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独之旅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的课文孤独之旅 ,这是北京大学年轻的博导曹文轩写的一篇少年成长的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少年杜小康辍学后随父亲一起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子,经历了从开始的恐惧、孤独到暴风雨之夜找鸭子变得勇敢坚强起来的故事。学习这篇小说,重点是使学生从陌生空旷的自然环境和恐惧孤独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中理解“孤独”的涵义,教给学生一种勇敢,豁达的人生态度。单元定位本文是第九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小说,自读课文,本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学习这些课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本文注重环境描写的学习,要求能
2、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附三单元教学的整合设想:把每篇小说看作是一种例子,抓住它的侧重点探究小说某一两方面的知识 。我的叔叔于勒重点理解情节;孤独之旅重点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故乡 、 我的叔叔于勒理解多种主题;故乡 、 我的叔叔于勒分析人物形象 ;心声心理描写的作用。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一些小说篇目的学习,以及本单元第一篇小说的学习,对小说体裁的特点、三要素等方面的知识已初步感知,只是对本文这样大量运用环境、心理描写的作用还缺少了一些认识,同时欣赏小说需要的“资本”如生活阅历、眼力、文化底蕴还很欠缺,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初三学生开始进入成
3、长的青春期,对这类涉及青少年成长的小说应该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3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塑造坚强的人生教学重点:把握杜小康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历程,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解读课文、实现多元解读教学难点:理解杜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最终如何“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 鉴赏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思想围绕目标,美文美教,引导阅读,读中感悟,探究研讨,因材施教,注重知识迁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激发全体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兴趣,指导出大的探讨方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并主动质疑,教师在其中承担导读、归纳、点评的任务,并
4、对突发的问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课堂既要呈现有效学习的动态生成,又要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预设成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学法1、速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2、跳读品味细节描写、心理描写3、赏读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4、研读在交流体验思辨中,加深对“孤独” “成长” “哭泣” “坚强”“责任”等情感的认识,在探究中自主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训练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读书,学会倾听,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2、 教法坚持启发式。美文美教。尝试让学生和文本、作者进行充分的对话,让学生走进杜小康的世界,让“孤独”之美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学中加强读的力
5、度,提出阅读的要求(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学会欣赏、学会感动) 。3、 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 导入课文激学习之趣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但恐怕很少有人能道出其中的滋味,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整体把握, 初读课文悟孤独之美1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掌握自读提示中列出的词语。2 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 “孤独”的含义是什么?文中最能体现“孤独”的语句是? 请学生找出体现“孤独”的语句,并注意体会文中最能体现孤独的句子是:“
6、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 ”题目概括了主人公放鸭生活的全过程, “孤独” 渗透于人物放鸭期间的全部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对杜小康来说, “孤独” 含义是:、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对未来的恐惧。慢慢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这一切构成了人生的一段“孤独之旅” 。 3. 再次速读课文,以小说三要素“人物十环境十情节”的方式概括文章内容。例:可概括为少年杜小康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
7、熟、坚强的故事。人物(主人公): 杜小康情节: 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之后“长大了,坚强了” 。恐惧孤独 面对孤独 战胜孤独 环境(鸭群、芦荡、风雨):渲染孤独的气氛,造就坚强的性格【美读】杜小康的语言描写关键句,体会主人公经历的孤独之旅。4、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5、交
8、流讨论:读完此文,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感悟呢?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三)解读探究,精读课文识孤独之人研读小说第二部分,品味杜小康在这场暴风雨中的表现。选出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语句,品评他“长大了,坚强了”的形象。一是老师要求学生用“我读出了 的杜小康 ”的句式来概括对人物的理解;二是老师要求学生用“本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来品味人物身上的闪光美。 ;【多角度解读:如成长的心理历程、家庭、学习生活等】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
9、孩子。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美读】杜小康的具体描写感动句,体味处于生活磨难中杜小康身上的人性之美。(四)拓展延伸,走出课文品孤独之味。1、拓展思考: “读书贵在感悟,也贵在联想,而作品贵在引起读者的共鸣” ,“孤独的体验和生活的磨砺让杜小康成长,困难、挫折让他成熟、奋进” “哪位同学还有类似的体验呀?”2、联想讨论,找孤独之人。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在你的生活道路上,又有着一些怎样的人和事影响着你的成长,给予你有益的启示?【美读】关于孤独的名言,理解成长中“孤独”的深层涵义(五)合作探究,
10、读出问题释孤独之迷课件展示关于读书须疑的名言。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提问,师生互动,探究解决。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请赏读课文,欣赏环境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小组合作找出有关语句加以分析a 学生浏览并划出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 b 学生交流喜欢的自然环境描写。 (鸭群、芦荡、风雨)作用:渲染孤独的气氛,造就杜小康坚强的性格【美读】自己喜欢的自然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语句,赏析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总结反思评价,学生自评或互评,或给老师提意见、建议。环境: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细节:使文章更具体、生动,真实可信。c 归纳小结明规律阅读的要求(读出自己、
11、读出问题、学会欣赏、学会感动) 。(六) 、结束语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欣赏歌曲寂寞让我如此美丽 (七) 、当堂检测(1) 、填空:1、 孤独之旅选自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作者是( 曹文轩 ) 。本文主要刻画了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他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 恐惧 )孤独、 ( 面对 )孤独、 ( 战胜 )孤独,最终经受住了“磨难” ,“长大了” “坚强了” ,与鸭子一起成长起来。2、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孤独的气氛,造就坚强的性格) 。(2) 、说话训练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通过生活中一些小事,懂得关心别人,热爱劳动,懂得某种道理等。请以“我长大了”为题谈谈自己成长的经历。(八)布置作业:将上述说话训练写成 600 字作文。(九) 送几句名言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马里欧特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