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外国诗两首》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69846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外国诗两首》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4《外国诗两首》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4《外国诗两首》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4《外国诗两首》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4《外国诗两首》每课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蝈蝈与蛐蛐 课文导读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诗歌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全诗意境既精微优美而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的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读者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夜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全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全诗虽是纯然写景,但诗人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时时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出了丰富的生命底蕴。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蝈蝈(u) 蛐蛐(q) 栖息(q) 草茸茸(rn) 欢嚷(rn) 沉浸(jn)二、词语释义昏晕:头脑迷

2、糊,神志不清;失去知觉。喧响:发出声音很大的响声。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三、语句解读1.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地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地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2.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四、作家

3、作品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 25 岁。叶塞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选出与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宁静 nng( ) A.安宁 B.宁可 C.宁愿盛夏 shng( ) A.盛器 B.茂盛 C.盛东西2.选出字形无误的一项( )A.夜莺 暄响 飘荡 割麦 B.消逝 疲劳 荡漾 播撒C.沉浸 银状 严霜 阴凉 D.插秧 欢嚷 梦香 骄阳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

4、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栖息:_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沉寂:_4.下列诗句与原诗一致的是( )A.那就是蝈蝈的声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失,一旦唱得疲劳了。B.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河水悄悄流入梦乡。C.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D.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沉寂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B.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C.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二、整体感知1.下面对蝈蝈与蛐蛐赏

5、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B.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C.“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 , “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 , “可喜的草丛” ,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喜”的美妙。D.“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 , “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温馨的气氛与前

6、面的氛围既形成对比又十分和谐。2.下面对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小诗着力展示了夜的静溢、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B.“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见溪水轻轻地歌唱。 ”这里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C.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简单的重复,是可有可无的一节。D.这首诗全篇描写的是眼前的实景,突出其静谧、美丽,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无限的遐想。3.如何理解“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诗?_4.蝈蝈与蛐蛐中,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_5.按要求填空。 “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

7、” , “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 , “可喜的草丛” ,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_ ,烘托了夏天白日_。 能渲染“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的句子有:_ (从诗中找出原句)。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 , “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_,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三、课内阅读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

8、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梦乡”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了什么?_2.为什么“大河”会“银星万点”?_3.为什么“原野上的青草”会“闪着银色光芒”?_4.写出这首诗第一节押韵的韵脚?_5.“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_四、拓展阅读又一个五月之夜俄费特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一颗,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空中,尾随着夜莺那婉转的歌,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白桦期待着,那半透风的叶子,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

9、光。白桦颤动着,像新娘面临婚礼,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啊,夜色,你无形的容颜柔和,无论什么时节也不会使我厌倦!情不自禁吟唱着最新谱就的歌,我再一次信步来到你的身边。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2.本诗第一节中的“谢谢” ,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_3.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说说你的理解。_4.诗的第三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白桦树?这样写可以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_中考回眸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3 分)当我们面对困难面对无奈,是否泼悄悄地给自己一个笑脸呢?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分坦然;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勇敢地面对

10、艰险。这是怎样的一种调节、怎样的一种豁达、怎样的一种鼓励啊!笑脸:_答案:指面对困难与无奈时,要调节好心态,表现出勇气与坦然,给自己以鼓励。写作小练笔面对美丽的夜雨,你有什么体验?请用几行小诗展示自己的体验。_作文素材美丽的夜雨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打开啤酒瓶吧,欢迎 于是,泡沫,水珠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 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雨 像拉着小提琴 滑进每一家的玻璃窗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4 外国诗两首一、1.A

11、 B 2.B(A 项中的“暄”应为“喧” ,C 项中的“状”应为“装” ,D 项中的“香”应为“乡” 。 ) 3. 停留;歇息(多指鸟类) 。非常静,没有一点声音。4.C 5.A 二、 1.D 2.C 3.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4.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5.生机勃勃的景象/“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

12、的温馨气氛。三、1.“梦乡”指睡熟时候的境界。这说明了“夜”已来临了。2.这是描写“大河”平静,没有波澜,映照着天上的繁星,所以说“大河银星万点” 。3.这是描写月光下的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因为青草上有水,所以会反射着月光,因此“青草”会“闪着银色光芒” 。4.乡、响、嚷。5.不好。因为“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静得连溪水也不好意思大声流淌,只能“轻轻地” ,突出了夜的静谧,如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四、1.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五月夜晚的家乡美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自己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2.“谢谢”一词,表达了诗人完全陶醉在家乡美景中时的喜悦和激动。3.第一节的“多美的夜色”确定了赞美家乡夏日夜景、抒发喜悦心情的感情基调;第二节的“多美的夜色”则引起下文,引出对家乡夏夜美景的具体描写。4.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桦树在夜色下的柔美风姿,融情于景,富于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