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课 飞红滴翠记黄山 学法导引黄山虽美,若没有诗人墨客为它扬名,恐怕也不会这般令人神往。一边品读这篇解说词,一边想像作者描绘的美好景色。身在教室,心却飞上了黄山。 课文精讲字词积累1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瑰,珍奇。2飞红滴翠:飞红,很红。滴翠,翠色欲滴,形容很绿。3万仞:形容很高。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4寿逾(y)千年:年纪超过千年。逾,超过,越过。注意“逾”不读“y” 。5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极,顶点,尽头。造,到。6娇(jio)娆(ro):娇艳妖娆。7仙山琼(qing)阁: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 。琼,美玉。8鱼贯: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接着走。贯,连贯。9殷(yn)勤:
2、热情而周到。10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11阴晦(hu):昏暗。晦,昏暗。注意“晦”不读“mi” 。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柯蓝(1920 ) ,原名唐一正。湖南长沙人。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1937 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任记者、编辑。建国后,从事专业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著有早霞短笛 、 果园集 、 拾到的纪念册等散文诗集。2关于“解说词”解说,就是“解释说明” ;解说词,就是对电视画面中不易为观众领略或觉察的地方进行解释说明的文字。解说词不同于一般的游记。第 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近景,或特写,或仰视
3、,或俯视,或平视,或全景,不像游记那样移步换景,表现角度更自由多变;第二,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本文对于这两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内容梳理1全文结构总写分写(山上:奇峰、怪石、古松、云雾、日出)温泉(山下)2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3 段):总写黄山。概括介绍黄山的地貌、地理位置,从地质史上说明其形成过程。第二部分(417 段):分别介绍黄山的各种景观。(46 段):介绍黄山奇峰,着重写天都峰。(7、8 段):以迎客松为主体,介绍黄山松。(914 段):简介莲花峰,细写黄山怪石。(第 15 段):描写黄山烟云。(16、17 段):描写黄山日出。第三部分(第 18 段):介绍黄山温泉。3主
4、题思想本文通过对黄山雄伟壮丽景色的描写,介绍了黄山的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提示了黄山的特点,展示了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课文览胜1黄山松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这是何等的气派!赏析 这段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方法,以四字短句和三字短句为主,间以长句,整散结合,读来朗朗上口,有音乐的美感,又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与所表达的内容相称。总之,这段话显示了作者深厚的
5、文学功底。2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黄山的烟云,也是黄山一绝。人们在高峰之上,如登仙界云霄,轻盈的云雾忽东忽西,一上一下,若即若离,仿佛是山峦、峰石的恋人 ,难舍难分。黄山在一年中,竟有两百多天是沉浸在云雾的怀抱里。淡淡云雾,澜翻絮涌,烟海千里,使黄山的千条泉流和万道山谷隐现在虚幻之中。云雾的皎洁,云雾的柔美,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云雾使黄山成了梦幻的艺术之宫。谁能设想亿万年前,那些熔融的岩浆,竟给我们凝固成这么一个人间仙境!赏析 这段描写黄山“云海”的文字,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现出云海变幻莫测、壮阔脱俗的美感。首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峰是云之
6、家,云是峰之衣。 ”云雾“仿佛是山峦、峰石的恋人” ,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地写 出云 和峰难舍难分的特点。其次,连用几个四字短语与后面的长句相间,读来朗朗上口,有音乐的美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例如:“淡淡云雾,澜翻絮涌,烟海千里,使黄山的千条泉流和万道山谷隐现在虚幻之中。 ”表现出黄山云海壮阔非凡的美。疑难阐述问题:本文也是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吗?解答 不能这样说。游记散文一般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例如本单元鼎湖山听泉 、林中小溪 、 画山绣水都采用这种写法,但本文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采用的是全景式的观察角度,通过镜头组接的方法来介绍黄山,本文采用俯视、仰视、平视,全景、近景、特写等角度,让
7、观众把黄山看了个淋漓尽致。本文表现摄像镜头方位转换的语句有:1从高空俯视。2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3如果从远处遥望。4现在,当我们登上刻有“登峰造极 ”四个字的天都峰绝顶时。5沿“百步云 梯”而下,翘首昂视6游人下山后在分体衔接上,有断有接。这是因为电视艺术中镜头的处理,除了化入、化出手法以外,还运用了切入、切出的手法, “切”就是割断。使用“切”的手法,就会让人乍然一惊的同时,又感到层次分明。如本文从历史写到现实,就是一下子来个全景呈现的。由此可见,如此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黄山,绝不是游记的“移步换景”手法所能胜任的,而采用电视镜头组接的手法才更能给读者留下全面、深刻的印象。类文赏析赏析
8、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善画兰竹,书法也很出色 ,自创“六分半书” ,名播中外。懵(mn)懵懂懂:糊里糊涂,不明事理。与“没没墨墨”意思相同。暇(xi):空闲,没有事的时候。啜(chu):喝。茗(mn):茶。仄(z)径:狭窄的小路。俗客、良朋:二者相对比来讲述,如同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赏析 郑板桥画的兰花和竹子是非常有名的,本文是他学陶渊明辞官归里,与官场决裂以后而作的。辞官以后,他重新回到扬州卖字鬻画, “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表明了作者的心志。他描述自己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
9、却写得生动亲切,富有情趣,很适合同学们“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训练1从文中描写居所的词语_、_ _、_、_可以看出,居所本是清寒、_的,但是郑板桥却认为这样的居所有“雅趣” ,原因是该茅屋处于_之中,又有_、_为伴,所以居所就又具有了_、_ _的特点。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3从原文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品味赏析。 参考答案及点拨1茅屋 柴扉 疏篱 仄径 简陋 十里春风 幽兰 修竹(后两项如果回答竹径、芳兰、良朋也算对) 清新脱俗 淡雅朴拙(后两处意思对即可)2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 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3示例:原句一: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赏析:运用对偶修辞方法,对仗工整有雅趣,描写了三间茅屋处在“十里春风”和幽兰、修竹的包围之中,表现了茅屋主人清高脱俗的志趣。原句二: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 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赏析:这几句连用四个三字短句,间以长句,句式长短错落,整散结合,读来有音乐的美感,和作者表达的超凡脱俗的志趣美十分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