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课 自我保护远离危害,拒绝侵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能力目标探究自我保护的方法,在自我探究中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充分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意义,克服依赖和过于独立的心态,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教学重点 培养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难点 培养识别危险和诱惑的意识,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学课时 1 课时导学流程:预学感知研讨、展示、点评、拓展课堂检测课堂小结【预学感知】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哪些?【研讨、展示、点评、拓展】第一层次: 自我保护
2、1、自我保护的重要性:2、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哪些?3、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第二层次: 远离危害 (1)如果在路上遇到陌生人问路,不要上他的车。 (2)不要独自穿越公园或树林,尤其是在黑暗中。 (3)独自在家,而且不知道是谁在敲门时,不要轻易开门。 (4)不要告诉陌生人自己此时正一个人呆在某处。 (5)决不要离家出走、四处流浪。1、探究交流: 我们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课本第 85 页)展示:点拨:2、探究交流 几个同学一起迷路了。这时来了几个穿警服的人,表示愿意用汽车送他们回家。他们应该
3、怎么办?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几个风度翩翩的人,他们打听如何去你家附近的某个地方,你告诉他们应该怎么走。他们说,既然同路,就坐他们的车回家,也好帮助他们找到那个地方。你应该怎么办?还有什么类似的事情和值得警惕的情况,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课本第 86 页)展示:点拨:第三层次: 拒绝侵害面对侵害,不要害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说“不”!勇敢地、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向侵害者说“不” ,就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向侵害者说“不” ,就是在警告坏人,因为坏人最怕被人发现,最怕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你一味地默默忍受,只能助长他们的气焰,导致自己无辜地受侵害。探究交流 讨论有哪些拒绝侵害的措施?(
4、课本第 87 页)展示:点拨:【课堂检测】( )1.2009 年 11 月 9 日上午,海曙区检察院、西门街道和宁波工程学院,在宁波工程学院门口,联合开展了一次青少年网络自护宣传咨询活动。现场就分发了这本“未成年人网络自护”手册 。有了上述的自我保护提示 A未成年人就可以为所欲为,任意上网 B就可以避免未成年人受到外来的侵害C就可以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D还需要未成年人增强自制力,自觉与各方面保护相配合( ) 2. 向侵害者说“不” ,就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是在警告坏人。这是因为 坏人最怕被人发现 坏人最怕受到法律制裁 坏人胆小怕事 坏人心理素质差 A. B C. D( )3.七年级学生小
5、勇经常去网吧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严重影响了学习。对这一案例理解正确的有 小勇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小勇的行为违反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网吧老板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社会保护的规定 小勇有上网的自由,但浏览不健康信息的行为是不对的A B C. D( )4.针对校园中出现高年级学生强行向低年级学生勒索财物的现象,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对策,其中正确的是 A.暂时妥协,事后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反映情况,寻求帮助B.不用告诉别人,离他们远一点 C.找一群同学去教训他们D.他勒索我的财物,我就勒索更低年级同学的财物【课堂小结】学会求救和自救远离危险,拒绝侵害自我保护重要性方法树立自我保护
6、意识远离危险拒绝侵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对生命的尊重敬畏意识。能力目标 增强自我保护和在灾难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知识目标 如何应对灾难性危机教学重点 如何应对灾难性危机。教学难点 提高在灾难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教学课时 1 课时导学流程:预学感知研讨、展示、点评、拓展课堂检测课堂小结【预学感知】1、如何求救和自救? 2、遭遇突发性灾难,该怎么办?【研讨、展示、点评、拓展】第一层次: 学会求救和自救的重要性(1)当我们遇到或者可能遇到比较严重的危险时,求救和自救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生存手段。(2)社会是复杂的,生活也是复杂的。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有
7、好事,也有坏事。我们既要信任人,也要对坏人保持警惕。对恶人恶事,手中有矛;对险情隐患,手中有盾。第二层次: 如何求救和自救? 第三层次: 遭遇突发性灾难,该怎么办? 探究交流 自主设计一个灾难情景,例如火灾等,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展示:点拨:【课堂检测】( )1.假如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到不法分子的勒索,最不可取的办法是 A.忍气吞声,免遭麻烦,乖乖给钱 B.拒绝给钱,与之拼搏,两败俱伤C.强忍怒火,暂时给钱,事后理论 D.慢条斯理,讨价还价,事后报案( )2.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要讲究智斗。对歹徒行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设法稳住歹徒 记住歹徒相貌 假装没看见,悄悄
8、溜走 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A. B C D【课堂小结】善用法律武器【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观念能力目标 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知识目标 知道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教学重点 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学会求救和自救重要性必须掌握的生存手段掌握了求救和自救的方法,对恶人恶事就会手中有矛;对险情隐患就会手中有盾如何做学会运用一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洞察全局,清醒判断、仔细分析、保持镇静、树立信心客观估计形势,采取机智策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如何面对突发性灾难大声呼喊及时求救保持镇静判断明确把握时机意志坚强保存实力教学难点 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
9、的能力。教学课时 1 课时导学流程:预学感知研讨、展示、点评、拓展课堂检测课堂小结【预学感知】1、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2、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研讨、展示、点评、拓展】第一层次: 向暴力说“不”1、方法一方面,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侵害别人的事情;另一方面,又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总之,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2、危害及后果暴力给他人造成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残,更多的是难以估量的精神伤害。如果暴力的实施足以造成对方权益受损,那么暴力实施者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探究交流 如果夏某还没有被抓获并继续对王某进行敲诈,这时王某该怎么办?(课
10、本第 90 页)展示:点拨:第二层次: 法律服务机构1、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2、探究交流: 了解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在提供法律服务方面具体是如何运作的。(课本第 9l 页)展示:点拨:第三层次: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1、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2、探究交流 刘娟到底该怎么办呢?(课本第 91 页)展示:点拨:【误区警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官司。【课堂检测】( )1.八年级学生洋洋的母亲早逝,不久前父亲因为车祸也离他而去。父亲留下遗产十万元、房子一套。父亲去世后,多年不来往的叔叔坚决要求分割遗产。无奈之下,洋洋将叔叔告上法庭。经法院判决,洋洋继承了
11、父亲的全部遗产。洋洋将叔叔告上法庭的行为 A属于行政诉讼 B是为获得遗产而不择手段C是采用非诉讼手段解决纠纷 D是采用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2.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已被启用。在新守则中,原来“遇到坏人坏事要及时报告,要敢于斗争”这一条中删去了“要敢于斗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是大人的事,与中小学生无关B青少年更应该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D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不再是公民的义务( )3.在现实生活中,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依法实施自我保护的措施有 及时报警 学会请律师 不声张,自己解决 寻求法律帮助A. B C D( ) 4.在宁静的校园里,有时会遇到敲诈勒索、武力侵害等“校园黑手” 。当“校园黑手”袭来时,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A惹不起,躲得起 B告诉老师并报警C找“朋友”教训他一顿 D准备与他私了【课堂小结】善用法律武器向暴力说“不”方法暴力危害及后果法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非诉讼途径径诉讼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