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法曾经是最广泛使用的截面承载力加固方法,似乎人尽皆知,无需多言。尽管如此,我们能给这一技术作出不同的理解,并赋予新的内涵。 4.1 适用范围适用于混凝土截面承载力需要大幅度提高的情况,其中包括混凝土强度严重偏低、不密实、环境腐蚀以及严重火灾损害等。在满足相关构造要求和荷载传递要求的前提下,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截面拉、压、弯、剪、扭等各类承载力及其不同组合的承载力加固。,4 增大截面加固法,4.2 基本规定 (1)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时,按现场检测结果确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10; (2)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处理以及新旧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应能满足协同受
2、力的要求,加固后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表现应与完整构件相同; (3)采用增大截面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基本假定进行计算。,4 增大截面加固法,4.3 增大截面法的各种形式(梁)(1)(3)主要用于梁的抗弯抗剪加固,其余可用于梁的弯、剪、扭加固,4 增大截面加固法,4.3 增大截面法的各种形式(板)对一般薄板,增大截面只考虑受弯加固,板底增厚加固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选择,具有相当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板底新增钢筋在施工期间的安装、固定,模板的安装以及保护层厚度的保证措施。混凝土难以浇筑,可考虑使用灌浆料或喷射混凝土。灌浆料价格较贵,量小
3、时喷射混凝土不宜选用。,4 增大截面加固法,4.3 增大截面法的各种形式(柱),柱子增大截面以能围合为最佳,但受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其它加固截面形式。这里所谓条件限制,可能与柱子所处位置有关,也可能与立面效果有关。,4 增大截面加固法,4.3 增大截面法的各种形式(剪力墙)剪力墙增大截面可用于受压、受剪、受弯承载力加固,4 增大截面加固法,4.3 增大截面法的各种形式(独立基础)适用于岩质地基,新增荷载后基础底面积不扩大,改柔性基础为刚性基础,4 增大截面加固法,4.4 基层混凝土强度低于C10时的处理措施 (1)对不存在上部结构的情况,或上部结构荷载很小,能可靠进行支撑,建议直接清除低强度等级混
4、凝土; (2)对存在上部结构并且难以可靠支撑的情况,低等级混凝土应进行置换; (3)特定情况下,低于C10等级混凝土未清除,但新加截面可以成为完整构件截面,也是可行的。,4 增大截面加固法,4.5 新旧混凝土结合强度问题 4.5.1 结合面受力状态及设计策略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可能存在拉、压、剪力作用。 (1)不应作出依赖混凝土结合面受拉强度的承载力设计方案; (2)结合面受压承载力容易达到要求,但也必须满足规则性和坚固性要求; (3)结合面受剪承载力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构件无论受弯、受剪、受扭承载力加固均会在结合面上产生剪应力。只有当结合面具有足够并且可靠的受剪强度时,新增截面才能与基体混凝土协
5、同工作,实现加固目标。,4 增大截面加固法,4.5 新旧混凝土结合强度问题 4.5.2 影响结合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 (1)新旧混凝土强度:新旧混凝土强度越高,结合面强度相应有所提高; (2)新旧混凝土龄期:旧混凝土强度龄期越长,结合面强度相应降低;新混凝土龄期越长,结合面强度相应提高,但当结合面施工质量不佳或不当使用界面剂时,结合面强度可能随龄期增长而降低; (3)结合面粗糙度:结合面越粗糙,结合面强度相应提高; (4)结合面基层混凝土坚固程度:界面处理后如果存在浮渣或松动碎块,会降低结合面强度;,4 增大截面加固法,4.5 新旧混凝土结合强度问题 4.5.2 影响结合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
6、(5)界面剂:不正确使用界面剂可能降低结合面强度; (6)界面钢筋:正确使用界面钢筋,能有效确保结合面强度,降低脆性; (7)结合面含水率:干燥的结合面会降低结合面强度,水平结合面存在明水会降低结合面强度,充分润湿但无明水的结合面最佳; (8)振捣质量:恰当的振捣能提高结合面强度;仰面结合时应提高浇筑液面,并避免结合面形成气泡; (9)养护质量:增大截面厚度通常较小,易于失水,应加强养护。,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1 劈拉试验,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1 劈拉试验某劈拉试验序列测试成果。由表可见,新旧结合面
7、劈拉强度总体水平是较低的。,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2 正拉试验,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2 正拉试验不同界面处理方式获得的正拉强度有所差异,但随时间增长正拉强度可能降低却具有一致性,这是值得重视的现象。,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虽然可能有承担拉力、压力和剪力的需求,但压力很容易在结合面上获得相应的承载力,拉力通过贯穿结合面并具有可靠锚固的钢筋承担。结合面普遍存在剪力,并且结合面的受剪性能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力安全。,4 增大截面加固法,
