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纪念白求恩 (第 1 课时)毛泽东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的点评法。一、“开启“课文。1、以多媒体放映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求恩。2、简介白求恩生平。3、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明确:纪念白求恩,更要学习白求恩。二、读、练结合,评点课文。1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
2、点句,归纳各段要点。2评点文章的第一部分,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解释词语“不远万里“,写出“派遣“一词的音和义。划分层次。这一段中先叙事,后发议论,把记叙与议论的分界处标出(画两道竖线) 。然后细读议论的内容,想想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对白求恩作一简单的介绍呢?以上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花时 25 分钟左右。三、师生交流评点结果。明确:第一段:“一个外国人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第二段:“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3、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四评点文章第一部分结果。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划分层次可分三层。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这段记叙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的,记叙简明扼要,却突出其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先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世者深怀敬意的追忆。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作简述,是论述白求恩具有伟大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成为全文论述的基础。从阅读角度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和理结合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了。四、小结本堂课内容,归纳评点中应注意的地方,布置课外作业。评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会评点是自学能力增强的一种标志,评,要求语言准确经济;点,要求恰当醒目。五、作业1课后熟读课文。2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 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