电,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熔融的硝酸钾是化合物,能导电,是强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氨溶于水虽然能导电,但导电的离子是氨和水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来的,氨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氨是非电解质。答案:(1)①②⑦⑨⑪ (2)④⑤⑨ (3)⑧⑩(4)①②③⑥⑦⑪1第 3 课时 镁的提取及应用镁着火时,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 )1.A.干冰 B.氮气 C.水 D.黄沙解析:选 D。镁能与 CO2、N 2发生反应,镁也能与热水发生反应且放出 H2。MgCl2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2.A.H + 、NH 、Na + 、NO + 4 - 3B.OH - 、NO 、K + 、CO- 3 2-3C.HCO 、H + 、Na + 、SO - 3 2-4D.H + 、Ag + 、NO 、Ca 2+- 3解析:选 A。B 项中 OH- 、CO 都不能与 Mg2+ 大量共存;C 项中 HCO 与 H+ 不能大2-3 - 3量共存;D 项中 Ag+ 与 MgCl2中的 Cl- 不能大量共存。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3.①空气 ②CO 2 ③Ar ④H 2 ⑤N 2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解析:选 C。镁在加热时和 CO2、N 2、O 2都反应,所以 Ar、H 2可作为冷却气体。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4.③加盐酸;④过滤;⑤蒸发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解析:选 D。海水 氯化镁富集 氢氧化镁 氯化镁晶体 氯化― ― →日 晒 ― ― →石 灰 乳 过 滤 ― ― →盐 酸 蒸 发 结 晶 ― ― →脱 水 干 燥镁。已知镁能在 O2、N 2、CO 2中燃烧生成相应的化合物。试回答:5.(1)镁在空气中燃烧,除发生反应 N2+3Mg Mg3N2外,还能发生其他反= = = = =点 燃 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3)有同学认为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大,所以产物中的氮化镁含量最大。事实上是这样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镁在空气中燃烧这一事实,你对燃烧这一概念,有何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等质量的镁分别在足量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分别2为 m1、 m2、 m3,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解析:(5)1 mol Mg 与足量氧气生成 40 g 氧化镁,1 mol Mg 与足量氮气生成 33.3 g氮化镁,1 mol Mg 与足量二氧化碳生成 40 g MgO 和 6 g C。答案:(1)2Mg+O 2 2MgO、2Mg+CO 2 2MgO+C (2)剧= = = = =点 燃 = = = = =点 燃 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大量白烟(3)不是,因为氮气比氧气稳定 (4)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5)m3m1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