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3 制取氧气,R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认识分解反应。,过程与方法,1.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
2、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习难点,学习重点,学具准备,1.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主要方法。,催化剂的概念以及探究催化剂的方法。,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 仪器:大试管(5支)、木条、酒精灯、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火柴。,改变,质量,化学性质,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1.高锰酸钾制氧气,知识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2-5】把少量高锰酸钾
3、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预热时,导管口有一些气泡冒出,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槽内的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此时收集气体,集气瓶内的水逐渐减少。试管口的棉花逐渐变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探究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用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少。,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探究实验】 (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
4、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放出的氧气较多。,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探究实验】 (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实验结论】 过氧化氢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是一个反应条件。,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步骤】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小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
5、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知识点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实验探究】待实验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每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试管都产生大量气泡,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小组讨论】 (1)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 (2)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没有发生改变? 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发现没有变化。,二氧化锰加快了反应速率,催化剂:
6、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小结】 (1)“一变”是指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这里“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 (2)“两不变”是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的前后没有改变。 (3)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作为催化剂。 (4)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例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
7、学反应的速率,D,知识点3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C AB,【小组讨论】 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区别: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联系: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C,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由于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时,需要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因此在这里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理论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在此只能根据实验的表面现象作些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当然催化剂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生物活体中的酶也是一
8、种生物催化剂。学习这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本课题的习题中安排了一道习题,延续这个实验,让学生探索有没有其他物质能代替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用一些新的方法制取氧气。这样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填写下表,比较三个反应的异同。,练习与应用(P4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木炭、 氧气,二氧化碳,2.选择题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9、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B,(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A,D,3.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用少量细沙来代替水?,答: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一可以防止燃烧产物落下时
10、炸裂集气瓶;二可以用水来溶解吸收产物。如硫的燃烧产物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二氧化硫可溶于水,加水就减少了污染物的扩散。所以硫燃烧时,不宜用细沙代替水,而铁丝、木炭燃烧时,在集气瓶中用细沙代替水是可以的。,4.利用下列所示仪器、药品(及其他必要物品)进行实验并探究。(1)“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2)设计制取氧气和试验其性质的实验方案(下表可供参考,你也可以利用一些其他代用品自行设计其他方案),征得教师同意后实施你的方案,实验后进行小结。,答:(1)实验现象不相同,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2)仪器、药品 注射器、试管、水槽、玻璃片、带导管的橡皮塞、木炭、澄清的石灰水、火柴、坩埚钳、酒精灯、过氧化氢溶液、红砖粉末。 方案(见下图),步骤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水槽内集气瓶盛满水,倒放于水槽中,再将红砖粉末放在试管里,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内逐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待气泡连续均匀时,开始收集,收集一瓶氧气后,取出正放在实验台上,用坩埚钳将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现象,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再观察现象。 结论 红砖粉末也可作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氧气不易溶于水,能支持燃烧。,