8、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除上部拉应力和下部压应力外,梁端施工缝存在较高的剪力传递需求,柱子混凝土补充浇筑完成后,柱顶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能可靠承担压力,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此法试件制作较困难,此法试件制作相对简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本试验不仅测试界面剪切强度,还测试随剪应力变化的结合面裂缝宽度和剪切位移,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
9、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无界面筋剪切试件破坏呈现明显脆性,一裂即坏,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有界面筋剪切试件破坏过程是逐步完成的,经历初始裂缝、裂缝扩展,直至最后破坏的全过程,显示了明显的延性特征,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试件破坏后,虽然裂缝已经很宽大,但由于界面筋的作用,结合面两侧的块体并未彻底分开,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本系列界面
10、均进行了原面混凝土凿除,抹油的目的在于了解界面污染影响,很明显界面污染对界面的剪切刚度产生了不利影响,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本系列试验中光滑结合面抹油,是为了掌握界面筋在界面抗剪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界面筋直接抗剪能力较差,剪切刚度较低。,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3 剪切试验 剪切试验主要结果: (1)无界面筋时,结合面一裂即坏,试件裂为两半; (2)有界面筋时,结合面表现出良好的延性; (3)界面筋对抗剪能力的贡献明显滞后,只在界面剪切错动达到一定量值之后才发挥出来。 (4)界面筋的工作
11、机理:约束结合面两侧的混凝土,避免一裂即坏;当结合面剪错开裂时,界面筋处于受拉状态,钢筋提供的拉力促使结合面混凝土受压,从而提高结合面抗剪承载力,并显著改善结合面的延性。,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6 与结合强度有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4.6.4 结合面相关计算,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7 结合面的施工方法新旧结合面应作好界面的粗糙化处理,最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清除结合面的表层混凝土,深度一般控制在不小于56mm即可。 4.7.1 人工清除法人工清除法应当使用尖利的凿具,凿进深度宜浅,以细、碎的方式逐步清除表层混凝土;凿进深度较大时易造成
12、大块混凝土掉落,粗糙面深度不易控制;凿具可以是人工錾子,最好使用电动凿具。,4 增大截面加固法,4.7 结合面的施工方法 4.7.2 高压水射流技术高压水射流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清除大体量的混凝土,也可用于形成新旧混凝土结合粗糙面。该方法作成的结合面基层混凝土受损失程度小,钢筋不受损害,结合面抗剪承载力高,本应成为结合面施工的理想方法,但由于设备限制,目前使用较少。,4 增大截面加固法,4.7 结合面的施工方法 4.7.3 结合面工程案例,不成功的增大截面加固案例:基层混凝土界面未经处理,抹灰层尚在;无界面植筋;新增截面开裂,钢筋锈蚀,4 增大截面加固法,4.7 结合面的施工方法 4.7.3 结合
13、面工程案例,不良结合面:结合面“凿毛”曾经是工程界流行语,但在实际操作中,“凿毛”到什么程度几乎不能界定,图片反映的情况不符合要求。,4 增大截面加固法,4.7 结合面的施工方法 4.7.3 结合面工程案例,良好的结合面:人工清除结合面表层混凝土,粗糙度足够。,4 增大截面加固法,4.7 结合面的施工方法 4.7.3 结合面工程案例,良好的结合面:人工清除结合面表层混凝土,粗糙度足够,但此案例中混凝土强度明显较低。,4 增大截面加固法,4.7 结合面的施工方法 4.7.3 结合面工程案例,良好的结合面:高压水清除隧道壁表层混凝土。,4 增大截面加固法,4.7 结合面的施工方法 4.7.3 结合
14、面工程案例,良好的结合面:高压水清除楼板底面火灾损伤混凝土。,4 增大截面加固法,4.7 结合面的施工方法 4.7.3 结合面工程案例,良好的结合面:高压水清除楼板底面火灾损伤混凝土后形成的结合面,很好的粗糙度,坚固的基层,同时使结合面得到充分润湿,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1 楼板加固一般只在板面加固,新旧结合面设置界面筋加强连接;新增厚度不小于40mm。火灾通常在结构板底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也可能在板底清除损伤混凝土后进行增大截面加固(如不增加钢筋和截面厚度,则形成置换加固)。要求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原面混凝土凿掉,清除松动块体,冲洗干净,充分润湿但不留明水,新浇混凝
