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观念能力目标 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知识目标 知道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教学重点 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教学难点 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教学课时 1 课时导学流程:预学感知研讨、展示、点评、拓展课堂检测课堂小结【预学感知】1、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2、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研讨、展示、点评、拓展】第一层次: 向暴力说“不”1、方法一方面,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侵害别人的事情;另一方面,又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总之,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2、危害及后
2、果暴力给他人造成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残,更多的是难以估量的精神伤害。如果暴力的实施足以造成对方权益受损,那么暴力实施者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探究交流 如果夏某还没有被抓获并继续对王某进行敲诈,这时王某该怎么办?(课本第 90 页)展示:点拨:第二层次: 法律服务机构1、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2、探究交流: 了解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在提供法律服务方面具体是如何运作的。(课本第 9l 页)展示:点拨:第三层次: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1、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2、探究交流 刘娟到底该怎么办呢?(课本第 91 页)展示:点拨:【误区警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唯一的办法就
3、是打官司。【课堂检测】( )1.八年级学生洋洋的母亲早逝,不久前父亲因为车祸也离他而去。父亲留下遗产十万元、房子一套。父亲去世后,多年不来往的叔叔坚决要求分割遗产。无奈之下,洋洋将叔叔告上法庭。经法院判决,洋洋继承了父亲的全部遗产。洋洋将叔叔告上法庭的行为 A属于行政诉讼 B是为获得遗产而不择手段C是采用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 D是采用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2.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已被启用。在新守则中,原来“遇到坏人坏事要及时报告,要敢于斗争”这一条中删去了“要敢于斗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是大人的事,与中小学生无关B青少年更应该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D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不再是公民的义务( )3.在现实生活中,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依法实施自我保护的措施有 及时报警 学会请律师 不声张,自己解决 寻求法律帮助A. B C D( ) 4.在宁静的校园里,有时会遇到敲诈勒索、武力侵害等“校园黑手” 。当“校园黑手”袭来时,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A惹不起,躲得起 B告诉老师并报警C找“朋友”教训他一顿 D准备与他私了【课堂小结】善用法律武器向暴力说“不” 方法暴力危害及后果法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非诉讼途径径诉讼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