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R九年级化学上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学习难点,学习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
2、1.元素概念的内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1.具有相同 (即 )的一类原子统称为 。 2.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 ,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 。,核电荷数,质子数,元素,元素,一个原子,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什么叫元素呢?,知识点1 元素,(1)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思考】怎样区分氢元素和氧元素? 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2)特点: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a.在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为: 氧硅铝铁,【小结】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3、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氧,铝,b.在生物细胞(包括人体)中,元素含量顺序为:氧碳氢,c.在海水中,元素含量顺序为:氧氢氯钠,d.在空气中,元素含量顺序为:氮氧,(4)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思考】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关系?,表示物质的 宏观组成,元素,原子,表示物质的 微观结构,微观粒子,宏观元素,反应前,反应后,微粒:,元素:,硫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硫分子,硫元素、氧元素,硫元素、氧元素,【总结】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a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4、,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c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改正: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和汞元素。,改正: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改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归纳总结】 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的宏观结构时一般用“组成”。 即: 宏观 物质 元素 组成 微观 分子 原子 构成,知识点2 元素符号,(1)书写 元素符号的发展:,道尔顿,现在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书写时要大写。,氧O 氢H 碳C,若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铜C
5、u 钙Ca 氯Cl,【归纳巧记】“一大二小”,(2)元素的意义,意义,宏观,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a.表示一种元素,b.有时还表示一种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如He氦气 Fe铁 C碳,H,表示氢元素 表示一个氢原子,He,表示氦元素 表示氦气 表示1个氦原子,【小组讨论】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是否还能表示该元素?,不能,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只具有微观意义,只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思考】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2N 3S nFe,2个氮原子,3个硫原子,n个铁原子,(3)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钅”旁,汞除外 例如:锌 铁 铅
6、铜 银,“气”“氵”“石”旁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态下存在的状态 例如:氢 氧 溴 碳 硫,“气”字头 例如:氦 氖 氩,例 (1)写出下面符号表示的含义。 Cl , ; 2Fe ;nS 。 (2)上述符号中既表示宏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只表示微观含义的是 。 (3)请写出一种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单质的元素符号。,氯元素,一个氯原子,2个铁原子,n个硫原子,Cl,2Fe、nS,Hg(或Na等),【解析】单独的元素符号既有宏观含义又有微观含义,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后,只有微观含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它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元
7、素及元素符号 1.元素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特点: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4)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 (1)写法:一大二小 (2)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元素的概念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分析具体物质的组成出发,使学生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同种类的原子,然后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8、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学生往往在分析宏观组成时用的“元素”概念与微观构成时的“原子、分子”易混淆,要多结合实例比较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1.填空题 (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O表示 。2H表示 。 (2)分析下列各组物质的元素组成,将每组中相同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填入括号内。,练习与应用(P65),一个氧原子;氧元素,两个氢原子,O,8,16,碳,C,6,12,2.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 B.Fe C.Al D.O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
9、同,D,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D,3.写出氮、氯、硫、磷、锰、铜、金的元素符号。,答:氮:N; 氯:Cl; 硫:S; 磷:P;锰:Mn; 铜:Cu; 金:Au。,4.写出He、F、Si、K、Ag、Hg的元素名称。,答:He:氦; F:氟; Si:硅;K:钾; Ag:银; Hg:汞。,5.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铜CU,锌ZN ,银AG ,氯cl,钙cA。,答:铜:Cu; 锌:Zn; 银:Ag; 氯:Cl; 钙: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