15、土加强振捣,加强养护(最好使用覆膜养护)。,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1 楼板加固支座和跨内截面均按新厚度计算,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1 楼板加固支座截面高度按原来厚度,跨中截面按加固后的厚度,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1 楼板加固支座钢筋严重不足位置严重下移时,支座处新增钢筋间断进入墙体,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1 楼板加固,某些工程人员认为这些部位采取图示方法锚固时,可以保证支座能承担楼板负弯矩,但其实不可靠,支座处仍应按原始板厚计算受弯承载力,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16、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1 楼板加固,板面增厚,加强连接,充分润湿,不留明水。,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1 楼板加固,覆膜养护,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规范建议形式。很明显,该方法主要增大了钢筋面积,构件截面尺寸基本不变。钢筋焊接后一般采用关模灌注灌浆料实现对新增钢筋的保护,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规范建议形式,箍筋焊接,很多设计单位也采用这种方式。虽然此系规范推荐方法,但确实存在
17、缺陷,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此图在梁底增加截面,梁侧外露的箍筋难以持久保护,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此图在梁底增加截面,梁侧外露的箍筋难以持久保护,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此图在梁底增加截面,梁侧外露的箍筋难以持久保护,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加锚式,规范建议形式。箍筋锚固可靠,但在用建筑使用该法可能面临障碍,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
18、法加固,胶锚式,规范建议形式,箍筋锚固可靠性并不理想。,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规范认为,受构造条件限制时采用,但该法施工并不方便,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课堂推荐。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植筋在约束状态下与箍筋形成可靠的搭接连接,可用于梁的抗弯、抗剪加固。,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课堂推荐。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纵向构造钢筋全部植入支承构件,梁底新增钢筋根据情况选择性地植入支承构件,边筋优先;新增截面混凝土可以从上层楼盖浇筑,条件不许可时
19、可以采用灌浆料灌注;能用于梁的抗弯、抗剪、抗扭加固。,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课堂推荐。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纵向钢筋全部植入支承构件 ;可用于梁的抗弯、抗剪、抗扭加固。当考虑按完整截面抗扭时,梁底应有横向植筋,否则可按两根梁按各自截面抗扭计算。,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2 梁的增大截面法加固,箍筋植筋延续,箍筋焊接延续(妥协方案),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3 柱的增大截面法加固,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3 柱的增大截面法加固,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20、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3 柱的增大截面法加固,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3 柱的增大截面法加固,4 增大截面加固法,4.8 增大截面法的构造 4.8.3 柱的增大截面法加固柱子增大截面法要点: (1)柱子纵筋向下应锚入基础 (2)节点高度范围内应设置箍筋 (3)应设置搭接楼层 (4)原有柱子截面较大而新增截面较薄时,即使在新增截面围合的情况下也应设置界面连接钢筋 (5)新增截面较薄时,设计指标不宜采用过高的设计强度,因为实际强度很有可能达不到指标要求,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法计算 4.9.1 梁(板)受压区增大截面加固梁(板)受压区增大截
21、面加固应视为叠合梁,并按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1)正截面计算中,受压区混凝土强度等级按新增截面强度取用;对受压区高度大于叠合层厚度的情况,应区别对待。,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法计算 4.9.1 梁(板)受压区增大截面加固梁(板)受压区增大截面加固应视为叠合梁,并按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2)截面抗剪计算预制构件叠合梁在构造上要求箍筋进入叠合层,加固工程如果采用焊接箍筋方式,其效果应当大致相当,截面抗剪计算按完整截面计算;但当采用植筋连接时,其作用尚待证实。,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
