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路基翻浆冒泥吸排水组件的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77274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翻浆冒泥吸排水组件的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路基翻浆冒泥吸排水组件的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路基翻浆冒泥吸排水组件的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路基翻浆冒泥吸排水组件的施工方案一、前言形成“翻浆冒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路基土层与道渣结合部的饱和水未及时排除,解决该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是寻找能高效排水、承载力强、不堵塞、不扰动地基、水土不流失的吸排水材料和系统。我们目前选用的吸排水材料恰好具备以上特征,最主要特点是: 克服了其他排水材料易堵塞失效且承载力低易损坏的问题,是永不堵塞的排水材料; 施工时间短,天窗时间即可完成; 将翻浆冒泥吸排水组件铺设在土层与道渣结合面的下部,使不能下渗的饱和水迅速排出,切断“翻浆冒泥”的水源,避免“翻浆冒泥”现象的产生。二、工法特点传统的排水:重力排水,只排高位向低位运动的水且土壤细小颗粒与水一起运动,易

2、产生堵塞和水土流失。吸排水组件:利用毛细自吸水,吸水片可以自动达成吸水、过滤、封闭、排水等动作,吸附靠近吸水片周围和饱和水,而高于吸水片的水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靠近吸水片时,水被吸走随之再排出。毛细吸水收集面大于传统应用的集水管。三、施工工艺1、施工放样: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放样,以确定排水组件的准确位置,按图纸施工。2、开挖沟槽(1)根据设计好的排水管线图开挖 40cm 宽深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把排水管铺设在不透水层的上方),挖到不透水层的上方,“V”字形沟槽,用于铺设吸排水组件。 (2)“V”字形沟槽保持向排水端大于 2%坡度,以保证排水组件排水通畅。(3)与 “V”字形槽垂直(沿铁轨

3、方向)再挖出低于“V”形槽底部 8cm 的排水管槽,用于安装排水管收集排水组件向外集中排水,排水管槽向排水端有大于 2%坡度,以保持排水通畅,延长至排水出口(或排水池内)。3、砂料铺设(1)在 V 字形槽内铺砂(砂粒直径 13mm)厚度 3cm5cm,使用专用推平工具把砂均匀的平铺在 V 形槽的表面上。(2)在铺砂的过程中,保持向排水端有大于 2%的坡度,以保证管内水及时排出。4、铺设吸排水组件和排水管(1)在铺好砂的 V 型沟槽内铺设吸排水组件(吸排水材料沟槽面向下),统一向排水管槽一端倾斜,高端与低端大于 2%,吸排水组件封堵端为高端,长短排列一致以便于向排水管连接。(2)在排水沟槽内铺设排水管,水管由高向低铺设。在排水管壁上开孔(已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做好),孔的位置应与吸排水组件的排水孔对齐,以便连接。6、连接吸排水组件与排水管铺设完毕后,将两者连接,吸排水组件的低端与软管连接并用管箍固定以防漏水和脱落,将软管的另一端插入排水管壁上的开孔内,排水管连接至排水沟。7、覆盖用 3cm5cm 砂由排水组件管中心均匀向两侧覆盖吸排水组件,防止吸水片不平整。回填沟槽。8、雨季施工雨季施工,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降雨时停止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