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电解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演示电解水和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操作技能;2、初步掌握这两个实验的讲解方法;3、探索、设计电解水器的代用装置。二、实验原理水的电解:阴极反应:2H +2e-H 2 阳极反应:4OH -4e-2H 2O+O2总反应:2H 2O = 2H2+O 2饱和 NaCl 溶液的电解阴极反应:2H +2e-H 2 阳极反应:2Cl -2e-Cl 2总反应:2NaCl+2H 2O = H2+Cl 2+2NaOH三、主要仪器、材料与药品霍夫曼电解水器、直流低压电源、具支 U 形管、带刻度试管、石墨电极、铁电极、导线、烧杯、玻璃棒;固体 NaOH、酚酞试液、淀粉 KI
2、 试纸、NaCl 饱和溶液。四、实验内容1.水的电解用霍夫曼电解水器电解水1、检查气密性 关闭霍夫曼电解水器(图 6-8)上部的两个旋钮,然后向贮液器中加入水,观察贮液器中水面的变化,若无变化,证明气密性良通电通电好,若下降了,则应在活塞处涂抹凡士林或将下部电极处的塞子塞紧(本实验中的现象:贮液器中水的页面并没有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2、打开霍夫曼电解水器上部两个旋钮,由贮液器加 5%的 NaOH 溶液到刻度中最高刻度处,赶尽气泡后关闭旋钮,连接导线与直流低压电源;3、接通电源,调节电压为 20V 时,可看到刻度管内有大量气泡,约10min,可看到阴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阳极的 2 倍(本实验
3、现象:阴极产生的气体约为阳极的 2 倍);4、打开阴极旋钮,用溶液把气体压进小试管,点燃,发生爆鸣,证明是H2。再打开阳极旋钮,用同法收集气体,余烬试之,复燃,说明是 O2。(本实验中的现象:收集阴极产生的气体,点燃后发生爆鸣,将带火星的火柴梗移至阳极管口,带火星的火柴梗复燃)。图 6-8 霍夫曼电解水器 2.饱和 NaCl 溶液的电解如图 6-10,向具支 U 形管中滴加饱和 NaCl 溶液至支管以下约 2cm 处,并从两管口各滴加 2 滴酚酞试液,装上铁阴极和石墨阳极,接通低压直流电源(6-12V)。可看到电极附近有大量气泡。在阴极区,溶液变红,在阳极区上方,用润湿的 KI 淀粉试纸试之,
4、变蓝。(本实验现象:阴极区,溶液变红,将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移至阳极区支管口,其变蓝)。图 6-10 电解 NaCl 水溶液装置五、注意事项1.用霍夫曼电解水器时,电解液为 5%的 H2SO4或 5%的 NaOH 溶液。2.实验完毕,一定要用水冲洗净霍夫曼电解水器中残留的酸碱液,以免旋钮被“卡住”。3.电解水时,加入的电解质并不参与电极反应,主要是为了增加导电性。浓度过低,达不到效果,以 10%以上为宜。若有低压直流电源,调高电压,可缩短演示时间,通常调在 1224V 之间。若用干电池,可 4 节串联为 6V 使用。4.电解用饱和 NaCl 溶液在使用前一定要精制,这样可除去其中的 Ca2+
5、、Mg 2+,以避免在阴极附近出现白色混浊现象。方法是:给盛有 36g NaCl 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边加热边搅拌,制成饱和溶液。待稍冷却,滴入 2 滴酚酞试液,再注入含有 NaOH 和 Na2CO3各 2g 的混合溶液至碱性。静置数小时,待沉淀形成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至沸腾,稍冷后滴加盐酸至酚酞刚好变为无色为止。5.电解饱和 NaCl 过程中,在滴入酚酞的溶液表面有时会出现一层白色胶体,这是由于酚酞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变小之故。6、电解饱和 NaCl 时,一定注意将铁电极连在电源的负极。7、电解饱和 NaCl 的过程中,阴极是铁而不是惰性电极的原因,是为了突出金属不能做阳极。六、思考与讨论1.电
6、解水时,产生气体体积比和理论上的 21 不一致,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气体溶解度不同。20、1kPa 时,O 2为 31mL.L-1,H 2为 18.2 mL.L-1;电极材料与 O2发生了反应。如NaOH 中含有的少量 NaCl,阳极放出的氧原子与 Cl-生成 ClO-;电极上的其他副反应。2.电解水时对电极材料的选择是:酸性溶液用铂、铅或电工用保险丝;碱性溶液用铂、镍或不锈钢丝。无论酸性或碱性溶液,都不宜用铜或石墨作电极。前者在电解时其阳极不断被溶解,减少O2的生成量;后者的超电压高,且对气体有吸附作用,产生气体速率慢。3.检验离子定向移动的装置:将长约 5cm、宽约 3cm 的滤纸预先用 1mol.L-1 Na2SO4 溶液浸泡,平铺在玻璃片上。向滤纸中央放置几粒 KMnO4 晶体,在对称于晶体约 2cm 处各放置一石墨电极,用鳄鱼夹将石墨、滤纸、玻璃片夹在一起,调节直流电压至 12V后接通电源,即可看到紫红色斑点向正极移动。七、实验反思1、讲解实验时,注意不能过于密集的提出问题;2、作为一名教师,在给同学讲解实验原理时,一定要讲的清楚明了;讲解仪器时一定要将其用法和注意事项讲清楚,尤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仪器;3、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一定要注意规范的化学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