22、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法计算 4.9.2 梁(板)受拉区增大截面加固 (1)基本假定 加固前正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分布; 加固后应变增量符合平截面分布规律; 混凝土受压区采取矩形应力分布图形; 原有钢筋、新增钢筋均受拉屈服,但新增钢筋设计强度乘以0.9的折减系数。,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法计算 4.9.2 梁(板)受拉区增大截面加固 (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法计算 4.9.2 梁(板)受拉区增大截面加固 (4)增
23、大截面受弯加固的简化方法分析设计实践中,可能采用两种不同的简化方法 按原始截面计算,不足的钢筋按新增钢筋补足,增大截面高度按满足施工要求的构造尺寸确定该方法能方便验证原配钢筋是否屈服(超筋不屈服,否则屈服);由于未考虑初始弯矩的影响,极限状态下新增钢筋不一定能屈服,应按考虑应变滞后效应后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进行验算。此外,该计算方法中未考虑新增截面对承载力和刚度的贡献,对框架结构可能导致节点处强柱弱梁设计准则得不到保障。,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法计算 4.9.2 梁(板)受拉区增大截面加固 (4)增大截面受弯加固的简化方法分析,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
24、法计算 4.9.2 梁(板)受拉区增大截面加固 (4)增大截面受弯加固的简化方法分析 按新增截面计算,原有钢筋按截面高度折算后计入需要的钢筋量,不足的钢筋按新增钢筋补足,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法计算 4.9.2 梁(板)受拉区增大截面加固 (4)增大截面受弯加固的简化方法分析上述第二种方法由于按全截面计算,计算用钢量可能较省,但操作上可能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原有钢筋可能不屈服,因此应验证初始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其二,由于计算上未考虑初始弯矩的影响,新增钢筋也可能不屈服,应对考虑应变滞后的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进行验证。,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法计算 4
25、.9.2 梁(板)受拉区增大截面加固 (4)增大截面受弯加固的简化方法分析,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简支梁下部新增截面全跨受拉,框架梁下部新增截面,跨中受拉,但抗剪控制截面在梁端,下部受压,仍套用该公式,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法计算 4.9.3 梁增大截面抗剪加固 分析:规范将加锚式与胶锚式看成效果一致,或许证据不足。前者由于采取机械锚固措施,可视为箍筋封闭,但胶锚式箍筋锚固效果应该会差一些,尤其当胶锚一侧处于受拉区时。,三面围套,加锚式,胶锚式,4 增大截面加固法,4.9 梁(板)增大截面法计算 4.9.3 梁增大截面抗剪加固,简支梁
26、,框架梁,裂缝末端,箍筋受拉力较小,锚固可能足够,裂缝始端,箍筋受拉力最大,锚固可能不足,4 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0 柱子增大截面法加固 4.10.2 偏心受压柱子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0 柱子增大截面法加固 4.10.2 偏心受压柱子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其中fcc为新旧混凝土组合截面的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fcc=0.5(fc0+0.9fc)取值,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1基于节点约束混凝土的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法柱子增大截面加固向上需要附加一个搭接层,以便荷载能顺利传递至新增截面,这意味着柱子增大截面
27、加固总会对不需要加固的一个楼层进行加固,从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建筑的正常功能,因此有时搭接层设计方式或许不被委托人接受。如果能在需要加固的柱子最上端设置约束节点,上部荷载有望通过约束节点直接传递至新增截面,从而省去搭接层,这便是基于节点约束混凝土的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1 基于节点约束混凝土的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法,没有搭接层,不能有效传递竖向荷载,有搭接层,能有效传递竖向荷载,但影响上层使用功能,约束节点,省去搭接层,能有效传递竖向荷载,约束节点,加固层,加固层,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
28、最新研究成果 4.11.1 基于节点约束混凝土的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法基于约束混凝土的增大截面法比对试验 (1)三个试件芯柱混凝土截面300X300,芯柱混凝土采用同一泵车混凝土一次浇筑,按实测混凝土强度计算的受压承载力极限值为2365.4kN。 (2)三个增大截面柱子截面尺寸500X500,柱顶荷载施加范围仅限于芯柱截面 300X300,以模拟没有搭接层时的荷载传递形式。 (3)三个试件柱端约束节点高度、约束箍筋配量不同,按实测混凝土强度计算的截面受压承载力极限值为8182kN,不同的约束程度,会有怎样的实测承载力?,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1 基于
29、节点约束混凝土的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法基于约束混凝土的增大截面法比对试验,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1 基于节点约束混凝土的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法基于约束混凝土的增大截面法比对试验,能否将作用在柱顶原截面范围内的荷载有效传递至下部增大截面范围,是基于约束混凝土增大截面法能否成功的关键,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1 基于节点约束混凝土的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法基于约束混凝土的增大截面法比对试验,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1 基于节点约束混凝土的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法基于约束混凝土的增
30、大截面法比对试验,增大截面区段具有典型的受压破坏特征,表明节点约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作用在柱顶的局部荷载有效地进行了扩散,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1 基于节点约束混凝土的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法,基于约束混凝土的 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承载力实测值(kN),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1 基于节点约束混凝土的柱子增大截面加固法在已完成的三个构件组成的试验序列中,约束节点的平面尺寸相同,而约束节点高度不同,其中JGZ-1、3的约束节点高度为400mm,JGZ-2的约束节点高度为600mm;节点区箍筋情况为:JGZ-1为D
31、18100,JGZ-2为D20100,JGZ-3为D20100(箍筋均为HRB400级钢筋),相较而言,节点约束程度为JGZ-1JGZ-3JGZ-2,而实测极限受压承载力为JGZ-1(6650.0kN)JGZ-3(7100.0kN)JGZ-2(8800.0kN),这完全符合逻辑。换句话说,基于节点约束混凝土概念的增大截面加固法是有前途的。,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按加固规范的要求,梁受拉区增大截面加固应该采用U形箍筋并与原箍筋焊接的方案,但该方案对原有混凝土截面有明显的破损,损伤的截面不易修复,暴露的箍筋耐久性难以
32、保证;复合箍筋条件下,全部箍筋搭接焊存在困难,因此提出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设计了包含2各试件的增大截面加固梁抗剪试验,每根梁采用两边外挑的方式加载,可获得供比较研究的4个控制截面;2根梁采用同一泵车混凝土浇筑,有效控制了各控制截面受剪承载力实测值受混凝土离散性的影响。,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加
33、载点分别位于1、2、3、4点,同一根试件能获得增大截面受拉区加固和受压区加固及其对比截面试验结果;悬臂端加载时平衡荷载位于远端支座。,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跨内简支端破坏形态比较,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加固端 对比端,跨
34、内简支端破坏形态比较,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跨内简支端剪力-剪切角曲线比较,加固截面与比对截面受剪承载力几乎相同,均为670kN,加固端的剪切刚度更大一些,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悬臂端破坏形态比较,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加固端 对比端,悬臂端破坏形态比较,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悬臂端剪力-剪切角曲线比较,加固截面受剪承载力略低于比对截面受剪承载力,但加固端的剪切刚度更大一些,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简支端比对截面两侧裂缝宽度,简支端加固截面两侧裂缝宽度,4 增大截面加固法,4.11 增大截面法加固的最新研究成果 4.11.2 基于植筋结合的梁增大截面加固法,悬臂端比对截面两侧裂缝宽度,悬臂端加固截面两侧裂缝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